第一章:丹劲裂,天地桥开
清玄峰的雪下了整整三日,演武场的青石板被积雪覆盖,只在中央留出一块丈许见方的空地。楚根赤着上身,凡铁剑斜插在雪地里,周身腾起的白汽已不再是单纯的气血蒸腾——那白汽中夹杂着淡淡的七彩光晕,是天地元气被丹劲引动的迹象。
他已在这里站了三天三夜。
抱丹大成已近两年,化劲的圆融早已融入举手投足,《蜀山剑经》的试剑境也练得炉火纯青,甚至能在万兽谷单人猎杀四阶妖兽。但楚根知道,自己到了一个瓶颈——丹劲虽强,终究困于肉身;剑招再妙,仍需手动剑随。
“先天境,是破而后立。”清玄长老的声音穿透风雪,他披着件灰袍,站在演武场边缘,身前的石桌上放着一个玉瓶,瓶中装着“通天液”,是用三百年灵根熬制的药液,能助武者打通“天地之桥”,“丹劲是‘内’,先天是‘外’,需以丹劲之锐,破肉身之障,引天地元气入体,方能架起连接内外的桥。”
楚根缓缓吸气,雪地里的寒气涌入肺腑,却被体内奔腾的丹劲瞬间化为温热。他抬手握住凡铁剑,剑身在雪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这柄伴随他多年的凡铁剑,剑脊的缠丝纹已被内力磨得光滑,此刻正微微震颤,仿佛感知到主人即将迎来的蜕变。
“记住,天地之桥不在别处,在‘意’与‘气’的交汇处。”长老将玉瓶抛来,“通天液只能助你润养经脉,真正的桥,要靠你自己的‘求道之意’去架。”
楚根接住玉瓶,拔开塞子,将药液一饮而尽。药液入喉即化,化作一股清凉的暖流,顺着喉咙滑入丹田,所过之处,原本因丹劲常年冲刷而略显坚韧的经脉,竟变得柔软了许多。
他闭上双眼,意识沉入体内。丹胎在丹田中缓缓转动,那核桃大小的丹丸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这是丹劲达到极致,即将碎裂的征兆。化劲的圆融之力在四肢百骸流转,将肉身的状态调整到巅峰,每一寸肌肉、每一根筋骨都在微微颤动,像拉满的弓弦,等待着爆发的时刻。
“破!”
楚根喉间发出一声低喝,不是虎豹雷音,却带着一股穿透神魂的意志。他催动丹胎,让那积蓄了近二十年的丹劲,如决堤的洪水般冲向四肢百骸的末梢——那是肉身与外界的临界点,也是“天地之桥”的起点。
“噗!”
第一缕丹劲撞在指尖的皮肉上,竟像撞在铜墙铁壁上,弹了回来,震得他气血翻涌。楚根眉头微皱,他知道,这是肉身的“自我保护”,就像鸡蛋壳,保护内部的同时,也隔绝了外部。
“以剑意为锋!”他猛地睁开眼,握住凡铁剑,对着虚空劈出一剑。
没有剑招,只有纯粹的剑意。这剑意顺着手臂注入丹劲,让原本圆融的丹劲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当第二缕丹劲再次冲向指尖时,剑意在前开路,丹劲在后推进,竟硬生生在指尖的皮肉下撕开一道细微的缝隙!
“就是这里!”楚根心中一喜。他能清晰地“看”到,那道缝隙中,隐约有外界的天地元气在涌动,像隔着薄纸的光。
他乘胜追击,将丹劲源源不断地涌向全身各处的末梢:指尖、脚尖、发丝、毛孔……每一处都伴随着撕裂般的疼痛,但他咬紧牙关,用化劲的感知不断调整丹劲的角度和力度,像用细针一点点刺破蛋壳。
三天三夜的僵持,雪落了又化,化了又落。楚根的身体表面渗出细密的血珠,血珠在接触到外界寒气的瞬间,竟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冰晶中又泛着七彩的光晕——那是丹劲与天地元气在缝隙中碰撞的迹象。
当最后一缕丹劲冲破头顶百会穴的屏障时,楚根忽然感觉到“嗡”的一声!
仿佛有什么东西碎了。
丹胎在丹田中彻底裂开,化作无数金色的光点,融入四肢百骸。而与此同时,外界的天地元气如潮水般涌入体内,顺着那些被丹劲撕开的“缝隙”,在他体内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桥的这头是肉身,那头是天地。
“天地之桥……成了!”清玄长老抚须而笑,眼中闪过欣慰之色。
楚根缓缓睁开眼,眸中流转着淡淡的精光。他抬起手,指尖轻轻一弹,一缕无形的气劲射出,竟在三丈外的雪地上,凭空点燃了一小簇火焰——那不是丹劲,也不是蜀山元气,而是用意志引动的外界火行能量。
先天境,成了。
第二章:真气生,内外相济
先天境的第一个清晨,楚根坐在静心坪的忘忧草丛中,感受着体内的变化。
丹胎碎裂后,那些金色的光点并未消散,而是与涌入体内的天地元气交织、融合,在丹田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能量——比丹劲更精纯,比蜀山元气更灵动,流转时带着淡淡的暖意,所过之处,经脉仿佛被温水浸泡,舒适无比。
“这便是先天真气。”清玄长老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卷《先天真解》,“丹劲是‘炼精化气’的极致,先天真气是‘炼气化神’的开端。它不再局限于肉身,能与天地元气共鸣,引动外界能量为己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