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剑经初展,凡铁鸣
清玄峰的晨露还凝在剑穗上时,楚根已握着凡铁剑站在演武场中央。脚下的青石板被剑风扫过,积着的薄霜簌簌滚落,露出底下泛着冷光的石面——这是他抱丹大成后,正式开始修习《蜀山剑经》的第一日。
“《蜀山剑经》十重境,试剑为基。”清玄长老的声音从演武场边缘传来,他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帛书,帛书上用朱砂绘制的剑招流转着淡淡的灵气,“试剑者,非试剑之利钝,乃试己之初心。你且先看这第一式——‘劈’。”
长老抬手,指尖虚虚一斩。没有真剑,却有一道无形的剑意顺着他的指尖延伸,将三丈外的一块青石劈成两半。切口光滑如镜,石屑飞溅时,竟在空中凝成细小的剑形,旋即消散。
“这是……剑经的‘意’?”楚根握紧凡铁剑,掌心微微出汗。他练过剑碑林的基础剑招,也能用丹劲催动剑气,但长老这随手一斩中蕴含的“纯粹”,是他从未触及的境界——那是一种“剑即我,我即剑”的专注,没有多余的劲力,没有花哨的变化,只有“斩开”这一个念头。
“试剑,先试‘心无旁骛’。”长老将帛书递给楚根,“这卷《蜀山剑经·试剑篇》,记载着三百六十种基础剑势,你需每日挥剑千次,直至每一式都如呼吸般自然。记住,剑招在手中,更在心中。”
楚根接过帛书,指尖触到帛书的瞬间,一股清凉的剑意顺着指尖涌入脑海。帛书上的剑招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一道虚影,在他眼前一遍遍演示着“劈、刺、撩、挂”的最本源姿态。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凡铁剑。
第一剑劈出,剑风带着丹劲的沉凝,却在中途微微晃动——脑海里闪过化劲的“圆融”,下意识想收劲卸力,破坏了剑招的纯粹。
“错了。”长老的声音如钟磬,“试剑境,要的是‘一往无前’,而非‘圆融化解’。剑是杀伐之器,初学之时,当存‘宁折不弯’之心。”
楚根点头,收剑再劈。这一次,他刻意摒弃化劲的圆转,让丹劲顺着手臂直灌剑尖,凡铁剑发出一声沉闷的嗡鸣,剑风扫过地面,竟划出一道寸许深的沟壑。
“仍错。”长老摇头,“刚猛非蛮力,试剑要‘知轻重’。劈柴需用斧,裁纸需用刀,剑之轻重,当随目标而变。”
楚根望着被剑风劈开的地面,忽然明白。他以前练国术、修丹劲,讲究“劲随心走”,而蜀山剑术的“试剑”,更重“意随剑行”——剑有剑的性子,需先摸清它的脾性,才能让它听话。
那天上午,他在演武场劈了整整一千剑。从最初的劲力失控,到后来渐渐找到“剑与意”的平衡点,凡铁剑的嗡鸣从沉闷变得清亮,剑风也从杂乱变得凝练。
当第一千剑劈出时,剑风恰好斩断了空中飘落的一片雪花,雪花断成两半,却未沾染丝毫剑气,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
“这一剑,有三分试剑的意思了。”长老抚的弟子们进入万兽谷时,谷中枫叶正红得似火。空气中弥漫着妖兽的腥气和草木的清香,远处传来隐约的兽吼,让人心头发紧。
“万兽谷的妖兽,灵性比迷踪林的试炼兽强得多,且大多成群出没,切记不可单独行动。”清玄峰的带队长老叮嘱道,“你们的任务是猎杀一头‘赤毛獠’,取其内丹,作为试剑境的实战考核。”
赤毛獠是三阶妖兽,形似狼,皮毛赤红,速度极快,最擅长用利爪撕裂猎物,其内丹蕴含着精纯的火行元气,对修炼剑招中的“爆发出招”大有裨益。
楚根与两名同门结伴而行,凡铁剑握在手中,丹劲悄然运转,感知着周围的动静。化劲的“秋风未动蝉先觉”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林中落叶的沙沙声、远处妖兽的呼吸声、甚至同伴心跳的节奏,都清晰可辨。
“楚师兄,你看那边!”一名同门忽然低呼,指向左侧的灌木丛。只见几片红叶无风自动,显然是有东西在里面。
楚根示意他们噤声,自己则猫着腰,缓缓靠近。他没有直接出剑,而是运转蜀山剑经的“敛息法”,让自身气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丹劲散出,像雷达般探查着灌木丛后的动静。
“是两头赤毛獠!”楚根心中了然。他能“看”到两头獠兽正伏在地上,肌肉紧绷,眼中闪着贪婪的绿光,显然已将他们视为猎物。
“左边那头交给我,右边的你们牵制。”楚根低声吩咐,话音未落,身形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出。
凡铁剑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寒光,楚根没有用复杂的剑势,只是一记最基础的“刺”,剑尖直指左侧赤毛獠的咽喉。这一剑快、准、狠,带着金行元气的锐利,正是试剑境“心无旁骛”的精髓。
赤毛獠没想到他如此果断,低吼一声,利爪带着腥风拍向剑身。楚根早有预料,手腕一转,剑势变“挂”,凡铁剑如铁钩般搭上獠爪,同时丹劲顺着剑身涌出,使出“借力打力”的化劲技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