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丹道,品级臻微
第一章 草木之灵,丹道初源
人道洞天的药圃深处,藏着一片楚雄亲手开辟的“百草园”。园内种植着六界各地的灵草灵木:有南诏国的“赤血藤”,茎如红玉,能活气血;有昆仑墟的“冰叶花”,叶凝寒霜,可清燥热;有魔界的“玄阴草”,性烈如魔,善破邪祟;有妖界的“化形果”,十年一熟,助妖凝聚人形……
这些灵草灵木,是楚雄开创“草木丹道”的根基。
自元气丹道大成后,他并未止步。某日观百草园中灵草枯荣,忽有所悟:天地元气虽无形无质,演化丹药灵动自如,却少了一份草木本身的“自性”——每种灵草都有其独特的生长轨迹、药性偏性,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强行以元气模拟其药性,终究少了几分“天然”的韵味。
“草木有灵,其性天成。元气丹道重‘演化’,草木丹道则应重‘顺性’。”
楚雄的思路愈发清晰:草木丹道,便是以天地灵草灵木为材,顺应其本性,以混元无极之道调和其偏性,凝练出蕴含草木精魂的丹药。它与元气丹道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元气丹道如“造物”,草木丹道如“育物”,前者重创新,后者重升华。
他取来百草园中最常见的“青灵草”。此草生于向阳坡地,性温,味甘,能滋养灵力,是炼制基础疗伤丹的常用材料。传统丹法炼制时,多以烈火淬炼,取其茎叶中的灵力,却往往破坏了草叶中蕴含的“生机本源”。
“顺性而炼,当以木火相生,温养为主。”
楚雄没有使用丹炉,而是以自身混元无极祖炁为引,将一缕青灵草置于掌心。祖炁流转间,化作温和的木行元气与火行元气,如同春日阳光与晨露,包裹着青灵草。他没有刻意提取灵力,只是引导草叶中的生机自然舒展,让其药性随呼吸节奏缓缓释放。
盏茶功夫后,青灵草渐渐化为一滴淡绿色的液珠,液珠中隐约可见一片微小的草叶虚影——这是青灵草的精魂未散。楚雄以指诀牵引液珠凝聚,最终化作一颗绿豆大小、通体翠绿的丹药。
丹药成型的瞬间,一股清新的草木气息弥漫开来,闻之令人心旷神怡。楚雄将丹药投入一碗清水,清水瞬间变绿,水中甚至冒出几缕细小的嫩芽——这颗丹药不仅保留了青灵草的滋养之效,更蕴含着其“生长”的本性,比传统方法炼制的丹药多了一份“生生不息”的韵味。
“这便是草木丹道的妙处。”楚雄微微一笑,“顺其性,得其真。”
第二章 成品之丹,功成合格
草木丹道的第一品级,是“成品丹”。
顾名思义,便是符合基础药效、无明显瑕疵的丹药。这是草木丹道的入门水准,要求炼丹者能准确提取灵草药性,去除明显毒素,确保丹药功效稳定。
某日,人间的“百草堂”送来一批“紫焰花”,求楚雄指点炼制“紫焰丹”。紫焰花是炼制火行疗伤丹的主药,性烈,味辛,花瓣中蕴含着微弱的火毒,若炼制不当,丹药会带着灼伤感,甚至伤及服用者的经脉。
百草堂的首席丹师李老头,以传统丹法炼制了一炉紫焰丹。丹药呈深紫色,表面有火星闪烁,散发着浓烈的火气。李老头叹道:“楚先生请看,这丹虽能疗伤,却总带着火毒,寻常修士服下,需辅以清火药,否则必生燥热。”
楚雄取过一颗丹药,指尖拂过表面,能感觉到丹药内部躁动的火行能量。“问题在于‘去毒’不够彻底,却又保留了过多的烈性。”
他亲自示范炼制:取三朵含苞待放的紫焰花(此时火毒未完全爆发,药性最纯),以温水浸泡半个时辰(中和部分烈性),再以木行元气温和催化,让花瓣自然绽放,释放药性。炼丹过程中,他以水灵元气在丹坯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如同滤网,将躁动的火毒引导至薄膜边缘,最后轻轻一弹,火毒便随着薄膜消散。
一炉丹药炼成,共十二颗,皆呈淡紫色,表面光滑,火气虽在,却温和了许多。李老头取来一只受伤的灵兔,喂下一颗丹药,灵兔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且没有出现焦躁不安的迹象(以往服用传统紫焰丹,灵兔会因火毒而躁动)。
“这便是‘成品丹’。”楚雄解释道,“需做到‘药性达标,毒副作用在可控范围’。紫焰花的火毒无法完全根除(其火性本就含毒),但需将其压制到不影响主要药效的程度,这便是成品的标准。”
成品丹的炼制,考验的是炼丹者对灵草药性的基础理解与操作的稳定性。在人间的丹师中,能稳定炼制成品丹者,已是合格的炼丹师。楚雄曾统计过,百草园中常见的百种灵草,以草木丹道炼制成品丹,成功率可达九成以上,远超传统丹法的六成——这便是顺应草木本性的优势。
成品丹虽为基础,却在六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人间的军队配备的疗伤丹、修士日常修炼用的聚气丹、妖族幼崽服用的化形辅助丹,多为成品丹。它们或许不够完美,却胜在稳定、易得,是支撑六界丹药体系的基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