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丹道:万灵归丹录
第一章 血火初燃,兽丹问世
人道洞天的地下密室,与百草园的生机勃勃不同,这里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楚雄盘膝坐在白骨垒成的法坛中央,面前的青铜鼎中,正咕嘟咕嘟煮着一团蠕动的血肉——那是昨日从黑风岭捕获的“铁甲熊”的心脏,蕴含着蛮横的肉身本源。
“血肉丹道,首重‘本源提取’。”楚雄指尖划过鼎沿,青铜鼎瞬间腾起血色火焰,将血肉包裹其中。火焰并非灼烧,而是如同无数细小的钩子,温柔地剥离着血肉中的杂质。“妖兽之躯,皮骨筋肉皆藏本源,铁甲熊的心脏,藏着它横冲直撞的‘蛮横之力’,需以‘血火’炼去凶性,留其纯力。”
三日后,鼎中血肉凝结成一颗拳头大小的血丹,表面布满细密的血管状纹路,隐约能看到熊影在其中咆哮。楚雄取出丹药,指尖轻轻一弹,血丹化作一道血光射入旁边铁笼中——笼内是一只被打断腿的野狼,本已奄奄一息,服下血丹后,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片刻后竟能站起来撞笼子,眼神中充满了狂暴的力量感。
“成了。”楚雄收起血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枚“铁甲熊丹”是他血肉丹道的首作,能在半个时辰内让受伤野兽恢复巅峰战力,且肉身强度提升三成。但他也发现,丹药中残留着铁甲熊的凶性,野狼服下后才会如此暴躁——这是血肉丹道的第一道关:去“戾”。
他走进密室深处,那里挂着数十种妖兽的精血样本:赤练蛇的毒血、金翅雕的翅骨血、九尾狐的尾尖血……每种精血旁都贴着标签,记录着提炼进度。最角落的架子上,放着一瓶透明的液体,标签上写着“人血·修士·炼气期”,旁边画着个大大的问号。
“万灵皆可炼,人,自然也在其中。”楚雄拿起那瓶人血,指尖泛起血光,液体瞬间沸腾起来,“只是,人性复杂,本源中藏着‘智’与‘欲’,比妖兽的‘戾’更难提炼。”
第二章 虫蚁微末,亦藏真丹
血肉丹道的第二重境界,是“微末提炼”。楚雄认为,天地万灵无论大小,本源无别,即便是路边的蚂蚁,也藏着“团结”与“坚韧”的本源。
他在密室开辟出一方微型阵法,将千万只黑蚁引入其中。这些蚂蚁刚搬完一块比自身重百倍的面包屑,正列队返回巢穴。楚雄以血火包裹蚁群,没有直接炼化,而是以元神沟通蚁后——那只比普通蚂蚁大十倍的黑色蚁后,正产卵的动作顿了顿,传递出“生存”“繁衍”的意念。
“原来如此。”楚雄调整血火温度,将蚁群的“搬运之力”“繁衍之力”与“吞噬之力”分离,只留下前两者。七天后,阵法中凝结出无数细如尘埃的“蚁丹”,每一颗都蕴含着微弱的“负重”与“生生”之力。
他将蚁丹混入饲料,喂给一群刚破壳的小鸡。原本需要半个月才能长齐羽毛的小鸡,七天便羽翼丰满,且力气惊人,能轻松啄开坚硬的玉米粒。更奇特的是,这些小鸡天生懂得协作,觅食时会分工合作,一部分警戒,一部分啄食,如同缩小版的蚁群。
“微末之灵,其性更纯。”楚雄记录着观察结果,“妖兽有戾,人有欲,反倒是这些小虫小蚁,本源单一,更容易提炼纯粹之力。”
他又尝试提炼蒲公英的“飘飞”本源。蒲公英的种子带着白色绒毛,能随风飘到十里之外。楚雄没有炼化其血肉(植物之“血”为汁液),而是以血火催化其绒毛中的“轻”与“散”。最终凝成的“飞蓬丹”,服下后能让修士身轻如羽,甚至能借着风力短距离飞行——这是他第一次将植物纳入血肉丹道,打破了“血肉”仅指动物的局限。
密室的架子上,渐渐多了各种奇特的丹药:
- “蜂群丹”:服下后能短时间内与同伴心意相通,适合团队作战;
- “蚯蚓丹”:蕴含“钻土”之力,能让修士在地下穿行自如;
- “苔藓丹”:带着“附着”本源,攀岩时手脚如同长了吸盘;
- “萤火丹”:炼化了萤火虫的发光本源,夜晚能在掌心凝聚微光,无需火把。
这些丹药威力不大,却各有妙用,很快在人间的冒险者中流传开来。有个采草药的老汉,服下一枚蚯蚓丹,在暴雨天躲进山洞,竟意外在岩壁后挖出了一条金矿脉——消息传开,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楚雄的血肉丹道,或许真能做到“万物皆可为丹”。
第三章 人性提炼,欲念为毒
“蚂蚁可炼,蒲公英可炼,人,为何不可炼?”楚雄站在密室中央,面前的青铜鼎中,盛放着三碗血液:一碗来自农夫,一碗来自书生,一碗来自将军。
他先提炼农夫的血。血火中,农夫的本源渐渐显现:“耕耘”“耐劳”“守土”。这些本源纯净温和,很快凝结成一颗土黄色的“农夫丹”。服下丹药后,修士会感觉手脚充满力气,适合长时间劳作,且心性会变得沉稳,不易浮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