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至欧罗巴的航线筹备,在通商博览会结束后便提上了日程。这趟航程远超以往,单程需耗时半年,途经印度洋、红海,穿越苏伊士地峡,沿途不仅有未知的风浪暗礁,更要面对不同海域的海盗、异域的疫病,以及语言、风俗的巨大差异。消息传出,不少商户心生怯意,就连部分学子也忧心忡忡:“苏大人,此去路途遥远,风险难测,怕是凶多吉少。”
苏墨却意志坚定,在府衙议事时掷地有声:“商路开拓,从来都是向险而行。欧罗巴物产丰饶,金银充盈,若能打通此航线,岭南的商路将真正连接四海,百姓的福祉也将再上一层楼。”他看向周小宝与林文轩,“此次远洋,仍需你二人牵头,小宝负责船队组建、航线勘测与物资统筹,文轩负责医疗防疫、文化对接与外交联络。官府将调拨十万两白银,打造最坚固的船队,征召最精锐的船员与学子随行。”
周小宝早已开始筹备,他参考历次商船改良的经验,设计出了“远洋巨舰”——船长三十丈,宽五丈,船身采用双层松木打造,中间填充防火石棉,船底加装三层防护铁板,可抵御暗礁撞击与海盗炮火;船上配备十二面大帆,既可用风力航行,又装有脚踏式螺旋桨,无风时也能前行;船舱分为五层,除了载货区、居住区,还专门设置了储物舱、医疗舱、厨房、厕所,甚至开辟了一小块菜园,种植蔬菜,补充维生素。“此次航程漫长,必须保证船员的生活需求与健康,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周小宝带着工匠们日夜赶工,半年内便打造出了五艘远洋巨舰,每艘可搭载两百人、载货五百吨。
航线勘测更是艰难。周小宝带着十名精通天文、算术与航海的学子,乘坐探测船,沿着前人留下的零星记载,先前往印度洋探查。他们白天观测太阳、星辰确定方位,用测深锤测量水深,记录洋流、风向;晚上则在船舱内绘制海图,标注暗礁、浅滩与避风港。途经阿拉伯海时,探测船遭遇了一群装备火炮的海盗,对方见探测船小巧,以为有机可乘,便驾船围攻。周小宝沉着应对,下令船员启动船上的小型投石机与火箭发射器,同时调整船舵,利用探测船灵活的优势,绕到海盗船侧面,用火箭点燃了海盗船的帆布。海盗们没想到这小小的探测船竟如此凶猛,仓皇逃窜。“远洋航线凶险万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周小宝在海图上标注了海盗出没的区域,决定在船队出发时,配备足够的武器与士兵,以防不测。
林文轩的准备工作同样繁杂。他翻阅了大量古籍与海外商人带来的见闻录,整理出了《欧罗巴诸国全录》,详细记载了沿途二十多个国家的语言、风俗、礼仪、禁忌与货币体系;又编写了《远洋防疫全书》,收录了防治坏血病、疟疾、霍乱等疫病的配方,准备了充足的草药、医疗器械与消毒用品。他还从启智学堂挑选了二十名精通外语、熟悉外交礼仪的学子,组成翻译外交团队,教授他们阿拉伯语、拉丁语等常用语言,以及不同国家的外交礼节。“我们不仅是商人,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必须尊重他国风俗,才能顺利开展贸易与外交。”林文轩带着团队进行了三个月的集中培训,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熟练应对各种情况。
物资筹备也有条不紊。苏墨下令征集岭南最优质的商品:上等丝绸、极品茶叶、精美瓷器、手工漆器、胡椒、橡胶制品,以及改良后的红薯干、玉米粉等特产。商户们也踊跃参与,恒通商号的王掌柜捐赠了一百匹云锦,其他商户则提供了大量的瓷器、茶叶与香料。官府还准备了大量的白银、黄金与铜钱,作为交易货币。“欧罗巴人喜爱奢侈品,我们的丝绸、瓷器定能受到追捧;而红薯、玉米等作物,也能为他们解决粮食问题,开辟新的市场。”苏墨看着堆积如山的货物,信心满满。
公元XX年春,岭南远洋船队正式启航。五艘远洋巨舰挂着岭南的旗帜,满载着货物与希望,在数千名百姓的欢呼声中,缓缓驶离梧州府港口。苏墨、周砚亲自到港口送行,苏墨握着周小宝与林文轩的手,叮嘱道:“此行责任重大,务必保重自身安全,既要完成通商使命,也要传播岭南文化,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我在岭南等你们凯旋。”
船队一路向西,途经南洋诸国时,受到了当地国王的热烈欢迎。他们补充了淡水、食物与燃料,与各国商人进行了简单的贸易,随后继续向西航行。进入印度洋后,船队遭遇了多次强风暴,巨浪滔天,船只剧烈摇晃,不少船员出现了晕船、呕吐的症状。周小宝亲自坐镇船头,指挥船员调整帆向、加固货物,凭借着坚固的船体与丰富的航海经验,一次次化险为夷。林文轩则每日巡查船舱,为晕船的船员诊治,用草药为船舱消毒,确保船员的健康。
途经阿拉伯海时,船队再次遭遇海盗。这次的海盗拥有十艘战船,装备了火炮,来势汹汹。周小宝毫不畏惧,下令五艘远洋巨舰组成防御阵型,启动船上的大型投石机与火炮,向海盗船发起攻击。巨石与炮弹呼啸着飞向海盗船,砸毁了多艘海盗船的船身与火炮;火箭则点燃了海盗船的帆布,火光冲天。船员们也纷纷拿起弓箭、刀剑,严阵以待。经过一日一夜的激战,海盗船队被击溃,死伤惨重,剩余的海盗仓皇逃窜。周小宝下令收缴了海盗船上的物资与武器,继续启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