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天亮后不遇见 > 第79章 环球扬帆探寰宇 文脉永续照千秋

岭南环球船队的筹备,在远洋船队凯旋半年后正式启动。这趟航程前所未有的宏大——计划穿越太平洋、大西洋,绕过好望角,重返岭南,全程耗时两年有余,需途经数十个未知国度,应对赤道的酷暑、两极的严寒,以及从未记载的暗礁、风暴与异域疫病。消息传开,不仅岭南震动,就连海外诸国也为之瞩目,不少欧洲学者、阿拉伯商人主动请求随行,希望一同探索未知的世界。

苏墨在府衙议事时,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语气坚定:“环球航行,不仅是商路的开拓,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对文明的追寻。我们要让岭南的船帆,插上世界的每一片海域;让岭南的文明,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相辉映。”他依旧将重任托付给周小宝与林文轩:“小宝统筹船队建造、航线规划与物资调配,务必打造出能抵御极端环境的环球巨舰;文轩负责医疗防疫、文化记录与外交联络,组建一支兼具医术、翻译、史学素养的随行团队;官府调拨二十万两白银,联合南洋、欧洲诸国的商人出资,共筑这桩千古伟业。”

周小宝的船队改良,已然突破了以往的认知。他参考远洋巨舰的设计,进一步升级出“环球方舟”——船长四十丈,宽七丈,船身采用三层硬木叠加,外层包裹铜皮,既能抵御暗礁撞击,又能防止海水腐蚀;船上配备十八面可折叠大帆,搭配四座脚踏式螺旋桨与两座风力发电机(由学堂学子根据西洋力学原理改良),确保无风、逆风时也能稳定航行;船舱分为七层,除了载货区、居住区、医疗舱,还增设了天文观测室、标本采集室、图书档案室与小型工坊,可实时记录航行数据、制作动植物标本、维修器械。“此次航行,我们不仅要带货贸易,更要记录地理、气候、物产、人文,为后世留下完整的环球图谱。”周小宝带着工匠与学子,耗时一年,打造出八艘环球方舟,每艘可搭载三百人、载货八百吨,还配备了改良后的火炮、投石机与火箭发射器,以应对未知的危险。

航线规划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周小宝整合了岭南历次航海的海图、欧洲学者带来的世界地图残卷,以及阿拉伯商人提供的印度洋航线经验,绘制出初步的“环球航线草图”。他将船队分为两支探测队,一支向东,探查太平洋航线;一支向西,沿证大西洋与好望角航线。探测队携带了精密的天文仪器、测深锤、温度计、气压计,每日记录太阳高度、星辰方位、水深、洋流、风向与气温,不断修正海图。向东的探测队在太平洋遭遇了“赤道无风带”,船只停滞不前,船员们酷热难耐,周小宝下令启动脚踏螺旋桨,同时让船员们轮流作业,终于冲出无风带;向西的探测队则在好望角遭遇了狂风巨浪,船只险些倾覆,凭借着坚固的船体与船员们的默契配合,才成功绕过好望角,记录下了危险的洋流与风暴规律。“环球航线,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我们必须用精准的数据,为船队铺就安全之路。”周小宝整合探测队的成果,绘制出了详细的《环球航行详图》,标注了沿途的避风港、补给点、危险区域,甚至精确计算了不同纬度的航行速度与季节变化。

林文轩的准备工作,更侧重于“文明记录”与“民生保障”。他组建了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环球随行团队”,其中包括十名医生、十名翻译、十名史学家、十名博物学家与十名工匠。他编写了《环球生存指南》,收录了防治热带疫病、寒带冻伤、坏血病的配方,以及应对极端天气、异域风俗的技巧;又准备了充足的草药、医疗器械、消毒用品,以及用于交换的岭南特产(丝绸、茶叶、瓷器、种子)。“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走出去’,更是‘带回来’——带回各地的文化、物产、技术,也留下岭南的文明与友谊。”林文轩带着团队进行了半年的集中培训,教授他们不同地区的语言、礼仪、急救知识与记录方法,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胜任环球任务。

物资筹备方面,苏墨下令征集岭南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与种子:上等丝绸、极品茶叶、精美瓷器、胡椒、橡胶制品,以及红薯、玉米、水稻、蔬菜的种子。商户们踊跃参与,恒通商号的王掌柜捐赠了两百匹云锦,其他商户则提供了大量的瓷器、茶叶与香料;官府还准备了大量的黄金、白银、铜钱,以及用于记录的纸张、笔墨、颜料。“我们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岭南的富庶,更能享受到岭南的先进农业技术,改善他们的生活。”苏墨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充满了期待。

公元xx年秋,岭南环球船队正式启航。八艘环球方舟挂着岭南的旗帜,满载着货物、种子与希望,在数万名百姓的欢呼声中,缓缓驶离梧州府港口。苏墨、周砚亲自到港口送行,苏墨握着周小宝与林文轩的手,眼中满是期许:“此行前路漫漫,险象环生,但你们肩负着探索未知、传播文明的使命。愿你们乘风破浪,平安归来,为岭南、为世界,书写一段千古传奇。”

船队先向东航行,穿越南海,进入太平洋。沿途经过多个岛国,林文轩带领随行团队登岛访问,与当地部落建立友好关系,赠送丝绸、茶叶与种子,教授他们种植红薯、玉米的技术;周小宝则趁机补充淡水、食物,记录岛屿的地理坐标与物产。在一个名为“琉璃岛”的岛国,当地部落遭受了疫病侵袭,许多人上吐下泻,生命垂危。林文轩立刻带领医生们展开救治,用艾草、金银花熬制防疫汤,用针灸为病重者治疗,还教部落居民搭建卫生厕所、饮用煮沸的水。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疫病得到了控制,部落首领为了感谢船队,赠送了大量的珍珠与香料,并与船队签订了贸易盟约。

船队继续向东,穿越太平洋,抵达了美洲大陆。这里的印第安部落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种植玉米、土豆,但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下。周小宝与林文轩带领团队登岛,向印第安人赠送了岭南的水稻、红薯种子,教授他们起垄种植、合理施肥、兴修水利的技术;林文轩则用带来的草药,为印第安人治疗伤病,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友谊。印第安人向船队赠送了当地的特产——可可、烟草、土豆,还带领船员们参观了他们的文明遗址。史学家们详细记录了印第安人的语言、风俗、建筑与艺术,博物学家们则采集了当地的动植物标本,工匠们则学习了印第安人的编织、制陶技术。“美洲大陆物产丰饶,文明独特,这里将是岭南重要的贸易伙伴与文化交流对象。”周小宝在海图上标注了美洲的贸易港口,计划未来开辟定期航线。

穿越巴拿马地峡后,船队进入大西洋,向北航行,抵达了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这里的人们早已听闻岭南的富庶与文明,船队的到来受到了国王的热烈欢迎。周小宝与当地商人进行了贸易谈判,将带来的丝绸、瓷器、茶叶卖出了高价,换回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呢绒与葡萄酒;林文轩则与欧洲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他们带来的印第安文明记录、太平洋航海数据,让欧洲学者们大开眼界,而欧洲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知识,也让随行的岭南学子受益匪浅。双方互赠书籍、仪器,约定未来开展更广泛的学术交流。

船队继续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沿途经过非洲东海岸的多个国家,这里的人们生活贫困,疾病横行。林文轩带领医生们为当地百姓诊治疾病,分发草药与防疫汤;周小宝则向他们赠送了红薯、玉米种子,教授他们种植技术。非洲百姓为了感谢船队,赠送了大量的象牙、宝石与香料。随行的史学家们详细记录了非洲的部落文化、地理环境,博物学家们则采集了当地的珍稀动植物标本,为世界文明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在印度洋航行期间,船队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海上龙卷风”。狂风卷起巨浪,如同小山般砸向船只,一艘环球方舟的船帆被撕裂,船身出现了裂缝。周小宝临危不乱,下令船员们启动备用帆,加固船身,同时调整船舵,避开龙卷风的中心。林文轩则带领医生们救治受伤的船员,用草药为他们包扎伤口,安抚大家的情绪。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船队终于冲出了龙卷风的范围,虽然损失了部分物资,但没有人员伤亡。“环球航行,就是与自然的较量,与未知的搏斗。我们只要坚守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周小宝站在受损的船上,鼓励着船员们。

历经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航行,岭南环球船队终于重返梧州府港口。当八艘环球方舟缓缓驶入港口时,港口早已人山人海,百姓们敲锣打鼓,欢呼雀跃,迎接英雄的归来。苏墨、周砚带着府衙官吏、学堂学子与各国使者,亲自到港口迎接。周小宝与林文轩走下船,衣衫褴褛,满脸风霜,却眼神坚定,他们向苏墨行了一个大礼:“苏大人,我们不负使命,环球航行,圆满成功!”

船队带回的,远比想象中更为丰厚:数千万两白银的财富,大量的黄金、宝石、象牙、香料、可可、烟草、土豆等特产;详细的《环球地理图谱》,记录了数十个未知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环球文明志》,收录了各地的语言、风俗、文化、艺术;数百种动植物标本与种子;以及与沿途二十多个国家签订的贸易盟约与友好条约。更重要的是,船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一说法,打破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局限,为后续的环球贸易与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苏墨当即下令,在梧州府举办“环球文明博览会”,邀请各国使者、商人、学者前来参会。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物产、标本、文化展品琳琅满目:岭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美洲的可可、烟草、土豆;欧洲的琉璃、钟表、呢绒;非洲的象牙、宝石;南洋的香料、橡胶。各国学者们交流学术成果,商人们签订贸易合同,使者们洽谈外交事宜,热闹非凡。

博览会上,周小宝展示了《环球地理图谱》与环球方舟的模型,详细介绍了环球航行的经历,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林文轩则展示了《环球文明志》与动植物标本,分享了与各地文明交流的故事。欧洲学者们对岭南的航海技术、农业技术与文化记录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愿意与岭南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非洲、美洲的部落代表则向苏墨献上了珍贵的礼物,希望能学习岭南的先进技术,改善家园。

苏墨在博览会上发表了讲话:“环球航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岭南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享贸易成果,共促文化交流,共推技术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安宁、更加文明。”他宣布了三项重要举措:一是成立“环球贸易联盟”,联合沿途各国,规范环球贸易规则,保障商路安全;二是建立“环球文明研究院”,汇聚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不同文明的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三是扩大启智学堂的规模,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校,推广岭南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知识,培养更多的跨国人才。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册封苏墨为“太师”,赐爵“岭南王”,允许他世袭罔替,节制岭南及环球贸易相关事务;周砚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周小宝被封为“环球经略使”,林文轩被封为“文明交流大使”,其他人也各有封赏。朝廷还下令,将岭南的环球航行成果与贸易政策在全国推广,鼓励各地参与环球贸易与文化交流。

此后十年,岭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环球贸易联盟成员国达到五十多个,商船队往返于世界各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与文化;环球文明研究院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学者,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农学等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启智学堂在世界各地设立了二十多所分校,培养出了数万名精通多国语言、熟悉多元文化的人才;岭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红薯、玉米等特产,成为了全球畅销的商品;岭南的医术、农业技术、教育体系,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与推广。

这日,已是满头白发的苏墨、周砚,与正值壮年的周小宝、林文轩,再次登上万国馆的顶楼。远处的海面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来来往往,帆影点点;港口内,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和谐共处,交流贸易,传播文化;启智学堂的分校遍布全球,朗朗读书声回荡在世界各地;环球文明研究院的学者们,正在为人类的进步而不懈探索。

周砚感慨道:“苏兄,我们用了二十五年时间,从兴办学堂、启民智开始,到固海防、通商路,再到环球航行、促文明,终于实现了‘让岭南照亮世界’的梦想。”

苏墨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是啊,二十五年风雨兼程,二十五年薪火相传。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们始终坚守着‘为民做主’的初心,始终秉持着‘开放包容’的胸怀,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文明引领未来’。”

周小宝望着大海,眼中充满了坚定:“我会继续带领环球船队,探索更多未知的海域与土地,让环球贸易联盟的范围不断扩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贸易带来的福祉。”

林文轩也说道:“我会继续推动环球文明交流,让不同文明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同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同时,我会将环球航行的经验与成果整理成册,留给后世,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苏墨微微一笑,看向远方的天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就交给年轻一代了。只要岭南的文脉不断,初心不改,开放包容的精神永存,岭南的传奇就会永远延续,人类的文明就会永远进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岭南的大地上,照亮了万国馆,照亮了通商港口,照亮了启智学堂,也照亮了世界各地的岭南分校。海风拂面,带着来自全球的气息,混合着不同文明的韵味,诉说着岭南的传奇与人类的梦想。

苏墨和他的弟子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岭南的精神与文明,将永远铭刻在人类的长河中,如同天上的星辰,永远闪耀,照亮未来的道路。而这一切的起点,仅仅是二十五年前,那座名为“启智”的学堂,以及一群心怀百姓、志在天下的仁人志士,心中那份最简单也最坚定的信念——为民做主,为世开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