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天亮后不遇见 > 第65章 丰收盛会聚梧州 欢声满巷庆安澜

梧州府城的街道早早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青石板路被清水冲刷得发亮。从城门到府衙前的广场,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沿街的店铺门口摆着各色果蔬,空气中弥漫着新米的清香、红薯的甜糯和玉米的焦香——这是苏墨和周砚提议举办的岭南第一届丰收节,邀请各地百姓带着自家的丰收成果,齐聚梧州府,共庆丰年。

天刚蒙蒙亮,城外就传来了络绎不绝的脚步声。清溪乡的村民们推着装满双季稻的独轮车,车头上插着“清溪双季稻,亩产六十石”的木牌;石崖村的猎户们背着沉甸甸的红薯,扛着金黄的玉米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还有其他村落的百姓,带来了饱满的粟米、硕大的瓜果,甚至牵着用红薯玉米喂养得膘肥体壮的家禽家畜,浩浩荡荡地走进城来。

苏墨和周砚身着便服,站在城门旁迎接大家。看到周老实推着一车新米走来,苏墨笑着迎上去:“周里正,今年的双季稻收成不错啊!”

周老实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得合不拢嘴:“托苏大人的福!今年两季收下来,我家五亩田收了三百石米,比往年多了两倍还多!这不,特意装了最好的一斗米,给大人和乡亲们尝尝鲜!”

老石爷也带着石崖村的村民走来,手里捧着一个足有洗脸盆大的红薯:“苏大人,周医官,你们看这红薯!这是我们村种的‘红薯王’,足足有十斤重!今天特意带来,让大家见识见识山里的新收成!”

周砚接过红薯,掂量了掂量,赞叹道:“老丈真是好手艺!这红薯长得这么好,煮出来一定又甜又面。”

随着各地百姓陆续进城,府衙前的广场渐渐热闹起来。苏墨让人在广场上搭起了数十个展台,每个村落一个,展示各自的丰收成果。清溪乡的展台上,金灿灿的双季稻堆成了小山,旁边摆着装满新米的陶罐;石崖村的展台上,红薯、玉米堆得像小山,还有村民现场烤着红薯,香甜的气味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其他村落的展台上,各色果蔬、粮食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广场中央,搭起了一个高台,台上摆着桌椅,供苏墨和周砚与百姓们交流。苏墨走上高台,拿起话筒(用铁皮制成的简易传声筒),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天是岭南的第一届丰收节,看到大家带着这么多丰收的成果,我心里比什么都高兴!这丰收,是大家辛勤劳作的结果,也是我们岭南安定繁荣的见证!”

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有村民喊道:“苏大人,没有您推广新粮种、兴修水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收成!您是我们的大恩人!”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苏大人英明!周医官慈悲!”

周砚也走上高台,笑着说道:“各位乡亲们,丰收离不开大家的汗水,也离不开大家的信任。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推广更多高产作物,改进种植技术,让岭南的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好庄稼,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广场上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苏墨让人把各地的丰收成果搬到高台上,一一展示给大家看:“这是清溪乡的双季稻,一年两收,亩产六十石;这是石崖村的红薯玉米,耐旱耐贫瘠,亩产数百斤;还有这些瓜果蔬菜,都是大家精心培育的成果。从今天起,我们要把这些好种子、好技术推广到岭南各地,让所有百姓都能丰衣足食!”

展示结束后,丰收节的重头戏开始了——美食分享会。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家的丰收成果,现场制作美食。清溪乡的村民们支起大锅,煮起了新米粥,还做起了香喷喷的米饭;石崖村的村民们烤着红薯、煮着玉米,还把红薯磨成粉,做成了甜糯的红薯饼;其他村落的村民们也各显身手,有的做粟米糕,有的做瓜果沙拉,还有的现场宰杀家禽,做起了丰盛的菜肴。

苏墨和周砚也加入了其中。苏墨跟着清溪乡的村民学做米饭,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很快就掌握了窍门;周砚则帮着石崖村的村民烤红薯,还教大家如何控制火候,让红薯烤得外焦里嫩。

“苏大人,您尝尝我做的红薯饼!”一名妇人端着一盘刚做好的红薯饼,递到苏墨面前。

苏墨接过一块,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口中化开,忍不住赞道:“好吃!又甜又香,比城里的糕点还美味!”

周砚也尝了一块玉米饼,点头道:“这玉米饼带着淡淡的清香,口感筋道,真是不错。”

广场上,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种植经验。清溪乡的村民向石崖村的村民请教红薯玉米的种植技巧,石崖村的村民则向清溪乡的村民学习双季稻的培育方法,气氛热烈而融洽。

就在这时,广场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捕快匆匆跑来,向苏墨禀报:“大人,有几个外地商人,想要高价收购我们的双季稻种和红薯玉米种,还说要把种子卖到外地去!”

苏墨眉头一皱,跟着捕快来到广场外。只见几名身着锦袍的商人,正围着清溪乡的村民,想要购买他们的双季稻种:“老乡,你这稻种多少钱一斤?只要你肯卖,价格好商量!我们出十倍的价钱!”

周老实摇了摇头:“不行!这稻种是苏大人推广给我们的,我们要留着自己种,还要分给其他乡亲,不能卖给你们!”

“十倍的价钱都不卖?”一名商人不死心,“十五倍!只要你肯卖,我们给你十五倍的价钱!有了钱,你还愁没有粮食吃?”

苏墨走上前,沉声道:“各位商人,这些种子是岭南百姓的希望,是用来改善民生的,不是用来谋取暴利的。双季稻种和红薯玉米种,我们会免费分发给岭南各地的百姓,不会卖给你们高价转卖。”

那名商人上下打量着苏墨,见他气度不凡,又听捕快称呼他为“大人”,心中一惊,但仍不死心:“大人,我们也是做正经生意的。这种子卖到外地,也能让更多人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让更多人受益?”苏墨冷笑一声,“你们高价收购,再高价卖出,受益的只有你们自己,受苦的是那些买不起种子的百姓。这些种子,我们会统一管理,免费推广,让岭南的每一位百姓都能种上高产作物,这才是真正的让更多人受益!”

几名商人见状,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没有用,只能悻悻地离开了。

解决了商人的纠缠,广场上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夕阳西下,广场上点燃了篝火,百姓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有人唱起了丰收的歌谣,歌声悠扬;有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姿奔放;孩子们则围着篝火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苏墨和周砚坐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周砚端起一杯玉米酒,递给苏墨:“苏兄,你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岭南——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其乐融融。”

苏墨接过酒杯,与周砚碰了一下,一饮而尽:“是啊,这才是为官者的初心。以前我们破获贪腐案、击退境外势力,都是为了守护这份安宁。现在,推广新粮种、兴修水利,也是为了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接下来,我们还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周砚说道,“比如整顿市集,防止商人囤积居奇;修建学校,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改善医疗,让百姓们有病可医。”

苏墨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是啊,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守本心,携手并肩,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就一定能实现。岭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篝火熊熊,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月光洒在梧州府的街道上,与灯笼的光芒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百姓们的欢笑声、歌声、舞蹈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丰收的赞歌,也谱写着岭南安宁繁荣的新篇章。

苏墨和周砚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的使命还在继续,但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只要能看到百姓们幸福的笑容,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守护着岭南的安宁,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