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有个杏花村,村里有个怪人叫陈固执。此人年过半百,双目失明,却自称“心明眼亮”,最讨厌别人说他看不见。
要说陈固执这眼睛,原本是能看见的。年轻时他走南闯北做买卖,有双厉害的眼睛,看货从不走眼。可三年前一场大病,让他双目失明。奇怪的是,他坚决不承认自己瞎了,逢人便说:“我这是‘目不见物,心见万象’!”
这日,村里孩童在打谷场玩耍,不小心把陈固执的拐杖碰倒了。孩子们好心要帮他捡,他却大怒:“谁说我需要拐杖?这是我走路时拿着玩的!”说罢,故意不用拐杖,昂首挺胸往前走,“砰”的一声撞在路边槐树上。
孩子们忍俊不禁,陈固执却揉着额头说:“这树长的地方不对,挡了路!”
里正看他可怜,送他一根探路竹杖,他死活不要:“我用不着这个!这村里的路,我闭着眼睛都能走!”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村东有口废弃的枯井,井口长满荒草,深达三丈。三年来,村里人反复提醒他:“陈叔,那口枯井危险,您可要绕道走。”
陈固执每次都勃然大怒:“你们当我瞎了吗?那么大一口井我会看不见?”
这年中秋,村里办庙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陈固执听说热闹,也想去逛逛。他媳妇要给他带路,他一把推开:“不必!我认得路!”
他确实记得三年前的路。哪知这三年间,村里修了路,建了新屋,还多了几处篱笆。陈固执凭着记忆往前走,结果走一步磕一下,跌跌撞撞。
几个后生看不下去,要扶他,他连连摆手:“我走得稳当着呢!刚才那是...那是在试试路面平不平!”
正说着,只听“噗通”一声,陈固执一脚踩空,掉进了那口枯井里!
“救命啊!救命啊!”他在井底大喊。
村民们闻声赶来,里正急忙让人取绳子。正要下去救人,却听井底传来陈固执的声音:“别下来!我没事!我是自己跳下来乘凉的!”
众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里正趴在井边喊:“陈老弟,我们放绳子拉你上来!”
“不上来!”陈固执在井底嘴硬,“这井下别有洞天,我正在欣赏风景呢!”
他媳妇急得直跺脚:“这死老头子,都什么时候了还逞强!”
里正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朝井下喊:“陈老弟说得对!听说这井底直通龙宫,我们也不打扰你赏景了。你慢慢看,我们先回去了!”
说完示意众人假装离开。
陈固执在井底一听慌了神。这井深三丈,井壁光滑,他一个瞎子怎么爬得上去?可要他开口求饶,比登天还难。
他在井底摸索,忽然摸到一块松动的大石头,计上心头。
“咳咳!”他清清嗓子,朝上喊:“里正兄且慢!我不是要上来,是这井底的龙王请我给你们带个话!”
村民们忍住笑,又回到井边。里正问:“龙王说什么了?”
陈固执一本正经地说:“龙王说,这井底确实通龙宫,但他最近修缮宫殿,把路封了。他托我告诉你们,要重建通路,需用三丈麻绳,把我...不是,把使者请上去从长计议!”
众人哄堂大笑。里正忍笑说:“好说好说,我们这就请使者上来!”
绳子放下,陈固执抓住绳子,被拉了上来。一出井口,他立刻换上一副面孔:“唉,本来还想在龙宫多住几日,既然龙王有令,只好先上来了。”
他媳妇气得拧他耳朵:“还嘴硬!要不是大家救你,你就在井底当井底之蛙吧!”
陈固执疼得龇牙咧嘴,却还强辩:“什么救不救的,我是给你们传达龙王旨意...”
正说着,他忽然“哎哟”一声——原来刚才掉下去时扭伤了脚,现在才觉得疼。
郎中来看后,说伤得不轻,得卧床半月。陈固执躺在床上还不安分,对来探望的人说:“我这不是摔的,是在龙宫与虾兵蟹将切磋武艺时受的伤!”
这件事后,陈固执得了个外号叫“眢井瞽人”——枯井里的瞎子。
村民们茶余饭后常拿这事说笑:“见过嘴硬的,没见过这么嘴硬的!掉进枯井还说是去龙宫做客!”
这话传到陈固执耳里,他气得直捶床:“他们懂什么?我那是以身试井,为民探路!”
养伤期间,陈固执闲得发慌。他听说村里来了个说书先生,便让儿子扶他去听书。
说书先生正在讲《三国演义》,说到马谡失街亭一节。陈固执听得入神,忽然拍腿大叫:“这马谡和我一样啊!”
众人都愣了:这哪儿跟哪儿啊?
陈固执振振有词:“他不听王平劝告,非要在山上扎营,就像我不听你们劝告,非不避枯井。可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众人哭笑不得,儿子低声说:“爹,人家那是骄傲自大,跟您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陈固执眼睛一瞪,“我们都是太过相信自己的判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