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明是个普通上班族,但他有个不普通的烦恼——他太会“装”了。
在公司,他是笑脸迎人的马屁精;在客户面前,他是点头哈腰的应声虫;回家对着镜子,他还要练习如何看起来更和善可亲。为啥这么拼?因为他坚信“面相决定命运”,巴结上司、讨好客户,全指望这张脸。
可惜,演技不佳,常常笑到嘴角抽搐,躬鞠到腰肌劳损。
这天,王大明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路过一条从未走过的小巷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老爷爷正吃力地够着树上的小猫。
“机会来了!”王大明心中窃喜,这不正是展现他“善良本性”的大好时机吗?
“老爷爷,我来帮您!”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一跃而起——然后精准地踩到了一块香蕉皮,整个人飞了出去,一头撞在了路边的一块石牌上。
“砰”的一声,王大明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老爷爷和小猫都不见了,只有额头上肿起的大包在隐隐作痛。
“真是倒霉透顶!”王大明揉着脑袋回家,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晨,王大明被闹钟吵醒,睡眼惺忪地走到洗手间。一抬头,他吓得差点坐在地上——镜中的自己,面容红润有光泽,神态温和又庄重,连背影都挺拔威严,活脱脱一个得道高人的模样。
“这、这是我吗?”王大明掐了自己一把,疼得直咧嘴。
更神奇的是,他发现自己的背不由自主地挺得笔直,肩膀舒展,整个人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正气。走在街上,路人纷纷侧目,不是以往那种“这人是不是有病”的眼神,而是由衷的欣赏与尊敬。
“睟面盎背!这是睟面盎背啊!”公园里一位国学老先生指着他惊呼,“面色红润谓之睟面,体态挺拔谓之盎背!小伙子,你这是修得了圣人之相啊!”
王大明一头雾水,但心里乐开了花。
到了公司,神奇的事情接连发生。
一向严厉的主管见到他,竟然不自觉地放下了手中的鞭子(比喻意义上的),语气柔和了八度:“大明啊,慢慢来,不着急。”
平时对他爱搭不理的公司女神小美,主动走过来关切地问:“大明,你今天看起来特别不一样,是换了护肤品吗?”
就连公司最大的客户,那个以刁难人着称的刘总,见到他也收敛了嚣张气焰,说话都客气了几分。
王大明恍然大悟:这就是传说中的“睟面盎背”!古代圣贤的修养外化于形,自己这是莫名其妙地得道了啊!
然而,好景不长。
王大明很快发现,这个“睟面盎背”的状态有个致命的缺陷——它完全不受控制!
开会时,他想随声附和主管的馊主意,一开口却变成了:“主管此言差矣,此举损人不利己,实非君子所为。”声音洪亮,正气凛然。
主管的脸顿时黑如锅底。
午休时,他想跟同事一起吐槽公司政策,话到嘴边却成了:“诸君何不反求诸己?公司待我等不薄,当思回报才是。”语气诚恳,感人肺腑。
同事们面面相觑,然后默默端着餐盘离开了。
最要命的是,当他想在报告里弄虚作假时,手却不听使唤地写满了真实数据,甚至还自动补充了几条风险提示。
“完了完了,这什么破超能力!”王大明欲哭无泪,“再这样下去,工作都要丢了!”
果然,月底绩效考核,王大明因为“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过于耿直不懂变通”,得了个C,奖金泡汤。
更惨的是,他发现自己的“睟面盎背”开始影响日常生活。
他想买件打折商品,嘴巴却自动对售货员说:“此物虽廉,却非吾所需,不敢妄取。”然后空手而归。
他想偷懒不看父母,脚却不由自主地走向父母家,还自动买了水果礼品。
他甚至无法正常享受娱乐活动——一看搞笑视频就自动关闭,一拿起游戏手柄就自动放下,嘴里还念念有词:“玩物丧志,君子不齿。”
王大明崩溃了,他决定找回那个会拍马屁、会偷奸耍滑的自己。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看一千部宫斗剧学习权谋,听一万个马屁精演讲模仿语气,甚至去找心理医生治疗“过度正直症”。
全都没用。
走投无路的王大明想起那块让他变成这样的石牌,再访那条小巷。果然,那位白发老爷爷又出现了,依然在够树上的小猫。
“老爷爷,是不是您对我做了什么?”王大明急切地问。
老爷爷笑而不语,只是指了指巷口那块石牌。王大明凑近一看,才发现石牌上刻着几行小字:
“睟面盎背,非修于外,乃养于内。诚于中,形于外,君子之道也。故作姿态者,反受其咎。”
王大明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我之前的虚伪做作,触发了这个‘反噬机制’?”
老爷爷抚须微笑:“孺子可教也。你那一撞,不是获得了超能力,而是被强制解除了伪装能力。现在的你,才是真实的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