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226章 海没说话

破帷 第226章 海没说话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柳明漪的手刚触到她胳膊,林昭然便觉出那掌心的凉。

是春末的风,裹着海腥气从崖下卷上来,刮得草庐前的竹帘簌簌响,像谁在低语未尽之言。

她扶着柳明漪的臂弯起身,每一步都像踩在云絮上,轻得没有实感——可那虚浮里又浸着疼,从肺腑漫到指尖,像有无数细针在血管里游走。

脚底触着粗砺的泥地,凉意顺着足心爬升,混着草叶断裂时散发的微涩气息。

耳边风声忽远忽近,仿佛隔着一层水听人说话,模糊却执拗。

草庐的门一推开,风便灌了进来,吹起她鬓边散落的发丝,扫过脸颊,带着咸湿的刺痒。

林昭然眯起眼,望见远处的海。

那是她从未真正看清过的海。

从前总忙着烧陶、讲学、在竹简上刻《梦问篇》,此刻才觉出,天与水的界限原是这样模糊——浪头翻卷着白边,撞在崖下的礁石上,碎成千万粒银珠,又被风卷起来,扑在她发间、颈侧,凉丝丝的,像谁用指尖蘸了夜露,在她皮肤上写下无声的字。

“先生。”身后传来年轻弟子的声音,嗓音轻颤,如同被风吹弯的芦苇。

是阿元,去年刚满十五岁的小娃,此刻攥着块褪色的红布,指节发白,“要立碑么?陶窑封了,草庐空了,总得留个……”

“碑是山的囚笼。”林昭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被风揉碎的雾,出口即散。

她望着阿元发怔的模样,想起自己初到南荒时,也是这样攥着半块发霉的炊饼,眼睛亮得能点着灯。

那时她总说“要刻下所有追问”,如今却懂了——山不需要碑来证明高度,海不需要碑来丈量深浅。

阿元张了张嘴,又咽回话头。

另一个弟子,梳着双螺髻的阿桃,从怀里摸出个裹了层油皮纸的小卷:“那传名呢?我抄了先生的《问录》,藏在崖洞最深处,等后世……”

“名是光的影子。”林昭然笑了,嘴角的弧度轻得几乎看不见,却让阿桃心头一热。

她伸手,阿桃便将纸卷递到她掌心。

纸页有些毛边,是用南荒特有的野藤纸抄的,摸上去粗粝却温暖,像晒过午阳的旧衣,还留着体温与呼吸的痕迹。

她轻轻一推,纸卷便从指缝滑落,坠进崖下的浪里——没溅起多大水花,只惊起一只白鸥,扑棱棱掠过海面,羽尖划破暮色。

阿桃急得要追,被柳明漪一把拦住。

柳明漪望着那纸卷随波逐流,指尖微微收紧——那飘摇的姿态,竟与前日密信中所述何其相似:程知微在京主持新科殿试,试题只写了个“?”,考生们先是愕然,接着有的掷笔大笑,有的伏地痛哭,有的提笔写了万言策。

他却命人将所有答卷投入金水河,任它们漂成满河雪片。

老学士骂他“亵渎圣典”,他只指着河底:“你看沙纹——昨夜涨潮,早刻满了‘问’字。”

“看海。”林昭然的声音忽然清晰些。

众人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暮色里,海面浮起点点微光,像有人撒了把星子。

风送来潮湿的呼吸,拂过耳廓,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腥——那是浮游生物的气息,微弱却鲜活。

阿元揉了揉眼:“是……浮游虫?”

没错,是浮游生物。

它们随着潮水涌动,竟在水面织出模糊的纹路——不是工整的楷体,倒像孩童用树枝在沙上画的,歪歪扭扭,却每个转折都带着股子倔劲。

阿桃突然捂住嘴:“是‘问’字!”

林昭然的指尖微微发颤。

她想起三年前在陶窑烧出第一个带“问”字的陶罐,窑温过高,罐身裂了道缝,她抱着那残罐哭了整夜;想起沈砚之站在金銮殿上,将《问录》掷在她脚边,说“此等狂言,当付之一炬”;想起裴怀礼在山林里烧《问录》手稿时,灰烬落进陶粉,搓成“问心丸”,治好了贪官的“心病”……此刻望着海面上浮动的“问”,她忽然懂了:原来最锋利的刀,终会变成最柔软的茧;最炽烈的火,最后都化进了风里。

“现在……”她的声音又轻了,“连‘见’都不必了。”

泪落下来,砸在衣襟上,洇出个淡青的点。

海风卷着咸湿的水汽扑在脸上,她却觉得那泪是暖的,像多年前在破庙过夜时,小弟子们偷偷塞在她枕头下的热红薯,那点暖意沉在心口,久久不散。

“海没说话,”她闭了闭眼,“但它一直在问。”

崖下的浪声忽然大了些,拍打着礁石,一声声,像心跳的余响。

林昭然觉得有什么从体内抽离——不是疼,是释然,像解开系了半生的绳结。

她听见柳明漪在身后低唤“先生”,声音带着哭腔;阿元的手忙脚乱地去扶她的腰;阿桃的衣袖擦过她手背,带着绣线的刺痒。

可这些都远了。

她恍惚看见风穿过纱线,轻得像一句“冷吗?”;水面浮着雪白的纸片,有人笑着推舟而去;山路上飘来苦香,似药丸滚入病人口中……那些事,那些人,都在走,在变,在活。

“都很好。”她轻声说,像在对谁交代,又像在对自己确认。

众人静默,唯有海潮应和,一声,又一声。

不知何时,暮色已悄然漫上,将海与天染成青灰色。

林昭然靠在柳明漪怀里,望着海面的微光渐次熄灭——不是消失,是融入了更深的蓝。

她的呼吸越来越轻,像片落在浪尖的叶,随时会被卷走。

“阿昭。”柳明漪贴着她耳边,声音哑得厉害,“我在这儿。”

林昭然笑了。

她想起初穿男装时,在城门被衙役拦住,是柳明漪用绣活抵了罚金;想起第一次烧陶失败,满窑的罐碎成渣,是柳明漪蹲在窑前,陪她捡了整夜;想起……太多了,多到此刻竟记不清细节,只记得每段难挨的日子里,都有双温暖的手,或递来盏茶,或别朵野花,或轻轻说“我在”。

“明漪,”她的气息几乎要散在风里,“你看……”

她抬起手,极轻地指向海面。

浪头翻卷处,有微光重新浮起——不是浮游虫,是更细碎的、更隐秘的光,像星星碎在水里。

那光没有形状,没有名字,却分明在问,在说,在活着。

柳明漪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突然捂住嘴。

她看见那些光,那些没有“问”字的问,那些不必被看见的存在。

林昭然的眼皮越来越沉。

她最后望了眼那片海,望了眼守在身边的弟子们,望了眼被风吹散的纸灰。

然后,她闭上眼,任海风裹着浪声,漫过她的耳,她的眉,她的发。

草席上的体温,正随着暮色一点点凉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