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55章 冬日的棋局

何以为民 第55章 冬日的棋局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初冬的第一场薄雪,如同细盐般洒在青林镇的山峦屋瓦上,给这片土地平添了几分静谧与清寒。镇政府大院里,关于人事变动的传闻,也随着这降温的天气,渐渐变得清晰而具体。

正式的任免文件是在一个周一的早晨送达的。县委决定:任命赵晓波同志为青林镇党委委员,免去其县农业局副局长职务;同时,任命赵晓波同志兼任青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免去李腾同志青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的兼任职务。李腾同志继续担任青林镇党政办公室主任。

这份文件,像一块投入冰湖的石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在镇政府干部心中激起了复杂的涟漪。李腾的经发办主任职务被免去,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削权”,尤其是结合前段时间的匿名举报信,更引得一些人暗自揣测。而空降来的赵晓波,以其原县局副局长的身份和众所周知的专业背景,直接入镇党委并接手如今已成为青林镇亮点的经发办,其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正式的交接在宋知远书记的主持下进行。会议室里,李腾和赵晓波分坐宋知远两侧。赵晓波依旧穿着笔挺的深色夹克,戴着金丝边眼镜,面容清癯,只是眉宇间少了几分在县局时的书卷气,多了些许沉毅。

“晓波同志是县委给我们青林镇派来的精兵强将,专业能力强,视野开阔。李腾同志这段时间兼任两办,辛苦了,也做出了很大成绩。这次调整,是为了优化班子结构,加强经济工作领导力量,确保我们青林的特色产业发展得更稳、更好。”宋知远的开场白四平八稳,定了调子。

李腾首先表态,他语气平静,目光坦诚:“坚决拥护县委的决定,热烈欢迎赵委员到青林镇工作。我在经发办这段时间,做了一些打基础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留下了一些需要继续破解的难题。相信在赵委员的领导下,青林镇的经济发展一定能打开新的局面。我会全力配合好赵委员的工作,做好党政办的服务保障。”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态度诚恳,没有丝毫的抵触或不满情绪,这让在座的不少人都暗自点头。

赵晓波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晰而沉稳:“感谢组织的信任,也感谢李腾同志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从县局下来,对乡镇具体情况了解还不深,很多方面需要向在座的各位,特别是向李腾同志学习。我会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工作,与大家一道,共同推动青林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他的话严谨得体,既表达了谦逊,也暗含了自信。

交接仪式后,李腾陪着赵晓波来到经发办办公室。老王和小陈已经带着全体人员等候着,气氛有些微妙的紧张。

“王师傅,小陈,各位同事,”李腾笑着介绍,“这位就是新来的赵委员,也是我们经发办的新主任。赵委员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能力非常强,大家以后要多向赵委员汇报工作,好好学习。”

他又转向赵晓波,指着老王和小陈:“赵委员,这位是老王,经发办的老人,经验丰富,踏实肯干;这是小陈,年轻人,有想法,上手快。经发办的日常工作,主要靠他们两位撑着。”

李腾的介绍,既突出了赵晓波的地位,也肯定了下属的能力,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赵晓波与老王、小陈等人一一握手,态度认真。

交接工作持续了一整天。李腾事无巨细,将经发办目前所有的项目进展、存在的问题、潜在的机遇、与各部门的协调关系、乃至一些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都向赵晓波做了详细的介绍,毫无保留。他将自己整理的几大本工作笔记和项目档案,整齐地码放在赵晓波的新办公桌上。

“茶叶标准的初稿在这里,县里评审会的反馈意见我标注在旁边了。”

“竹艺合作社和‘文创坊’的合同及后续补充协议都在这个文件夹,最近仿冒品的情况和处理进展,小陈那里有详细记录。”

“‘月亮湾’二期规划图和审批文件在这里,目前卡在林业站那边,需要协调……”

赵晓波听着,看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李腾都给予了清晰解答。整个过程,更像是一次专业的业务交接,而非权力更迭。赵晓波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对李腾工作的细致和扎实,以及此刻表现出的坦荡与配合,还是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交接完毕,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赵晓波看着李腾,忽然问了一句:“李主任,关于茶叶越冬管理,尤其是预防冻害,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我看了资料,青林往年的极端低温记录,对茶苗威胁不小。”

这个问题,既是在询问,也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

李腾没有犹豫,将他之前带领云雾村村民做的防冻预案,包括覆盖物料的选择、熏烟点的布置、应急人手的组织等,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一遍,并补充道:“关键是预警和反应速度。我已经和镇农技站、县气象局建立了联系机制,一旦有强降温预报,必须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这方面,老王熟悉具体操作。”

赵晓波听完,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但李腾知道,自己通过了第一次无形的“考试”。

卸下经发办的担子,李腾肩头一轻,但心里并未感到失落,反而有一种莫名的解脱感。他可以更专注于党政办的工作,将前段时期摸索出的规范进一步巩固落实,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去思考全局性的问题。他仿佛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暂时退回到了运筹帷幄的中军帐,视角变得不同。

赵晓波的到来,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青林镇,也像一颗投入棋局的新棋子,瞬间改变了原有的力量平衡。他工作极其投入,几乎每天都往村里跑,尤其是云雾村茶园,亲自测量数据,记录茶苗生长情况,与老杨和村民们交流。他的专业和严谨,很快赢得了技术层面上的尊重。

然而,乡镇工作的复杂性和人情世故,显然与县局不同。一次,赵晓波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云雾村对一片他认为坡度稍大、可能存在水土流失风险的地块暂缓扩大种植。这引起了部分村民的不满,觉得这位新来的领导“太死板”、“不懂变通”,甚至有人找到老杨,希望他向李腾反映,让李腾去跟赵晓波“说道说道”。

老杨还真就来找李腾了,话语里透着为难。李腾听完,没有答应去“说情”,而是对老杨说:“杨支书,赵委员是专家,他的技术判断我们要尊重。他提出风险,是为了茶园长远好。我们要做的,不是绕过他,而是想办法看能不能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风险,比如采取一些水土保持措施。这样,你组织村民和技术员一起,把我们能想到的办法列出来,形成个方案,我再找机会和赵委员一起研究,你看怎么样?”

他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引导村里自己想办法,并承诺在合适时机协助沟通,既维护了赵晓波的权威,也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老杨觉得在理,便回去照办了。

李腾的这种姿态,渐渐传到了赵晓波耳中。他意识到,在基层,光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李腾这种能够融合政策、技术与乡情民意的协调能力。两人之间,开始形成一种微妙的关系:不是朋友,也非对手,更像是各有专长、彼此需要而又暗自较劲的同行。

冬日昼短,夜幕早早降临。李腾处理完党政办的文件,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赵晓波办公室依旧亮着的灯光。他知道,赵晓波的到来,对自己而言,既是挑战,也是镜子。挑战在于,他必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得更好,才能保持影响力;镜子在于,赵晓波的专业与执着,映照出他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

李腾又一次来到了电话亭,拿起电话,拨给了张薇。电话接通,那边传来她温柔的声音:“你忙完了?”

“刚忙完。镇上有些人事变动……”

李腾简单说了赵晓波到来和自己不再兼任经发办主任的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张薇轻声说:“不管在哪个岗位,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别太累。”

“我知道。”李腾听着她的声音,看着窗外的灯光,心中一片澄明。冬日的棋局已经布下,他这位暂时退回“二线”的棋手,需要更加耐心和智慧,才能在新的格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落子点。而远方的那份牵挂与承诺,始终是他心底最温暖的篝火,驱散着冬日的寒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