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56章 各自奔赴

何以为民 第56章 各自奔赴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初雪消融后的青林镇,空气清冽,冬日的阳光带着一种透明的质感,洒在镇政府略显陈旧的办公楼外墙上。人事变动带来的最初波澜,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渐渐平复,水面下新的秩序与动态正在悄然形成。

卸下经发办重担的李腾,仿佛一艘卸下部分货物的航船,吃水变浅,行动更加灵活。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党政办的规范化建设和日常运转中。前几个月的兼任经历,让他对党政办工作的症结和潜力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处理文件和协调事务,而是开始主动谋划,试图将这个“中枢神经”打造得更加高效、灵敏。

他推动建立了“每周重点工作预安排”制度,要求各分管领导和主要科室在周五下班前,将下一周需要提请镇党委政府研究或协调的重要事项,简要报党政办汇总。由他整理后,在周一早晨呈送宋知远书记和吴国忠镇长,并视情况分发相关班子成员。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突击性,让领导和其他部门都能对一周要事心中有数,提前准备。

他还着手梳理和完善镇政府的档案管理制度。王守礼主任病倒后,许多历史档案的查阅变得困难。李腾组织党政办几名年轻干事,利用工作间隙,开始对近五年的重要文件、会议纪要、项目资料进行电子化归档和关键词索引。这项工作枯燥繁琐,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李腾坚信,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档案是历史的底稿,也是工作的依据,规范管理至关重要。”他对有些不解的下属这样解释。

他的这些举措,看似不如抓项目、引投资那样引人注目,却像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地提升着整个镇政府机关的运行效能。宋知远书记在一次私下场合对吴国忠镇长说:“李腾这个同志,沉得住气,肯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是块好料。”

而在经发办,赵晓波则以其特有的风格,掀起了另一股浪潮。他的专业和严谨,在熟悉情况后,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力量。他几乎泡在了云雾村的茶园里,拿着尺子和记录本,对每一片区域的茶苗进行生长数据监测,建立了详细的生长档案。他否定了之前依靠经验的施肥方案,根据土壤检测数据,制定了差异化的精准施肥计划。

“赵委员,这……这会不会太麻烦了?”老杨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配方,有些头大。

“杨支书,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数据说话,靠科学管理。”赵晓波语气不容置疑,“现在麻烦一点,是为了以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更稳定,效益更高。”

他还引入了一套简单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在茶园布置了几个观测点。他的做法,起初让习惯凭经验行事的村民和镇农技员感到不适应,甚至私下里觉得他“吹毛求疵”、“不接地气”。但当他们发现,按照他的方法,茶苗的长势确实更加均匀健壮,对可能出现的病害也能提前防范时,质疑的声音渐渐变成了信服。

赵晓波对李腾之前主导的《青林云雾茶地方生产标准(初稿)》提出了十几处修改意见,每一处都引经据典,有详细的数据或理论支撑。他将修改稿交给李腾,语气平淡:“李主任,这是我对标准初稿的一些建议,主要基于我们本地实际监测数据和茶叶种植规范,你看看是否合适。”

李腾仔细阅读了赵晓波的修改意见,内心颇为震动。赵晓波的许多建议确实切中要害,更加科学严谨。他没有因为这是自己主导的工作而被触怒,反而由衷地说:“赵委员提的意见非常专业,很有价值,我完全同意。看来我们这个标准,还需要更扎实的数据支撑和更严格的科学论证。”

两人在茶叶标准修订上,达成了共识,合作还算顺畅。但在其他方面,理念的差异时有显现。比如对于“月亮湾”生态露营地的二期开发,赵晓波更倾向于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优先保护生态完整性,甚至建议缩小规划范围;而李腾则从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的角度考虑,认为可以在确保生态底线的前提下,适度增加一些服务设施。

这种分歧,并非对抗,而是基于不同专业背景和考量侧重点的正常碰撞。李腾发现,与赵晓波共事,虽然有时会觉得他固执,但也能逼迫自己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严谨。

就在李腾逐渐适应新的工作节奏,与赵晓波磨合前行时,张薇那边,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

一天晚上,李腾接到了张薇的电话,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不确定,还有一丝显而易见的忐忑。

“李腾,我们学校今天接到市委宣传部的借调函了!”她的语速比平时快,“市里要筹办一个大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宣传部临时人手不够,要从教育系统借调几个有艺术专长、文字能力强的老师过去帮忙,时间…大概半年。我们学校推荐了我!”

李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市委宣传部?这是好事啊!说明你的能力被认可了。”他能想象到这对一个普通小学老师意味着什么,那是接触更高平台、开阔视野的绝佳机会。

“是…是挺好的机会,可是…”张薇的语气复杂起来,“这意味着半年内,我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市委宣传部上班,可能会很忙,而且…离你更远了。”原本她在市七小,虽然同在市区,但毕竟节奏相对固定,而借调到核心部门,工作强度和不确定性都会大大增加。

“还有,”她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无奈,“我妈…她倒是挺支持我去宣传部的,觉得这是个‘往上走’的好机会,比待在小学强。但她又说…说我这边发展好了,你却在乡镇,这…这差距不是更大了吗?她担心…”

电话两端都陷入了沉默。李腾能清晰地感受到张薇内心的拉扯。一边是难得的事业机遇和母亲的期望,另一边是对两人未来的担忧和距离可能拉大的不安。

“小薇,”李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同样泛起的复杂情绪,语气沉稳而坚定,“听着,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能去市委宣传部工作学习,对你的成长帮助会非常大,视野、能力、人脉,都是在学校难以比拟的。我为你感到高兴,真的。”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坦诚地说:“至于距离和所谓的‘差距’,你不必过分担心。我在这里做的每一件事,积累的每一点经验,同样是我成长的阶梯。我们只是在不同的轨道上努力奔跑,目标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相信,真正牢固的感情,不会因为暂时的空间距离或者所谓的社会定位变化而动摇。它应该成为我们各自向上的动力,而不是束缚彼此的枷锁。”

他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他的思考和信心传递过去。“这半年,你可能会很辛苦,要适应新环境、新工作。我会在这里,一如既往地支持你。我们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进展和烦恼。等我这边工作理顺了,找机会去市里看你。”

李腾的这番话,像一阵温厚有力的风,吹散了张薇心头的迷雾和焦虑。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而限制她,反而鼓励她飞得更高。这种理解、支持和自信,让她既感动又安心。

“我…我知道了。”张薇的声音恢复了平静,甚至多了一丝力量,“谢谢你,李腾。我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的。你…你在青林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

“我会的。你也是,在宣传部肯定不轻松,注意身体。”

挂断电话,李腾在窗前站立了许久。窗外,青林镇的冬夜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偶尔掠过树梢的声响。张薇借调市委宣传部的消息,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人生轨迹正在发生着变化。他扎根基层,深耕细作;她借调上级,开阔视野。这仿佛是两条看似不一样的线路,但他相信,只要内核坚定,目标一致,终有一天会交汇在更高处。

赵晓波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映照着那个专注于技术数据的执着身影。李腾收回目光,坐回办公桌前,摊开了需要审阅的文件。静水流深,各自奔赴。他,赵晓波,还有即将踏入市委宣传部的张薇,都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迎着风霜,也迎着阳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未来的画卷,正随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徐徐展开。而他,此刻要做的,就是继续守护好青林镇的这片灯火,让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深耕,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这不仅是为了不负组织的期望,也是为了当有一天与张薇并肩时,能够拥有足够的底气和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