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40章 新书记与新征程

何以为民 第40章 新书记与新征程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冬日的青林镇,山风凛冽,却吹不散空气中酝酿的变革气息。岁末年初,各项工作进入收官与盘点的阶段,而人事变动的传闻,也如同山间缭绕的雾气,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周德海书记调任县林业局局长的消息终于得到官方确认。他在青林镇工作多年,根基深厚,离别之际,自然有许多应酬和交接。李腾怀着感激之情,单独请老书记吃了一顿便饭。地点还是那家他们常去的小餐馆,几样家常菜,一壶本地米酒。

“小李啊,”周德海面色微红,语气带着长辈的嘱托,“我走了,青林镇这副担子,就要交到新书记手里了。你这几年,我是看着成长起来的,有想法,肯实干,是棵好苗子。以后在新书记手下,要保持这股劲头,但也要更注意方式方法。宋知远同志……嗯,他是个有想法、有魄力的领导,跟着他,你能学到更多东西,但也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李腾为周德海斟满酒,诚恳地说:“周书记,没有您当年的信任和放手,就没有我的今天。您的教诲,我永远记在心里。无论哪位领导来,我都会本本分分做好本职工作,为青林镇的发展尽力。”

周德海满意地点点头,又压低了些声音:“县委党校的宋校长,背景不简单,视野开阔,县里高书记对他很赏识。他这次来接任,说明县委对青林镇的未来有更高期望。你之前搞的那个特色产业规划,很对他的路子,好好准备,机会难得。”

这番话,让李腾对新任书记宋知远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送别周德海后没几天,县委组织部的文件就到了:任命宋知远同志为青林镇党委委员、书记。宋知远的到任,没有兴师动众,只是在镇党委班子一个小范围内见了面。他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清瘦,目光锐利,说话语速不快,但逻辑清晰,自带一种学者型的沉稳与威严。

简单的见面会后,宋知远并没有急于听取全面汇报,而是对镇长吴国忠说:“老吴,我先不下去调研了,你把镇里近三年的工作总结、发展规划,特别是近期一些重点项目的材料,还有那位……李腾同志搞的那个特色产业规划草案,都拿给我看看。我先熟悉一下情况。”

这种不走过场、直指核心的工作作风,让李腾印象深刻。他连忙将已经修改数稿、更加详实的《青林镇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好,送到了宋知远的办公室。

“宋书记,这是您要的材料。”李腾恭敬地放下文件。

宋知远抬起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点了点头:“好,放这儿吧。李腾同志,我看了你之前在竹编厂改制和县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表现,不错,年轻人就要有这种闯劲和思路。这个规划我看看,回头再找你详细谈。”

语气平淡,却让李腾心头一紧,宋书记果然已经提前做了功课。

接下来的几天,宋知远闭门谢客,潜心研读材料。镇政府大院的气氛,因新书记的到来而显得有些微妙的不同,大家都在观望,这位从县委党校来的新书记,会烧起怎样的“三把火”。

李腾则继续埋头于他的工作。云雾村试种茶叶的项目,在经历了初期的疑虑后,终于取得了突破。省农科院的专家来看过现场,确认了土壤和气候的适宜性,拿出了初步的种植方案。村里经过反复讨论,决定由村集体牵头,先流转五十亩山地作为第一期示范园,十几户愿意“吃螃蟹”的村民以劳力或小额资金入股。李腾协调的县里扶持资金也终于有了眉目。虽然规模不大,但总算迈出了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

竹艺合作社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老王和小陈从市里带回了一个旅游纪念品公司的长期合作意向订单,虽然首批数量不大,但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更令人惊喜的是,寄往省城那家文创连锁店的样品和推介书得到了回应,对方采购经理打来电话,对那套融合了现代设计的竹制文具很感兴趣,邀请他们年后再带更多样品去省城详谈。

这天下午,李腾正在办公室和小陈一起整理去省城洽谈需要准备的资料,电话铃响了。是宋知远书记打来的,语气依旧平静:“李腾同志,现在有空的话,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李腾心知,关于规划的谈话来了。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笔记本和笔,快步走向书记办公室。

敲门进去,宋知远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的正是那份《青林镇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规划》,上面有不少用红笔做的批注。

“宋书记。”李腾恭敬地站定。

“坐。”宋知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目光从文件上抬起,看向李腾,“规划我仔细看了。思路很清晰,定位也准确,‘生态立镇、特色兴镇’,这八个字抓到了青林镇的命脉。不是人云亦云搞工业,而是立足自身优势,做差异化文章,这一点很难得。”

李腾心中稍定,连忙说:“谢谢宋书记肯定,这只是初步构想,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不成熟是肯定的,”宋知远话锋一转,手指点着规划书,“问题在于,如何把构想变成现实。比如这个高山茶叶,你提到了试种、技术引进,但品牌如何打造?市场如何开拓?‘青林云雾’这个名字不错,但怎么让它从青林的山头,走进城市的茶杯,甚至获得市场的认可?这中间的路,规划里显得有些理想化。”

他又指向生态旅游部分:“‘月亮湾’露营,古村落游览,想法很好。但基础设施呢?道路、住宿、卫生设施、游客服务中心?还有,如何吸引第一批游客?如何管理?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操作性层面的东西,需要更细致的方案。”

宋知远的问题,一个个都切中要害,直指规划落地最难的核心环节。李腾一边快速记录,一边内心震撼,新书记的眼光果然毒辣。

“宋书记,您指出的这些问题非常关键,确实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和破解的难题。”李腾坦诚道,“我们初步设想,茶叶品牌方面,可以尝试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与专业的茶叶营销公司合作;旅游方面,计划先期投入少量资金完善‘月亮湾’的基础条件,通过县旅游局和本地自媒体进行小范围推介,积累口碑。详细的实施方案,我们正在制定。”

宋知远微微颔首,脸色缓和了一些:“有思考就好。李腾同志,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我同意你对青林镇发展路径的判断。接下来,镇党委会专题研究这个规划,将其作为未来几年青林镇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你要有心理准备,担子会更重。茶叶和旅游这两个项目,由你牵头负责,要尽快拿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尤其是茶叶示范园,开春就要动起来,不能误了农时。”

“是,宋书记!我一定全力以赴!”李腾感到一股强大的动力注入身体,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新书记不仅认可了他的方向,更赋予了他将蓝图变为现实的重任。

“还有,”宋知远沉吟了一下,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你爱人在东月市工作?两地分居,不容易啊。”

李腾愣了一下,没想到宋书记会问起这个,老实回答:“是的,她在市里当老师。”

“嗯,人才引进、解决干部后顾之忧,也是组织上考虑的问题。”宋知远没有深说,但这句话却像一颗种子,落入了李腾的心田,让他沉寂已久的心湖,泛起了一丝波澜。

带着与宋书记谈话的振奋与思考,李腾回到办公室,立刻投入到更具体的工作中。他需要制定更详尽的实施方案,需要准备去省城洽谈的资料,千头万绪,忙得脚不沾地。

夜深人静,他铺开信纸,给张薇写信。笔尖带着前所未有的干劲,也藏着一丝微弱的期待:

“小薇:

展信佳。

青林镇迎来了新的党委书记,宋知远同志,原来是县委党校的校长。他是一位很有水平和魄力的领导,今天特意找我谈了我之前做的那个特色产业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指出了很多关键问题,要求我牵头负责茶叶和旅游项目的具体落实。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方向也更明确了。开春之后,云雾村的茶园就要动工,省城那边一家文创店也邀请我们去谈合作,很多事情等着去做。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快到年关了。青林镇的冬天很冷,山风像刀子一样,但想着这些正在推进的事情,心里却是热的。

宋书记今天……偶然问起了你的情况,关心我们两地分居的问题。虽然可能只是领导随口的关怀,但让我心里……忍不住有了一点念想。不知道你春节假期如何安排?你们学校应该放假比我们早吧?青林镇过年时虽然简陋,但年味很足,有舞龙灯、杀年猪,如果你能回来看看……当然,如果你要留在市里陪父母,我也完全理解。只是,我很想你。

随信寄去一点合作社新做的竹制书签,上面刻了青林的山水小品,给你备课读书时用。

盼复信,盼归期。

祝冬安!

李腾

腊月夜”

他将那枚小巧精致的竹制书签小心地夹入信中,封好。窗外,漆黑的夜空下,镇政府大院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李腾知道,在宋知远书记的带领下,青林镇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而他,将是这征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个人命运的齿轮,似乎也随着这时代的浪潮,开始了新的转动。他与张薇的未来,或许,也在这冬夜的期盼中,悄然孕育着新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