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41章 寒冬里的暖意

何以为民 第41章 寒冬里的暖意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腊月的青林镇,彻底被凛冽的寒意包裹。山风像是被磨利的冰刃,呼啸着刮过镇子的每一个角落,镇政府院子里那几棵老梧桐树,早已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更添了几分萧瑟。然而,在这片物理世界的严寒之中,李腾的内心却燃着一团火,一团因远方来信而点燃的、充满期待的火。

张薇的回信是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下午送达的。彼时,李腾正和经发办的老王、小陈一起,围着一个小炭盆,讨论着年后去省城与那家文创连锁店洽谈的细节。炭火发出微弱的噼啪声,勉强驱散着办公室里的寒意。

通信员将一封带着室外冷气的信递到李腾手上,熟悉的娟秀字迹让他精神一振。他道了声谢,几乎是有些急切地拆开了信封。

“腾:

来信收悉,勿念。

看到你的信,能清晰地感受到你工作中的干劲和激情,真为你高兴。新的书记认可你的思路,并将重任交付于你,这既是对你能力的肯定,也是你实现抱负的绝佳平台。我知道你一定会全力以赴,但也务必记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劳逸结合,切莫透支。

你问我春节的安排。我们学校腊月二十左右正式放假,比你们政府机关要早一些。我与父母商量了,他们理解我也挂念你……和青林的变化。所以,我决定,放假后先去青林镇待几天,看看你,也亲眼看看你信里提到的竹艺合作社和新规划的茶园,然后再回市里陪父母过年。希望不会打扰到你的工作。

随信寄了一副我亲手织的毛线手套,青林的冬天湿冷,你经常要下村跑动,戴上它能暖和些。针脚可能不够细密,你别嫌弃。

盼相见。

小薇

腊月初十”

信纸似乎还带着远方寄信人指尖的温度,字里行间流露的关切与即将到来的重逢,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李腾的全身。他反复看了几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连窗外呼啸的风声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刺耳。

“主任,是……张老师的信?”小陈年纪轻,察言观色,见李腾神色,忍不住小声问道,脸上带着善意的调侃。

老王也呵呵笑了起来:“看李主任这表情,肯定是好消息。张老师要来了吧?”

李腾难得地没有掩饰内心的喜悦,他将信仔细折好,收进内衣口袋,仿佛要将那份暖意贴身珍藏。他点了点头,语气轻快:“嗯,她放假后过来住几天。”

“好事啊!”老王搓着手,“这下李主任有人照顾了,我们也能再见见张老师。到时候让合作社挑几件最新、最精致的样品送给张老师。”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李腾的认同。他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张薇来的那几天,工作要怎么安排?既要让她看到青林镇的积极变化,又不能让她觉得自己冷落了她。云雾村的茶园地块虽然还没正式动工,但可以去看看;竹艺合作社是肯定要去的;“月亮湾”冬天景色或许别有一番风味……还有住宿,镇上的招待所条件简陋,得提前去打个招呼,挑一间干净向阳的房间,再多备一床被子……

这种暗自期待和精心筹备的心情,冲淡了冬日的沉闷与工作的疲累。他将这份喜悦转化为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年底繁重的工作总结和来年规划中。

几天后,镇党委会如期召开。这是宋知远到任后主持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会议,意义重大。会议室里,炉火烧得比李腾办公室那个小炭盆旺得多,但气氛却有些严肃。

各位班子成员依次汇报分管领域的工作总结和来年计划。轮到李腾汇报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时,他深吸一口气,将精心准备的《青林镇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规划(修订稿)》以及近期工作进展做了详细汇报。他重点阐述了竹艺合作社在开拓市场上取得的突破,云雾村茶叶示范园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月亮湾”生态旅游的初步设想,并提出了新一年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汇报过程中,他能感觉到宋知远锐利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自己身上。其他班子成员,有的认真倾听,有的不置可否,而副镇长钱卫东,则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李腾汇报完毕,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吴国忠镇长首先开口,肯定了过去一年经发办的工作,尤其是竹编厂改制的平稳落地,但也提醒:“茶叶和旅游都是新事物,投入大,见效慢,一定要稳扎稳打,充分论证,尤其是市场风险,要评估清楚。”

这时,钱卫东抬起头,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李腾同志的设想很宏大,也很有激情。不过,我们青林镇家底薄,经不起折腾。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这些看起来‘时髦’但前景不明朗的项目上,是不是风险太高了?我看,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巩固传统农业,比如扩大高山蔬菜种植上,这才是稳当的吃饭路子。”他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带着为镇里考虑的姿态,但潜台词却是在质疑李腾规划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李腾心中早有准备,他不卑不亢地回应:“钱镇长提醒得对,风险控制确实是首要考虑。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并非要放弃传统农业,而是寻求一条更适合青林生态优势、附加值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传统农业保基本,特色产业谋发展。关于市场风险,我们正在积极对接,比如茶叶,已经和省农科院建立了联系,后续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也会同步规划;旅游也是从小做起,逐步积累经验。所有的投入都会进行严格的效益评估。”

宋知远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双方的讨论。直到李腾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同志们,关于青林镇的发展路径,我认为李腾同志这份规划,方向是正确的。”

一句话,为讨论定下了基调。钱卫东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

宋知远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再抱着‘等靠要’的思想,也不能满足于‘吃饭财政’。青林镇的劣势是工业基础弱,但优势恰恰是生态保护好。‘生态立镇、特色兴镇’,这八个字抓住了要害。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具体的产业支撑。茶叶、竹艺、旅游,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腾身上:“当然,卫东同志提到的风险也确实存在。所以,接下来的关键,在于执行,在于如何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光有热情,更要有科学的态度、严谨的规划和扎实的作风。李腾同志,规划党委原则通过,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开春之后,茶叶示范园要立即启动,‘月亮湾’的基础建设也要跟上。你要牵头制定更详尽的实施方案,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遇到困难,及时向党委汇报。”

“是,宋书记!我一定落实到位!”李腾强压住内心的激动,郑重表态。宋知远的明确支持,如同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他肩上的责任更加具体而沉重。

会议结束后,李腾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尽管窗外依旧是寒冬景象,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春天,云雾山上新绿萌发、生机勃勃的画面。他回到办公室,立刻开始着手两项紧迫任务:一是细化茶叶示范园和“月亮湾”露营地的春季开工方案;二是进一步完善去省城洽谈的合作资料,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在整理资料的空隙,他拿出张薇织的那副深灰色毛线手套,针脚确实不算特别匀称,但厚实柔软。他戴在手上,大小正好,隔绝了空气中的寒意。他想,等张薇来了,要带她去看看党委会通过规划后,镇上悄然变化的气氛,要让她知道,她亲手织就的温暖,正陪伴着他,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拓着全新的征程。寒冬虽厉,但筹备中的重逢与事业上的破冰,共同构成了这个冬天里最动人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