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22章 基石

何以为民 第122章 基石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重建资金分配方案尘埃落定,数以百万计的资金如同血液,开始注入红星县亟待修复的肌体。项目立项、招标、开工……各个环节紧锣密鼓地推进。然而,宋知远紧绷的神经并未有丝毫放松。他比谁都清楚,资金的落地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些承载着无数期望的项目,真正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放心工程”、“百年工程”,才是更大的考验。尤其是在利益驱动下,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在质量上做文章。

“李腾,”宋知远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院子里进出的工程车辆,语气沉重,“钱分下去了,但我的心,还是悬着的。规划蓝图画得再好,资金保障再到位,如果最终建起来的是豆腐渣,那我们就是红星县的罪人!”

李腾肃立一旁,深以为然。

“光靠各部门自身的监管,力度不够,也容易形成信息壁垒和护短。”宋知远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李腾,“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独立、超脱、贯穿项目全过程的重建督查机制!这件事,你来牵头搞,就从我分管的农口、扶贫和乡镇企业这些领域的重建项目开始试点。要快,要硬,要能发现问题!”

“是,县长!我马上研究落实。”李腾感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压上肩头。这不再是简单的文书协调,而是被赋予了实打实的监督权柄。

接下任务,李腾没有急于出台文件。他先是走访了审计局、住建局的老业务骨干,请教工程项目监管的关键环节和常见猫腻;又咨询了纪委的同志,了解廉政风险点;他还特意打电话给在省交通厅工作的大学同学,询问大型项目监管的先进经验。

综合各方意见,他起草了一份《红星县灾后重建项目(农口及相关领域)督查暂行办法》。办法的核心是“三结合”:

一是专业督查与行政督查结合。 抽调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专家库,参与随机抽查和关键节点验收;督查组本身则负责统筹协调和程序监督。

二是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结合。 除按计划巡检外,更强调“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暗访突查。

三是上级督查与群众监督结合。 在项目所在地公示项目信息、负责人和举报电话,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受灾群众代表参与评议。

方案报给宋知远,他仔细审阅后,大笔一挥:“同意!立即执行!你兼任督查组办公室主任,放手去干,我为你撑腰!”

有了尚方宝剑,李腾立刻行动起来。他协调相关部门,迅速组建了一支精干、专业的督查队伍,并组织了短期培训,明确纪律和要求。很快,几支督查小组便如同警惕的鹰隼,扑向了各个开工在建的重建项目工地。

督查机制立竿见影。一些小的管理不规范、资料不齐全的问题被及时发现并要求整改。但真正的考验,发生在一个看似寻常的下午。

李腾亲自带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突查柳林镇段江堤加固工程的一个标段。这个项目属于“生命线”巩固工程的重点,使用的正是刚刚划拨的重建资金,投资额不小。到达工地时,镇党委书记老杨和施工方项目经理闻讯匆匆赶来,脸上堆着热情而略显紧张的笑容。

“李主任(督查组成立后,下面人多以此称呼),您怎么亲自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好准备一下汇报材料。”老杨搓着手,语气热络。

“杨书记,督查就是看常态,不需要准备。”李腾语气平和,但目光锐利地扫过施工现场,“我们随便看看,你们忙你们的,不用陪。”

他避开施工方指引的“样板段”,径直走向一处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堤身作业面。工人们正在忙碌,搅拌机轰鸣。李腾蹲下身,仔细观察刚刚卸下的混凝土,用手捏起一点,在指尖捻了捻,眉头微微皱起。他感觉这混凝土的粗骨料比例似乎偏高,砂粒粗糙,看起来不够好。

“项目经理,麻烦把今天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和进场质保书拿给我看一下。”李腾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

项目经理脸色微变,眼神闪烁了一下,支吾道:“李主任,这个……资料在项目部办公室,我马上让人去取……”

“不用了,我跟你一起去项目部看。”李腾打断他。

在项目部,李腾仔细核对了配合比通知单和几份进场水泥、砂石的质保书,并未发现明显问题。但他心中的疑虑并未消除。他让随行的水利局专家老刘,立即对正在使用的砂石料和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

“李主任,这……没必要吧?我们的材料都是合格的!”项目经理额头开始冒汗。

老杨也凑过来,压低声音对李腾说:“李秘书,这个施工队是县里有信誉的队伍,不会乱来的。你看这大冷天的,取样也挺麻烦,是不是……”

李腾看了老杨一眼,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杨书记,堤防工程,关系千家万户性命,质量上来不得半点马虎。麻烦不麻烦,都要按规矩来。有没有问题,等检测结果说话。”

现场取样被封存,当天就送回了县工程质量检测站。结果出来得很快:砂料含泥量超标,粗骨料压碎指标不合格,导致现场抽取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初步检测远低于设计标号!

看着检测报告,李腾心头火起。这是典型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若非及时发现,这段堤防将来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他立刻将情况向宋知远做了电话汇报。宋知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冰冷的声音:“查!一查到底!不管涉及谁,绝不姑息!你代表督查组,立刻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封存不合格材料,责成施工方限期拆除已浇筑的不合格部分!同时,将情况通报给柳林镇党委和县水利局,要求他们做出深刻检查,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李腾带着督查组的正式文书,再次来到柳林镇工地,当众宣布了停工整改令。老杨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把施工方项目经理骂得狗血淋头,然后又试图跟李腾解释求情:“李秘书,你看,他们也是一时糊涂,能不能给个机会,从轻处理……”

“杨书记,”李腾打断他,语气严肃,“这不是糊涂,这是犯罪!如果这段堤防将来出事,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是你,还是我?宋县长说了,绝不姑息!请你们立刻执行整改命令,并且配合后续调查!”

李腾的强硬态度,堵死了所有说情的可能。项目被勒令停工,不合格部分被拆除,施工方受到了严厉处罚,并被列入重建工程“黑名单”。柳林镇党委和县水利局也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书面检查。

这件事,像一声惊雷,在全县重建领域炸响。“李腾督查动真格”、“宋县长的秘书不好糊弄”的消息不胫而走。那些心存侥幸、想在工程上打小算盘的人,不由得收敛了几分。督查组的权威,在一次真刀真枪的较量中,牢牢树立了起来。

晚上,宋知远把李腾叫到家里吃饭,算是搞劳。饭桌上,宋知远难得地给他夹了一筷子菜,感慨道:“今天这事,你处理得很好,有原则,有担当!‘基石’要坚固,光有图纸和材料不行,还得有敢于碰硬的监工。你这个监工,当得合格!”

李腾心中暖流涌动,但更多的是清醒。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重建之路漫长,暗流依旧涌动,他这块“磨刀石”,未来还需要打磨更多试图蒙混过关的“锈铁”。而每一次打磨,都是在为红星县未来的安宁与发展,夯下一块坚实的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