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20章 丰碑

何以为民 第120章 丰碑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时近深秋,肆虐的洪水早已退去,只留下被冲刷过的河床、亟待修复的堤岸,以及人们心中尚未完全平复的创伤与勃发的重生渴望。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奋战,红星县抗洪救灾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灾后重建的宏阔蓝图也已得到市里认可并全面启动。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凝聚力量,县委、县政府决定隆重召开全县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大会在县人民礼堂举行。主席台上,红旗簇拥着国徽,庄严肃穆。台下,坐满了来自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条战线的代表,有面容黝黑、手掌粗糙的村干部和农民,有身着褪色军装、身姿挺拔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代表,有满身尘灰、眼带倦色的基层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还有白衣执甲、守护生命的医护人员代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与洪水搏斗留下的印记,也洋溢着劫后余生、共创未来的坚毅与豪情。

县委书记郑国锋主持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后,县长杨为民全面总结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救灾斗争。他回顾了面对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洪水,全县上下如何众志成城、严防死守;他讲述了危急关头,县委县政府如何科学决策、果断分洪,以局部重大牺牲换取全局安全;他歌颂了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的英勇事迹,赞扬了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也感谢了社会各界和兄弟县市的无私援助。

“……在这场与大自然的殊死搏斗中,”杨为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铿锵有力,“我们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用忠诚、担当、汗水,甚至鲜血,在红星大地上,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接下来,便是最激动人心的表彰环节。县委副书记王耀武宣读表彰决定。

“授予柳林镇党委、政府等三十个单位‘全县抗洪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授予石泉村党支部等二十个基层党组织‘全县抗洪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授予耿大山等一百名同志‘全县抗洪救灾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当念到“宋知远”的名字,并宣布其荣立“个人三等功”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所有人都清楚,这个沉甸甸的功勋背后,是顶着巨大压力做出分洪抉择的魄力,是坚守堤坝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毅力,是统筹全局、力挽狂澜的智慧与担当。

宋知远在聚光灯和所有人的注目下,稳步走上主席台。他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深色夹克,身形比洪水前清瘦了些,但脊梁挺得笔直。他从专程前来出席大会的市长高长河手中接过那本鲜红的证书和沉甸甸的奖章。

高长河紧紧握住宋知远的手,用力地晃了晃,对着话筒,也是对全场说道:“知远同志,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员的赤诚本色和领导干部的过硬素质!这个三等功,你当之无愧!” 这话既是对宋知远的最高褒奖,也彻底为之前关于分洪决策的种种杂音画上了休止符。

紧接着,李腾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授予李腾等二百名同志‘全县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的心猛地跳了一下,随即被一股暖流包裹。他整理了一下衣着,在掌声中快步上台。为他颁奖的是县长杨为民。杨为民将证书递到他手中,微笑着低声道:“李腾,辛苦了,干得不错!”

手捧证书,站在聚光灯下,看着台下无数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李腾心潮澎湃。这薄薄一本证书,承载的是那无数个不眠之夜,是奔波于堤坝与指挥部的身影,是处理海量信息时紧绷的神经,是面对诱惑和流言时的坚守……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那个在风雨中与他并肩作战的集体,属于信任并锤炼他的领导宋知远。

大会的最后,市长高长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再次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参与抗洪救灾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的讲话高屋建瓴,充满了感情与力量:

“……同志们!这场特大洪水,是对红星县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一次极限考验,也是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精神风貌的一次全面检阅!事实证明,红星县的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的,红星县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值得信赖的!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什么是‘不畏艰险、敢于胜利’,什么是‘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抗洪精神!”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尤其在宋知远等受表彰的代表身上停留片刻,声音愈发激昂:“这座用意志和汗水铸就的丰碑,不仅矗立在红星大地上,更矗立在人民心中!它必将激励着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中去!市委、市政府相信,有着这样一支过硬队伍的红星县,一定能够在废墟上建设起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新家园!”

高长河的讲话,将大会的气氛推向了最**。会场内掌声如雷,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大会结束后,高长河在市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与部分受表彰的代表亲切握手、合影留念。当走到宋知远和李腾面前时,高长河停下脚步,先与宋知远再次握手,然后目光转向旁边的李腾。

“李腾同志,是吧?”高长河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这次抗洪救灾,你一直跟在知远同志身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材料扎实,协调有力,关键时刻还能发现问题,很好,很有潜力!”

“谢谢高市长鼓励!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还有很多不足。”李腾连忙躬身回答,心情激动,但努力保持着谦逊。

高长河点点头,又转向宋知远,用一种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口吻说道:“知远啊,你这个秘书,是块好材料。思维清晰,办事稳妥,是个可造之才。你可别捂在手里太久,该放下去锻炼的时候,就要大胆放手,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成长嘛!”

这话声音不高,但在场的几位核心领导都听得清清楚楚。郑国锋、杨为民脸上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宋知远也笑着回应:“市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干部培养规律,给年轻人压担子、搭平台。”

高长河这句看似随意的点评,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不仅是对李腾个人能力的极高认可,更是在市县主要领导面前,为他未来的发展路径,释放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积极信号。

喧嚣过后,礼堂渐渐安静下来。李腾帮着工作人员整理完会场,最后一批离开。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温暖而宁静。他摸着口袋里那本崭新的“先进个人”证书,回想着这几个月来的惊心动魄、艰难曲折,回想着宋知远的信任与栽培,回想着高市长那意味深长的话语,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感恩。

他知道,这场洪灾,对他而言,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淬炼。他见证了灾难的无情,更见证了人性的光辉与担当的力量;他经历了极限的压力考验,也在应对复杂局面中迅速成长;他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更在更高层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抗洪救灾这座“丰碑”,已经巍然矗立。它属于所有为之奋斗的人们。而对于李腾个人而言,这座丰碑,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秘书生涯的第一阶段,在这场大洪水的大考中,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前方的道路,随着高市长那句“该放下去锻炼”的东风,已然变得更加清晰和广阔。他站在县委大院中,望着湛蓝的天空和远处开始复苏的土地,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穷的力量。一个阶段结束了,但为民服务的征程,永无止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