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资本那边传来“原则同意”的消息,像一阵春风,把公司里憋了半个多月的阴霾吹散了不少。大伙儿走路带风,见面打招呼都透着股喜气,连前台小姑娘接电话的声音都比往常甜了三分。老张更是拍着胸脯保证,“智捷”项目一定按时高质量交付,绝不给融资大计拖后腿。小刘则开始悄悄物色新的办公场地,琢磨着等钱到位了,是不是该换个更气派点的地方,毕竟现在这地方,挤是挤了点,但好歹是起家的地方,有点感情了。
我这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甚至开始盘算着,等星海的资金到位,是不是该把之前搁置的下一代算法研发重新提上日程,再招几个牛人,把技术护城河挖得更深点。晚上回家,我妈看我哼着小曲儿切黄瓜,还纳闷地问:“今儿咋这么高兴?捡着钱包了?”我嘿嘿一乐,没细说,但心里那点小得意,藏都藏不住。
可这高兴劲儿,就跟三伏天的雷阵雨似的,来得快,去得也快。没舒坦两天,星海资本的陈经理又一封邮件,像个小冰雹,“啪”一下砸在我脑门上,把我那点热乎气全砸没了。
邮件里附了份初步的投资条款清单,前面几条看着还挺顺眼,估值、投资额、董事会席位啥的,都跟之前谈的差不多。可看到最后几条,我脸上的笑就僵住了,心里“咯噔”一下,像塞了块冰。
那几条写着:“业绩对赌条款”、“回购协议”、“创始人连带责任”。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要求公司未来三年,每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最晚五年内实现合格IPO上市;如果达不到上述任一目标,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按投资额加年化百分之十几的利息回购全部股份;如果公司没钱回购,创始人陆沉我,得用个人资产承担连带责任!
我看完这几条,脑瓜子“嗡”的一声,血直往头上冲!这他妈哪是投资啊?这是卖身契!是高利贷!是对赌!赌赢了,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赌输了,公司赔个底朝天,我自个儿还得背一屁股债!五年上市?营收年增百分之五十?这目标,放在行业风口上,拼老命也许能够着,可市场风云变幻,谁敢打这包票?这简直是把公司和我个人,绑在了一辆高速狂奔且没有刹车的战车上!
我强压着火气,把老张和小刘叫到办公室,把条款清单拍在他们面前。老张看完,直接炸了:“我靠!这么狠?五年上市?他们怎么不让我们去摘月亮呢?这要是签了,以后咱们啥也别干了,天天就盯着报表和上市进度表吧!还得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不签!坚决不能签!”
小刘比较冷静,但眉头也锁成了疙瘩:“沉哥,张总,对赌和回购是早期投资常见的风控手段,但这么高的增长目标和这么严的回购条件,确实压力太大了。相当于把所有的经营风险都转嫁到了咱们身上。星海这是……对咱们的信心没那么足?还是行业惯例就这么苛刻?”
“狗屁惯例!”老张气得口不择言,“这就是趁火打劫!看咱们急需资金,往死里压条件!”
我心里乱成一团麻。理智上知道,投资方不是慈善家,要求保障和回报是天经地义。可感情上,实在难以接受这么苛刻的条款。这感觉,就像好不容易找到个救命稻草,却发现稻草那头连着个秤砣,搞不好没救上来,反而把自己拽下水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眼看着要过河了,对岸的人却递过来一份“生死状”,不过河饿死,过河可能淹死,这他妈的怎么选?
“回复陈经理,”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声音有点哑,“条款我们收到了,需要内部慎重评估。另外,约个时间,当面谈!有些条款,必须掰扯清楚!”
跟陈经理的第二轮谈判,气氛明显比上次紧张。还是在那个高端会所的包间里,陈经理依旧西装革履,笑容可掬,但话里话外透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陆总,张总,刘总监,”他推了推金丝眼镜,“这份条款清单,是我们基于尽调结果和内部风控模型制定的,体现了我们对贵公司的高期望值。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我们希望管理层能和我们共同承担这份风险,激发最大的潜力。”
“陈总,我们理解投资需要保障。”我尽量让语气平和,“但百分之五十的年增长和五年上市,目标是否设定得过高?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万一遇到不可抗力,或者行业周期下行,我们很难保证……”
“陆总,”陈经理打断我,笑容淡了些,“如果连这点信心都没有,我们如何相信贵公司能成为行业的领军者?星海资本投的是未来,是想象空间。如果贵团队只满足于小富即安,那可能……我们并不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这话软中带硬,带着明显的威胁意味。不签?那投资可能就黄了。
老张在一旁听得脸色铁青,差点又要拍桌子,被我眼神制止了。
小刘接过话头,试图从专业角度周旋:“陈总,信心我们有,但风险控制也需要实事求是。能否考虑将增长目标适当调低,或者设置阶梯式对赌?回购利率方面,是否也有协商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