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赵工程师那个内鬼,虽然过程憋屈,结果也算大快人心。公司内部悄悄进行了一轮安全审计和权限收紧,老张带着人连夜把那些埋好的“雷”一个个挖出来拆掉,忙活了好几天,总算把系统清理干净了。大伙儿知道真相后,后怕之余,更多的是愤怒和警惕,团队凝聚力反倒更强了些。去三亚团建的事儿也定了下来,算是给大家压压惊。
我这心里那根紧绷的弦,刚松了没两天,一封邮件又像个小锤子,“咚”一声敲在我脑门上。是“星海资本”那个陈经理发来的,语气倒是挺客气,说经过前期沟通,他们内部对我们项目非常看好,决定启动正式的投资尽职调查,希望我们配合提供一系列材料。
尽职调查?我盯着邮件,心里五味杂陈。这玩意儿我听说过,就是投资方派人来把你公司里里外外翻个底朝天,从财务状况、技术实力、团队背景到客户合同、法律风险,啥都不放过,比丈母娘查女婿还严!通过了,钱就可能进来;通不过,或者查出点啥问题,前面谈得再好也白搭。
说实在的,要是搁一个月前,我肯定巴不得他们来尽调,恨不得把家底都亮出来证明自己值钱。可偏偏是这个时候!刚经历了内鬼事件,虽然处理干净了,但毕竟是个疤,揭开了总不好看。而且,“智捷”项目正在攻坚期,联盟那边也得维持着,公司内部人心刚稳定,这节骨眼上再来一帮外人指指点点、问东问西,会不会又引出什么乱子?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老祖宗的话真没错。这看似好事上门的尽调,背后指不定藏着什么雷呢。
我把老张和小刘叫到办公室,把邮件给他们看。老张一看就皱眉头:“尽调?这时候来?咱们正忙得脚打后脑勺呢!哪有闲工夫伺候他们?再说,刚出了赵工那档子事,万一被他们挖出点啥,不是自找麻烦吗?”
小刘比较冷静:“沉哥,张总,尽调是融资的必经之路,躲是躲不过的。星海资本实力雄厚,如果他们真能投,对公司发展绝对是大利好。关键是,我们怎么应对。材料要准备,但要有策略地准备,哪些重点展示,哪些适当规避,得把握好分寸。”
我点点头,小刘说到点子上了。尽调就像面试,不能全说真话,也不能全说假话,得讲究个策略。
“接!”我拍板,“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他们想来,咱们就大大方方让他们看!但咱们得掌握主动权!小刘,你牵头成立个尽调应对小组,你负责总协调,财务、法务、技术、人事各板块指定专人对接,把所有需要提供的材料清单理清楚,提前内部过一遍,确保没问题!特别是技术这块,”我转向老张,“核心代码和专利这部分,展示到哪一步,怎么展示,你亲自把关,既不能显得咱们没干货,也得防着技术泄露!”
“明白!”小刘立刻领命,“我这就去拉清单,安排人手。”
老张还有点不情愿:“老陆,技术展示我倒不怕,咱们有真东西。我就是烦那帮搞金融的,屁都不懂,还老爱指手画脚!”
“忍一忍!”我拍拍他肩膀,“就当是次免费体检了!顺便也让咱们自己系统梳理一下家底,没坏处!”
安排下去后,公司又进入了一种临战状态。不过这次不是对外抗敌,而是内部整顿,准备“迎检”。小刘带着各部门负责人,像扫雷一样把公司档案翻了个遍,合同、报表、专利证书、员工档案……该补的补,该完善的完善。老张则组织技术骨干,精心准备技术演示材料和问答预案。我也没闲着,把商业计划书和未来三年规划又打磨了好几遍。
整个公司忙得团团转,连团建的事儿都暂时搁置了。我妈打电话问我三亚还去不去了,我只好含糊地说公司有事,推迟了。老人家在那头叹了口气,没多说,但我知道她担心。
一周后,星海资本的尽调团队浩浩荡荡地来了。三个人,领头的还是个合伙人级别的,姓方,四十多岁,梳着油光锃亮的大背头,穿着笔挺的西装,说话慢条斯理,但眼神锐利得像刀子。另外两个,一个财务专家,一个技术顾问,看着也都是人精。
接下来三天,简直比连续加班一个月还累。方总他们像三台人形扫描仪,从早到晚,会议室、财务室、技术部,轮番“轰炸”。问的问题那叫一个细!从某个项目的毛利率波动,到某个核心算法的实现细节是否借鉴了开源代码,再到某个离职员工(包括赵工程师!)的离职原因和竞业限制协议……步步紧逼,滴水不漏。
老张好几次被那个技术顾问问得火冒三丈,差点在会议室里跟人吵起来,被我硬生生按住了。小刘则全程赔着笑脸,应对各种刁钻的财务和法律问题,嗓子都说哑了。我作为总指挥,更是精神高度紧张,一边要应对方总各种宏观战略层面的拷问,一边要随时关注各条线的应对情况,生怕哪个环节出纰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