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北平。
气氛与青龙镇的欢腾截然相反,这里肃杀、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身着黄呢军服、佩戴中将军衔的冈村宁次,背对着巨大的华北军事地图,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发出沉闷的嗒嗒声,每一声都敲在司令部所有参谋人员的心上。
一份来自前线的紧急战报,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他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那份战报,他已经反复看了三遍。每一次,都让他心头的怒火和寒意交织攀升。
“青龙镇……一个加强中队,配属皇协军一个连,依托坚固工事,不到六个小时,玉碎……”他缓缓转过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让在场的所有军官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屏住了呼吸。“谁能告诉我,这支所谓的‘独立第一纵队’,什么时候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攻坚火力?那些报告中提到的,‘密集的自动火器’,‘威力巨大的爆炸物’,究竟是什么?”
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司令官阁下,根据多方情报汇总分析,这股八路军……不,这支‘独立第一纵队’,其发展速度远超我们之前的预估。他们不仅兵力可能已接近四万,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似乎建立了一套相当有效的军工生产体系。”
他拿起教鞭,指向地图上被重点标注的太行山区域:“此前我们收到的零星情报,关于‘新式冲锋枪’、‘长柄炸弹’,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但青龙镇一战表明,这些武器并非偶得,而是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装备。他们的战术运用也极其娴熟,正面强攻与侧翼奇袭、特种渗透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绝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土匪武装,这是一支……高度组织化、装备逐渐正规化、并且拥有极强战术素养的劲旅!”
“劲旅?”冈村宁次冷哼一声,踱步到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盯着那片红色的区域,“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在我们的‘治安区’腹地,成长起来这样一支‘劲旅’!大本营三令五申,要求确保华北安定,支援太平洋战场。可现在呢?我们连自己的后院都起火了!”
他猛地一拍地图,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整个司令部为之一静。
“耻辱!这是整个华北方面军的耻辱!”冈村宁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暴怒,“我们之前的扫荡,所谓的‘铁壁合围’,‘辗转扶剔’,在他们看来,恐怕都成了笑话!他们就像一颗毒瘤,不断汲取营养,壮大自己,现在,已经开始威胁到帝国的战略安全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眼神中的杀意却愈发浓烈。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的声音恢复了平稳,却更令人心悸,“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毁灭性的‘外科手术’!将这颗毒瘤,连同其根基,彻底、干净地从华北的土地上切除!”
他转向笠原幸雄,语气不容置疑:“立即制定作战计划,代号……就定为‘号作战’(注:历史上日军对太行区大规模扫荡的代号之一,此处借用其名)。目标:八路军独立第一纵队主力及其所有附属设施,尤其是其兵工厂和指挥系统。要求:动用一切必要力量,形成绝对兵力、火力优势,采取多路分进、纵深穿插、层层压缩的战术,务求全歼,不使其一人一械漏网!时间,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主要作战行动!”
“司令官阁下,”一位作战参谋有些犹豫地开口,“目前太平洋战场吃紧,国内兵力动员也已接近极限,若要调动足以形成绝对优势的兵力围剿独立第一纵队,可能需要从其他防区抽调至少两到三个师团的基干力量,这会不会导致其他区域……”
“顾不了那么多了!”冈村宁次断然打断,“华北不稳,则全局动摇!独立第一纵队的危害,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股抵抗力量。必须集中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告诉大本营,这是确保华北、乃至支撑太平洋战局的必要之举!兵力,我来协调!物资,优先保障!我只要结果——彻底歼灭!”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地图上那片刺眼的红色,仿佛要用目光将其烧穿。
“林峰……”他低声念出这个已经在他情报档案里挂了号的名字,语气复杂,既有棋逢对手的凝重,更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决绝,“这一次,我要让你和你的独立纵队,彻底消失在太行山里!”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华北日军的战争机器,开始围绕着“号作战”疯狂运转起来。无线电波在空中交织,军列满载着士兵和装备驶向预定集结地,仓库大门洞开,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调出……一张无形而巨大的死亡之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向着独立第一纵队,悄然撒下。
而在太行山深处的鹰嘴岩,林峰站在指挥部门前,望着东南方向,眉头紧锁。空气中,似乎已经能够闻到那来自远方的、越来越浓烈的铁血气息。
“燧人氏,”他在心中默问,“风暴,还有多久?”
【综合情报分析中……敌军无线电通讯量持续异常高位……后勤调动规模指数级增长……多个常备师团出现异动……内线模糊信息指向‘大规模肃正’计划……】
【预警等级提升至:红色。】
【预估风暴形成时间:15-20天。】
【建议:立即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启动全面应急响应预案。】
林峰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十五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转身,大步走向指挥部,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整个山谷:
“命令!全纵队,取消一切训练,进入一级战备!重复,一级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