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淡淡的血腥气。独立第一纵队的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打扫战场,从日军尸体上搜集弹药,将缴获的枪支、粮食、罐头堆积如山。镇子里的百姓们终于敢推开紧闭的房门,他们看着这支熟悉的灰色队伍,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由衷的感激,不少人端着热水、拿着熟食,硬塞到战士们手中。
“老总,辛苦了!喝口水吧!”
“同志,这几个鸡蛋,拿着,拿着!”
纵队司令部临时设在了原日军据点指挥部,一处还算完好的青砖大院里。林峰、李云、赵刚、雷雄等纵队领导脸上都带着胜利后的疲惫与欣慰。
“打得好啊,老雷!”赵刚用力拍了拍雷雄结实的肩膀,“你这正面强攻,配合旅长安排的侧翼‘飞雷’和‘惊蛰’的渗透,简直完美!这一个加强中队,没跑掉几个!”
雷雄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牙,哈哈笑道:“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和歪把子,在咱们的‘启明星’和‘雷公’面前,就跟烧火棍差不多!就是这冲锋枪子弹消耗太快,有点心疼。”
李云看着院子里堆积的缴获物资,脸上也带着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走到林峰身边,低声道:“老林,仗是打赢了,可动静闹得这么大,缴获又这么丰厚,我担心……树大招风啊。”
林峰正拿着一支缴获的崭新的三八式步枪仔细端详,闻言,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院外欢呼的人群和正在列队休整的部队。脑海中,“燧人氏”系统的界面正悄然浮现,一行行数据流无声滑过。
【战役总结:青龙镇战斗。歼敌:日军约280人,伪军约150人(含投诚80人)。缴获:步枪350余支,轻机枪8挺,重机枪2挺,掷弹筒10具,弹药、粮食、药品若干。我军伤亡:约120人。】
【战术评估:成功运用新式武器与经典战术结合,效果显着。】
【潜在风险预警(黄色):战斗规模及我军表现出的火力水平,已超出日军对该区域“土八路”的常规认知阈值。监测到周边区域日军无线电通讯量在战斗期间及结束后异常激增,频率与编码复杂程度提升。】
林峰放下步枪,走到摊放着大幅军事地图的桌前,手指点在青龙镇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外移动,划过周边日军的几个重要据点和大城市。
“你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林峰的声音不高,却让院子里欢快的气氛稍稍沉淀下来,“我们这次,算是把马蜂窝捅得更大了。以前鬼子觉得我们是疥癣之疾,现在,恐怕要把我们当成心腹大患了。”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通知下去,庆功要搞,但不能放松警惕。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补充,但侦察部队不能休息,给我把警戒范围再向外延伸二十里!尤其是通往潞安、阳泉这几个方向的道路、山谷,给我盯死了!”
“老赵,你亲自去审问一下俘虏的日军军官,看能不能撬出点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关于鬼子近期有没有大规模调动的风声。”
“老李,政治部要加快消化那批投诚的伪军,抓紧教育整编,同时加强对根据地边缘区的控制,严防敌特渗透。”
“是!”赵刚和李云立刻领命。
雷雄也收起了笑容,瓮声瓮气地说:“旅长放心,俺这就回去让崽子们擦亮枪,备足子弹,鬼子敢来,就让他们尝尝咱们的铁拳头!”
就在这时,机要参谋拿着一份电文匆匆走了进来:“报告旅长、政委!侦察营急电!”
林峰接过电文迅速浏览,眉头渐渐拧紧。电文显示,在青龙镇战斗结束后数小时内,多个方向的侦察小组都报告,观察到日军小型侦察机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并且在更远的方向,发现了不明身份的大股部队行军扬起的尘土。
他将电文递给李云,沉声道:“看来,鬼子的反应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
李云看着电文,脸色也凝重起来:“来者不善啊。”
林峰走到院子中央,望着湛蓝的天空,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日军侦察机引擎的嗡鸣。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传令全军:胜利已成过去,准备迎接更大的风暴!”
他脑海中,“燧人氏”系统的预警标识,悄然从黄色转变为更加醒目的橙色。
青龙镇的天空下,胜利的欢呼声依然在回荡,但一层无形的、沉重的战争阴云,已从四面八方,悄然合拢。独立第一纵队的将士们,在品尝胜利果实的同时,也清晰地听到了,那来自远方、越来越近的战争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