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岩纵队指挥部的气氛,因林峰下达的一级战备命令而瞬间绷紧。电台滴答声变得更加急促,参谋人员往来穿梭的脚步带着风,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每个人。
就在林峰与李云、赵刚等人围在地图前,结合“燧人氏”的预警和侦察兵传回的零星信息,试图拼凑出日军大致进攻方向和规模时,机要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机要科长几乎是跑着冲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旅长!政委!总部……总部急电!绝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份薄薄的电文纸上。林峰接过电文,迅速扫过上面的字句,他的瞳孔微微收缩,脸上的肌肉线条瞬间绷紧。他将电文递给身旁的李云,沉声道:“老李,念给大家听。”
李云扶了扶眼镜,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念出了这份来自八路军总部的最高级别警示:
“致独立第一纵队林、李并全体指委:
顷获确凿情报,并综合各方信息研判,日军华北方面军已制定并启动代号‘号作战’之大规模战略性扫荡计划。其核心目标,已明确锁定为你部——独立第一纵队主力、指挥中枢及军工生产体系。
敌此次动员兵力规模空前,初步判断将不少于两至三个野战师团之基干,并配属大量伪军及特种部队,总兵力预计可达五至七万之众。其战术企图,将以绝对优势兵力,采取多路分进、纵深合击、层层压缩、堡垒推进之方式,企图将你部主力压迫于狭小区域,予以彻底歼灭。
敌之后勤补给已进行大规模前送,其航空兵、炮兵及战车部队亦将重点投入此方向。此次扫荡之决心、规模及残酷性,将远超你部以往所经历之任何一次。
总部要求你部:一、立即放弃任何侥幸心理,以应对生死存亡之战之态度,进行最充分之准备。二、核心方针应为‘保存有生力量,粉碎敌歼灭企图’。切忌固守一城一地,切忌与敌进行无谓之消耗战、阵地战。三、充分发挥你部擅长之游击战、运动战优势,以内线之顽强阻击与外线之猛烈出击相结合,以高度之机动性与灵活性,调动、疲惫、消耗敌人。四、务必确保指挥机关、核心技术人员及军工‘火种’之绝对安全。五、总部已令相邻之太行、太岳等兄弟部队,积极策应你部作战,牵制当面之敌。
敌大规模进攻发起时间,预计在半月之内。此役,关乎你部存亡,亦关乎我太行抗日根据地之全局稳定。望你部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不畏强敌,英勇顽强,依靠群众,运用智慧,坚决粉碎敌之狂妄计划!
八路军总部”
电文念毕,指挥部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电台工作的微弱噪音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五到七万日军!两到三个师团!特种部队!航空兵、炮兵、战车!
这些词汇像重锤一样,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之前虽有预感,但总部这份如此具体、如此严峻的敌情通报,依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这是要将他们彻底从地图上抹去的架势!
雷雄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跳起:“狗日的小鬼子!真看得起咱老雷!来啊!老子正好嫌青龙镇打得不过瘾!”
赵刚则死死盯着地图,手指在上面快速划过可能的敌军进攻路线,眉头拧成了疙瘩:“压力太大了……如果真是这个兵力规模和战术,我们现有的防线,无论怎么调整,都很难正面顶住。”
徐翰文深吸一口气,看向林峰和李云:“总部指示非常明确,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我们现在最宝贵的,不是地盘,是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队伍和支撑我们的老百姓。”
林峰沉默着,他的目光似乎没有焦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脑海中“燧人氏”的界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行着,将总部的宏观预警与他掌握的微观情报进行叠加、验证、推演。
【总部情报与系统预警高度吻合。可信度:极高。】
【敌军兵力评估更新:预计投入第36师团、第69师团(或类似番号)为主力,配属独立混成旅团及伪军,总兵力上限可达七万五千人。】
【战术推演(初步):敌军可能分四至五路,主要突击方向为……次要牵制方向为……其战役纵深预计将达到……】
【核心风险:我指挥中枢位置、“磐石”兵工厂集群、主力集结地域为敌首要打击目标。】
【生存概率动态测算(当前状态):17.3%。】
17.3%!这个冰冷的数字让林峰的心脏微微一抽。但他脸上没有任何表露,越是这种时候,他越必须成为全纵队的主心骨。
他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指挥部里每一张凝重而坚定的面孔,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沉寂:
“总部的警示,大家都听到了。形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十倍!鬼子这是倾巢而出,要跟我们进行战略决战了!”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但是,鬼子想一口吃掉我们,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我们独立第一纵队,是从雪山草地走出来的,是从平型关打出来的,是在无数次反扫荡中淬炼出来的!我们不是泥捏的!”
“总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怎么保存?不是当缩头乌龟!是要用我们的脑子,用我们的双腿,用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熟悉,跟鬼子兜圈子,耍太极!怎么消灭?不是硬碰硬!是要抓住鬼子的破绽,咬住他的喉咙,一口一口把他放血放干!”
“传我命令!”
“一、立即召开纵队团以上干部紧急作战会议,传达总部指示,统一思想,部署任务!”
“二、各部队、各军分区,严格按照一级战备要求,加快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主力部队收缩集结地域,但保持机动;地方武装和民兵,全面动员,准备配合主力作战和坚持就地斗争!”
“三、‘磐石’兵工厂,启动最终疏散预案,务必在七日内,完成所有核心设备、图纸、人员的转移和隐蔽,确保‘火种’不灭!”
“四、‘惊蛰’大队,扩大侦察范围,不惜一切代价,摸清日军各路兵力的具体番号、指挥官、装备和开进路线!”
“五、政治部立即起草告全体军民书,我们要把鬼子的阴谋和我们的决心,告诉每一个战士,告诉根据地的每一位父老乡亲!我们要让鬼子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钢铁队伍,是一片陷他们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海洋!”
林峰的命令一条接一条,清晰、果断,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指挥部内的紧张气氛,渐渐被一种同仇敌忾、准备决一死战的昂扬斗志所取代。
“同志们,”林峰最后环视众人,声音铿锵,“这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机遇!打赢了这一仗,我们独立第一纵队,就将真正成为华北抗战的中流砥柱!我们,必将胜利!”
“必胜!”指挥部内,响起了低沉而有力的回应。
会议结束后,指挥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林峰却将李云、赵刚和徐翰文留了下来。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其中一条山谷。
“老李,老赵,老徐。总部的方针和我们的判断一致,但具体怎么打,还需要细化和变通。”林峰的目光锐利,“鬼子想合围,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我考虑,在全面机动防御的基础上,设一个‘饵’。”
“饵?”赵刚若有所思。
“对!”林峰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磐石”兵工厂原先标注的位置,但现在那里已经即将变为一个空壳,“让鬼子以为他们找到了我们的命门。用这个‘空城计’,吸引其一部主力,然后……”
他的手指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指向日军可能突进路线的一侧,“集中我们最锋利的刀子,敲掉他一路!让鬼子的合围圈,从一开始就破个口子!”
李云沉吟道:“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就能打乱敌人的整体部署,极大缓解我们整体的压力。”
“就这么干!”徐翰文也表示赞同,“细节必须周密。”
四人围在地图前,压低声音,开始谋划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第一击。总部的警示如同惊雷,而独立第一纵队的应对之策,则要在雷暴中,划出第一道反击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