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紫宸殿。
金碧辉煌的殿内,九枝灯上的蜡烛还在燃烧着,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堆满奏折的御案后,端坐着身穿明黄龙袍的德宣帝。
此刻,他手持一本奏折,面色不愉。
不远处,皇帝身边第一大总管高盛正安静地站立着,不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查了这么久,尉迟恭和魏米查了这么久,就查到了这些?这办事效率也太拉跨了。”
暗含怒气的在针落有声的大殿内响起。
周围的内侍瑟瑟,越发低着头,连喘气也小心翼翼的。
就在这时,有内侍步履匆忙地走进内殿,恭敬回禀,“圣人,平阳大长公主求见。”
“平阳姑姑?”德宣帝原本紧皱的眉头微松,“可有说什么?”
小内侍摇了摇头,“并无,只说有急事见陛下。”
平阳姑姑怎会突然来找他?
不知为何,他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德宣帝挥了挥手,“让她进来罢。”
殿门悄声打开,身着宫装的平阳大长公主步履稳重地踏入殿内,躬身行礼。
“平阳,参见陛下。”
德宣帝目露笑意,赶忙上前两步,亲自扶起平阳大长公主,语气亲昵了不少,“姑姑免礼,与亲侄儿哪里需要这般客气?先前侄儿就说过了,姑姑可以不必行此大礼。”
平阳大长公主叹了口气,“陛下,这于理不合。身为君主......”
一听这经典开头,德宣帝果断转移话题,连忙询问起了正事,“好了好了,听内侍说姑姑有急事找我?可是有什么急事?”
说起这个,平阳大长公主就一肚子火,平素波澜不惊的脸上此刻被怒气覆盖,“还不是你的好儿子!”
德宣帝瞧见平阳大长公主脸上的怒气,心中咯噔一声。
果然!
他又要给那些个讨债鬼擦屁股了!
思及此处,德宣帝心中越发不爽,“是哪个混小子惹了姑姑生气了?姑姑说出来,我必然要好生教训他的。”
平阳大长公主意味不明地瞥了他一眼,满脸怀疑,“只怕你舍不得。”
“......”
他的信用这般不行吗?!
德宣帝默了默,坚定开口,“姑姑说笑了,侄儿定然不会偏袒任何人!姑姑直说便是,我定然要为姑姑讨回公道的。”
“你那宝贝儿子宸王。”
德宣帝瞳孔地震。
打脸怎么来得如此之快!
他还真舍不得......
平阳大长公主危险地瞥了德宣帝一眼,继续道:“他之前不是出长安了吗?有一段时间他突然要我和璇儿的画像,之后突然说找到了我那失踪的可怜外孙女。”
德宣帝沉默不语。
这不是好事吗?
说到这里,平阳大长公主冷哼了一声,“我们自然是喜不自胜,正想将人接回来。可宸王死活不跟我们透露那孩子丝毫消息,甚至还将消息都瞒了下来。我们派出的心腹全无功而返,写去的询问的信也如泥牛入海!”
“这些日子,我们心惊胆战的,生怕那孩子会出什么意外。璇儿和县马也是日日垂泪,想出去找罢,又怕那孩子回了京城,与她错过。”
“这些日子,不单单是璇儿与县马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与驸马也是心不安稳。这不,实在是等不下去了,这才进宫找陛下,想问问有没有什么消息,或者能不能快些让宸王将那孩子带回来......”
说到这里,平阳大长公主衣袖掩面,泣不成声,“还请陛下为我们一大家子做主啊,我那可怜的外孙女流落在外多年,还不知道收了多大的苦楚呢......”
“......”
德宣帝头都大了。
“姑姑,我相信岑儿不会乱来的。这孩子自小主意就多,从不做那些害人的事情。这样做,想必是他另有打算,不管如何,对表侄女绝无坏处......”
“......”
德宣帝越说,声音越小。这胡扯的,他自己都脸红。
面对姑姑的沉默,他越发心虚,“姑姑放心。我让那逆子快些将人带回。有那逆子保驾护航,表侄女回京一路定然十分安全、顺利,不会受任何的委屈。”
“请姑姑耐心等待些许时日。我马上写信让人照看着些。”
“这事确实是岑儿做得不对......这样吧,这些日子姑姑和璇表妹确实是受惊了,而表侄女不久又要回京,朕不若封表侄女为宝安县主,食邑八百户,而璇儿表妹,与女儿同阶也不好,不若就封为荣安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
“另,再赏赐黄金五百两,锦十匹,绫罗绸缎各三十匹,东珠五匣,各色宝石两匣,头面八套,珍珠衫两件,京郊田宅三处、汝窑摆件十件以及西域马五匹。”
“姑姑,你觉着如此安排可好?”
平阳大长公主达到了目的,也懂得见好就收,不再多加刁难,露出感激的笑容,恭敬行礼。
“臣妇,叩谢圣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