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68章 车轮启程:告别双门洞与汉城的第一缕光

清晨五点半,双门洞郑家笼罩在一片死寂般的静谧中。夏日的晨曦透过窗帘缝隙,在冰冷的地板上投下几道微弱的光束。银珠已经穿戴整齐,最后一次检查了房间。那只装有哈莫尼期望和阿爸无声嘱托的怀表,被她小心地放入贴身衬衫口袋,冰凉的金属触感紧贴着皮肤,表针规律的“滴答”声仿佛与她沉稳的心跳合奏着一首离别的序曲。

她提起那个并不算沉重的行李箱,轮子与地板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客厅里空无一人,餐桌上没有往日的早餐痕迹,朴贞子的卧室房门紧闭,仿佛里面根本没有人存在。这种刻意的、冰冷的缺席,是一种无声的示威,也是一种怯懦的逃避。银珠对此毫不在意,甚至感到一丝轻松。她不需要虚伪的告别,更不需要施舍般的目光。

就在她的手即将触碰到大门把手时,身后传来极其细微的、几乎被呼吸声掩盖的动静。银珠没有回头,但脚步微微一顿。她听到明元房间的门被拉开一条缝隙,男孩急促而压抑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格外明显。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走出来,只是躲在门后,透过那条缝隙,用一双盈满泪水、充满不舍与恐惧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怒那的背影。

银珠能感受到那道目光的重量。她沉默了几秒,然后,极其缓慢地、几乎难以察觉地,侧过头,用眼角的余光瞥向那个方向。她没有看到明元的脸,但能想象出他此刻的表情。她没有说话,只是对着那个方向,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这是一个无声的告别,也是一个最后的承诺——记住我说过的话。

然后,她不再犹豫,拧动门把手,拉开了那扇沉重的、象征着过去一切压抑与挣扎的家门。

初夏清晨微凉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门外,是与屋内死寂截然不同的、渐渐苏醒的世界。远处传来早班公交车的引擎轰鸣、送报员自行车铃铛的清脆声响,以及几声清脆的鸟鸣。银珠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被那种混合着自由与未知的空气填满。她迈出脚步,行李箱的轮子平稳地滑过门槛,发出“咯噔”一声轻响,随即是轮子接触室外水泥地面规律的滚动声。

她没有回头。一次也没有。身后的那扇门,以及门内所代表的一切——长达十八年的苛待、无休止的争吵、扭曲的亲情、还有那一点点微弱得可怜的光亮(阿爸最后的关怀和明元的成长)——都被她决绝地留在了身后。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平稳,走向巷口,走向汽车站,走向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未来。

前往汽车站的路上,行人稀疏。银珠坐在略显破旧的长途汽车靠窗的位置,车窗半开,带着田野气息的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逐渐陌生的南原街景,心中并非全无波澜。

『再见了,南原。再见了……那个所谓的家。』原身银珠的意识泛起复杂的涟漪,有解脱的轻快,也有对青春岁月一去不返的淡淡怅惘,更有对那段充满痛苦记忆的地方一丝本能的、难以完全割舍的复杂情愫。毕竟,那里也曾有哈莫尼短暂的温暖,有她拼命学习、暗自积蓄力量的痕迹。

“告别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穿越者银珠的声音冷静而坚定,目光投向远方逐渐显现的公路尽头,“前方才是我们真正的战场。”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怀表,冰凉的触感和规律的“滴答”声,像是一种锚定,让她纷杂的心绪逐渐沉淀下来。她开始在心里再次梳理抵达汉城后的步骤:先去冠岳洞的小屋安顿行李,然后去汉城大学医学院报到,办理入学手续,熟悉校园环境,去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去银行确认账户和租金到账情况……

汽车颠簸着前行,车厢里弥漫着汗味、烟味和廉价香水的混合气味。邻座的大婶在打瞌睡,发出轻微的鼾声;前排的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兴奋地讨论着汉城的见闻。银珠闭上眼睛,看似休息,大脑却在高速运转,规划着每一个细节。这种对未来的精密筹划,冲淡了离愁别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踏上征途的战士般的冷静与期待。

经过数小时的颠簸,当汽车驶入汉城地界时,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低矮的房屋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取代,街道变得宽阔而拥挤,车流如织,人潮汹涌。一种与现代南原截然不同的、充满活力与压迫感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

“哇!快看!那么多高楼!”

“这就是汉城啊!比我们那里热闹多了!”

前排的学生发出惊叹。

银珠平静地望着窗外。80年代末的汉城,奥运会后的建设热潮痕迹犹在,到处是脚手架和施工中的工地,整个城市像一头正在苏醒的巨兽,充满了躁动与机会。这种庞大与喧嚣,没有让她感到畏惧,反而激发了她内心征服的**。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没有人会用“郑家二女儿”的眼光定义她。她将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重新开始。

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她顺利地在冠岳洞附近的车站下了车。提着行李箱,走在略显嘈杂但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上,她按照地址找到了那栋普通的居民楼,用钥匙打开了那间属于她的房子。

房间和她离开时一样,整洁、安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虽然简陋,但这里充满了自由的气息。银珠放下行李,没有多做休息,立刻开始行动。她将必要的证件和录取通知书放入随身背包,锁好门,前往汉城大学。

汉城大学医学院校区庄重而肃穆,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教学楼交错,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和书香。穿梭其中的学生们,大多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一种属于精英学府的自信与紧迫感。银珠在庞大的校园里问了几次路,才找到报到处。

办理入学手续的过程顺利而高效。工作人员确认了她的身份和录取信息,发放了学生证、课程表、图书馆借阅证等。当那张印着“汉城大学医学院”和“郑银珠”名字的学生证递到她手中时,一种沉甸甸的实感终于落定。

“同学,这是你的课程表和教材清单。医学院的课程非常紧张,建议你提前预习。”负责注册的老师语气平和,但眼神中带着一丝提醒。

银珠接过那厚厚一沓资料,粗略翻看了一下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每一门都代表着浩瀚的知识海洋。教材清单上的书名和价格也让她暗自咋舌,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好多书……好难的样子……』原身银珠的意识本能地感到一丝畏难。

“越是艰难,越有价值。”穿越者银珠的目光锐利,她已经嗅到了挑战的气息,也看到了隐藏在巨大压力之下的、通往顶尖医学殿堂的阶梯。

她没有在校园里过多停留,而是直奔图书馆。巨大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她在医学类书籍区域驻足,看着书架上密密麻麻、厚重如砖头般的专业书籍,心中充满了敬畏,也燃起了强烈的斗志。这里,将是她未来数年奋战的主战场。

回到冠岳洞的小屋,银珠开始正式安顿。她将衣物整理好,简单打扫了卫生,去附近的市场购买了基本的食物和日用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独立生活的挑战是具体的,但对她而言,这种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远比在双门洞那个家里仰人鼻息要自在得多。

傍晚,她检查了楼下的信箱。除了几张广告传单,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来自银行的通知信(确认租金已到账),以及一封略显意外、信封上字迹工整、寄件人署名“李米妮”的信。

李?银珠微微蹙眉,迅速在记忆中搜索。很快,她想起来了——是高中时那位沉默寡言但成绩优异、后来考入汉城大学经营系的学姐。毕业前,她曾通过老师牵线,向她请教过一些关于汉城大学生活的经验,当时只是泛泛而谈,并未深交。没想到她会主动来信。

她拆开信。信的内容很简洁,语气礼貌而克制。李在信中先是祝贺她顺利入学医学院,然后提到自己作为学姐,如果银珠在汉城遇到什么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比如找不到地方,或者对选课有疑问),可以随时到经营系找她,并附上了她所在的宿舍楼号和简单的联系方式。信的末尾,她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最近汉城几所大学的学生圈子里,似乎在流传一些关于寻找家教、翻译等兼职机会的小道消息,如果银珠有需要,她可以帮忙留意。

这封信来得恰到好处。它不像是一种热情的邀请,更像是一种基于同乡和学姐身份的、保持距离却又不失善意的关照。银珠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价值。李米妮提供的信息,正是她目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潜在的兼职机会,更是一个了解汉城大学内部信息、拓宽社交圈子的可能渠道。当然,她会保持谨慎,但也不会拒绝这种有益的连接。

『米妮学姐……人还挺好的。』原身银珠的意识泛起一丝感激。

“学姐确实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穿越者银珠冷静地分析,将信小心收好。李米妮的出现,像是一根提前埋下的线头,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能牵引出意想不到的机遇。

同时,她也想起了离家时明元那双含泪的眼睛。她拿出信纸,给阿爸郑汉采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告知已平安抵达汉城,一切安好,并附上了汉城大学的通信地址。在信的末尾,她以不经意的口吻加了一句:“请转告东森,我给他的钢笔,希望他能用好。” 这既是对阿爸的报平安,也是对明元无声的鼓励和遥远的牵绊。

写完信,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汉城大学的夜晚,比双门洞喧嚣得多,霓虹闪烁,车流如河。银珠站在窗前,望着这片陌生的、庞大的、充满无限可能与挑战的都市夜景,心中没有惶恐,只有一片澄澈的平静和蓄势待发的力量。

双门洞已成为模糊的背景音,汉城大学的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怀表在口袋里安静地走着,滴答,滴答,如同为她崭新的未来读秒。

(第六十八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