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管理层例会,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
杨帆正在演示新的绩效考核方案,投影幕布上的流程图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会议室里,以宋卫国为首的老一辈管理者们脸色越来越沉。
“每个岗位都将设置明确的KPI指标,与薪酬直接挂钩。”杨帆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销售部门考核销售额、毛利率和回款周期;采购部门考核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和到货及时率;仓储部门考核库存周转率、损耗率和...”
“够了!”宋卫国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哐当作响,“你这套东西就是在否定我们过去的所有努力!”
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
杨帆推了推眼镜,平静地回应:“宋总,这不是否定,而是让管理更加规范化。”
“规范化?”宋卫国冷笑一声,站起身指着幕布,“就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我管仓库十几年,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库存周转率,宋氏不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了?”
李大明立即接话:“就是!我们跟供应商打了这么多年交道,靠的是交情和信任,不是什么考核指标!”
宋建国也沉着脸说:“杨总监,你这些理论放在课本里也许管用,但实际做生意不是做数学题。”
眼看反对声一边倒,杨帆的脸色渐渐发白。他求助似的看向林薇,却发现林薇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就在这时,楚瑶站了起来。
“我来说两句。”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楚瑶走到会议室前方,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宋卫国身上。
“二哥,你还记得三个月前的那批积压服装吗?”楚瑶的声音很平静,“因为我们凭经验盲目生产,导致五百多万的货压在仓库里,最后只能三折处理,直接损失两百多万。”
宋卫国的脸色变了变:“那只是意外...”
“还有上个月,”楚瑶打断他,“因为采购部门没有严格的比价流程,我们进的包装材料比市场价高出百分之十五,一个月就多花了八万块钱。”
李大明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但楚瑶没有给他机会。
“更不用说去年的月饼事件,因为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差点让我们苦心经营的中秋市场全线崩溃。”楚瑶的声音逐渐提高,“这些都不是意外,而是管理落后的必然结果!”
宋卫国脸色铁青:“楚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楚瑶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我的意思是,公司不是养老院,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跟上规则。不能再靠过去那套人情管理了!”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
“你说谁是养老院?”宋卫国猛地站起来,脸色涨得通红,“我们拼死拼活把公司做到今天这个规模,现在倒成了拖后腿的了?”
“我不是说谁拖后腿,”楚瑶毫不退缩,“我是说我们必须改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迟早会被淘汰!”
宋卫国冷笑:“所以你就站在这个外来户一边,否定我们所有的功劳?”
“我没有否定任何人的功劳!”楚瑶的声音也提高了,“但功劳不能成为拒绝进步的理由!”
这是楚瑶和宋卫国自合作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薇终于开口:“都冷静一下...”
但宋卫国已经完全被激怒了:“楚瑶,我告诉你!没有我们这些老人当年的打拼,就没有宋氏的今天!你现在跟这个杨帆一唱一和,不就是想把我们这些老人都赶走吗?”
楚瑶难以置信地看着宋卫国:“二哥,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和杨总监都是为了公司好!”
“为了公司好?”宋卫国冷笑,“是为了夺权吧?现在公司做大了,觉得我们这些老人碍眼了是不是?”
“宋卫国!”楚瑶气得声音发抖,“你太让我失望了!我以为你能理解...”
“我理解什么?”宋卫国猛地一拍桌子,“我理解的就是,你们这些读过几天书的人,就觉得比我们这些大老粗高明!就觉得我们那套过时了!”
楚瑶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无比坚定:“好,既然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今天就把态度摆在这里:杨总监的改革方案,我全力支持。谁不同意,可以离开!”
这句话让全场哗然。
宋卫国不敢相信地看着楚瑶,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他死死地盯着楚瑶,一字一顿地说:“楚瑶,你记住今天说的话。”
说完,他转身摔门而去。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
李大明和其他几个老员工互相使了个眼色,也陆续起身离开。
最后只剩下林薇、楚瑶、杨帆和几个年轻主管。
杨帆有些不安地说:“楚总,我很感谢您的支持,但这样是否...”
楚瑶摆摆手,疲惫地坐回椅子上:“改革总要有人当恶人。既然你们都下不了这个决心,那就我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