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丁元英:五美倒追,扶贫狂卷万亿 > 第194章 造车

丁元英:五美倒追,扶贫狂卷万亿 第194章 造车

作者:云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4 19:33:00

金色的阳光,洒在王庙村新落成的汽车总装车间屋顶上。彩钢瓦被晒得微微发烫,空气中浮动着焊锡、混凝土与远处山林间湿土混合的气息。

第一辆“星辰号”样车的下线仪式定于今日举行,没有提前通知媒体,也没有邀请任何政要,只有本集团的工人、技术骨干和几位从古城赶来的职校教师站在生产线两侧,神情肃穆而激动。

丁元英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蓝色工装,袖口卷至小臂,手里拿着一把游标卡尺,正蹲在底盘旁检查悬挂系统的装配精度。他的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这不是一辆即将亮相的样车,而是一场漫长跋涉的终点刻度。

“误差0.2毫米。”他低声说,将数据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下次必须压到0.1以内。”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芮小丹走了过来,肩上搭着一条干净毛巾,手里提着保温桶。

“你还真拿它当艺术品看。”她蹲下身,递过一杯热豆浆,“全村人都等着你讲话呢,结果你在这儿量螺丝。”

“车不会骗人。”他接过杯子,轻呷一口,“它跑不跑得稳,听声音就知道。今天我们造的不是产品,是信用。”

她笑了笑,目光落在那辆刚刚完成总装的银灰色SUV上,流线型车身由本地冲压设备打造,轮毂印着“星辰花科技”的新LoGo,前脸格栅以篆体“星”字为设计灵感,像一道破开夜幕的光刃。

“它比图纸好看。”她说。

“因为它是活的。”丁元英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图纸是死的,人心才是引擎。”

锣鼓声起时,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道。冯世杰领着老支书冯坚、村长一行人走来,身后跟着春梅等一众年轻女工,她们穿着统一的浅蓝色工作服,胸前别着绣有名字的工牌,脸上带着羞涩却骄傲的笑容。

“丁哥……董事长”冯世杰声音洪亮,“可以开始了!”

丁元英点了点头,却没有走向临时搭建的发言台,而是转身敲了敲车身:“谁第一个试驾?”

全场瞬间安静。

“我!”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是春梅,她往前迈了一步,脸颊微红,“我在职校考了驾驶证,还拿了安全操作标兵。”

众人愣住,随即爆发出掌声。有人笑,有人抹眼角,更有老人喃喃:“咱王庙村的闺女,开着自己造的车出门喽……”

芮小丹亲自打开副驾门,柔声道:“系好安全带,听指令起步。”

发动机启动的瞬间,低沉的轰鸣震响了整个厂房。那声音并不完美,有些许杂音,但它真实地运转着,平稳地呼吸着。车辆缓缓驶出工位,在空地上画了一个完整的圆,刹车停稳。

“成功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欢呼如潮水般涌来。孩子们从围墙外翻进来,踮脚张望;妇女们抱着孩子挤在门口;连平日最沉默的焊工老刘,也摘下口罩,咧嘴大笑。

丁元英依旧站着不动,直到春梅跳下车,把钥匙交到他手中。

“方向盘有点沉,但转向准。”她说,“就是空调制冷慢了点。”

他接过钥匙,终于露出一丝笑意:“问题记下来,下周改。”

然后,他转身面向人群,声音不高,却穿透喧嚣:

“今天这辆车下线,不代表我们赢了。它只是证明,我们没输给自己。”

人群安静下来。

“三年前,有人说王庙村穷得只剩骨头;两年前,有人说我们造音箱是在做梦;现在,还有人说山村造整车,不过是闹剧一场。但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要告诉自己:我们可以做到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黝黑而炽热的脸。

“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市场。是消费者会不会愿意花钱买一辆王庙造的车;是我们能不能按时交付、保证质量、建立售后体系;是资本愿不愿意继续相信我们,而不是只盯着报表上的利润。”

芮小丹接过话筒:“所以我已经联系了东省交通厅和推广办,申请将‘星辰号’纳入乡村公共服务采购目录。第一批订单目标是五十辆,用于乡镇警务巡逻、医疗急救和物流运输。”

人群中响起惊叹。

“不止如此。”她继续说道,“我已经写了一份报告,提交给国家乡村振兴局,附上了我们的成本结构、技术路线和社会效益模型。如果我们能通过评审,就有机会进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库。”

冯世杰激动得直搓手:“要是真成了,咱们就能批量生产了!”

“前提是每一辆车都经得起检验。”丁元英补充,“从今天起,实行全程质量追溯制。每一块钢板、每一个零件、每一次焊接,都要登记责任人。谁出问题,谁负责。”

“那……刘冰呢?”忽然有人问。

空气微妙地凝滞了一下。

刘冰自联营协议签署后便一直低调行事,负责配件仓储管理,虽未犯错,但也未曾主动担责。此刻他正站在厂房角落,听见点名,身子微微一颤。

丁元英看向他:“刘冰,你有什么想说的?”

刘冰迟疑片刻,走上前来,声音发紧:“我……我知道以前我对不住大家。贪小利,怕风险,关键时刻想退缩。但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不是为了分红才留下的,我是怕将来孙子问我:爷爷,当年王庙村造车的时候你在干嘛?我说不出口。”

他深深鞠了一躬:“请让我参与质检组,从最重要的部门做起。我不求快,只求踏实。”

众人沉默片刻,继而响起零星掌声,渐渐汇成一片。

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一封来自bJ的公函抵达村委会。国家乡村振兴局回函表示,已初步审核王庙村“星辰号”项目资料,拟组织专家团队赴实地考察,并探讨将其列为“产业振兴示范案例”的可能性。

消息传开那夜,村里自发燃起了篝火。没有酒宴,只有几锅热腾腾的白菜炖粉条,村民们围坐在晒谷场上,谈着未来的梦。

丁元英坐在人群边缘,望着跳跃的火焰出神。

芮小丹走来,在他身边坐下,轻轻靠在他肩上。

“你觉得我们走得远吗?”她轻声问。

“还不够。”他说,“真正的距离,不是从山村到城市,是从被人怜悯,到被人尊重。”

她笑了:“那你打算走多远?”

他望着星空,良久道:“走到有人愿意相信,一群普通人,也能改变命运为止。”

远处,星辰号静静停在灯光之下,车头的“星”字在夜色中泛着冷光,宛如一枚刺破黑暗的印章,悄然盖在这片土地重生的契约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