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委常委会上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余波并未随着会议的结束而消散,反而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各种隐秘的方式,向着权力体系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渗透、扩散。
京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袁天展现出的强硬姿态,以及他在“腾龙”工业园和“杨柳”片区的务实举动,更是如同一组清晰的信号,让各方势力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年轻副市长的分量与意图。
秋意渐深,省城笼罩在一片暮色苍茫之中。华灯初上,勾勒出都市冷硬而繁华的轮廓。
相较于白日里政府大楼的庄严肃穆,夜晚的权力场,往往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以另一种形式悄然运转。
周三晚上七点整,一辆黑色奥迪A6L,牌照号码低调却透着不凡,平稳地驶入了位于省委大院后侧、戒备森严的“兰苑”招待所。
这里不对外营业,只接待特定级别的官员和重要内宾,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群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环境清幽至极,仿佛与墙外的车水马龙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车子在最深处一栋独立小楼前停下。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一位身着深色西装、气质精干的秘书快步上前,恭敬地拉开车门。
袁天从车内弯腰走出,他依旧穿着白天的藏青色西装,只是解开了领口的第一粒纽扣,略少了一丝白日的严谨,多了几分晚间的随意。
他抬头看了一眼这栋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的小楼,目光平静无波。
“袁市长,您好!胡省长已经在里面等候了。”秘书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侧身引路。
“有劳。”袁天微微颔首,声音平淡。
踏入小楼,内部装修是典型的中式风格,低调中透着奢华。
名贵的红木家具,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博古架上摆放着看不出年代却显然价值不菲的瓷器。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一种属于特定场所的、封闭而隐秘的气息。
秘书引着袁天穿过一道回廊,来到一个名为“听松阁”的包间门前。
轻轻推开厚重的实木雕花门,里面的景象映入眼帘。
包间极其宽敞,中间摆放着一张足以容纳十几人的大圆桌,但此刻桌上只摆了两副餐具。
靠窗的位置,设有一组舒适的红木沙发和茶几。
省长胡金茂正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庭院里在灯光下显得影影绰绰的假山松柏。
他听到开门声,缓缓转过身来。
今晚的胡金茂,没有穿正式的西装,而是一身深蓝色的夹克便装,少了几分官威,却多了几分居家的随意,只是那敦实的身材和方正脸庞上固有的威严,依旧让人无法忽视。
“袁天同志来了,快请进。”胡金茂脸上露出笑容,大步迎了上来,主动伸出了手。
他的手掌厚实有力,握手的力度很大,带着一种惯有的、仿佛要掌控一切的力道。
“胡省长,让您久等了。”袁天与他握了握手,语气恭敬而适度。
“哎,哪里话,我也刚到。”胡金茂热情地拉着袁天的胳膊,引他到沙发区坐下,“这‘兰苑’的茶不错,尤其是他们自己窖藏的普洱,尝尝。”
秘书立刻悄无声息地上前,动作娴熟地开始泡茶,洗杯、温壶、高冲、低泡……一套流程行云流水,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很快,两杯汤色红亮、香气醇厚的普洱茶便端到了两人面前。
“尝尝。”胡金茂端起自己那杯,示意了一下。
袁天依言端起茶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然后小呷一口,任由茶汤在口腔中回转片刻,才缓缓咽下。“醇厚甘爽,好茶。”他放下茶杯,赞了一句,并不多言。
胡金茂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他见过太多在他面前要么拘谨过头、要么急于表现的年轻干部,像袁天这般在他面前还能保持如此沉稳平静的,实属罕见。
这份定力,要么是背景深厚带来的底气,要么是心机深沉远超同龄人,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喜欢就好。”胡金茂呵呵一笑,身体微微后靠,摆出了一个更放松的姿势,“今天请你来,没别的意思,就是随便聊聊。白天在办公室里,一堆文件、一堆会议,想说点体己话都没机会。还是这种环境好,放松。”
袁天微微一笑,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胡金茂,等待着他的下文。
他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一位日理万机的省长,专门在“兰苑”设宴,只是为了和他这个常务副市长“随便聊聊”。
胡金茂见袁天不接茬,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道:“上次省委常委会,你那个‘数字科创走廊’的构想,提得很好!很有前瞻性!连陈书记都高度赞赏。说实话,我当时听了,也是眼前一亮啊。”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继续说道:“我们汉东,确实需要这样具有突破性的新思路。不能总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或者守着那些传统产业不思进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