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 > 第114章 唇枪舌剑,边烽骤起

京城的这个秋天,格外的肃杀。伴随着北疆陈情使团的抵达,那股原本潜藏在流言蜚语下的政治暗流,彻底涌上了台面,化作了一场席卷整个朝堂的风暴。

徐子凡一行入住会同馆后,并未得到立即觐见皇帝的待遇。司礼监以“陛下龙体欠安,需静养”为由,将觐见之日一推再推。这显然是王振的拖延战术,一方面消耗北使的锐气,另一方面则为他在朝堂上发动总攻预留时间。

果然,次日的大朝会,成了弹劾平北王林枫的专场。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龙椅上的皇帝面色蜡黄,精神不济,勉强支撑着身体,大部分时间只是闭目养神,朝政几乎全由侍立在一旁的王振代为决断。

“陛下!臣有本奏!”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崇焕率先出班,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愤慨,“平北王林枫,身受皇恩,镇守北疆,本应恪尽职守,忠君报国。然其近年来,恃功而骄,行迹多有可疑!私扩军备,逾制练兵,其神策军规模已远超边镇定额,甲胄之精良,尤胜京营!此其一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朝文武,继续慷慨陈词:“其二,把持北疆吏治、财政、盐铁、商事,朝廷委派官员形同虚设,赋税钱粮多截留自用,北疆之地,几成林枫私产!其三,交通藩镇,擅开边衅,与蒙古诸部往来暧昧,更于海上擅启战端,破坏朝廷怀柔大局!其四,亦是罪证确凿者,前番陛下天恩,体恤边臣,特旨召其入京陈情,以明心迹。然林枫竟敢蔑视天威,抗旨不遵,仅派一幕僚前来敷衍塞责!此等行径,与拥兵自重、割据谋反之逆臣何异?!”

李崇焕话音未落,兵部右侍郎吴清源立刻接口,声音阴冷:“李大人所言,句句属实!陛下,林枫在北疆,效仿当年燕王故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其心叵测,已是昭然若揭!如今更公然抗旨,其不臣之心,天下共见!若再不加以遏制,恐养虎为患,重现靖难之祸,动摇我大明国本啊!”

“臣附议!”

“林枫跋扈,必须严惩!”

“请陛下下旨,削其王爵,夺其兵权,锁拿进京问罪!”

一时间,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大多出自早已被王振笼络或慑于其淫威的官员。他们引经据典,罗织罪名,将林枫描绘成一个随时可能挥师南下、祸乱天下的巨奸大恶。整个朝堂,仿佛只剩下一面倒的声讨。

端坐在龙椅旁锦墩上的王振,微闭着眼,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看似面无表情,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微微牵起一丝得意的弧度。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用舆论和“大义”的力量,将林枫彻底钉死在叛逆的耻辱柱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就在喧嚣稍歇之际,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商辂有本奏!”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以刚直和学问着称的翰林学士身上。连一直闭目的皇帝,也微微睁开了眼睛。

商辂出班,先是对御座躬身一礼,然后转向李崇焕、吴清源等人,目光平静却带着锐利:“李大人、吴大人方才所言,无非是‘逾制’、‘擅权’、‘抗旨’三桩。然而,诸位大人可曾想过,北疆面临的是什么局面?瓦剌虽暂退,然狼子野心未泯;东海之上,西洋夷狄舰船利炮,虎视眈眈!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平北王练兵强武,是为巩固边防,保境安民,何错之有?若按旧制,边军羸弱,可能挡得住砺锋谷外那些如狼似虎的敌人?可能取得泉州那般扬我国威的大捷?”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至于擅权、截留赋税,更是无稽之谈!北疆原本贫瘠,朝廷历年拨款有限。平北王开海通商,兴办工矿,所获财货,十之**皆用于整军经武、安抚流民、修筑城防,此事北疆各级官府皆有账册可查,岂是一句‘截留自用’所能抹杀?若非如此,北疆何来今日之安定繁荣?难道要坐视边关糜烂,百姓流离,才是忠臣所为吗?!”

“至于抗旨……”商辂看向王振,目光深邃,“陛下圣旨,只言‘遴选得力属员入京陈情’,并未明旨必须平北王亲身前来。平北王镇守边关,责任重大,瓦剌动向不明,岂能因一时陈情而轻离防区?派首席幕僚携详实文书图样入京,正显其慎重负责之心!若因此便扣上‘抗旨’、‘谋反’的罪名,岂非让天下边臣寒心?让忠勇之士齿冷?!”

商辂的一番话,如同在沸水中投入了一块寒冰,让喧嚣的朝堂瞬间安静了几分。他并未直接否定那些罪名,而是从实际成效和逻辑上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将问题的焦点从“是否合规”拉回到了“是否有利于国家”的根本上。

王振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没想到商辂会在这个关头,如此旗帜鲜明地为林枫辩护。

吴清源见状,立刻反驳:“商大人这是强词夺理!朝廷自有法度纲常!若人人都以‘非常之时’为借口,行逾制擅权之事,这天下岂不乱了套?林枫之功不掩其过,其过更甚于功!他若心中无鬼,为何不敢入京面圣?!”

“面圣?”商辂冷笑一声,“若朝中皆是吴大人这般罗织罪名、欲置人于死地者,谁敢轻易入这龙潭虎穴?只怕是有来无回!”

“你!”吴清源气得脸色发白。

朝堂之上,支持商辂的少数清流官员也开始发声,与王振一党激烈辩论起来。双方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金銮殿俨然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龙椅上的皇帝被吵得眉头紧锁,连连咳嗽,最终无力地挥了挥手。

王振立刻会意,尖声道:“肃静!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王振阴冷的目光扫过商辂,最后落在皇帝身上,躬身道:“皇上,龙体要紧。北疆之事,关乎国本,确需慎重。既然平北王派了使者前来,不如先听听使者如何说,看看他们带来的所谓‘详实’证据,再行决断不迟。”

他这是以退为进。让徐子凡上殿,在他掌控的朝堂上,他有的是办法让北使难堪,甚至找出其言辞中的破绽,坐实林枫的罪名。

皇帝疲惫地点了点头:“就……依先生所言。明日……召北疆使者……上殿陈情。”

……

就在北京朝堂上为林枫的命运争得面红耳赤之际,千里之外的北疆边境,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瓦剌部,自从上次被林枫击退后,一直蛰伏休养。王振早已通过秘密渠道,向瓦剌许以重利,暗示其可在北疆边境制造事端,牵制林枫精力,若有机会,甚至可尝试给予其重创。

这一日,秋高气爽,位于北疆与瓦剌控制区交界地带的“黑山互市”一如往常般热闹。商旅云集,汉蒙牧民在此交易皮毛、盐铁、布匹,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和平景象。

然而,正午时分,一队约百人的瓦剌骑兵,突然毫无征兆地闯入互市区域,他们并非前来交易,而是挥舞着弯刀,开始疯狂地抢夺货物,焚烧帐篷,见人就砍!

“瓦剌人抢市了!”

“快跑啊!”

和平的互市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哭喊声、惊叫声、马蹄声、兵刃撞击声响成一片。负责维持互市秩序的一小队北疆巡边士卒见状,立刻上前阻拦,与瓦剌骑兵爆发了激烈冲突。

但瓦剌骑兵显然有备而来,人数众多且凶狠异常,北疆巡边士卒寡不敌众,死伤惨重。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回了平北王府。

“王爷!黑山互市遭瓦剌骑兵突袭,守军伤亡三十余人,商民死伤及财物损失尚未统计!”传令兵浑身浴血,单膝跪地,声音急促。

书房内,林枫“霍”地站起,脸色瞬间冰寒。他面前,正摆放着北疆的边防地图。

“果然来了!”林枫眼中厉芒一闪。王振的伎俩,他早已预料。一边在朝堂上泼脏水,一边在边境挑起事端,内外夹击,企图让他首尾难顾!

“马奎!”

“末将在!”早已等候在旁的副将马奎轰然应诺。

“点齐你麾下骁骑营,立刻出发!驰援黑山,驱逐瓦剌匪骑,保护商民!记住,”林枫声音冰冷,“若瓦剌大队人马趁机叩关,给本王狠狠地打!打出我神策军的威风,让那些魑魅魍魉知道,北疆的城门,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得令!”马奎眼中战意熊熊,转身大步流星而去,甲胄铿锵作响。

林枫走到窗前,望着南方京城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

“王振,你想用边衅来证明我的‘擅开边衅’?想用动荡来证明我的‘治理无方’?”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可惜,你打错了算盘。你派来的,是跳梁小丑;我派去的,是雷霆铁骑!你想看北疆乱?我偏要让你看看,北疆的刀,有多快!北疆的墙,有多硬!”

黑山方向的天空,隐约似乎有烟尘升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必将远远扩散,影响着朝堂的博弈,甚至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走向。

京城之内,唇枪舌剑仍在继续;北疆边关,刀光剑影已然乍现。平北王林枫,同时面对着来自庙堂和沙场的双重考验。风暴,已全面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