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 > 第115章 金殿陈情,边关血火

翌日,皇极殿。

大朝会的氛围比昨日更加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大殿中央那孤零零的几人——以北疆长史府首席幕僚徐子凡为首的陈情使团。

徐子凡一身青衫,面容清癯,立于丹陛之下,身形挺拔如松,面对满朝朱紫和那隐在御座旁阴影中的巨大压力,神色坦然,不见半分怯懦。他身后几名属员,手捧厚厚的文书卷宗以及几个覆盖着红布的木盒,想必便是所谓的“图样”与“样品”。

王振半眯着眼,倚在御座旁的锦墩上,枯瘦的手指搭在扶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如同毒蛇吐信,等待着猎物的破绽。皇帝依旧精神不济,勉强支撑着坐在龙椅上,目光有些涣散。

“陛下,”王振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北疆使者已到,可令其陈情,以辨北疆虚实,平北王忠奸。”

皇帝微微颔首。

徐子凡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清越朗畅:“北疆平北王府幕僚徐子凡,奉王命,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携北疆军民赤诚,陈情于御前,以明心迹,以正视听!”

“徐先生,”一位王振阵营的官员迫不及待地发难,语气带着讥讽,“平北王既然忠心为国,为何不亲自入京面圣,陈说原委?仅派你一介幕僚前来,岂非视君父如无物?莫非……是心中有鬼,不敢前来?”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点头附和,目光灼灼地盯着徐子凡。

徐子凡不慌不忙,再次躬身:“回大人,王爷镇守北疆,身负皇命,保境安民乃其第一要务。近日边关不宁,瓦剌异动频频,谍报显示其大有趁秋高马肥之际南下叩关之意。值此紧要关头,王爷若轻离防区,一旦边关有失,谁人能负此重责?陛下与朝廷,又将如何看待一位擅离职守的边帅?”

他环视一周,目光坦然:“王爷常言,‘位卑未敢忘忧国’。王爷之心,在于北疆稳定,在于社稷安危,而非个人之毁誉得失。派在下前来,正因陈情所需,在于事实与数据,在于北疆军民实实在在所做之事,而非王爷一人之口才辩解。此乃务实之举,亦是对陛下、对朝廷负责之举!”

一番话,有理有据,将“不敢来”的指控,巧妙地转化为“不能来”的尽责与“不必来”的务实,反而显得质问者有些小家子气。那发难的官员脸色一僵,一时语塞。

王振敲击扶手的手指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这徐子凡,果然不是易与之辈。

“巧言令色!”吴清源冷哼一声,出列道,“即便平北王不能亲至,尔等所谓‘详实证据’何在?速速呈上,休要在此徒逞口舌之利!”

徐子凡微微一笑,示意身后属员。一名属员上前,将厚厚一摞文书高举过顶。早有太监接过,转呈御前——虽然皇帝大概率不会细看,但仪式必须到位。

“陛下,诸位大人,”徐子凡朗声道,“此乃北疆近年财政收支总录、互市贸易明细、军费开支详册、以及神策军编练及装备清单之副本。所有账目,笔笔可查,条条可溯。北疆虽行新政,开源节流,然所有赋税、商税,除按旧例留存必要开支外,余者皆已按制上缴或折抵军需,并有朝廷相关部寺堪合印信为凭!何来‘截留自用’之说?”

他又指向另一名属员捧着的图样:“此为新式火铳、火炮改良图样及操演规程。北疆军工,仰赖陛下洪福、朝廷支持及工匠心血,略有小成,然一切皆为强军卫国,绝无丝毫隐匿!王爷有言,若工部、兵部有意,北疆愿倾囊相授,共强我大明武备!”

最后,他指向那覆盖红布的木盒:“盒中乃是按新法所铸永乐通宝样板,及部分新式火铳击发后之弹头、靶标。钱币成色、重量,远超旧钱,流通以来,商民称便,物价平稳。火器之威,靶标可证,皆是为应对瓦剌铁骑、西洋巨舰而制!”

徐子凡每说一句,便有一份证据被象征性地呈上或有属员掀开红布一角展示。他的话语清晰,数据扎实,配合着实物佐证,与之前李崇焕、吴清源等人空泛的指责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原本中立或心存疑虑的官员,开始交头接耳,面露思索之色。

王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林枫敢把家底几乎摊开来给他们看,更没想到徐子凡如此能言善辩,竟隐隐有扭转局势之势。

“账目可以作假!图样可以虚造!”李崇焕强辩道,“谁能证明这些不是尔等精心粉饰之物?况且,即便这些为真,平北王擅权逾制,结交藩镇,总是事实!”

“擅权?”徐子凡目光陡然锐利起来,看向李崇焕,“李大人可知,去岁寒冬,若无王爷以王府名义强行征调富户存粮,开设粥厂,北疆三府冻饿而死者几何?若无王爷‘擅权’整饬吏治,革除积弊,北疆官场可能如现今般清明高效?至于结交藩镇……大人是指与朝鲜、琉球之正常海贸往来,还是指与漠南部分蒙古部落之有限互市,以分化瓦剌之举?若此即为结交藩镇,那么东南沿海与倭商、南洋诸国往来之官员,岂非皆可论罪?!”

他步步紧逼,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凛然之气:“非常之地,行非常之策。王爷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北疆安定,大明边陲稳固!若事事拘泥于常例旧规,坐视边事糜烂,那才是最大的不忠!试问,若北疆动荡,瓦剌破关,生灵涂炭,届时,是弹劾王爷‘逾制’重要,还是守住这大明江山、亿万黎民重要?!”

“你……你这是诡辩!”李崇焕被驳得面红耳赤。

朝堂之上,再度陷入激烈的争论。徐子凡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引据数据,摆出事实,将对方一项项指控或化解,或驳斥,虽然无法完全扭转王振一党的决心,却无疑在众多旁观者心中,播下了怀疑与思考的种子。商辂等清流官员,看向徐子凡的目光中,已带上了几分欣赏与钦佩。

王振看着这局面,心中怒火中烧。他知道,单凭口舌,恐怕难以彻底压服这徐子凡,更难以借此直接扳倒林枫了。他必须动用更直接、更狠辣的手段。

就在朝堂上唇枪舌剑,僵持不下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

“八百里加急!北疆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背上插着三根红色翎羽的传令兵,不顾礼仪,踉跄着冲入大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凄厉:

“陛下!紧急军情!瓦剌大将巴特尔,亲率两万铁骑,突袭黑山堡!平北王麾下神策军正浴血奋战,然敌众我寡,形势危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轰!

如同平地惊雷,整个皇极殿瞬间炸开了锅!

刚才还在争论不休的官员们,此刻全都脸色大变。瓦剌真的动手了!而且规模如此之大,大将亲征,直指北疆防线!

吴清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立刻高声奏道:“陛下!果不其然!林枫在北疆倒行逆施,擅开边衅,如今终于引来瓦剌大军报复!此乃林枫酿成的滔天大祸!臣请立刻下旨,严惩林枫,以谢天下,并火速调派京营或周边军镇入北疆,接管防务,抵御瓦剌!”

他这是要将引发战争的责任,彻底扣在林枫头上!

徐子凡心头一紧,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但他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朗声道:“陛下!瓦剌入侵,正说明其亡我之心不死,也印证了王爷此前判断无误!当务之急,是支援前线,共御外侮!神策军将士正在血战,岂能在此刻自毁长城,惩处主帅?!王爷定能率军破敌,恳请朝廷信任边将,予以支援!”

朝堂彻底乱了。主战、主和、主张惩处林枫、主张全力支援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争吵不休。

王振缓缓睁开眼,看着这混乱的场面,看着焦急的徐子凡,看着龙椅上惊慌失措的皇帝,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冰冷的、胜券在握的笑容。

边关的血火,终于烧起来了。

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林枫,看你这次,如何应对?这“擅启边衅”的罪名,你是背定了!

他清了清嗓子,尖利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皇上,边关告急,社稷危殆!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抵御外侮。然,北疆之事,亦需彻查。不如……暂缓对平北王之议,着其戴罪立功,全力抵御瓦剌。同时,由兵部即刻审议,调宣府、大同镇兵马,以为策应……及监视。”

他的话语,看似公允,实则狠毒。既给了林枫“戴罪立功”的压力,又派去了“策应”实则很可能是牵制甚至抢夺战功、伺机夺权的其他边军。

风暴的中心,从金殿,骤然转向了血肉横飞的北疆边关。平北王林枫,和他的神策军,迎来了立军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