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重生秦建国 > 第213集:切实的为村民解决问题

重生秦建国 第213集:切实的为村民解决问题

作者:振锋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7 17:08:54

赵老四事件的风波逐渐平息,但它所带来的警示与反思,却像一粒种子,在靠山屯的土地上深深扎根。秦建国意识到,要将屯子拧成一股绳,光有远大的蓝图和严厉的规矩还不够,必须将工作做到每家每户的炕头上,切实解决乡亲们眼前的难处。即将到来的冬天,就是对屯委会和他这个代理支书第一个实实在在的考验。

社员大会后的第二天,秦建国就召集屯委会成员和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开了个碰头会。他没有再长篇大论,而是直奔主题:“咱们上次开会,说了要统计各家的困难,也说了要想法子给山货找销路。销路的事,得从长计议,急不来。眼下最要紧的,是确保咱们屯子百十户人家,能安安稳稳地把这个冬天过去。去年冬天谁家房子漏风了?谁家柴火准备得不凑手了?老人孩子过冬的棉衣棉被够不够厚?这些,咱们得心里有本账。”

他让各队队长负责,立刻对自己队里的社员进行摸排,重点关照那些劳力少的困难户、孤寡老人和家里有病人、孩子的家庭。要求将具体情况,比如房屋是否需要修缮、缺多少柴火、过冬物资是否有缺口,都详细记录下来,当天晚上就要汇总到屯部。

“咱们要办实事,就从确保大家不受冻开始。”秦建国最后强调。

任务布置下去,屯干部们立刻行动了起来。靠山屯不大,谁家啥情况,其实大家心里也大致有数,但这次是正式地、挨家挨户地去问询、去查看,意义不同。村民们看到屯里干部真的上门关心过冬的事,感觉既新鲜又温暖,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傍晚,汇总上来的情况摆在了秦建国的桌上。问题比想象中要多一些。有三户人家的房顶需要修补茅草,其中一户的房梁据说也有些歪斜,存在隐患;有七八户人家准备的柴火明显不足,大多是家里缺壮劳力,或者主要劳力生病了;还有几户老人和孩子的棉衣显得单薄,需要添置或翻新。另外,也有社员反映,虽然粮食够吃,但冬天鲜菜难得,往年就是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吃得人嘴里发苦。

看着这份清单,秦建国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和沈念秋、柱子以及老支书(虽然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参与讨论)一起商量对策。

“修补房顶和柴火的事,好办。”柱子率先开口,“咱们屯子里壮劳力多,组织个互助队,带上材料,一天就能把那几户的房顶修好。缺柴火的,咱们巡山队顺便就能把这事干了,山脚下枯枝败落叶多的是,组织人砍伐些不成材的杂木,分给困难户,既是巡山清理防火带,也解决了烧柴问题。”

老支书点点头:“这个法子行。互助互济,是咱们屯的老传统了,建国你出面组织,没人会反对。”

秦建国记下这一点,又看向沈念秋:“念秋,棉衣和菜蔬的事,你看……”

沈念秋早已思考过,她轻声细语却条理清晰地说:“棉衣棉被,光靠屯里解决有困难,布票、棉花票都紧张。我看可以这样,一是动员家里有富余的邻里之间互相匀一匀,特别是孩子长大了穿不下的旧棉衣,改改给更小的孩子穿。二是,咱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用咱们的山货,去跟附近屯子或者公社的供销社换点布票、棉花票?哪怕数量不多,也能应应急。至于冬天吃菜……”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去年咱们不是试着在几家窗台上,用木箱装了土,种了点小葱、蒜苗和菠菜吗?长得虽然不多,但冬天里能看到点绿色,添个味儿,大家都说好。今年可以全面推广一下。咱们屯别的不多,木头边角料不缺,可以统一做一批浅口的木箱子,分发到各户,土也好办。种子我去想办法,我还有些去年留的菜种,也可以发动大家互相凑凑。这东西不占地方,就在窗台上,烧炕的余温还能暖着点,长得快。哪怕每家每户冬天能多一把自己种的绿叶菜,也是个改善。”

“窗台小菜园!”秦建国眼睛一亮,“这个好!花钱少,见效快,还能让家家户户有点事做,有点盼头。念秋,这事你来牵头,需要人手帮忙做木箱,让柱子安排。”

老支书听着年轻人的讨论,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嗯,想的周到。建国啊,当家人就得这样,眼里得有活,心里得装事。大事要抓,这些吃穿住行的小事,更是马虎不得。”

方案既定,立刻执行。秦建国雷厉风行,第二天就组织了由民兵连和青壮劳力为主的“冬前互助队”。修补房屋需要技术和经验,他特意请了屯里几位老把式带队。看着屯支书亲自带着人,扛着木材、茅草,爬上爬下地给自家修补漏风的屋顶,那几户人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连忙烧热水,拿出自家炒的南瓜子招待。

砍伐柴火的队伍更是浩浩荡荡,秦建国和柱子亲自带队,一方面确保安全,另一方面也再次明确,只清理枯死木和不成材的杂木,绝不允许砍伐正在生长的树木。队伍进山,效率极高,很快就将大量的柴火运回屯子,按照统计好的名单,优先分给了那些困难户。看着院子里堆得高高的柴火垛,老人们心里踏实了,这个冬天,炕头能烧得热乎了。

沈念秋那边也进展顺利。她带着几个手巧的妇女,先做出了几个木箱样板,然后由屯里统一提供木料,组织人手批量制作。消息传开,不用动员,各家各户都踊跃报名领取。一时间,屯子里响起了一片锯木头、钉钉子的声音,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沈念秋又把自己保存的和从各家收集来的菜种分给大家,仔细讲解了种植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小小的菜种被小心翼翼地撒进铺了肥土的木箱里,浇上水,摆放在各家向阳的窗台上。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这一方方小小的绿色希望,显得格外珍贵。

在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中,秦建国的威信进一步建立起来。大家看到,这个年轻的支书,不是说空话、画大饼的,是真真切切带着大家解决问题、过好日子的。就连之前因为受罚而有些萎靡的赵老四,也在参加巡山队砍柴劳动中格外卖力,似乎想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秦建国看在眼里,在一次劳动间隙,特意走过去,递给他一碗水,闲聊了几句他媳妇的病情和儿子说亲的进展,没有过多说教,却让赵老四感受到了关怀和没有被抛弃的温暖。

就在冬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天下午,公社的通讯员又来了,这次不是电话,而是送来了一封盖着县革命委员会和县林业局公章的正式文件。

秦建国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难道又是关于山林管理的事?他深吸一口气,拆开了文件。

文件标题是《关于在部分山区公社、生产队试行“计划内山副产品采集交售”的通知》。内容大致是,为了合理利用山林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同时加强资源保护,经研究,决定在靠山屯等几个毗邻重点林区的生产队,进行计划内山副产品采集交售试点。由生产队统一组织社员,在指定区域、规定时间内,按计划数量采集指定的山货(如木耳、蘑菇、榛子、药材等),进行初步加工后,由县土产公司按高于公社收购站百分之十的价格统一收购……

秦建国反复看了两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简直就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仔细阅读着试点的具体要求和管理办法。文件要求生产队建立详细的资源档案和采集记录,严禁超量、越界采集,并接受公社和县林业部门的监督检查……

“太好了!太好了!”秦建国忍不住喃喃自语,拿着文件的手微微颤抖。他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孙书记在背后使了劲!上次赵老四事件,孙书记虽然发了火,但显然也把靠山屯的实际情况和秦建国的想法汇报了上去,并且为他们争取到了这个极其宝贵的试点机会!

他立刻拿着文件去找老支书和沈念秋。老支书戴上老花镜,仔细看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每道皱纹都舒展开来:“建国,看到了吧?这就是‘名分’!有了这个,咱们搞统一采集、统一交售,就是名正言顺,是执行上级任务!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沈念秋也欣喜不已,但她看得更细:“建国,你看这文件要求,建立资源档案,计划采集,这正好和我们巡山队现在做的工作对接上了!而且价格还提高了百分之十,这对社员是多大的激励!我们必须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同时也要把规矩立得更严,绝不能辜负上级的信任,绝不能把这个试点搞砸了!”

“对!念秋你说得对!”秦建国重重地点点头,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胸中激荡。困难依旧存在,前路未必平坦,但方向已经无比清晰,脚步也更加坚定。

当天晚上,靠山屯再次召开社员大会。当秦建国宣读了县里的试点文件,并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内容和意义后,整个大场院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希望。提高百分之十的收购价!还是统一交售,不用自己冒险!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

“乡亲们!静一静!”秦建国提高了声音,压下现场的喧闹,“这是上级对我们靠山屯的信任,也是给我们的一条金光大道!但是,这条路能不能走稳、走长远,全靠我们自己!从今天起,咱们的巡山队,任务更重了,要负责把山里的资源情况摸清楚,制定出科学的采集计划!咱们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规定,绝不能贪多,绝不能越界,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咱们这片山林!谁要是再像以前那样乱来,破坏了这个试点,那就是全屯子的罪人!”

“建国,你放心吧!我们肯定守规矩!”

“谁敢乱来,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这下好了,明年开春,咱们更有奔头了!”

台下群情激昂,响应声此起彼伏。这一次,不用任何强制,保护山林、有序采集的观念,真正开始深入人心,因为它与每家每户切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寒冷的北风开始在靠山屯上空呼啸,正式宣告了冬天的来临。但屯子里却热气腾腾。屋顶修葺好了,柴火垛堆得老高,窗台上的小菜园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嫩绿。更重要的是,人们心里揣着一团火,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干劲儿。

秦建国站在屯部外面,看着夜幕下静谧的屯落,零星灯火透出窗户,与天空刚刚升起的寒星交相辉映。沈念秋拿着他的棉大衣走出来,轻轻给他披上。

“总算把入冬的事安排妥当了。”秦建国呼出一口白气,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

“嗯,”沈念秋依偎在他身边,“试点的事,也是个好消息。不过,接下来要做的具体工作还很多。”

“是啊,”秦建国望着起伏的山峦黑影,“要制定详细的采集计划,要培训大家如何更好地加工山货保证品质,要跟县土产公司具体对接……千头万绪。”他顿了顿,握住沈念秋的手,“但有你在,有老支书把着方向,有全屯子的乡亲支持,再难的事,咱们也能一件一件办好。”

夜色中,靠山屯安静地卧在山脚下,仿佛在积蓄着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