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六年夏季,南京城闷热如蒸笼,蝉鸣聒噪,搅得人心烦意乱。保密局大楼内,一股异乎寻常的紧张气氛悄然蔓延。这不仅源于前线战事日益吃紧,更因为局内新一轮人事布局尘埃落定,毛人凤的亲信、技术背景深厚且以手腕强硬着称的林寒,正式出任电讯处处长,原处长则被明升暗调,架空虚职。这一变动犹如在刘铭章头顶悬上了一把利剑。作为副处长的他工作将置于林寒近距离、专业化的审视之下,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刘铭章面色平静如常,心中却寒意更甚。林寒的到来,不仅强化了监管力度,更革新了密钥管理模式,使得获取完整情报的难度骤然剧增。
郑耀先沉稳表态:“行动处定会全力配合林处长,确保保管环节万无一失。”
首次启用密码本的过程,因林寒的在场而显得格外凝重。他亲自验证了每一道程序,对保险库的检查细致入微,甚至用手电筒照射了各个角落。刘铭章全程配合,动作精准规范,不敢有丝毫逾矩。在将密码本交给报务员时,他原本计划做的那个极细微标记,因林寒近乎贴身的监视而被迫放弃。
转机出现在报务员开始工作后。保密室内,那台与密码本配合使用的高级密码机,因其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散热风扇积尘过多,加之夏日电压不稳,竟真的发生了局部短路,通风口冒出了带着焦糊味的青烟!
“什么情况?!”林寒反应极快,厉声喝道。
“好像线路短路!”刘铭章应声而动,一个箭步冲上前。这是一个真正的、而非人为制造的意外!机会千载难逢!他一边大喊“切断电源!”一边在拉下电闸、机房陷入昏暗的瞬间,借着身体和阴影的掩护,以毕生最快的速度掀开密码本,目光如扫描仪般掠过关键页码,强行记忆着编码矩阵特征和特殊符号。应急灯亮起的前一瞬,他已合上本子,动作流畅自然。
“立刻检查设备!重点保护密码本!”林寒已冲到近前,脸色铁青。他亲自检查了密码本,确认完好无损,又仔细查看了冒烟的机器,眉头紧锁,“设备老化,维护不当!铭章,这是你分管范围内的疏失!”他直接点了刘铭章的名,问责之意明显。
“处长批评的是,是卑职失察。”刘铭章立刻承认,态度诚恳,“当务之急是确保电文及时发出。建议立即启用行动处保管的密码本接力完成。”
林寒冷哼一声,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于是点头同意。他亲自监督了后续的转移和发送流程,并对那台故障机器进行了封存处理,明确表示要彻底调查原因。
这次意外的“短路事件”,虽然让刘铭章成功窥探到密码本的物理特征,但也让他在林寒那里留下了“管理存在疏漏”的印象,处境变得更加微妙。
要获取每日动态密钥,必须接触到由林寒亲自掌控的密钥注入流程或记录。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铭章再次想到了苏晓晚。她目前在资料室工作,有时会接触到各部门送来的、已过保密期的流程文件归档,其中或许会有一些早期、未严格执行新规时的密钥使用申请单据存根。
他决定再次冒险。在一次看似偶然的走廊相遇中,刘铭章向苏晓晚流露出对林寒严格管理下“工作效率”的隐忧,并暗示如果能参考一些过往的流程记录,或许能优化工作环节,避免再次因流程不熟而导致“事故”。他巧妙地将“短路事件”归咎于“流程不熟”,为自己之前的“失察”寻找合理解释,同时也给了苏晓晚一个看似合理的帮助理由。
苏晓晚内心挣扎。她既感激刘铭章之前暗中解救她于婚约之困,又对他若即若离的态度感到伤心和困惑。但最终,对刘铭章处境的担忧,以及内心深处未曾熄灭的情愫,让她决定再次出手。她利用在资料室整理旧档的机会,冒险找出了几份早期密钥传递流程的废稿和申请单存根,上面记录了一些格式和编号规律。
这些碎片信息,对刘铭章而言,如同拼图的关键一角。他结合密码本的加密原理以及这些流程碎片,开始逆向推导国防部技术司可能使用的密钥生成算法。就在他即将完成最后一次关键演算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门外传来的是林寒和尤俊达的声音!林寒声称要了解近期几个重点监控频段的信号记录。
刘铭章心头一紧!桌面上虽已清理了大部分草稿,但仍有几张核心演算稿压在一本打开的《无线电工程原理》下册下面,墨迹未干!
脚步声已在门外,收拾已来不及!
千钧一发之际,他办公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铃声急促而执着。
刘铭章强作镇定,抓起电话:“喂,我是刘铭章。”
电话那头传来郑耀先带着怒意的声音:“刘副处长!你们电讯处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启用备用密码本时,我处的报务员反映信号接收出现异常干扰!是不是你们核心机房的设备故障导致了谐波溢出?立刻给我查清楚!耽误了大事,谁担待得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