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 第102章 血泥里的清创术

第一节 蛆虫惊魂

临时医疗帐篷的帆布破了好几个洞,最大的那个像张咧开的嘴,风灌进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血沫,在阳光透过破洞形成的光柱里翻滚,像无数个微小的血色幽灵。地上铺着的干草发了霉,绿乎乎的,根须纠缠在一起,散发着一股潮湿的腐味,和伤兵伤口的脓臭味混在一起,呛得人嗓子眼发紧,像塞了团烂棉絮。

林越刚给一个胳膊骨折的士兵用夹板固定好,绷带还没缠完,就听见角落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像被踩住尾巴的猫,尖得能刺破帐篷。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少年兵蜷缩在草堆里,双手死死捂着左腿,哭得浑身发抖,单薄的肩膀一耸一耸的,像寒风中的芦苇。旁边围着几个伤兵,脸色都很难看,有人下意识地往后退,脚踩在发霉的干草上,发出“咯吱”的轻响,像在掩饰内心的恐惧。

“怎么了?”林越快步走过去,心里咯噔一下——这少年兵叫赵小三,昨天刚被送进来,腿上被秦军的箭划伤了,不算太深,怎么今天反应这么大?

他蹲下身,轻轻拨开赵小三的手,一股更浓烈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比战场上的尸臭味还让人恶心。赵小三的伤口已经化脓,黄白色的脓水像融化的猪油,顺着粗布裤腿往下淌,在草堆上积了一小滩。而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伤口表面爬满了白色的蛆虫,像一粒粒会动的米粒,正钻在腐烂的皮肉里,“窸窸窣窣”地蠕动着,有的已经钻进了半寸深,把周围的肉啃得坑坑洼洼。

“虫……虫子……它们在吃我的肉……”赵小三哭得说不出完整的话,手指着伤口,脸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林大哥……救我……我不想被虫子吃掉……”

林越的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强忍着恶心,用手指轻轻碰了碰伤口周围的皮肤,滚烫的,像摸在烧红的烙铁上。他知道,这是严重的感染,蛆虫虽然能吃掉坏死组织,但也会损伤健康的皮肉,再不清理,整条腿都保不住,甚至会危及生命。

“别怕,能弄掉的。”林越的声音尽量放平缓,像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兽,“这些虫子不是从你肉里长出来的,是伤口化脓后引来的苍蝇下的卵,弄掉就好了,清理干净就不疼了。”

“放屁!”一个粗哑的声音像炸雷一样响起,带着不屑和愤怒。林越抬头,只见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过来。他少了一条右腿,裤管空荡荡的,用麻绳系在腰间,脸上有一道从额头到下巴的刀疤,看着格外狰狞。

这老兵叫张屠户,原是镇上的屠夫,杀猪宰羊出身,后来被抓了壮丁,对“血肉”格外敏感。他瞥了一眼赵小三的伤口,眉头拧成个疙瘩,像块拧皱的破布:“什么引来的?明明是肉烂了才长出来的!这是老天爷要收他,你个毛头小子懂个屁!瞎折腾什么?白费力气!”

“不是的!”林越反驳道,语气很坚定,“是伤口不干净,才会招苍蝇下卵生蛆,清理干净就不会长了!就像杀猪,你不把内脏掏干净,放久了也会臭,也会生虫子,一个道理!”他故意用了张屠户熟悉的例子。

张屠户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但还是嘴硬:“那能一样吗?猪是猪,人是人!再说了,用什么清理?用刀把烂肉挖掉?那不是更疼?还不如让虫子把烂肉吃掉,说不定还能长出新肉来!”他周围的几个伤兵也跟着点头,显然认同他的说法——这是当时战场上的普遍认知,很多人觉得蛆虫是“腐肉变的”,能“净化伤口”。

“不行!必须清理!”林越的语气不容置疑,他看向赵小三,少年兵正睁着恐惧的大眼睛看着他,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小三,相信我,忍一忍,弄干净就好了,不然你的腿就保不住了。”

赵小三哆嗦着点了点头,眼泪还在往下掉,像断了线的珠子:“我……我信你……林大哥……你救救我……”

张屠户还在旁边嚷嚷:“别听他的!这小子就是个骗子!昨天用绳子勒腿,今天又要挖肉,根本就是折腾人!他就是想看着你疼死!”

林越没理他,转身对旁边一个年轻士兵说:“帮我烧壶开水,越烫越好!再找点艾草来,越多越好!要那种叶子厚实的!”他知道,现在说再多都没用,只有用结果证明自己是对的。

风从帆布的破洞里灌进来,带着血腥味和霉味,吹得林越的旧皮甲“哗哗”响,像在为这场争执伴奏。他看着赵小三伤口上蠕动的蛆虫,又看了看张屠户愤怒的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做好这个清创术,不光是为了救赵小三,也是为了让这些在血泥里挣扎的士兵,看到一点不一样的希望——原来伤口生蛆,不是只能等死。

第二节 艾草沸血

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舔着陶壶的底部,把壶里的水烧得“咕嘟咕嘟”冒泡,像在唱歌。林越蹲在火塘边,手里拿着两根削得极薄的木片——这是他用一根断箭杆削的,边缘用石头磨得很光滑,像两把简陋的镊子,专门用来夹取蛆虫。

昨晚他练了半宿,用这木片夹火塘边的小石子和豆子,夹得指尖都起了泡,现在终于能运用自如了。他还找到一小罐烈酒,是一个伤兵珍藏的,据说能驱寒,虽然度数不高,但聊胜于无,至少能起点消毒作用。

“水开了!”年轻士兵喊道,把一捆艾草递过来。艾草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叶子厚实,绒毛浓密,散发着辛辣的药香。

林越把艾草扔进沸水锅里,绿色的汁液渐渐染绿了清水,一股更浓烈的辛辣味弥漫开来,稍微压下了帐篷里的腐臭味。他看着水沸腾,眼睛里映着跳跃的火光,像有两团小火苗在燃烧。

“可以开始了。”林越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走到赵小三身边。张屠户还在不远处盯着,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折腾人”“白费力气”之类的话,但声音明显小了些,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其他伤兵也围了过来,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怀疑,像在看一场稀奇的把戏。

“小三,忍着点,可能有点疼,”林越先把烈酒倒在一个干净的陶碗里,用手指蘸了点,轻轻涂在赵小三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这是烈酒,能杀死脏东西,一会儿清理的时候就不容易‘烂’(感染)了。”

“嘶——”赵小三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身体猛地一颤,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好辣……像火烧一样……”

“忍忍,很快就好。”林越的动作尽量轻柔,像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瓷器。他把煮好的艾草水晾到温热,又找了块用开水烫过的麻布(冒着热气),蘸着艾草水,小心翼翼地擦拭伤口周围的脓水和血污。每擦一下,赵小三的身体就抽搐一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你看你看,”张屠户又开始嚷嚷,“把孩子疼成这样!这哪是治病,这是行刑!”

林越没理他,拿起木片,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白。他屏住呼吸,先用木片轻轻拨开腐烂的皮肉,一只白色的蛆虫立刻扭动着钻了出来,肥硕的身体在阳光下闪着恶心的光。林越眼疾手快,用两片木片精准地夹住蛆虫,轻轻一拉,把它扔进旁边的陶碗里。

“啊!”赵小三疼得叫了一声,声音凄厉,像被针扎了一样。

“忍忍,马上就好!”林越的声音很稳,但手心已经全是汗。他知道,每一次夹取都会带来剧痛,因为蛆虫已经钻进了组织里,拉扯的时候必然会损伤周围的神经。但他不能停,越慢,赵小三越受罪,感染也越严重。

他的动作很快,也很准,一片一片地清理,一只一只地夹取。木片夹豆子的练习没有白费,他的手指虽然疼,但很稳,几乎没有伤到健康的组织。陶碗里的蛆虫越来越多,白花花的一堆,看得周围的士兵们一阵恶心,有人忍不住转过头去,还有人干呕起来,连杀猪出身的张屠户,眉头都皱得更紧了,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一个时辰后,陶碗里已经装了小半碗蛆虫,密密麻麻的,看着头皮发麻。赵小三的伤口终于露出了相对干净的组织,虽然还有点渗血,但已经看不到蠕动的虫子了。林越用艾草水仔细冲洗了伤口,又敷上捣碎的艾草(有消炎作用),用干净的麻布包扎好,松紧适度。

“好了。”林越站起身,感觉后背都湿透了,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累的,双腿蹲得发麻,差点站不稳。

赵小三已经哭得没力气了,瘫在草堆上,脸色苍白,但眼神里却多了点轻松,不像刚才那么恐惧了。“谢……谢谢林大哥……”他有气无力地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张屠户盯着包扎好的伤口,又看了看陶碗里的蛆虫,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没说出来,只是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空荡荡的裤管在风里晃荡,像个破败的旗子。

林越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场争论还没结束。他对赵小三说:“接下来三天很关键,要是不发烧,伤口不流脓,就没事了。我会每天来看你。”

赵小三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大概是累坏了。

林越拿起那碗装满蛆虫的陶碗,走到帐篷外,把它们倒进了远处的粪坑里。他看着手里的木片,指尖的水泡破了,黏糊糊的,有点疼,但心里却很踏实。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用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对的,血泥里的清创术,也能救人命。

第三节 三日之约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越还没睁开眼,就被帐篷里一阵喧哗吵醒。他赶紧爬起来,只见张屠户正站在赵小三的草堆旁,唾沫横飞地对周围的士兵说:“看看!我说什么来着!折腾了半天,还是发烧了吧!脸烧得通红,都开始说胡话了!这小子就是个骗子,害死了人还不知道!我早就说过,蛆虫吃腐肉是天经地义,非要瞎折腾,现在好了,把人折腾死了!”

林越心里一紧,赶紧冲过去。赵小三果然在发烧,脸烧得通红,像块烧红的烙铁,嘴唇干裂,起皮的地方渗着血丝,他迷迷糊糊地说着胡话,一会儿喊“娘”,一会儿喊“虫子别咬我”,呼吸也有点急促,胸口起伏得很厉害。

“怎么样?”林越伸手摸了摸赵小三的额头,滚烫的,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还是感染了?是艾草水的消毒效果不够,还是清创不够彻底?

“怎么样?不行了吧!”张屠户得意地说,像打赢了一场胜仗,“让你别折腾,你非不听!现在好了,人都烧糊涂了,这就是折腾的下场!赶紧把他抬出去,别传染给我们!”

“发烧不一定是坏事,”林越强作镇定,他知道感染后发烧是身体的免疫反应,是白细胞在和病菌打架,“是身体在和‘脏东西’(病菌)打架,只要能挺过去就好了。”

“胡扯!”张屠户根本不信,唾沫星子喷了林越一脸,“发烧就是要死了!我见多了!上次老李就是这样,发着烧说胡话,没两天就蹬腿了!你就是个庸医,再让你折腾下去,我们都得被你害死!”

几个昨天就怀疑林越的士兵也跟着附和:“就是!把他赶出去!”“别让他再害人了!”“我们宁愿让蛆虫吃腐肉,也不让他折腾!”

林越皱紧了眉头,他知道现在解释什么都没用,空口无凭,只有用事实说话。“这样吧,”林越看着张屠户,语气很坚定,像块石头,“我们打个赌,就三天。三天后,如果赵小三的烧退了,伤口好转了,就证明我的方法是对的,你给我道歉,并且承认清创能治病。如果他没挺过去,我任凭你们处置,绝无二话,怎么样?”

张屠户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林越这么敢赌。他看了看烧得迷迷糊糊的赵小三,又看了看林越坚定的眼神,心里有点打鼓——他虽然嘴上说得厉害,但心里也没底,毕竟赵小三还年轻,万一真的挺过去了呢?但话已经说出口,当着这么多弟兄的面,不能认怂。

“好!赌就赌!”张屠户一拍大腿,声音洪亮,“三天就三天!要是他挺不过去,我第一个劈了你!要是他能好起来,我张屠户给你磕头道歉,以后你让我干啥我干啥!”

“不用磕头,道歉就行。”林越说,语气很平静,“我只要你承认,清创能治病,能救人。”

周围的士兵们也跟着起哄,都等着看三天后的结果。有人觉得林越太傻,拿自己的性命打赌;也有人觉得林越有勇气,暗暗祈祷赵小三能挺过去。

接下来的三天,林越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赵小三身边。他每隔两个时辰就给赵小三喂一次水,用湿布擦拭他的额头降温,每天用煮沸的艾草水帮他更换伤口的麻布,仔细观察伤口的变化。

赵小三的情况时好时坏,有时候烧会退一点,精神也清醒一些,能喝半碗稀粥;有时候又会烧起来,陷入昏迷,嘴里胡话不断。林越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像坐过山车,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该冒这个险?是不是应该听张屠户的,让蛆虫自然清理?

张屠户每天都来“视察”,看到赵小三醒了就闭嘴,看到赵小三烧得厉害就开始嚷嚷,像个聒噪的乌鸦。但他的眼神里,怀疑慢慢少了些,多了点不易察觉的担忧,有一次甚至还主动帮林越递了块湿布。

第三天下午,林越正在给赵小三更换麻布,忽然感觉有人碰了碰他的胳膊。他抬头一看,是赵小三,少年兵已经醒了,眼睛虽然还有点无神,但已经能看清东西了,眼神里也有了点光。

“水……”赵小三的声音很沙哑,像砂纸摩擦木头,但很清晰。

林越心里一喜,赶紧给他喂水。赵小三喝了几口,精神好了很多,他看着林越,忽然虚弱地笑了笑:“林大哥……虫子……真的没了……伤口也不那么疼了……”

“醒了!他醒了!”旁边的士兵喊道,声音里带着惊喜。

林越摸了摸赵小三的额头,果然不那么烫了,虽然还有点热,但已经不是那种吓人的滚烫了。

张屠户刚好又走了进来,刚想开口嘲讽,就看到醒过来的赵小三,愣住了,像被施了定身法。

“他……他醒了?”张屠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无数伤口生蛆后发烧的士兵,从来没有一个能醒过来的。

“醒了。”林越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烧也退了不少,能喝水了。”

张屠户快步走过去,也学着林越的样子,伸手摸了摸赵小三的额头,果然不那么烫了。他又执意要看赵小三的伤口,林越解开麻布,伤口虽然还没愈合,但已经长出了粉红色的新肉,没有再流脓,也没有红肿,看起来干净多了。

周围的士兵们也围了过来,看到赵小三醒了,伤口也在好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议论纷纷:“真的好了!”“林越这法子真管用!”“看来清理蛆虫真的有用!”

“怎么样?”林越看着张屠户,语气很平静,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张屠户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像被夕阳染过的云彩,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他活了五十多年,杀猪宰羊,打仗受伤,见过无数生死,一直觉得蛆虫吃腐肉是天经地义,却没想到,真的有人能把满是蛆虫的伤口清理好,还能让发烧的人醒过来。

“我……”张屠户的声音有点发颤,他看了看周围的士兵,又看了看林越,最终还是低下了头,那道从额头到下巴的刀疤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深刻,“是我……错了……我给你道歉。”

虽然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帐篷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林越没想到张屠户真的会道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没关系,你也是担心他。只要能救好人,谁对谁错不重要。”

赵小三看着这一幕,虚弱地笑了笑,又闭上了眼睛,但这次,他睡得很安稳,呼吸平稳,像个熟睡的孩子。

帐篷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之前怀疑林越的士兵们也纷纷过来,向林越请教清理伤口的方法。林越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告诉他们要保持伤口干净,用煮沸的艾草水清洗,发现有蛆虫要及时用木片夹掉,不能怕疼。

张屠户也没走,就站在旁边,默默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不屑和愤怒。

林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忽然很感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赌约的胜利,更是一种观念的改变。在这片血泥横流的战场上,科学的种子,哪怕再渺小,也能生根发芽,也能开出希望的花。

第四节 血泥医道

赵小三恢复得很快,第五天就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了,伤口虽然还留着疤痕,但已经没有大碍了。他成了林越最好的“活广告”,越来越多的伤兵来找林越处理伤口,哪怕只是小划伤,也希望林越能用“艾草水清洗一下”,生怕招来蛆虫。

张屠户成了林越最得力的“助手”,虽然他还是不太懂什么是“细菌”“感染”,但他学会了烧开水、煮艾草,还能帮着按住挣扎的伤兵。他那把锋利的杀猪刀,也被用来削木片“镊子”,刀刃锋利,削出来的木片又薄又光滑,比林越自己削的好用多了。

“林越,你看这个。”张屠户拿着一块刚削好的木片,递给林越,脸上带着点自豪,像个得了表扬的孩子,“这次削得比上次薄多了,边缘也磨得更光滑了,夹虫子肯定更顺手,不会伤到好肉。”

林越接过木片,边缘确实很薄很光滑,忍不住赞叹:“张大哥,你这手艺,不当木匠可惜了。比我削的好多了。”

张屠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上的刀疤也跟着动,显得不那么狰狞了:“瞎琢磨呗。能帮上忙就好。以前是我糊涂,总觉得老法子都是对的,没想到……这清理伤口的法子真能救人。”他顿了顿,又说,“我杀猪的时候,也知道要把内脏掏干净,不然肉会臭,其实跟这清理伤口是一个理,都是要干净,不能留脏东西。”

林越笑了,他没想到张屠户能从杀猪联想到清创,还挺有悟性。

临时医疗帐篷里的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林越让人把发霉的干草换成了干净的,帆布的破洞也用麻布补上了,虽然还是漏风,但至少干净了很多。伤兵们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了,死亡率也低了不少,帐篷里的气氛不再像以前那么压抑,偶尔还能听到士兵们聊天说笑的声音。

赵括来看过几次,每次都很满意,他对林越说:“你做得很好,我已经把你的清创方法上报给将军了,相信很快就会在全军推广。你不仅救了很多人,也为我们赵军保住了不少战斗力。”

林越只是笑了笑,他并不在乎什么名分,能救更多人,比什么都重要。他想起了扁鹊,想起了他说的“医道如行船,遇风浪时,慌则倾,稳则安”,此刻,他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量——在这片血泥横流的战场上,稳住心神,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好清创,就是最好的医道。

这天傍晚,夕阳把战场染成一片金黄,远处的秦军营地静悄悄的,不知道是不是在酝酿下一次进攻。林越和张屠户坐在帐篷外,看着夕阳,手里拿着刚煮好的艾草水,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林越,”张屠户忽然开口,声音有点沉重,“你说,这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打来打去,死了这么多人,值得吗?我们这些人,像地里的麦子,一茬一茬地被割掉,连名字都留不下。”

林越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想起了现代的和平生活,想起了医院里干净的病房,再看看眼前这片血泥横流的战场,心里一阵感慨。

“也许……是为了以后不用再打仗吧。”林越说,“就像清理伤口,虽然疼,但清理干净了,才能长出新肉。打仗可能也一样,虽然残酷,但也许打过后,就能迎来和平,让老百姓能安稳地过日子,不用再受这种苦。”

张屠户沉默了很久,点了点头:“也许吧。不管为了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救更多的人,让他们能看到和平的那一天。”他看了看林越,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你是个好医生,比那些只会开草药的太医强多了。他们只知道让忍着,你是真的想办法让人不疼,让人活下去。”

林越看着眼前的夕阳,金色的光芒洒在血泥地上,把血泥染成了暗红色,像块巨大的红宝石。他摸了摸怀里的白t恤,虽然还是脏的,但他已经不再那么想念现代了。他知道,自己可能永远回不去了,但在这里,他找到了新的价值。

医学,不仅仅是在干净的医院里穿着白大褂,用先进的仪器治病。在这片血泥横流的战场上,用煮沸的艾草水消毒,用木片夹取蛆虫,用最简陋的条件救死扶伤,这也是医学,是更残酷,也更闪光的医学。它没有那么多理论,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风从帐篷的缝隙里吹进来,带着艾草的清香,吹得林越和张屠户的头发都在动。远处传来了秦军的号角声,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但林越的心里却很平静。他知道,明天又会有新的伤兵被送进来,又会有新的挑战等着他,但他不怕。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血泥医道”——哪怕条件再艰苦,也要尽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在这片血泥里,开出生命的花。这花也许不漂亮,甚至带着血和泥,但它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在绝望中永不放弃的挣扎,这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