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 第245章 两位奇人论中日风水格局

与灵觉大师在浅草寺的客堂对坐至日暮,檐角的灯笼次第亮起,将雷门的“风雷神门”四字映得暖融融的。大师谈及“空相”时,指尖划过案上的佛经,说“宿于寺中,方知寂静里藏着千般回响”。我一时心动,便求了间禅房,想亲身体验这被香火浸润的空境。

禅房简陋,只一榻一几,窗对着寺后的竹林。入夜后,我盘腿坐在蒲团上打坐,起初还能听见远处的钟声,渐渐便心神沉定,连呼吸都与竹影晃动的节奏合了拍。朦胧间,忽见竹影里走出个身影,青衫宽袖,须发如雪,眉目间透着老派读书人的沉静,手里拄着根竹杖轻叩地面:“后生,去箱根芦之湖——那是神奈川县箱根町火山口上的湖,藏着看透格局的镜。”话音未落,身影便随竹叶散了。我猛地睁眼,窗纸已泛出鱼肚白,竹杖叩地的声响却似还在耳畔。

匆匆向灵觉大师辞行,坐上前往箱根的列车时,我仍觉恍惚。芦之湖卧在箱根山的火山口内,是神奈川县最大的湖泊,午后的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如碎金,湖畔青松翠杉环绕,远处富士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寻到湖畔那家临湖的“水音煎茶屋”时,靠里窗的位置正坐着个中年男人,穿深色棉外套,鬓角泛白,脊背却挺得笔直,指尖在茶碗沿轻轻摩挲,目光凝重得像结了层霜。

“寻龙穴来的?”他先开了口,声音低沉,带着岁月磨过的粗粝。

我点头应声,顺势在他对面坐下:“先生也是中国人?”

“沈砚山。”他报上姓名,砚山为墨,恰如其人般藏着沉厚与坚硬,“在日本耗了三十一年,从北海道到冲绳,就为看明白这断脉的格局。日本人对风水的偏执,是刻进骨子里的——他们知道自己列岛是断脊龙,先天缺根,就总想着用邪术补气运,其中最狠的就是九菊一流。”

我心头一震:“九菊一流?”

“隋唐时咱们把风水术传过去,他们却走了歪路。”沈砚山指尖敲了敲桌面,语气添了几分冷意,“这派以八瓣菊花为图腾,专研窃气镇脉的邪法,女子高手更是惯用红线、冬菊施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堪称‘风水界的黑社会’。他们的动机从来直白:自家地脉弱,就抢别人的;国运短,就偷他国的,本质上就是一群靠邪术续命的赌徒。明治维新后,他们更是跟军国主义绑在一起,把风水当成了侵略的武器。”

煎茶屋老板娘端来茶,他等脚步声远了,才压低声音:“明治天皇迁都江户改叫东京,就是九菊一流撺掇的,把填海造出的人工地脉打造成‘倒骑龙’格局——背对着太平洋,蛇口却对着亚欧大陆,天生带着抢势。这格局催得他们三赌国运,1894年赌甲午战争,明明国力远不如清朝,却靠一股邪劲赢了,割走台湾、拿了两亿两白银,直接喂大了野心;1904年又赌日俄战争,以四千万人口硬拼一亿四千万人的沙俄,竟又靠偷袭旅顺口赢了,把东北变成势力范围,彻底跻身列强。前两次赢的甜头,让他们以为这断脉的燥气能永远撑着,1941年干脆赌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结果输得底朝天,把前六十年抢的全吐了出来。”

他掏出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地形标注:“这列岛像条反弓的弯刀,千草市就在那弯刀的缺口上,三十年前我在那见他们藏联合舰队的补给图,现在九州的军港还在翻新,东京书店里美化侵略的书摆得显眼——这些都是杀气聚结的地方。最阴毒的是1940年,他们在宫崎县建了‘八纮一宇塔’,那地方传说是神武天皇誓师处,阴气本就重,他们偏要在这立塔。塔身用本地石材撑场面,塔基却压了372块从各国掠来的石头,其中中国的就有238块,泰山石、长城砖、黄鹤楼基石全在里面,连南京紫金山的石料都没放过,摆明了是想靠这些‘灵石’镇压咱们的国运,圆他们‘征服八方’的痴梦。塔周还立了四尊所谓的‘御魂’雕像,说是代表工人、农民,实则是四魂镇邪像,想借神道之力锁他国地气。”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穿洗得发白的青布衫的老者走了进来,头发用木簪绾着,胡须垂落,仙风道骨的模样,竟与梦中身影有七分相似。他径直走到桌旁,沈砚山见了便起身让座,低声道:“柳先生。”

老者颔首坐下,目光扫过湖面,又落回我身上,开口时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沈后生说的都是实底。九菊一流的邪术,从来都是‘以抢补缺’。日本风水源自隋唐阴阳学说,后来分了两支,正统阴阳家讲济世,九菊一流却专走邪路,不择手段改运窃气,连入教都要立‘血怨誓’、饮‘九菊酒’,成了为门派赴死的死士。他们知道自家是‘孤煞独煞’局,就四处给别国下绊子。”

他指尖指向远处的富士山:“你此刻坐的芦之湖,正处日本东北至西南的‘鬼门线’上——八卦里艮位为男鬼门,坤位为女鬼门,这道连线贯穿列岛,本就易聚邪气。而富士山这‘火灵地标’恰在离位,与鬼门线的邪气相冲,烧出的全是‘孤煞’与‘独煞’交织的戾气。”

老者抬手虚划,似在勾勒整个列岛轮廓:“日本的风水格局,按他们九菊派的说法叫‘旱莲献火局’——列岛狭长如枯莲,富士山为火蕊,四面环海却无土制水,‘水多则淫’的**缠上‘火盛则暴’的戾气,刚好养出既依附又侵略的性子,岂不是豺狼模样?包藏狼子野心,桓武天皇在京都布‘五龙护城’,是想借大唐正脉压邪;明治天皇迁东京,却是九菊一流在背后撺掇,把填海造出的人工地脉打造成‘炳泉东架笔’的煞形,以为能借这股凶气吞占大陆气运。”

“他们真信这些?”我忍不住问。

“岂止是信,简直是迷信到骨子里。”老者冷笑一声,“二战时他们派随军僧深入中国腹地,在江阴、芜湖建寺庙镇地脉,盗五台山经卷夺灵力,用邪术锁我冤魂、破我龙脉;在朝鲜王宫钉了365根邪钉,至今青瓦台的‘诅咒’都解不开。和平年代也没歇着,上海陆家嘴那栋‘双刀托日’造型的高楼,就是他们搞的‘钢刀天斩煞’,想砍断黄浦江龙脉;连郑州夏日祭、多个城市的隐秘符咒,都是他们布的邪阵,妄图扰乱咱们的地气。这哪是简单的建筑或活动,全是九菊一流的邪术手笔,藏着霸寰宇的野心。”

“那这‘旱莲献火局’和‘八纮一宇塔’的死穴在哪?”

“‘八纮一宇塔’的局,破在‘以正克邪’。”老者先答,“这塔靠镇压他国灵石聚气,用‘木克土’之法即可破解——在塔周广植松柏竹林,以生机之气瓦解镇压之力;再引活水造环形池,借水流冲刷戾气。更关键的是‘正名’,它偷了《列子》‘八纮’的概念篡改成侵略口号,只要把历史真相摆清,让世人知其是军国主义的‘僵尸图腾’,这股靠谎言撑着的邪气先泄一半。”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些:“至于‘旱莲献火局’,死穴在‘火烬水浊’。富士山的火是无根火,靠地脉燥气撑着;四面海水本是唯一的制衡,他们却排核污水自污水脉,等于亲手浇灭最后一丝制火的气。日本本就卡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站在‘空亡线’上,沈后生说的南海海槽地震,就是地脉要泄这股邪火的征兆——等‘地龙翻身’,火灵泄、水脉浊,这朵旱莲也就枯了。”

沈砚山在旁补充:“九菊一流总想着窃他人气运补自己短板,却忘了‘邪术终遭天谴’。前两次赌国运赢是偷来的气,第三次输是气数已尽,现在还想赌第四次,不过是困兽犹斗。”

老者话锋再转,语气陡然开阔:“何况,真正的破局之道,在咱们自己的正脉。你且看中国的格局——北有燕山为玄武,南有南海为朱雀,东有大海为青龙,西有昆仑为白虎,正合‘四象拱卫’的至尊局。昆仑一脉分三龙入华夏,黄河长江为玉带环腰,九省通衢、五岳镇煞,这是天生的‘龙脉汇聚、气运绵延’之相。百年前虽历低谷,却不过是龙潜于渊,如今地气觉醒,正脉早已归位。”

“可这正脉,还差一块吧?”我想起沈砚山之前的话,试探着问。

老者似看穿我心中所想,指尖在湖面轻轻一点,漾开一圈涟漪:“你说得对,差的就是台湾,这颗‘东海明珠’。”

我心头一紧,不自觉坐直了身子。沈砚山也抬了抬眼,显然这话也说到了他心里。

“中国的青龙位,本应是武夷山脉过海峡接台湾中央山脉,形成‘青龙抱珠’的局,可这道脉现在断在了海峡里,像龙的臂膀缺了一截,气就散了一半。”老者抬手虚划,从大陆东南沿海一直连到台湾岛,“台湾北接琉球、南连南海,是‘东海锁钥’,守住它,就能把太平洋的‘活水’引入大陆,让沿海气运聚如江河归海;丢了它,就像家门没关严,外邪能顺着海峡飘进来,南方地气也容易泄。”

“这跟中国走向强大,到底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老者语气加重,“中国的正脉是‘活水润龙’,长江黄河是内河的水,东海、南海是外海的水,台湾就是连接内外水的‘闸门’。闸门没关好,内河的气留不住,外海的气进不来,龙就少了股灵动劲儿。百年前咱们地气弱,跟这道脉断了也有关系——气散了,就容易受外邪侵扰,想强也强不起来。九菊一流当年抢台湾,根本不是为了那点地盘,就是要掐断咱们的青龙脉,让咱们永远没法舒展地气。”

沈砚山在旁补充:“风水讲究‘完整’,就像人少了块骨头,身子就不硬朗;龙缺了段脉,气势就提不起来。台湾回来,中国的龙脉才算真正连起来——武夷脉接中央脉,东海的水绕着台湾岛转一圈再进大陆,‘青龙抱珠’的局才算成。到时候,南方的地气能聚,沿海的气运能通,再加上昆仑正脉的加持,想不强大都难。这不是玄学,是地脉的规律,就像江河水往低处流一样,断了的脉总要接上,缺了的‘锁钥’总要拿回来,不然气脉不通,强大就成了空谈。”

老者抚着胡须点头:“等台湾归位,咱们的正脉彻底贯通,别说一座‘八纮一宇塔’,就是整个日本的‘旱莲献火局’,也不过是风中残烛。他们的火是无根火,核污水已自污水脉;咱们的龙是活水龙,正脉一醒,邪煞自会被碾压得烟消云散。这就是‘邪不压正’的道理。”

风又吹过芦之湖,带着些暖意。我望着湖面倒映的远方天际,忽然明白——从风水上看,台湾从来不是“可要不要”的选项,是中国要舒展地脉、真正走向强大,就必须接回来的“龙骨”。脉连了,气通了,再大的外邪也撼不动这正脉的根基,那时候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而日本那些靠偷靠抢的邪局,终会在华夏正脉的光芒里,彻底崩塌。

风从芦之湖面上掠过后,带着些凉意钻进衣领,我望着远处云雾渐散的富士山,沈砚山的笔记本、柳先生的话语在脑海里翻涌,忽然生出个念头——既然机缘巧合踏足日本,又得两位点破格局,不如趁这段时间好好研究日本的风水脉络,哪怕只能摸清几分,将来或许也能为国家的事出点力。这念头刚冒出来,指尖竟不自觉攥紧了茶杯。

“后生这心思,倒合了地气的意。”柳先生忽然开口,目光落在我脸上,带着几分审视,“你眉骨聚气,印堂虽有浅纹却藏着刚劲,本是能扛事的相,可眼下眉宇间裹着层淡雾,是被这地方的阴邪气缠上了。”

我一愣,刚要问,沈砚山已接过话头,语气比先前更沉:“你没察觉?这芦之湖看着清净,实则是日本‘桃花煞’的一处暗眼。他们的阴阳术里,总爱用‘水绕桃花’的局,把湖光山色、温软人情裹成糖衣,藏着勾人地气的钩子。尤其是东洋女子的温柔,看着没棱角,实则是‘**缠脉’的手段——她们的文化里本就缺‘正阳’的根,行事没底线,只要能达目的,软语、示弱、甚至牺牲,都能当成工具,本质上是九菊一流‘以柔克刚’邪术的延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