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坞县的秋天来得特别早,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随风飘落。叶辰走在县委大院的林荫道上,脚下落叶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替的必然。
现场会的成功带来的光环正在逐渐消退,日常工作的挑战重新成为主题。
叶辰推行的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动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阻力也随之增大。
周一上午的县长办公会上,几个部门的汇报让叶辰皱起眉头。
“叶县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又卡壳了。”住建局局长汇报时不敢直视叶辰的眼睛,“拆迁补偿标准问题上,有几户始终不同意,背后似乎有人撑腰...”
“环保执法最近遇到很大阻力。”环保局长接着说,“有些企业明明违规,但一个电话打来,我们就很难继续执法...”
“政务大厅的窗口整合也遇到困难。”行政审批局长补充,“一些部门不愿放权,以各种理由拖延人员派驻和权限下放...”
叶辰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他知道,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有着共同的根源——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奶酪,现在反弹开始了。
“我知道了。”叶辰最终开口,语气平静却坚定,“困难预料之中,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各部门按照原计划推进,遇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需要我协调的随时汇报。”
散会后,刘国栋留下没走:“叶县长,情况不太对劲。我听说最近有些人在私下串联,说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叶辰笑了笑:“国栋,还记得古人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点压力算什么?”
刘国栋叹口气:“道理我懂,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罗书记那边最近活动频繁,经常有人深夜去他家拜访...”
正说着,小张敲门进来:“叶县长,罗书记让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叶辰与刘国栋交换了个眼神,起身前往罗建明办公室。
罗建明正在看文件,见叶辰进来,热情地招呼坐下:“叶县长,快来。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他推过来一份文件:“这是市里下的通知,要求各县抓紧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我们连坞县进度滞后啊。”
叶辰看了看数据:“确实滞后,但主要原因是我们提高了环保门槛,几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被否决了。”
“这个我知道。”罗建明点头,“但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啊。我这边接触了一个大项目,光伏产业园,投资方实力很强,预计年产值可达10个亿。”
叶辰仔细翻阅项目资料:“光伏产业是好事,但为什么要占用基本农田?这个选址有问题。”
罗建明不以为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嘛。这个项目我已经向市领导汇报过了,领导很重视。只要咱们抓紧推进,年底前签约落地,就能圆满完成招商任务。”
叶辰坚定摇头:“罗书记,占用基本农田是红线,不能碰。我可以协助寻找合适选址,但不能违规操作。”
罗建明脸色沉下来:“叶县长,做事要灵活。这个项目对我县发展至关重要,市领导都点头了,你何必这么固执?”
“不是固执,是原则。”叶辰毫不退让,“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怎么守住耕地红线?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谈话不欢而散。叶辰明白,这不仅是项目之争,更是理念之争。罗建明追求的是短期政绩和可见成果,而自己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接下来的几天,叶辰明显感觉到县里的氛围在变化。一些原本中立的干部开始疏远他,某些决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拖延或变相抵制。
甚至有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叶辰“排斥大项目”、“阻碍连坞发展”、“不顾全县大局”。
一天晚上,叶辰加班到很晚,走出办公楼时已是繁星满天。在大院门口,他意外地遇到了陆亦可。
“叶县长,能聊几句吗?”陆亦可神情严肃。
两人走到一旁的亭子里。陆亦可直入主题:“叶县长,最近有些情况需要您注意。我们纪委接到一些举报信,内容都是针对您的,说您滥用职权、排斥异己。”
叶辰皱眉:“有具体事实吗?”
“都是匿名信,内容空洞,明显是捏造。”陆亦可说,“但这说明有人开始有组织地针对您了。”
她继续道:“另外,我们发现那个光伏项目有问题。投资方背景复杂,与罗书记的某些亲戚有牵连。他们选择的厂址之所以坚持在那片基本农田,是因为附近有他们提前低价收购的土地,一旦项目落地,地价会翻几倍。”
叶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是不懂规划,而是另有所图。”
陆亦可点头:“我已经暗中组织调查,但阻力很大。有些人似乎听到了风声,在暗中阻挠。”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亦可同志。”叶辰真诚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叶辰主动找到罗建明:“罗书记,关于光伏项目,我重新考虑了。如果确实对连坞发展有利,我们可以研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