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埃里克彻底服软,认林晚当老大
星辰科技顶楼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林晚正和陆哲对着欧洲市场地图讨论布局。埃里克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却没了往日里欧洲光伏大佬的倨傲——双手捧着个厚厚的黑色文件夹,微微躬身,脚步放得极轻,像生怕惊扰了什么似的,走到林晚办公桌前,连声音都放得格外客气:“林总,陆总,打扰了。这是极光集团欧洲市场的全部家底,从核心渠道、客户名单到待开发区域的调研,一点没藏着掖着,您过目。”
他身后跟着极光的核心团队,清一色的西装革履,却一个个低着头,双手放在身前,活像做错事的学生等着老师训话。尤其是技术总监马克,上次见林晚时还梗着脖子争论柔性光伏板的技术缺陷,现在连眼皮都不敢抬,手指死死攥着自己的笔记本。
谁能想到,半年前埃里克第一次来星辰谈合作时,还端着架子,坐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喝着咖啡慢悠悠地说:“林总,你们的柔性光伏板在亚洲还行,想进欧洲市场,还得靠我们极光的渠道。”现在倒好,主动把家底全交了出来,连姿态都放得这么低。
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全是被黑石的下场和星辰的硬实力彻底打服的。自从黑石联盟因为洗钱、雇佣雇佣兵破坏公益电站被全球制裁,账户被冻结,项目全被叫停,劳伦斯被国际刑警通缉后,埃里克就天天提心吊胆——他当初差点就签了和黑石的合作协议,要不是林晚提前把黑石的部分罪证透露给了他,让他及时止损,现在极光早就跟着黑石一起完蛋了。
更让他坐不住的是,极光在欧洲的光伏项目,一半技术依赖星辰的柔性光伏板,另一半高端客户,全是冲着星辰的公益口碑来的。前阵子,他派马克带着团队去肯尼亚考察,想看看星辰到底靠什么能让非洲国家这么认可,结果这一去,彻底刷新了他对“做生意”的认知。
马克回来后,给埃里克拍了一沓照片和视频:星辰的光伏电站被村民们自发组成的巡逻队守护着,玛丽婶子带着女人们定期给光伏板擦灰、检查线路;光伏小学里,孩子们用靠光伏板充电的平板上英语课,黑板旁边挂着“感谢星辰,带来光明”的牌子;“光伏 灌溉”项目让原本干旱的农田长满了玉米,沉甸甸的玉米穗压弯了杆,老村长抱着玉米笑得合不拢嘴;肯尼亚总统还亲自去电站视察,握着星辰工作人员的手说“你们是非洲的朋友”。
反观极光在欧洲的项目,光想着怎么赚快钱,在德国的一个光伏电站为了节省成本,用了劣质组件,环保标准差点不达标,被当地居民投诉了好几次,还被媒体曝光,损失了好几个大客户。两相一对比,埃里克彻底明白:自己以前那套“抢市场、压成本、赚快钱”的路子,早就行不通了。
“林总,以前是我眼界太窄,总觉得做生意就是比谁的资本厚、谁的手段硬,能抢到市场赚到钱就是本事。”埃里克拉过一把椅子,在林晚对面坐下,语气里满是诚恳,甚至带着点自嘲,“直到看了黑石的下场,又亲眼见了你们在非洲做的事,才明白——真正能在市场上站稳脚的企业,靠的不是耍手段,是技术硬、人心齐,是像你们这样,把科技和公益绑在一起,既赚得了钱,又做得了实事,还能让客户、让当地人心甘情愿地认可你。”
他抬手示意马克,马克赶紧上前,把一叠打印好的文件分给林晚和陆哲,文件封面写着《极光集团向星辰科技学习行动方案》,字体加粗,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林总,陆总,这是我们连夜制定的方案,总共三条,您看看行不行。”埃里克指着文件,一一解释,“第一,我们派10个核心团队成员,去肯尼亚光伏电站驻场学习三个月,不光学你们的电站维护、技术标准,连怎么跟当地村民打交道、怎么搞公益运营,都得学,学不会不准回来;第二,极光在欧洲的所有光伏项目,从现在起全用星辰的柔性光伏板,技术团队全程跟张博士对接,严格按星辰的标准来,哪怕成本高一点也无所谓;第三,以后极光的欧洲市场,全听您林总安排,不管是合作客户的选择,还是新项目的布局,您点头我们才动,您说东我们绝不往西,绝不敢私自做主。”
林晚翻开埃里克递来的黑色文件夹,里面的欧洲市场布局图做得极其详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核心客户、潜力客户、竞争对手的弱点,甚至连每个客户的负责人喜好、合作痛点都写得清清楚楚——比如法国某能源公司的CEO关注环保公益,意大利某社区项目需要抗台风的光伏板,这些细节比星辰自己做的欧洲市场调研还周全。她抬眼看向埃里克,嘴角带着点笑意:“埃里克先生,你这可是把极光的家底都掏出来了,就不怕我直接吞了你的欧洲市场?”
埃里克连忙摆手,脸上堆起真诚的笑,语气里满是笃定:“林总说笑了!我是彻底服了,不是怕你吞了市场,是真心觉得跟着星辰干才靠谱。你们的柔性光伏板,抗风沙、转化率高,欧洲的农村和山区正需要这种产品;你们的公益模式,能让政府支持、民众认可,这是极光学不来的本事。与其我抱着欧洲市场硬撑,最后被市场淘汰,不如跟着星辰合作共赢,既能赚钱,还能落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