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80章 孽缘终有果报时。

浮世金钗录 第80章 孽缘终有果报时。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腊月三十,岁除之日。

京城仿佛一个久病初愈的病人,在连绵的雪后,终于透出了一丝虚弱的晴意。阳光是淡金色的,毫无温度地铺在皑皑积雪上,反射出刺目的光。家家户户门上新贴的桃符鲜艳夺目,檐下挂起的红灯在寒风中轻轻摇晃,竭力渲染着年节应有的热烈。然而,那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萧瑟,那偶尔从深巷高墙内传出的、并不连贯的爆竹声,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与沉寂。一场牵连甚广的朝堂风暴刚刚过去,留下的不仅是空置的官位、查封的府邸,更是无数人心头难以驱散的阴霾,与茶余饭后,那些压低了声音的、关于“报应”与“孽缘”的唏嘘。

青囊阁今日闭门谢客,只在内堂设了简单的香案,供奉先祖。沈云棠一身素净衣裙,焚香净手,对着南方——她父亲沈故园灵柩暂厝的方向,郑重地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香烟袅袅,她的面容在氤氲的烟气后显得格外平静,那双曾盛满仇恨、忧虑、挣扎的明眸,此刻如同风雨过后的湖面,深邃而澄澈。

大礼行毕,宋青书上前,默默地将一件厚实的斗篷披在她肩上,动作轻柔而自然。他没有多言,只是递给她一杯暖茶,目光温和而坚定。他们之间,许多话已无需多说。

“今日……”沈云棠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感受着那熨帖的温度,目光望向窗外那株覆雪的老梅,轻声道,“……似乎格外安静。”

这安静,并非寻常年节的祥和,而是一种带着死亡气息的、令人心悸的岑寂。仿佛这座城市,也在为某些生命的终结,某些孽缘的了断,而默然无语。

宋青书点了点头,声音低沉:“时辰……快到了。”

两人心照不宣。今日午时三刻,便是贾世清行刑之期。

一、 刑场风啸 孽债血偿

菜市口,历来是京城行刑之地。尽管天气严寒,尽管是年关,此刻却依然围拢了不少看客。人们裹着厚厚的冬衣,揣着手,踮着脚,脸上带着一种混杂着麻木、好奇、恐惧与某种隐秘兴奋的神情。议论声低低地嗡响着,像一群聚集在腐肉上的苍蝇。

“来了来了!”人群中一阵骚动。

一辆囚车在官兵的押解下,碾过积雪和泥泞混杂的道路,缓缓驶来。囚车中,贾世清穿着一身肮脏的白色罪衣,头发散乱,面容浮肿灰败,早已看不出昔日吏部侍郎的半分威仪。他脖子上插着长长的亡命牌,上面用朱笔潦草地写着他的名字和罪行。他双目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对周遭的一切都已无知无觉,又仿佛穿透了这喧嚷的人群,看到了某些早已逝去的时光。

他曾是寒窗苦读的学子,曾是新科及第的进士,曾是步步高升的官僚……他曾拥有权势、财富、美人,曾自以为能一手遮天,玩弄众生於股掌。可如今,这一切都化作了泡影,只剩下这游街示众的耻辱,和即将到来的身首异处。

囚车在刑台前停下。兵士将他拖拽下来,押上那积满了暗褐色污迹的木台。他踉跄着,几乎站立不稳。监斩官端坐在上方的桌案后,面容肃穆。刽子手抱着鬼头刀,**着半边臂膀,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如同庙宇里执行天罚的泥塑神偶。

阳光惨淡,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打着旋儿,掠过刑台。

贾世清被迫跪在地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那死寂的眼中,似乎骤然掠过了一丝极其复杂的光。是悔?是恨?是惧?还是空?无人得知。他或许想起了那个被他构陷至死的旧属沈故园,想起了那个被他弃如敝履、最终惨死的芍药,想起了无数因他而家破人亡的冤魂……这些身影,此刻是否正聚集在刑场周围,冷冷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他血债血偿?

“时辰到!”监斩官掷下令牌。

那一声厉喝,如同惊雷,劈开了刑场上空的死寂。

鬼头刀扬起,在惨淡的日光下划出一道冰冷的弧光。

没有惊呼,没有挣扎。仿佛只是风吹过,一颗头颅便已滚落在地,双目圆睁,凝固着最后那一刻难以言说的神情。颈腔里的热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身下的积雪和刑台,那刺目的红,在素白与灰暗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狰狞、刺眼。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短暂的骚动,随即又迅速平息下去,只剩下更深的沉默。有人面露快意,有人不忍再看,更多的人,则是麻木地转身,默默散去。一场喧嚣,一场罪孽,最终,也不过是这京城年关底下,一抹迅速冷却、终将被白雪覆盖的暗红。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青囊阁内,沈云棠正在插一瓶梅花的手,微微一顿。她沉默了片刻,然后继续将那一枝姿态嶙峋的老梅,小心地插入素白瓷瓶中,调整着它的角度。没有快意,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与一种物伤其类的、深沉的悲悯。

“结束了。”她轻声说。

宋青书走到她身边,看着那瓶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缓声道:“孽缘已了,业债已偿。对他而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是的,解脱。从那无止境的权欲倾轧中,从那被罪恶腐蚀的心灵牢笼中解脱出来。只是这解脱的代价,太过惨烈。

二、 疯癫呓语 情障自囚

几乎就在贾世清人头落地的同一时刻,远在城南陈家那座被烧毁部分、更显破败的宅院里,另一场悲剧正在以一种荒诞而凄惨的方式上演。

陈景明,这位曾经风流倜傥、一掷千金的盐商之子,此刻正穿着那件早已污损不堪、被火星烧出破洞的大红喜服,在残雪未消、焦木横陈的院子里手舞足蹈。他头发蓬乱,脸上满是污垢,眼神狂乱而迷离,嘴角挂着痴傻的笑容。

“吉时已到!花轿来了!花轿来了!”他对着空无一人的院门大声喊着,声音嘶哑而兴奋,“云棠!我的新娘子!我来接你了!”

他跌跌撞撞地跑到一堆被雪半掩的焦黑木料前,那是他前几日亲手点燃的库房废墟。他徒手在冰冷的灰烬和残骸中扒拉着,指甲翻裂,渗出鲜血也浑然不觉。

“我的聘礼呢?我的南海珍珠!我的赤金头面!都哪里去了?快找出来!不能误了吉时!”他一边扒拉,一边焦急地喃喃自语。

几个试图上前阻止他的仆妇,被他状若疯虎地推开。他力大无穷,眼神凶狠,吓得无人再敢靠近。

“贾世清!你这老贼!敢抢我的新娘!我跟你拼了!”他突然又对着庭院中一株枯树怒吼,扑上去拳打脚踢,仿佛那棵树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陈母由丫鬟搀扶着,站在廊下,看着儿子这般模样,早已哭干了眼泪,只剩下绝望的麻木。家业毁了,儿子疯了,昔日门庭若市的陈家,如今只剩下债主临门和旁人的冷眼嘲笑。这一切,起因不过是一场求而不得的执念,一场建立在权势交易基础上的、扭曲的“爱恋”。

这哪里是爱?这不过是占有欲极度膨胀后形成的可怕情障。他将沈云棠视为必须夺取的猎物,将财富权势视为狩猎的工具。当工具失效,猎物无踪,他那被**填充的世界便彻底崩塌,只剩下这自我囚禁的疯癫幻境。

“儿啊……我的儿啊……”陈母发出一声微弱的、如同哀鸣般的呼唤。

陈景明似乎听到了,他猛地转过头,猩红的眼睛盯着母亲,看了半晌,忽然又咧嘴一笑,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娘,你别吵……云棠害羞,躲起来了……我这就去找她……找到她,我们就拜堂……给你生个大胖孙子……”

他说着,又转身冲向另一堆废墟,继续他那永无止境的、寻找“聘礼”和“新娘”的徒劳之举。

他那癫狂的呓语,那在废墟中执着寻觅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比刑场血光更令人心寒的画面。贾世清死于法律的制裁,而陈景明,则被自己心魔化作的孽缘,永远地囚禁在了无间地狱之中。**令人智昏,执念成障,其果报,便是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永恒煎熬。

三、 青灯古佛 红尘梦断

午后,雪后初霁的阳光,勉强给京郊的静心庵带来一丝暖意。庵堂坐落于山坳之间,比城内更加寒冷,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而冰冷的光。

沈云棠和宋青书乘坐的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庵门外。他们此来,并非为了祈福,而是为了却一桩心事,见一个“故人”。

庵堂内异常清冷,只有偶尔传来的、单调的木鱼声,敲破了这冰雪世界的寂静。在知客尼姑的引领下,他们穿过小小的庭院,来到一处僻静的禅房外。

禅房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一个纤细的身影,背对着门口,跪坐在蒲团之上。她穿着一身宽大的灰色缁衣,头上戴着同色的僧帽,完全遮掩了曾经的青丝秀发。她的面前,是一张简单的香案,供着一尊小小的、面容模糊的木质观音像,香炉里,三炷线香正升起笔直的、细弱的青烟。

她便是曾经的“芍药娘子”,如今的静慧师太。

沈云棠和宋青书没有进去,也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望着那仿佛已与这清冷禅房、与那袅袅香烟融为一体的背影。

她是贾世清那场孽缘中,最直接、也是最惨烈的牺牲品之一。她曾凭借美貌周旋于男人之间,企图以色侍人,换取富贵荣华。她将希望寄托在贾世清身上,却不知那看似坚实的依靠,实则是吞噬一切的漩涡。当她试图挣扎,甚至妄图利用所知秘密作为筹码时,便迎来了灭顶之灾。

她的“果报”,并非来自法律,而是来自她那错误寄托的、以色事人的孽缘本身。那孽缘如同镜花水月,看似美好,一触即碎,不仅未能带给她想要的安稳,反而让她香消玉殒(若非宋青书暗中施救,她早已是乱葬岗上一缕孤魂),最终只能在这青灯古佛之前,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对过往的斩断。

不知过了多久,静慧,或者说芍药,似乎察觉到了门外的目光。她敲击木鱼的手微微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用一种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的声音,缓缓吟道:

“一切恩爱会,皆由因缘合。合会有别离,无常难得久。”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这佛偈从她口中诵出,带着一种勘破世情的沧桑与决绝。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娇媚鲜活的芍药,也不再是那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怨魂。她斩断了与红尘的一切牵连,包括那些爱,那些恨,那些不甘与悔恨。对她而言,那场以生命为代价的孽缘,已然了结。剩下的,便是这古佛青灯下的残生,了无挂碍,亦无悲喜。

沈云棠听着那佛偈,心中最后一丝因过往恩怨而产生的波澜,也渐渐平复。她对着那背影,双手合十,微微欠身,然后,与宋青书悄然转身离去。

有些孽缘,以死亡告终;有些,以疯癫延续;而有些,则在这晨钟暮鼓中,化作了冰冷的灰烬。

四、 新桃旧符 因果不虚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色,与地面的白雪相互映照,瑰丽中透着寒意。

沈云棠和宋青书回到了青囊阁。阁内,已点亮了灯火,温暖而安宁。桌上摆着简单的年夜饭菜肴,虽不丰盛,却透着家的温馨。

沈云棠亲自研墨,铺开红纸。宋青书执笔,饱蘸浓墨,写下了一副新的桃符。

“雪霁云开孽缘散。”

“春回大地本心明。”

横批:“因果不虚。”

墨迹淋漓,笔力遒劲。这不仅仅是为辞旧迎新而写的吉祥话,更是对过去近八十回风风雨雨、恩怨情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与警示。

沈云棠看着那副桃符,轻声道:“世人只道孽缘是镜花水月,却不知那镜中之花,亦是自身**所投射;水中之月,亦是自身妄念所凝结。强求来的,终究是虚妄;不择手段得到的,必不长久。**如此,权欲、财欲,又何尝不是?”

宋青书放下笔,握住她微凉的手,目光温暖而坚定:“过往孽缘已了,因果已现。从今往后,是我们的新生。”

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开始变得密集起来,此起彼伏,努力地驱散着旧岁的晦气,迎接着新年的希望。那喧嚣的人间声响,与庵堂寂寥的木鱼声,与刑场死寂的血腥,与疯癫者无助的呓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红尘俗世最真实、也最残酷的画卷。

孽缘终有果报时。无论是血溅刑场,还是疯癫自囚,或是青灯古佛,都是那强求的、扭曲的**,最终结出的、必然的苦果。

沈云棠依偎在宋青书身边,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与夜空中偶尔绽放的、绚烂却短暂的烟花。

她的心中,一片澄明。

所有的爱恨情仇,所有的孽缘纠葛,至此,终于落下了帷幕。

新的篇章,即将开始。而那把斩断过往、名为“智慧”与“放下”的利剑,将永远高悬于心,警醒着未来路上的每一步。

(第二卷:风月劫 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