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4章 明珠暗投契约成。

浮世金钗录 第4章 明珠暗投契约成。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时值暮春,连下了几日的绵绵细雨终于歇住,天色却仍未放晴,一片沉郁的灰白,压在威北侯府那一片连绵起伏的碧瓦飞甍之上。空气里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气息,混合着庭院中晚开牡丹的甜腻芬芳,形成一种既生机勃勃又令人莫名窒息的氛围。

沈云裳坐在临窗的一张梨花木嵌螺钿扶手椅上,身子微微僵直。她身上穿的还是三日前冒雨投亲时那身半旧的月白绫缎裙,虽已浆洗干净,但在满室流光溢彩的富贵陈设映衬下,依旧显得格格不入,如同误入琼苑的一株瘦弱蒲草。

这里是威北侯府太夫人所居的“颐福堂”东次间。地上铺着厚厚的缠枝牡丹波斯地毯,脚踩上去,悄无声息。多宝格上陈列着官窑瓷器、白玉摆件,角落里一座紫檀木座子上搁着鎏金异兽纹铜熏炉,正袅袅吐出清甜的苏合香气。一切都精致、堂皇,却也冰冷、沉重,无声地诉说着侯府百年的底蕴与规矩。

三天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仿佛一场模糊而惊悸的梦。母亲病逝前的再三叮嘱,孤身上路的惶恐,抵达侯府角门时浑身湿透的狼狈,被引去见太夫人时那满屋子探究、审视,甚至带着些许轻蔑的目光……记忆碎片般掠过心头,最后定格在太夫人那双看似浑浊,实则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上。

当时太夫人只淡淡说了句:“既是姑太太家的孩子,便是亲戚,先安置下来,好生歇着罢。”便由一位姓李的嬷嬷引着,住进了这府邸西北角一处僻静的小院“倚云馆”。这三日,除了一日三餐有丫鬟按时送来,并无人来打扰她,仿佛她被这偌大的侯府暂时遗忘。但云裳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威北侯府门第高贵,她一个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远亲表姑娘,岂是白白收留的?命运的砝码,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帘栊轻响,一位身着赭色缠枝莲纹缎面比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嬷嬷走了进来,正是太夫人身边最得力的李嬷嬷。她脸上带着标准的、既不亲近也不疏远的笑意,道:“表小姐,太夫人请您过去说话。”

云裳心中一紧,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站起身,微微颔首:“有劳嬷嬷带路。”

再次踏入颐福堂的正厅,气氛与那夜又自不同。太夫人端坐在正中的紫檀木罗汉床上,身着沉香色遍地金通袖袄,额间戴着同色嵌绿松石眉勒,神色端凝。下首两溜酸枝木大师椅上,坐着几位衣着华贵的女眷。云裳垂着眼,不敢细看,只依着前日李嬷嬷简单提点的规矩,上前几步,规规矩矩地跪在早已备好的蒲团上,行了大礼:“云裳给太夫人请安,问各位夫人安。”

“起来吧,孩子。”太夫人的声音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这儿日住得可还习惯?”

“回太夫人,一切都好,谢太夫人垂怜。”云裳站起身,声音轻柔却清晰,姿态恭谨。

太夫人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似是打量,又似是权衡。随即,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云裳心上:“你母亲去得早,留下你一人,着实可怜。我们这样的人家,最重骨肉亲情,断没有看着自家血脉流落在外的道理。既来了,侯府便是你的家。”

云裳心头一暖,鼻尖微酸,正要再次拜谢,却听太夫人话锋微微一转。

“不过,云裳啊,”太夫人端起手边粉彩盖碗,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叶,语气依旧平和,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侯府虽大,却也有侯府的规矩。一大家子人,上下几百口,睁着眼睛看着。你年纪渐长,终归要有个出处。是寻常依附,将来由着主母配个小子或外嫁,还是……另有一番造化,全看你自家的缘法,也看你,懂不懂事。”

云裳的心沉了下去。她知道,那“出处”和“造化”便是关键。她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坚定,再次屈膝:“云裳愚钝,但请太夫人明示。云裳蒙侯府收留,已是天大的恩典,不敢再有奢求,唯愿能报答太夫人与侯府于万一。”

这番话,既表明了感恩,也显示了顺从,更留出了听候安排的余地。太夫人眼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她放下茶盏,对李嬷嬷使了个眼色。李嬷嬷会意,从一旁的红木匣子里取出一份早已备好的泥金笺纸,递到云裳面前。

“这是一份契书,”太夫人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你且看看。”

云裳双手接过,指尖微凉。展开笺纸,一行行工整的小楷映入眼帘。与其说这是一份收养文书,不如说是一份清晰界定权利与义务,甚至带着些许交易性质的“契约”。

契书中写明,侯府将正式接纳沈云裳为表小姐,给予她相应的份例、住所、使唤丫鬟,并负责她日后的教养、婚嫁。在外,她是侯府的亲戚,享有一定的体面。

而云裳需要做的,则条条分明:

其一,安分守己,恪守闺训,一切言行需以侯府声誉为先。

其二,需尽心侍奉太夫人,承欢膝下,以全孝道。

其三,需与府中各位小姐和睦相处,尤其需与二房嫡出的三小姐陈月柔多加亲近,以其为楷模,必要时,需维护、辅佐。

其四,婚嫁之事,须由太夫人与侯爷、夫人做主,不得自行主张。

其五,……

条款细致,将云裳未来在侯府的角色定位得清清楚楚。她不是纯粹寄人篱下的孤女,而是被“投资”的“资产”,是需要为侯府,特别是为太夫人这一支脉,带来回报的。那“造化”,便是在这框架之内,若能依循条款,博得欢心,或许能谋得一门好亲事,为侯府,亦为她自己,挣一个前程。若不能,那便是“明珠暗投”,最终泯然于众,甚至结局堪忧。

云裳逐字逐句地看着,心潮起伏。她想起母亲临终前拉着她的手,泪眼婆娑:“裳儿,威北侯府门第高贵,此去……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但为今之计,那是你唯一的生路。切记,收敛锋芒,谨慎言行,万事……且忍一时。”母亲浑浊的眼中,有着对她未来的无限忧虑,也有着对侯府深似海的隐约恐惧。

此刻,手握这纸契约,母亲的话言犹在耳。她明白,自己没有退路。父母双亡,家产被族中叔伯觊觎瓜分,若非母亲早有防备,让她带着一些体己和这最后一条投亲之路,她恐怕早已被迫嫁与那富商做填房,或是命运更为不堪。

留在这里,至少还有一方屋檐,一口安稳饭,一个虽然渺茫却并非全无可能的未来。而代价,是她的自由,是她未来人生的主导权,是她从此需要在这朱门绣户中,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她纤细的手指微微收紧,将那泥金笺纸捏出了一道细微的折痕。片刻的沉默,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或探究,或怜悯,或淡漠,或带着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终于,她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不甘或怨愤,只有一种认命般的平静,以及在这平静之下,破釜沉舟的决心。她再次跪了下去,双手将契书举过头顶,声音清晰而沉稳:

“云裳,谨遵太夫人安排。蒙侯府不弃,愿签此契,日后定当恪守条款,尽心尽力,不负太夫人与侯府恩德。”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这是她对自己的宣告,也是向这深宅大院递交的投名状。

太夫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切些的笑意,摆了摆手:“好孩子,快起来。既然应了,从此便是一家人。李嬷嬷,取印泥来。”

鲜红的指印,按在了泥金笺纸末尾“沈云裳”三个清秀小字旁。那一抹红,刺目惊心,仿佛心头滴出的一粒血珠,又像是正式踏入这命运棋局的第一枚烙印。

契约即成。

李嬷嬷收起契书,太夫人的态度明显和蔼了许多,开始为她介绍在座的几位女眷。

“这是你大舅舅房里的,侯夫人柳氏。”太夫人指向右首第一位。

那是一位年约四旬的妇人,穿着绛紫色缕金百蝶穿花缎裙,容貌端庄,眉宇间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郁色和淡淡的倨傲。她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在云裳身上一扫而过,并未多言。云裳知道,这位便是如今的侯府当家主母,威北侯陈延的正妻柳文蔷。她似乎对云裳这个“外来者”并不十分在意,或许府中此类远亲太多,早已引不起她的兴趣。

“这是你二舅舅房里的,二夫人秦氏。”

坐在左首第一位的二夫人秦玉娥,则完全是另一番气象。她看上去比柳氏年轻些,穿着海棠红绣折枝玉兰的锦缎褙子,梳着华丽的牡丹头,插戴着一套赤金点翠头面,珠光宝气,明艳照人。她未语先笑,一双丹凤眼流转生辉,在云裳行礼时,亲自虚扶了一下,声音清脆悦耳:“哎哟,快别多礼了。真是个齐整孩子,瞧这通身的气派,倒像是我们府里自家小姐似的。老太太,您说是不是?”她说话间,眼风已扫过太夫人,亲热而又不失分寸。

云裳心中微凛,这位二夫人秦氏,显然是个极厉害的角色,八面玲珑,且在这府中颇有脸面。

“这是你三姑姑,”太夫人又指向一位坐在稍远些位置,穿着素雅湖蓝长裙的妇人,“她平日喜静,多在自个儿院里礼佛。”

三姑姑陈婉如容貌清秀,眉目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轻愁,对云裳温和地笑了笑,并未多言。

介绍完毕,太夫人又道:“你月柔妹妹今日去她外祖家了,晚些你便能见到。你们年纪相仿,正好作伴。” 提到陈月柔,太夫人的语气明显柔和了几分,足见对这位孙女的疼爱。

正说着,外头丫鬟禀报:“二爷、三爷来给太夫人请安了。”

帘栊再次掀起,两位年轻公子先后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男子约二十出头,身着宝蓝色暗纹番西花锦衣,腰束玉带,面容俊朗,眉眼间与二夫人秦氏有几分相似,只是神色间带着一股养尊处优的慵懒和漫不经心。他便是二房的嫡长子,府中的二少爷陈瑾。

紧随其后的男子,年纪稍轻,约十七八岁,穿着石青色直裰,容貌清俊,气质却略显沉郁安静,进来后便垂首立在稍后的位置,这是三房的庶子,行三的陈瑜。

二人向太夫人及各位夫人行礼问安。

陈瑾的目光很快便落在了云裳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与好奇,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这位便是前几日来投亲的表妹?果然生得标致。”他的目光让云裳感到些许不适,她微微侧身,敛衽行礼:“二表哥。”

陈瑜则只是循规蹈矩地拱了拱手,叫了声“表妹”,便不再多言。

太夫人笑道:“正好你们来了。云裳已签了契书,日后便在府里长住。你们做兄长的,要多加照拂。”

陈瑾笑嘻嘻地应了:“祖母放心,如此可人的表妹,孙儿自然要好生照顾。”言语间带着些许轻浮。

秦氏嗔了他一眼:“瑾儿,休得胡言,仔细吓着你表妹。”话是责备,语气里却并无多少恼意。

又略坐了片刻,太夫人面露倦色,便让众人散了。李嬷嬷亲自送云裳回倚云馆,同时带来了两个小丫鬟,一个名唤春纤,一个名唤秋纹,算是正式拨给她使唤的人。

回到那座僻静的小院,云裳屏退了春纤和秋纹,独自一人坐在窗下。窗外,一树晚开的玉兰,花瓣边缘已见焦褐,在灰白的天色下,无精打采地垂着头。

她摊开手掌,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印泥的黏腻触感。一纸契约,她便将自己“卖”与了这深似海的侯府。前途茫茫,吉凶未卜。

“明珠暗投……”她低声咀嚼着这四个字。母亲曾说,她出生时,父亲梦到有明珠入怀,故取名“云裳”,寓意“云想衣裳花想容”,亦是珍视如宝。可如今,这颗明珠,却投入了这侯门巨宅的暗沉漩涡之中。是会被这漩涡吞噬,碾落成泥?还是能在这暗沉中,凭借一点微光,寻到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磨砺出不同于凡俗的光芒?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从按下指印的那一刻起,那个在父母羽翼下虽不富贵却无忧无虑的沈云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威北侯府的“表小姐”沈云裳,一个需要时刻谨记契约、步步为营的女子。

她站起身,走到妆台前,铜镜中映出一张苍白却难掩清丽的面容,眉眼间依稀还有几分稚气,但一双眸子,却已沉淀下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决然。

“既然无路可退,那便只能向前。”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道。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和环佩叮当之声,伴随着一个娇脆悦耳,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意味的声音:

“云裳表姐可在屋里?妹妹我来瞧瞧你。”

云裳心中一动,是那位太夫人口中与她“年纪相仿,正好作伴”的三小姐,陈月柔来了。

真正的风波,似乎从这一刻,才正要开始。她整理了一下衣裙,深吸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符合“表姐”身份的、温婉而略带怯生生的笑容,转身向门口迎去。

窗外,天色愈发阴沉,似乎又一场春雨,即将来临。而这侯府深处的暗涌,也已随着这第一道访客的身影,悄然漫入了倚云馆的门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