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23章 金樽酒冷繁华歇。

浮世金钗录 第123章 金樽酒冷繁华歇。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夜幕笼罩下的镇北侯府,恍如一头垂死的巨兽,在寒冬中喘息。府内灯火通明,却掩不住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衰败。丫鬟仆从们端着金盘玉盏,脚步匆忙地穿梭于廊庑之间,神情中却不见往日的从容,只有压抑不住的惶恐。

明日,便是镇北侯府被抄家问罪之期。今夜这场盛宴,是这百年世家最后的绝唱。

老夫人萧氏端坐正堂,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那双曾经犀利如鹰的眼眸,此刻平静得令人心惊。她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目光缓缓扫过堂下济济一堂的儿孙。

“都到齐了?”她的声音不高,却让满堂窃窃私语戛然而止。

“回母亲,除了三房的那个孽障,全都到了。”长子慕容晟躬身回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萧老夫人微微颔首,目光在空着的那个座位上停留片刻,那里本该坐着她的嫡孙慕容昭——那个三日前已被押入天牢的家族继承人。

“开宴吧。”

随着她一声令下,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金盘盛着驼峰,玉盏斟满琼浆,丝竹声起,舞姬翩跹,一切仿佛还是那个权倾朝野的镇北侯府应有的气派。

然而,席间的笑声太过刻意,举杯的手微微颤抖,就连那悠扬的乐曲,也掩不住角落里偶尔传来的低泣。

慕容晟举杯起身,强挤出一丝笑容:“今日家宴,不必拘礼。我慕容氏百年荣光,岂是一时风雨能够撼动?来,满饮此杯!”

酒入愁肠,化作无限凄凉。

萧老夫人冷眼看着这一切,思绪却飘回了四十年前的那个夜晚。

---

那是承平十八年的上元夜,整座京城灯火如昼。刚刚承袭爵位的老侯爷慕容锋,在府中大摆筵席,庆祝慕容氏又一位女儿被选入宫中为妃。

那时的镇北侯府,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府门前车水马龙,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皆来道贺。皇帝亲赐“国之柱石”金匾,高悬正堂。十八盏琉璃宫灯将整个府邸照得亮如白昼,连庭院中那株百年海棠,枝头都系满了金丝银线。

酒过三巡,老侯爷慕容锋已有七分醉意。他大手一挥,命人抬出十口沉香木箱,打开一看,满室生辉——全是金银珠宝、古玩玉器。

“这是我慕容家这些年的积蓄!”慕容锋朗声大笑,声音洪亮得震得梁上灰尘都簌簌落下,“区区俗物,不及我慕容氏权势之万一!”

席间宾客无不艳羡,谄媚之词不绝于耳。

年仅十六的萧氏——那时的萧姨娘,坐在女眷席的末位,望着这场景,心中却莫名一紧。她记得老家有句俗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慕容家如此张扬,恐怕不是吉兆。

宴至酣处,老侯爷更是命人将皇帝御赐的南海珍珠取出,随意分赏给在座宾客。那颗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就这么轻飘飘地落入他人手中。

“父亲,”萧姨娘的夫君,时任兵部侍郎的慕容钧低声劝谏,“御赐之物,如此分发,恐有不妥。”

“有何不妥?”老侯爷不以为然,“我慕容家功高盖世,皇上岂会在意这些小事?况且,权势不用,更待何时?”

说罢,他又命人打开府库,取出十万两白银,言称要重修京城外的慈恩寺,为慕容家祈福。

那一夜,金樽美酒,歌舞不休,直至天明。

萧姨娘记得清楚,宴席散去时,老侯爷醉醺醺地拍着慕容钧的肩膀说:“儿啊,记住,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慕容家能有今日,全凭敢作敢为!”

这句话,成了慕容家此后四十年的行事准则。

---

“祖母,您怎么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将萧老夫人从回忆中唤醒。

她低头看去,是重孙儿慕容琪,今年方才五岁,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不解地望着她。

萧老夫人心中一痛,伸手将孩子揽入怀中。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明日将如何面对抄家之祸?

“琪儿怕吗?”她轻声问。

孩子摇摇头,又点点头:“丫鬟们说,明天会有很多官兵来家里,是真的吗?”

席间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对重祖孙身上。

萧老夫人深吸一口气,环视满堂儿孙,声音陡然提高:“你们都听见了?连五岁孩童都知道明日之祸,你们却还在这里强颜欢笑,自欺欺人!”

丝竹声戛然而止,舞姬们识趣地退下。偌大的厅堂里,只剩下烛火噼啪作响。

“母亲息怒,”次子慕容晖起身道,“事已至此,不如想想如何保全家族血脉。”

“保全血脉?”萧老夫人冷笑一声,“四十年来,你们何曾想过‘保全’二字?仗着祖荫,在朝中结党营私;倚仗权势,在地方强取豪夺;就连皇室公主,也敢拒婚羞辱!如今大祸临头,才想起保全血脉,不觉得太晚了吗?”

一番话说得众人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慕容晟长叹一声:“母亲教训的是。可孩儿始终不解,我慕容家世代忠良,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忠良?”萧老夫人猛地站起身,手中佛珠重重拍在案几上,“你们也配称忠良?我来告诉你们,慕容家是如何从‘忠良’走到今日的!”

她颤巍巍地走到厅堂中央,指着那幅高悬的“国之柱石”金匾:

“四十年前,你们祖父仗着军功,在朝堂之上公然顶撞太子;三十年前,你们父亲为夺人田产,构陷清河崔氏满门;二十年前,你们兄弟为掌控盐铁,逼死三任漕运使!这些,就是你们口中的‘忠良’?”

满堂寂然,落针可闻。

萧老夫人继续道,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凉:“最不该的,是五年前那场科举舞弊案!为了一个进士名额,你们竟敢买卖考题,陷害无辜学子,导致江南才子张子谦投江自尽!如今主审此案的,正是张子谦的同年好友!你们说,这是否是报应?”

几个年轻子弟面露惊诧,显然不知此事内情。

“母亲,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慕容晟苦笑,“明日抄家,慕容家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没入官婢。百年世家,就此烟消云散。”

萧老夫人缓缓走回座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我今日旧事重提,不是要责备谁。我也有错,明知你们行事过分,却从未强力阻止。我只想让你们明白一个道理:有权有势只用三分,留与七分与儿孙。”

她停顿片刻,让这句话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我们慕容家,就是把十分权势都用尽了!对待政敌,赶尽杀绝;对待商贾,强取豪夺;对待百姓,欺压凌辱。就连皇室,我们也从不留余地!这样的家族,岂能长久?”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连滚带爬地进来:“老夫人,宫里来人了!”

众人脸色骤变,这个时候宫中来使,莫非连最后一夜都不给他们?

然而进来的却不是宣旨太监,而是一个小内侍,悄无声息地走到萧老夫人面前,递上一封密信,随即匆匆离去。

萧老夫人拆信一看,脸色变幻不定。

“母亲,是...”慕容晟急切地问。

萧老夫人将信纸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是太后身边的苏嬷嬷派人送来的。她说,明日抄家,让我们做好准备。另外,她已安排琪儿和几个年幼的孩子,由心腹护送出去。”

一丝希望在众人眼中燃起。

“但是,”萧老夫人语气转冷,“只能救走五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其余人,各安天命。”

话音刚落,厅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五个?怎么够?”

“我的孩儿才十一,就不能通融吗?”

“凭什么他家的孩子能走,我家的不行?”

争吵声、哭闹声、哀求声混杂在一起,方才还维持着体面的慕容家众人,此刻已全无世家风范,为那几个逃生名额争得面红耳赤。

萧老夫人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无限悲凉。这就是她守护了一生的家族,大难临头,连最基本的骨肉亲情都不顾了。

“都住口!”她厉声喝道,“抽签决定,生死由命!”

---

半个时辰后,五个幸运的孩子被选出,由心腹丫鬟带着去准备行装。其余人面色灰败,如丧考妣。

萧老夫人命人重新斟酒,举杯道:“今夜或许是我慕容家最后一宴。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永无机会了。”

她饮尽杯中酒,开始讲述那些被尘封的往事。

“你们可知,四十年前,慕容家虽也是世家,却远不如后来显赫。那时我们家规森严,待人宽厚,在朝在野,声誉极佳。”

她回忆起自己刚嫁入慕容家时的情形:“那时的家宴,虽不及后来奢华,却温馨和睦。每有灾年,慕容家必定开仓放粮;每有寒士,必定慷慨相助。朝中若有争议,慕容家从不赶尽杀绝,总留三分余地。”

“正是这份谨慎和仁德,让慕容家步步高升,终成朝廷栋梁。”

“那后来为何变了呢?”一个年轻孙女轻声问。

萧老夫人长叹:“后来,权力大了,人心就变了。你们祖父开始相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你们父亲更是变本加厉。记得他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慕容家就是王臣之首,有何不可为?’”

她看向慕容晟:“你继任家主后,非但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为了掌控北方盐引,你逼死多少盐商?为了扩建府邸,你强拆多少民房?这些,你真当无人知晓吗?”

慕容晟面色惨白,低头不语。

“最让我痛心的,是昭儿。”萧老夫人眼中泛泪,“那孩子本性质朴,却被你们教导得骄横跋扈。去年在街上纵马伤人,不但不悔改,反而叫嚣‘我乃镇北侯世子,打死个把贱民又如何’!这等话传出去,慕容家岂能不遭人恨?”

几个旁支族人窃窃私语,显然对长房所作所为早有不满。

萧老夫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个家族,外表光鲜,内里早已腐朽不堪。

“你们记住,”她一字一句道,“今日之祸,非一日之寒。是四十年来的专横跋扈,是三代人的不知收敛,才酿成这杯苦酒!”

她命人取来家谱,在烛火下缓缓翻开:“慕容家自太祖时起家,至今已一百八十四年,历经七代。前四代,谨守‘势不可用尽’的家训,步步为营。后三代,忘乎所以,终至今日。”

她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慕容琪赶紧为她捶背。

“祖母,喝口水。”孩子乖巧地递上茶杯。

萧老夫人接过茶杯,眼中泪光闪烁:“多好的孩子啊...若不是生在慕容家,本该有大好前程...”

她环视满堂儿孙,声音哽咽:“我今日最后悔的,不是明日抄家,而是没有在四十年前那个上元夜,坚决阻止你们祖父的张扬!若当时我能坚持家训,慕容家或许不会如此显赫,但绝不会落到今日这步田地!”

她颤巍巍地站起身,走到厅堂中央,仰望那块金匾:

“有权有势只用三分,留余七分与儿孙。这不是怯懦,是智慧!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这是天地常理!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忽然,府外传来鸡鸣声。

天快亮了。

萧老夫人整了整衣冠,端坐下来,神情恢复了平静:“都回去换上官服吧,慕容家就是死,也要死得体面。”

众人默默起身,相继离去。

最后离去的慕容晟在门口停下脚步,回头望着母亲:“母亲,若有来世...”

“若有来世,但愿不再生于权贵之家。”萧老夫人闭目道。

厅堂内最终只剩下萧老夫人一人。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东方已现鱼肚白,黎明将至。

她想起四十年前那个上元夜的最后时刻,宾客散尽,老侯爷醉倒在金玉堆中,她独自一人站在庭院里,看着那株挂满金银的海棠,心中莫名不安。

如今,那株海棠早已枯死,就如同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

“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终究是一场空。”她喃喃自语,“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门外响起整齐的脚步声,铠甲碰撞声,官兵已经到了。

萧老夫人缓缓整理好衣冠,端坐在正堂之上。

在她面前,是残羹冷炙,杯盘狼藉。

金樽酒冷,繁华已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