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 第61章 一锅汤的事

贵妃们尝着自己亲手煮的鸡汤,惊呼连连。

“这汤真鲜!”

“比御厨的还好!”

“火候真是神奇!”

孟鸢只笑,眼底泛光。

“各位娘娘,这是人手的味。——御厨有技,您们有心。”

太后听说后,命人送了赏。

“叫那孟氏来,本宫要问她——这‘平民食课’,还教什么?”

孟鸢跪下回道:“下次,教做馒头。”

“馒头?”太后笑了,笑得真心。

“这宫里三十年没见过手做的馒头了。”

孟鸢笑着应:“蒸气出来的那一刻,才是香的。”

太后眯着眼点头。

“那就等你的气。”

当夜孟鸢回到外院,火光柔和,豆浆的味又飘起来。

灰衣内侍趴在桌上:“娘子,您今日教得真热闹,德妃都说要您开第二堂!”

“她要学什么?”

“馒头。”

“馒头啊。”孟鸢笑,眼里柔光一闪,“我倒真有方子。”

她把水烧开,撒面、揉面、起泡。

手心的面团越揉越温顺。

“娘子,您又自己做?”

“试一试。”她轻声说,“明天要教人,得先安火。”

夜深,锅盖“噗”地一声。

蒸汽一冒,香气扑面。

她掀盖的一瞬间,热气蒙住眼。

一笼白馒头,圆滚滚,热腾腾。

孟鸢忍不住笑,心里忽然一阵软:“这才是日子。”

她挑了一个,小口咬下去。

麦香、甜气、软糯。

味道极简单,却比宫宴的百味更让人心安。

“要是柳氏在,一定说我偷吃。”

她一边笑,一边在心里轻声说,

“娘,我做的馒头——发了。”

第二天,天刚亮。

整个宫里都飘着馒头香。

连太子路过御花园时,都忍不住笑着对随从道:

“她真是……连面气都能驯服。”

随从小声:“殿下,娘子说,火候到,气自己上。”

孟鸢一早就在揉面。

面盆比她的胳膊还大,她两手往里一插,“咚”的一声,面气跟着窜出来。

她的袖口挽得高高的,额前几缕碎发被汗贴在脸上。

灰衣内侍趴在门口,看得直咽口水。

“娘子,您这手劲……真好看。”

“揉面是心事,手得跟着想。”

孟鸢头也不抬,手下的面团被她摔在案上,啪地一声。

“听——这响,才叫活。”

面团被她反复折、压、推,越揉越软,

连空气都带着一股面香,混着热气,像要把整个人都包进去。

“娘子,今日教什么?”

“花卷。”

“又是面?”

“人要吃饭,哪能不吃面。”

她笑着抹了把汗,抬头时眼睛亮亮的,“火和面是最讲缘分的东西。”

这一日,御花园里又热闹了。

几位娘娘早早来了,一个个卷着袖子,却都不敢下手。

“娘子,这面……它动。”

“娘子,本宫一拉它,它粘。”

孟鸢笑得不行。

“面活了。怕什么。”

她走到桌前,手一搭,随手一拉一卷。

面条在她手里像有生命似的,被扭成一个个漂亮的花卷。

“娘子,这真好看!”

“真香!”

“等蒸出来再香。”她笑。

“火要稳,气要透,盖子不能掀太早。”

她说得认真,语气又轻柔,听得人心也跟着软。

“娘子,您总说火稳、气透,像说人似的。”

“本来就一样。”孟鸢笑,“人一急,气就乱。”

“那娘子您从来不急?”

“急也得笑。”

她说这话的时候,蒸汽正从锅缝里冒出来,白白的气在阳光下打着旋儿。

一个小宫女不小心被烫到,吓得哎呦一声。

孟鸢忙过去,拉着她的手吹。

“没事,疼一下就过了。”

“娘子,您也被火烫过吗?”

“多了。”她笑,伸出手背。

几处旧疤,早不红,却摸着硬。

“火不疼,就不香。”

小宫女眼睛一亮:“那我也要忍。”

孟鸢揉揉她的头:“火疼不怕,人心别凉。”

灰衣内侍在旁边笑得直抹眼泪:“娘子,您要是再这么说下去,怕是连太子都要来听课。”

孟鸢低头一笑:“他要真来,我就让他打鸡蛋。”

“打鸡蛋?”

“打得不好,蒸不松。”

“那殿下怕是得挨训。”

——

锅里“咚”地一声响,盖子被蒸气顶起一点,

那股新出的面香瞬间散开。

是软的、甜的,夹着一点点酵气。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就是花卷的味。”孟鸢揭开盖子,

一笼花卷胖乎乎的,排得整整齐齐,

白气冒着,顶上洒了几粒芝麻。

她用筷子夹起一个,撕开。

里面层层叠叠,热气直往外冒。

“娘子,这能吃了吗?”

“能。”

第一个尝的就是德妃。

她小心地咬了一口,下一刻眼睛都弯了。

“这比甜点还好!”

“娘子,您这花卷要是卖出去,怕是能买下半个宫。”

“宫我不稀罕。”孟鸢笑,

“我稀罕人吃完这口,能笑。”

——

课散后,太后又派人来赏。

说是“火候得宜,人气亦盛”。

她收了谢恩,回到外院时,天已经微暗。

院子里风轻轻的,树影斜斜地落在门上。

锅台上的火还没灭,

豆浆在角落“咕噜咕噜”地翻,

锅盖被热气顶得一抖一抖。

孟鸢挽袖走过去,顺手开盖,

香味扑面。

她不由笑出来:“嗯,火候正好。”

灰衣内侍端着一碗饭过来:“娘子,您都忙一整天了,也吃口热的吧。”

“什么菜?”

“豆腐炖青菜。”

她舀了一勺,舌尖一碰——

清淡的味儿,一点油,一点盐,却香得人心安。

“就喜欢这味。”

“娘子,宫里人都说您真能把穷菜做出福气味。”

“那是因为他们没吃过穷。”

她放下筷子,语气轻轻的,“能吃饱,就是福。”

夜里,她坐在门槛上歇气。

天上的月亮正圆,风一吹,凉里带甜。

远处传来笙声,是宫里的夜宴。

她听了一会儿,心底发出一声叹。

“热闹的地方,反而没味。”

灰衣内侍趴在屋里打盹,

锅里的豆浆慢慢冷了,表面起了一层皮。

她掀起锅盖,看着那层皮,忽然笑出声。

“娘子笑什么?”

“想起我娘。”

她眼底带着一点亮,“她总说,豆花不撇皮,汤才醇。”

“您母亲真懂。”

“懂。”她声音软下来,“她懂人。”

门外传来脚步声。

她回头,火光一照,是一个穿青衫的身影,立在门口。

“嫂嫂。”

周临安的声音低低的。

他走进来,身上带着一点尘气,一点风。

孟鸢怔了一下,几乎以为自己听错。

“你怎么——”

“奉差入宫。”

他放下书箱,笑着,“听说宫里有人教做饭,学生也来学。”

孟鸢嘴角一弯:“你这差来得真巧。”

“巧得刚好。”

他看着桌上的锅,“嫂嫂,这锅气还在。”

“还在呢。”她笑,“火没灭,气就有。”

两人相视而笑。

火光跳动,映着一屋温暖。

“吃过饭没?”

“没。”

“那就别说话。”她转身去盛饭,“我炖了青菜。”

饭香一出,两人都没再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吃。

筷子碰碗的声音一点点回荡,锅底的火光柔柔的。

周临安吃得极认真,吃到第三口,忽然抬头:“嫂嫂,这味跟小时候一样。”

“是吗?”

“嗯。那时候你总说,饭要趁热。”

“现在也要。”

她抬眼,眼底全是笑,“饭冷了,心也凉。”

他们吃到很晚。

火慢慢小下去。

孟鸢抬手压了压柴,火星溅起来一两点。

她忽然轻声说:“你在外头……吃得惯不?”

“吃不惯。”

“那你还长这么高?”

“想你做的饭,撑出来的。”

他说得极认真。

孟鸢被逗得笑弯了腰。

“你呀——”

“嫂嫂,”他忽然低声,“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她怔了一下,笑意一僵。

火光照着她的脸,亮处柔软,暗处藏着不言的东西。

“傻话。”她轻声道,“饭得一顿一顿吃,火也得一日一日烧。”

外头风起,锅里的汤“咕噜”一声,泡沫破了又生。

孟鸢站起来,关火,回头时,眼底的光一点点落。

“明儿再吃。”

一阵咚咚锵锵的动静,混着米香和油气,让人一睁眼就饿。

孟鸢醒得早。

她一推门,冷风钻进来,火塘那边还冒着一点余红。

灰衣内侍趴在案上睡着了,嘴边沾着一粒芝麻。

“昨夜又偷吃?”

“娘子!”他一激灵坐起来,“我是在试味。”

“嗯。”她笑,

“味道可好?”

“甜。”

“那就成。”

她重新点火,这一切她都熟得不能再熟,锅铲一翻,油响“呲啦”一声,那一刻她心里就安稳了。

周临安来的时候,

她正把汤倒进陶罐里。

“你起这么早?”孟鸢抬头,

火光照在他脸上,把少年那点清俊照得更明。

“膳房要点名,我得先去登记。”

“记录官还要早起?”

“谁让我是新来的。”

他说着,把书卷往案上一放。

“嫂嫂,你这锅汤是做什么的?”

“清炖排骨。太后牙口不好,肉要炖烂。”

“我来尝?”

“滚。”孟鸢笑着瞪他,“还没出锅呢。”

“嫂嫂——”

“再嚷,我就让你去剥蒜。”

“那我剥。”他笑着卷起袖子。

他真去剥了。

手生,蒜一滑,啪地掉到地上。

他低头去捡,头发扫到她的胳膊。

那一下几乎什么也没发生,可孟鸢心头微微一颤。

“笨手笨脚。”她掩着笑,“你以后可别进厨房。”

“可我小时候就在厨房长大的。”

“那你怎么还不会剥蒜?”

“因为那时我只看你。”

孟鸢一愣,手上那勺汤差点洒出来。

她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油热了。”

“哦。”

两人都没再说话。

锅里的汤咕噜咕噜冒着泡,汤面泛出一层油光,香气一点点溢出来。

不多时,太监来传话。

“孟娘子,太子殿下要先试膳。”

孟鸢嗯了一声,收拾好碗盏。

临安要跟去登记,她却拦了。

“你不必跟。”

“可是嫂嫂——”

“别嫂嫂嫂嫂地叫了。”她笑,“叫我孟氏。”

“我不。”他小声嘀咕,“我叫得顺口。”

她瞪了他一眼,

“顺口也不行。”

太子今日的心情显然不错。

他坐在书案后头,衣襟微敞,手里拿着折子,听着外头风声。

孟鸢端汤进去。

汤色清亮,香不冲鼻,碗边全是细细的雾。

太子看了一眼,“又是你做的?”

“太后点的。”

“本宫不是太后。”

“那我就当您是太后。”

太子被她呛得一愣,随即笑出声。

“你说话还是这么不客气。”

“做饭的人嘴闲不得。”

太子喝了一口汤,微微抬眼:“这汤……和前几日的不一样。”

“火候改了。”她答得淡。

“哪里改?”

“火小了。”

太子笑意淡淡:“所以更稳?”

“更暖。”

他盯着她看了几息,

“孟氏,本宫越发觉得,你这手艺能治心。”

“殿下多虑。”

“本宫若真多虑,你还能安坐在这儿?”

孟鸢没答,只低头微笑。

他又喝了一口汤,

“味很好。回头抄给御厨,让他们照做。”

“抄不来。”

“为何?”

“他们少了那半勺火气。”

太子盯着她,

那一刻空气都有点燥。

“孟氏——”他刚开口,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殿下,监察司周秀才求见。”

太子眉一挑,笑了笑:“他倒勤快。”

抬头冲孟鸢道:“看,你这汤,连书生都闻来了。”

孟鸢转身,心跳莫名加快。

“殿下若无他事,臣妇告退。”

“去吧。”

她走得急,裙角擦过门槛。

风一吹,香气随她散了。

太子目送她的背影,目光深沉,似笑非笑。

“火候真好。”

孟鸢出门时,正巧撞上周临安。

他站在廊下,衣襟上沾着风尘。

“嫂嫂——”

“嘘。”她压低声音,

“外头耳多。”

“你刚才在里面?”

“给殿下送汤。”

“他喝了吗?”

“喝了。”

“他可配。”

孟鸢瞪他:“别乱说话。”

他低头一笑。

“嫂嫂,我今日来,是要查膳账。”

“查就查。”她故作淡定,“账都明的。”

“那我从你这查起。”

“你——”她正想说话,灰衣内侍在后头喊:“娘子,锅里的粥要糊了!”

她吓得转身就跑。

“你爱查查去吧,我要救锅!”

周临安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忽然笑出了声。

“嫂嫂啊,你这人,比火还急。”

回到厨房,她掀开锅盖,

果然粥糊了。

“娘子,我刚想添水——”

“没事。”她抿唇一笑,

“糊粥也能吃。糊的地方是香的。”

她舀了一勺,放嘴里尝。

果然带着焦香。

“看,世上哪有白糊的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