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站在长安落地了,铁路也依旧要往西北修。
在还没有修到下一站前,洛新坐镇长安,把铁路部门的一部分员工安置下来,建学校安排老师。
学校也分班的,给孩子学的基础教育,给职工学的进阶铁路知识。
虽然小白说了,允许一些积极参与铁路建设的胡人职工,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送进学校,不过洛新对长安胡人是否知道教育的意义表示怀疑。
随着学校建好,老师和课本都从洛阳送来长安,积极把孩子送到长安铁路学校的胡人还不少。
洛新想来想去,认为应该是中午的免费午餐起了大作用。
有菜有饼还有汤或牛奶的免费午餐,只有铁路工人的孩子能进,长安没参与铁路建设的汉人与胡人,想进得交钱。
洛新本以为这也碍不着别人什么事,没想到,长安城里的汉人士族们先跳脚了。
长安大街小巷,都开始有人在骂铁路学校,说这是“夷狄之学”,会坏人心术,背弃圣贤之道。
洛阳之主他们不敢骂,只能来骂学校,骂学校的老师,骂洛新。
学校是胡汉都收,一群贱民待的地方,都玷污了“学”这个字。
学校的老师都是名不见经传之徒,这些人压根没资格教书。
还有洛新,就一没家世没背景的孤儿,幸运被小白收养,赐姓为洛,还真把自己当什么人物了,学校这种重要单位他办的明白吗?
洛新冷静地收集信息,把这些事写进报告,送往洛阳。
巡视果园的小白欣慰的看着硕果累累的桃园,看见韦单憋笑递过来的报告后,让韦单把殷簿找来。
殷簿正培训化工厂员工,听到小白找,以为什么大事,结果把洛新的报告一看,懂了,随即冷哼一声,把这报告拍在桌上。
“先生,下期的《洛阳月报》,您就交给我来吧。”
长安有文化的人跑的跑死的死,跑到南边偏安一隅的家伙,都不能跟他们凉州文化团体一战,就长安剩下的这些仕胡之辈,也敢在他们凉州人面前玩这个?
下个月,《洛阳月报》随着火车的开通,第二天就在长安上架。
拿到报纸的长安的士人们双目瞪大,一个个面红耳赤,一些人拿着报纸就去邮局门口破口大骂了起来。
报纸大标题:长安诸公怒斥学堂不应兴办?
小标题:腐学误国论可斩,新学兴邦策当立!
老规矩,报纸文章先梳理了一遍事情的发展脉络,说了洛阳为照顾职工子弟,在长安新建学校,也愿意教化积极上工的胡人孩子。
其他人想学,洛阳也不拒收,你准备点钱就行。
但是也不知为什么,这件事就是遭到了长安人的激烈反对。
虽然没有明说是谁在反对,但是列出来的那些反对的谶言、诗句,就不像个胡人能写的,大家懂得都懂。
接着,洛阳日报开始针对那些诽谤长安铁路学校的传言,一条条驳斥。
首先就是说他们夷狄贵贱不分的。
孔子他还有教无类呢,我们让所有洛阳人都能接受教育,这是践行圣贤的大道,轮得到你们这些人叽叽歪歪。
骂我们洛阳职工贱,不配受教育,你们长安的贵人没我们洛阳施舍,不靠我们洛阳震慑关中,这些年都不知道饿死几回,遭受胡人多少劫掠。
还有骂我们不能给胡人上课的,给胡人孩子提供教育,让他们成为我们中原文明世界的一员,这是多大的教化功德, 你们这些人花了十几年时间办不到,不能就认为我们洛阳也办不到。
再说了,我们洛阳是什么地方,神佑之地,我们有充足的底气给胡人提供教育,自信自己不会被胡人吃了,你们长安人有这个底气吗?
第二,你们污蔑我们学校的内容都是“坏人心术,背弃圣贤”,但我们学校的教育知识,是分道德与技术的。
道德的内容都是圣贤正道之学,技术才是数理化这些,就是有这些,才有了我们洛阳城的奇迹。
我们洛阳城,不是小白先生变出来,是他传授我们知识,带着洛阳人,一点一滴自己建起来的。
我们洛阳现在给你们外面乡巴佬科普一个叫生产总值的概念,中原南北这么多的人口,按照中原产出的布料粮食,大家根本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至少我们洛阳,大家都能吃饱穿暖,还能有多余的物资送到外面,让外面人也能穿上衣服、吃上粮食,这都是这年头他们没钱买,有钱也不够买的基础生活物资。
第三,圣学是什么?
圣学是你们口中的僵化教条吗?
孔子被人威胁的时候答应人家条件,人家走了还立刻毁约,说被威胁时候的话不必遵守呢,可见他一贯灵活开阔的脑子,和你们这些小玩意儿不是一路人。
我们洛阳用大道德教化百姓,用技术知识来让百姓吃饱穿暖,不比你们这些苟活在胡人麾下的家伙有德的多。
从前的圣人如果知道我们洛阳的知识,能让人一天的时间就能从洛阳到达长安,让地里的粮食越种越多,你们觉得那些先贤是来我们圣城膜拜学习,还是和你们这些人一样污蔑我们洛阳的知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