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7章 铁路县城两相困,敌疲我扰任我游

第十七章:铁路县城两相困,敌疲我扰任我游

平定县城的城门楼子上,新换的红旗在秋风里猎猎作响。李明远站在箭楼上,手里捏着日军从太原发来的电报,纸页被捏得发皱——上面满是威胁的字眼,说要调集两个联队“光复失地”,把八路军赶出县城。

“让他们来。”李明远把电报扔给王铁柱,指着城外新挖的战壕,“东边挖三道反坦克壕,西边埋五十颗连环雷,南门用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架着,就等他们钻进来。”

王铁柱捡起电报,扫了一眼就笑了:“鬼子这是慌了神。他们要是真调两个联队来,正太线的护路兵力就得减半,赵大山那边又能扒铁轨了。”

果然,三天后日军的动向传了回来:太原方向来了一个联队,慢吞吞地往平定县城挪,另一个联队却留在正太线,加派了巡逻队,连装甲车都改成了流动岗哨,显然是怕铁路再出乱子。

“你看,他们舍不得铁路。”李明远在沙盘上摆着小旗子,“一个联队攻城,一个联队护路,这就叫顾此失彼。陈二牛,你带一旅守县城,用九二式步兵炮轰他们的先头部队,别让他们靠近城墙;赵大山,你带游击队去袭扰正太线的护路联队,扒铁轨、炸桥梁,越热闹越好。”

部署刚定,日军的攻城就开始了。联队长大野一郎是个倔脾气,一到城下就下令冲锋,以为凭着人多枪多,半天就能拿下县城。没想到刚冲到反坦克壕前,就被城墙上的九二式步兵炮轰了个正着——周先生带着炮手们练了三天,准头虽不算精,却能把炮弹落在日军的队列里,炸得他们人仰马翻。

“这炮真管用!”陈二牛在城墙上拍着炮身,看着日军的尸体堆在壕沟里,“再轰两发,把他们的军旗炸了,看他们还敢嚣张!”

大野一郎气得哇哇叫,让人架起山炮还击,可县城的城墙虽不算太厚,却比炮楼坚固得多,炮弹打上去只炸掉几块砖。打到天黑,日军死伤了两百多人,连城墙根都没摸到,只能退到城外十里地扎营。

就在这时,正太线那边传来捷报:赵大山的游击队趁护路联队分兵支援攻城,扒掉了二十公里铁轨,还炸断了桑掌大桥,把日军的装甲列车困在了阳泉站,气得护路联队长在电报里直骂大野一郎“废物”。

大野一郎又气又急,夜里想偷袭县城,却踩中了城外的连环雷,爆炸声在山谷里响了半夜,偷袭的日军没摸到城门就折损了一半,剩下的狼狈逃回营地。

“鬼子快撑不住了。”李明远看着送来的战报,对王铁柱说,“他们的给养靠正太线运,现在桥断了,铁轨也没了,粮食和弹药最多撑五天。”

他让人在城墙上架起喇叭,用日语喊:“大野联队的士兵们,你们的粮道被断了,再打下去只有饿死!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优待俘虏!”

喇叭喊了两天,日军的阵营里开始乱了。有个饿得发昏的日本兵偷偷爬过来投降,说连队里已经开始吃马肉,伤员没人管,不少人都想逃跑。

大野一郎见状,知道再耗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夜里偷偷拔营,往太原方向撤退。陈二牛想追,被李明远拦住了:“别追,让他们走。咱要的是县城,不是赶尽杀绝。他们退了,正太线的压力就更大了。”

果然,大野联队一撤,护路联队更慌了。赵大山的游击队趁机加大袭扰力度,不仅扒铁轨,还开始攻打沿线的小据点。有个据点的日军守了三天,没等来援兵,弹尽粮绝,最后举着白旗投降了,这是他们第一次俘虏整建制的日军。

平定县城的胜利,像块石头投进了晋省的池塘,激起层层涟漪。周边的县城伪军开始人心惶惶,有的偷偷派人来联系,说只要八路军攻城,他们就开城门投降;有的干脆带着枪跑到根据地,成了“反政军”。

李明远趁机扩大战果,让三旅去打盂县县城。这县城的日军不多,只有一个小队,伪军却有一个团。三旅没费多大劲,用火箭筒炸开西门,伪军就纷纷投降了,缴获的粮食和布匹,足够根据地用两个月。

“现在轮到鬼子头疼了。”李明远在地图上把平定、盂县都圈起来,“他们守铁路,咱就打县城;他们来救县城,咱就毁铁路。反正主动权在咱手里,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周先生的兵工厂也跟着忙起来。从县城缴获的机床被修好,用来加工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弹;扒来的铁轨炼出的钢,造了更多的半自动步枪;甚至连日军的罐头盒,都被改成了手榴弹的外壳,刷上红漆,看着还挺像样。

这天,孙茂才从太原回来,带来个消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了份急电,说晋省的铁路运输量下降了六成,县城丢了三个,让驻晋部队“尽快稳定局面”,可到底是保铁路还是保县城,却没说个明白。

“他们这是没主意了。”李明远笑着给孙茂才倒了碗水,“铁路是动脉,县城是据点,割哪个都疼。咱就继续给他们添堵,让他们越乱越好。”

他让陈二牛的一旅在平定县城周边清剿伪军据点,把根据地连成一片;赵大山的游击队则分成十几个小队,在正太线、同蒲线之间穿梭,今天炸个水塔,明天扒段铁轨,后天又去端个炮楼,把日军搅得鸡飞狗跳。

有次,游击队甚至摸到了太原城外,把日军机场的铁丝网剪了个口子,虽然没伤到飞机,却把机场的哨兵吓得半死,让日军以为八路军要打太原,赶紧从周边调兵回防,给了陈二牛扩大根据地的机会。

深秋的晋省大地上,八路军的身影无处不在。县城里,战士们帮百姓收庄稼;铁路旁,游击队的冷枪时不时响起;兵工厂里,新造的武器一批批运往前线。日军的地图上,红色的根据地像墨水一样慢慢晕开,把蓝色的占领区挤得越来越小。

李明远站在平定县城的城墙上,看着远处的田野里,百姓们正忙着播种冬小麦,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这场“铁路与县城”的拉扯战,他们已经赢了一半——不是靠兵力,不是靠武器,而是靠把主动权攥在手里,靠让鬼子永远猜不透下一步要打哪里。

“下一步,该打寿阳了。”他指着地图上的寿阳县城,那里有日军的一个被服厂,“拿下它,战士们冬天就有棉衣穿了。让鬼子再选一次:是来救寿阳,还是守铁路?”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城墙上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呐喊。属于他们的战争,还在继续,而胜利的天平,正一点点向他们倾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