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6章 攻坚拔城破壁垒,万兵协同夺辎重要

第十六章:攻坚拔城破壁垒,万兵协同夺辎重要

平定县城的城墙在暮色里像条灰黑色的巨蟒,盘绕在正太铁路旁。城头上的日军岗哨来回走动,探照灯的光柱扫过城外的玉米地,把田埂照得如同白昼。李明远趴在城北的土坡后,手里的望远镜镜片上,清晰地映出城墙垛口的重机枪巢——那是用厚钢板焊成的,黑沉沉的枪口对着城外,像只蛰伏的野兽。

“城里驻着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团,共一千两百多人。”王铁柱蹲在旁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城防图,“东门是老墙,墙厚不足两米,有裂缝;西门最坚固,日军的指挥部就在那边,架着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南门通着粮库,伪军守着,里面有三个月的给养;北门……”他敲了敲地面,“底下有老地道,以前是商户藏货用的,能通到城里的城隍庙。”

李明远放下望远镜,视线落在东门的裂缝上:“主攻东门,用十具火箭筒轮番轰,再配三门迫击炮打城头上的机枪巢;陈二牛带一旅主攻,从裂缝撕开缺口后,立刻抢占城隍庙,控制城内制高点;赵大山带游击队佯攻西门,把日军主力引过去;三旅埋伏在南门,等伪军溃逃时截住他们,尽量争取投诚。”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最重要的是那个地道。让周先生带人连夜拓宽,能容一个连钻进去,等东门打响,他们从里面往外冲,里应外合。记住,进城后先占粮库和日军仓库,别跟鬼子在街巷里纠缠,速战速决。”

周先生的兵工厂连夜赶工,把火箭筒的破甲榴弹换成了爆破榴弹——弹头里装满了烈性炸药,专门用来炸城墙。工匠们还造了二十个“炸药包梯子”,把炸药包绑在木梯上,能靠在城墙上引爆,比人扛着冲锋安全多了。

三更时分,一旅的战士们已经摸到东门城外的乱坟岗。陈二牛趴在坟包后,看着工兵连的战士们猫着腰拓宽地道,铁锨挖土的声音压得极低,只能听到风吹过坟头的呜咽声。火箭筒手们则把炮管架在墓碑后,瞄准镜对准了城墙裂缝,手指扣在扳机上,手心全是汗。

五更天,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周先生派人来报:“地道通了,能走一个连!”李明远看了眼怀表,时针指向五点:“按计划行动!”

信号弹“嗖”地冲上天空,在晨雾中炸开一团红光。西门方向率先响起枪声,赵大山的游击队用土炮轰击城门,喊杀声震天响。日军指挥部果然上当,中队长下令把主力调到西门,东门只留了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连。

“打!”陈二牛猛地挥手。十具火箭筒同时发射,爆破榴弹像流星似的砸向东门裂缝,连续的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裂缝被撕开个三米宽的缺口,砖石和泥土哗哗往下掉。城头上的重机枪巢刚要开火,三门迫击炮的炮弹就呼啸而至,把机枪手炸得粉碎。

“冲!”一旅的战士们端着半自动步枪,踩着“炸药包梯子”往上冲。伪军见城墙破了,吓得直往后退,日军小队虽然顽抗,却被密集的枪声压得抬不起头。就在这时,城隍庙方向突然响起枪声——钻进地道的连队从里面冲了出来,对着日军的背后开火。

前后夹击下,东门的守军很快溃散。陈二牛带人冲进城里,按预定路线直奔粮库,守粮库的伪军见势不妙,举着枪投降了,仓库里的两百多石小米、五十多袋面粉,成了囊中之物。

西门的赵大山见日军主力被引过来,立刻下令撤退,钻进城外的密林。日军中队长这才反应过来上当,急得大喊:“回防东门!快回防!”可等他们赶到东门时,陈二牛的部队已经控制了半个县城,正用缴获的重机枪封锁街道。

城里的巷战打得异常激烈。日军依托房屋和据点顽抗,战士们用火箭筒一个个拔掉火力点。有个日军据点设在银行里,墙厚得打不透,李铁蛋让人把三个炸药包捆在一起,贴在银行大门上,一声巨响后,大门被炸飞,战士们冲进去,全歼了里面的日军,还缴获了仓库里的二十箱银元。

南门的三旅也没闲着。伪军一个团见东门失守,仓皇往南逃,刚出城门就被三旅截住。带队的团长还想抵抗,三旅的战士们喊:“缴枪不杀!既往不咎!”伪军们本就不想卖命,纷纷扔下枪投降,最后只有团长带着十几个亲信跑了,其余的都成了俘虏。

中午时分,县城里的枪声渐渐平息。日军中队被全歼,伪军大部分投降,只有指挥部里的几十个日军还在顽抗。李明远让人把劝降书射进去,里面却开枪打死了送信的战士。

“不用劝了。”李明远冷着脸下令,“火箭筒瞄准指挥部的屋顶,给他们送终。”五具火箭筒同时发射,指挥部的屋顶被掀掉,里面的日军没了声息。

打扫战场时,战士们的眼睛都亮了:日军仓库里堆满了军用物资——三百多支步枪、五挺重机枪、十箱手榴弹、二十匹战马;粮库里的粮食够全军吃一个月;商户的店铺里还搜出了不少布匹、药品,甚至还有几台缝纫机,正好给被服厂用。

那个投诚的伪军连长带着战士们去了日军的军械库,里面竟藏着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三十发炮弹。周先生摸着炮管,激动得直哆嗦:“这炮比咱的迫击炮厉害十倍!能打三公里,城墙厚的县城都能轰开!”

陈二牛的一旅在伪县政府的地窖里,还找到了日军搜刮的鸦片和烟土,足足有五十多箱。李明远让人把这些东西全烧了,说:“鬼子想用这玩意儿害中国人,咱偏不让他们得逞!”

城里的百姓起初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后来见战士们秋毫无犯,还把缴获的粮食分给穷人,渐渐打开门,有的送水,有的送馒头,还有的年轻人当场要求参军。一个老汉拉着李明远的手说:“你们比鬼子和伪军强百倍!这县城,早该回到中国人手里了!”

傍晚时分,各部队开始清点战果:歼敌三百余人,俘虏伪军八百多人,缴获步枪三百五十支、重机枪七挺、步兵炮两门、粮食三百石、银元五千块,还有无数布匹、药品和军用物资。更重要的是,平定县城成了根据地的第一个县城,正太线中段的日军被彻底切断,首尾不能相顾。

李明远站在城墙上,看着夕阳把县城染成金红色,心里却没多少兴奋。他对身边的干部们说:“拿下一个县城不算啥。你们看这城墙,咱的火箭筒能炸开,但遇到省城的城墙,怕是就费劲了。周先生,那两门步兵炮得赶紧让战士们学会用,以后打大城,靠的是这玩意儿。”

周先生点头:“我已经让军械专家开始教了,不出半个月,就能形成战斗力。”

王铁柱指着城外的正太铁路,说:“日军肯定会来反扑,咱得赶紧加固城防,把东门的缺口补上,再在城外挖战壕、埋地雷,让他们有来无回。”

“不光要守,还得攻。”李明远说,“趁日军反扑前,让三旅去打旁边的寿阳县城,那里有日军的被服厂,拿下它,战士们冬天的棉衣就不愁了。”

夜色降临,县城里亮起了灯火。战士们在街道上巡逻,百姓们在家门口摆上供桌,感谢八路军收复县城。兵工厂的工匠们正忙着把缴获的物资往根据地运,其中两门步兵炮被裹上棉被,小心翼翼地抬上马车——这是他们目前最厉害的武器,也是未来攻坚的希望。

李明远知道,平定县城只是开始。随着百团大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县城会回到中国人手里,正太线会彻底瘫痪,日军的占领区会被一点点蚕食。但他也清楚,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日军的飞机大炮、坚固的省城城墙,都是必须跨越的障碍。

他走进伪县政府改成的临时指挥部,墙上挂着晋省的地图,平定县城被红笔圈了起来。李明远拿起红笔,在寿阳县城的位置也画了个圈,眼神坚定——属于他们的征程,才刚刚加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