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8章 胜中思危藏锋芒,深山密谷筑根基

第十八章:胜中思危藏锋芒,深山密谷筑根基

平定县城的粮仓前,战士们正忙着把小米装进麻袋,准备运往根据地。陈二牛叼着旱烟袋,看着堆成小山的粮食,脸上的笑就没断过——这是他们打下的第三个县城,缴获的物资足够全军吃半年,连被服厂都堆满了新布料,过冬的棉衣眼看着就能做齐。

“别光顾着乐。”李明远走过来,踢了踢他脚边的空麻袋,“让战士们动作快点,这县城最多再守半个月,所有物资必须运完。”

陈二牛愣了愣,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咋回事?鬼子的联队不是被打跑了吗?咱现在有九二式步兵炮,城墙也加固了,再守仨月都没问题。”

“问题不在现在,在以后。”李明远指着西边的天空,那里刚有一架日军侦察机飞过去,“百团大战快结束了,鬼子回过神来,肯定会调集重兵围剿。到时候别说县城,就是山坳里的据点,都扛不住他们的重炮和飞机。”

他拉着陈二牛走到城墙上,指着城外的平原:“你看这县城,四周都是平地,无险可守。鬼子的重炮一轰,城墙撑不过半天;飞机扔几颗炸弹,粮仓、仓库全得炸飞。咱现在占着县城是占便宜,等鬼子重兵来了,就是找死。”

陈二牛皱起眉头:“那咋办?就把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县城拱手让人?”

“不是让,是暂时撤。”李明远的语气斩钉截铁,“但撤之前,得把能带走的都带走——粮食、布匹、机器、药品,连门板都得卸下来运走。最重要的是,把兵工厂、制药作坊这些保命的家伙,全搬到云蒙山深处的溶洞里,越隐蔽越好。”

当天下午,根据地就传遍了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城,全力往深山转移物资;工兵连带着百姓在云蒙山腹地开凿新溶洞,要能藏下兵工厂的所有机器;周先生负责拆解设备,能拆成零件的绝不整机运,确保转移时不引人注目。

命令一下,热闹的县城顿时变了样。战士们不再练攻城,而是忙着扛粮食、抬机器;百姓们把家里的牛车、驴车都献了出来,组成长长的运输队,沿着山间小路往云蒙山走;周先生带着工匠们,正把车床、熔炉拆成零件,用草绳捆好,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

“这台轧钢机是宝贝,得用棉被裹着运。”周先生摸着刚拆下来的齿轮,心疼得不行,“还有那台精炼炉,零件不能混,得用木箱装好,写上编号,到了新地方才能原样装起来。”

制药作坊的林晓棠也没闲着。她让人把药罐、蒸馏器都打包,最重要的是把菌种和半成品药浆装进陶罐,裹上棉花,由战士们背在身上——这些是青霉素的命脉,比黄金还金贵。

转移的路比想象中难百倍。云蒙山的山路又陡又窄,运输队只能白天休息,晚上赶路。有次在过悬崖时,一辆装着车床零件的牛车打滑,眼看就要掉下去,三个战士扑过去死死拉住车辕,脚都磨出了血,才把车稳住。

李明远跟着运输队走了一趟,看着战士们汗流浃背地扛着机器零件,百姓们把干粮塞给伤员吃,心里又酸又暖。一个老汉拉着他的手说:“李司令,你们放心,就是累死,也得把这些家伙搬到山里去。咱知道,这是咱老百姓的指望。”

半个月后,当最后一批物资运进新溶洞时,日军的动向果然变了。情报传来:华北日军调集了五个师团、十几个旅团,共十万人马,正往晋省集结,领头的是刚从东北调来的坂垣师团,带着重炮旅团和飞行大队,目标直指八路军根据地。

“幸好动手早。”王铁柱站在新溶洞的入口,看着里面整齐摆放的机器零件,后怕地说,“你看这溶洞,洞口用藤蔓挡着,外面有民兵放哨,飞机来了也找不到,炮也轰不着。”

新的兵工厂藏在三个相连的溶洞里,第一个溶洞放原材料,第二个放机器,第三个是熔炉和成品库,之间用隐蔽的通道连接,就算一个洞被发现,另外两个也能照常运转。周先生还让人在溶洞深处打了口井,修了通风口,战士们在里面待着不闷不渴,跟在老作坊里一样方便。

制药作坊则设在更隐蔽的支洞里,蒸馏器的烟囱通到山涧里,烟雾混在水汽里,根本看不出来。林晓棠看着新搭的菌床,笑着说:“这里温度湿度正合适,青霉素的产量说不定比以前还高。”

就在兵工厂安顿好的第二天,日军的飞机开始在平定县城上空盘旋。接着,重炮开始轰击城墙,炮弹像雨点似的落下,没用半天,东门的缺口就被轰成了废墟。大野一郎带着联队冲进县城时,里面早已空无一人,粮仓、仓库全是空的,只有墙上用红漆写着一行字:“鬼子,我们还会回来的!”

“撤得真干净!”大野一郎气得踹翻了伪县政府的桌子,却只能对着空县城发呆——粮食没了,机器没了,连能当柴烧的门板都没剩下,想在这里驻军都找不到吃的。

云蒙山深处的溶洞里,兵工厂的机器又转了起来。周先生带着工匠们,正把零件重新组装成车床,“叮叮当当”的锤声在溶洞里回荡,听起来格外踏实。李明远站在熔炉旁,看着通红的钢水,对身边的干部们说:“看到了吧?县城丢了不可怕,只要这些家伙在,只要咱的人在,别说县城,就是太原城,将来也能拿回来。”

他指着洞外的群山:“鬼子的重炮能轰开城墙,却轰不开这些山;飞机能找到县城,却找不到咱藏在溶洞里的兵工厂。接下来,咱就用这些家伙造更多的枪、更多的炮,等鬼子的重兵一分散,咱再出去,照样能打县城、扒铁轨。”

溶洞外,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运输队的战士们正把新造的子弹箱往隐蔽仓库搬,民兵们在山口埋地雷,游击队的身影又出现在正太铁路旁——他们没有因为撤离县城而消沉,反而因为有了稳固的后方,更有底气了。

李明远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日军的重兵围剿很快就会到来,日子会比以前更苦。但他不怕,因为他看到了藏在深山里的兵工厂,看到了战士们眼里的斗志,看到了百姓们跟着队伍转移时的坚定。

只要根基还在,火种就不会灭。等鬼子的锋芒在群山里磨钝了,等他们的粮食耗尽了,就是八路军反击的时候。而那些藏在溶洞里的机器,那些运进深山的物资,终将变成最锋利的武器,把侵略者赶出这片土地。

雨停了,月光从山缝里照进来,给溶洞镀上了一层银辉。兵工厂的锤声还在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抗争,敲打着节奏。属于他们的坚守,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