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8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洪武五年(4069年)十二月初一甲戌日,明太祖下诏说:‘农业和蚕桑,是衣食的根本,学校,是治国之道的根源。’我曾经设立相关部门,颁布下达条例规章,督促重视教化,一心想要让百姓衣食丰足,治国之道得以顺畅施行。为什么有关官员不遵从我的命令,任期届满前往京城述职的,往往不书写农业和蚕桑方面的事务、学校的教育情况,这非常违背我的心意。特地敕令中书省,让有关部门,从今以后考核官员政绩时,一定要记录下他们在农事、蚕桑、学校教育方面的成绩,违反的人要降职处罚。百姓中有不遵循天时,辜负地利条件,以及官员不进行教导,学生懒惰学习的,都按照法律论罪。呜呼!伦理纲常得不到振兴,这实在是君主和师长的过错;空坐着享受百姓的供奉却不整治政教,这难道是职分之内应当做的事吗?凡是臣民,都要领会我的深切旨意。

赏赐濠梁等卫军士六万九千九百四十八人绵布战袄。

夜里,有一颗红色的星星,从郎将星旁边升起,向东北方向运行,到云中这个星官处消失了。

丁丑日,征南副将军、江夏侯周德兴率领军队返回京城,皇帝下诏令评定功劳大小进行赏赐,赐给征南将军、卫国公邓愈绫罗绸缎各八匹;赐给营阳侯杨璟、宜春侯黄彬绫罗绸缎各六匹;赐给都督佥事王诚等人绫罗绸缎各四匹。江夏侯周德兴、南雄侯赵庸,赏赐绮帛各十二匹;江阴侯吴良、指挥佥事左君弼,赏赐绮帛各十匹;平章李伯升等人,赏赐绮帛各八匹。其余指挥以下的人员以及军士,各自得到不同等级的赏赐。

己卯日,皇帝对礼部侍郎曾鲁说:“朕寻求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没有比尧、舜更昌盛的,但是看他们传授治国之道的要诀,就在于保持中正之道。后世的儒者对《大学》的讲解并非不精,等到把这些讲解付诸行动时,却往往与之背道而驰。”鲁说:‘尧、舜用这种方法统治天下,就像掌握着秤砣,事物的轻重长短,都不会违背,而是都恰到好处,这就是他们能实现太平盛世的原因。’后世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想要做到每件事都恰当,是很难的。皇帝说:“君主的内心,是治理教化的根本,内心没有尧舜的心思,而想要把政事治理得像尧舜一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鲁又说:‘尧、舜的治国之道,被记载在《尚书》中,没有什么比这更高明的了。’至于修身养性、治理百姓的本末顺序,都在《大学》一书中。皇帝说:“《大学》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怎么可以舍弃它而另外寻求别的方法呢?”

庚辰日,礼部尚书陶凯进言说:‘汉、唐、宋都有会要,记载当时的政事,以便查考。’现在起居注记载言论和事件,收藏在金匮里,这就是实录。凡是各种皇帝亲自记录的圣旨以及上奏事情的簿册典籍,上面记载的当时的政治情况,可以给后世留下法则的,应该依照会要(的方式)分类编辑成书,使后来议论政事的人有考察(的依据)。那些台、省、府都应该各自设置铜制的柜子,用来收藏钦录簿,以作查考的准备。两人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撤销重庆府的黔江县,将其并入彭水县。

辛巳日,兵部主事彭恭、泸州守御指挥彭万里将四川明氏的旧部士兵两千六百六十人收编为军队。

命令中书省、行中书省、御史台的大臣:从今以后各个部门所上奏的事情,都要奏报给皇太子知晓。

甲申日,当时正在疏浚京城的护城河,皇上亲临三山门观看,看到有民夫**着身体在水中行走,像是在探摸东西。皇上派人去询问这件事,原来是监督工程的官吏把他(民夫)的锄头扔到了水里,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皇上命人另外取来补偿给他,并且又问他说:“这些都是你锄掉的吗?”(他)回答说:“相似,只是比所投掷的(东西)略短一些罢了。”于是命令壮士潜入水中寻找锄头,果然像他说的那样。皇帝说:“农民服役一个多月,手脚都皴裂了,也很辛苦了,怎么忍心加害他们呢?”当即逮捕了官吏并用棍棒打他。(朱元璋)回头对丞相汪广洋说:“今天我穿着厚皮袄,身体还是觉得寒冷,更何况那些贫苦的役夫没有衣服穿,他们的痛苦怎么说得完呢!”下令停止这项劳役。仍然命令临濠施行工部的事务,只留下烧制砖瓦和烧石炭的工匠,其余的民夫工匠全部遣送回家。

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丙戌日,京城的定远等卫所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营舍以及军器局的兵器。

戊子日,任命秦王府左相兼任陕西行省右丞耿炳文署理行都督府事务,任命燕王府左傅高显为永平卫指挥使。

庚寅日,将骁骑前卫合并到左卫,中卫合并到右卫。

壬辰日。礼部侍郎曾鲁去世了。鲁字得之,是临江新淦人。(他)年幼时就聪明机敏,记忆力和判断力超过常人。元末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就放弃离开了。他广泛阅读书籍,没有什么东西不记在心里。明朝初期,曾鲁参与编修《元史》,《元史》修成后,又参与编修礼书,于是被提升为礼部祠部主事。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去世,高丽派人来祭祀,曾鲁索要祭文观看,祭文外面用金龙黄帕包裹,里面却没有写洪武年号。曾鲁责备他说:“龙帕或许是被误用了,如果你们向明朝纳贡称藩,却不奉行我朝的历法,那君臣之义又在哪里呢?”使者又惭愧又害怕,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道歉,(地方官)马上让人换掉了它(指上文提到的不符合礼制的东西)。四年冬天,安南国王派使者前来进贡。主客曹接收了他们的表文,将要进宫呈递的时候,曾鲁拿过奏表的副本查看,说:‘之前的国王是陈日熞,现在奏表上写的是叔明,其中必定有缘故。’曾鲁赶紧禀告尚书,然后责问使者,使者不敢隐瞒。大概是日熞被叔明逼迫而死,叔明代替了他的位置,心中怀有恐惧,所以借进贡来窥探朝廷的意思。皇帝大怒说:‘岛夷竟然如此狡诈!’拒绝他们的贡品,不接受。五年二月,皇上问丞相曾鲁现在是什么官职?被任命为礼部主事,当天就越级升迁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因为“顺”字触犯了父亲的名讳,就辞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请求朝廷将他降职,吏部认为朝廷的法律有规定,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倭人入侵,戍边的将领捕获了他们,皇帝下诏书命令文臣草拟诏书,送还那些俘虏。曾鲁撰写的内容中有一视同仁这样的话语,皇上喜欢他说的话,认为很得体。八月,他奉命主持京城附近的乡试,刚进入考场,忽然吐血,从这以后身体就越来越差。九月,钟山降下了甜美的露水,群臣都献上了颂词,只有曾鲁献赋被进献,他的文章被称赞为铺陈叙事有方法。不久之后,他病情加重,向皇帝上奏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下诏允许了。十二月,船回来,到南昌的石岐潭就去世了。鲁为人温和厚道,他的外貌消瘦,好像连衣服都承受不住。家中原来有很多藏书,鲁訔都一一校对,纠正其中的错误,他写了《六一居士集考异》,现在流传于世。去世时享年五十四岁。

癸巳日,贵州八番宣慰司的同知萧安礼,以及柏坪、新乡、卢番、洪番、小龙番四个安抚司,程番、虞山两个长官司的长官前来朝见,进献地方特产。皇帝下诏书赐给安礼五匹有花纹的丝织品、一套衣服。

甲午日,任命两浙都转运盐使李信为广东行省参政,还没出发,又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乙未日。四川茶盐都转运司上奏说:‘碉门、永宁、筠州、连州等地方所出产的茶叶,叫做剪刀茶、粗叶茶,只有西边的番族夷人使用。’以前茶商从未出境,不像茶马司的巴茶,应该另外设立茶局,向他们征税,用红缨、毡衫、米布、椒蜡来充实国家。当地居民所收获的茶叶,也应该依照江南的茶法,到当地官府领取凭证进行贩卖,这样对公对私都很方便。现在准备在永宁设立一个茶局,地点在界首镇,每年征收十八万八千斤茶叶。雅州有一个茶局,名叫碉门,每年征收茶叶四十一万一千六百斤。成都有三个茶局:灌州茶局,每年收取茶叶七千四百三十斤;安州茶局,每年收取茶叶一万三千一百七十斤;筠州、连州茶局,每年收取茶叶二十九万六千二百八十斤。征收上来后,再从中抽取十分之一的粮食作为税收交给官府。皇帝下诏书听从了他的建议。

丁酉日,又任命礼部主事宋濂担任太子赞善大夫。

加封。

所以将皇姊陇西长公主封为曹国长公主,封皇姊夫驸马都尉、思亲侯李贞为曹国公。

册文说:‘我听说古代统治天下的君主,一定会先亲近他的亲人、尊重他的长辈,以此来重视人伦之道。’皇姐陇西长公主,秉持着贤淑忠厚的品德,侍奉父母孝顺,对待弟弟慈爱。现在我拥有天下,可是姐姐却来不及看到(我拥有天下的这一天),虽然有好丈夫、尊贵的儿子,来供奉家族的祭祀,但是我每次心中涌起思念之情,感伤悲悼不能停止。曾经追封为陇西长公主,以示褒奖,现在可以加封为曹国长公主。您的英灵如果不昏昧(能感知到的话),就用此来慰藉九泉之下(的您)。

曹国公李贞的诰文说:朕君临天下,观察历代亲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方法,认为这是帝王的首要任务,所以一定要竭尽礼节。驸马都尉李贞,为人稳重朴实、刚正不阿,自从成为我家的女婿后,孝顺的品行非常严谨。不幸的是皇姊过早离世,(她)带着她年幼的孩子在我起义的时候就跟随我,我顾念亲人之间的恩情,特意加以安抚慰问。后来居住在京城,朕又多次与你相见,希望你能够长寿安康,因此晋升你为侯爵,希望你能够永远安享荣华富贵。现在李文忠又能辅佐朕平定天下,受封曹国,按理应该进封,以表示褒奖彰显。可以特别晋升为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

己亥日,朝廷给僧人和道士颁发度牒。当时天下的和尚、尼姑、道士、女道士一共有五万七千二百多人,都发给了度牒,以防止假冒和泛滥。礼部说:“前代度牒的发放,都是根据名字来卖钱,作为国家的经费,称为免丁钱。皇帝下令取消了这件事,并将它写下来成为法令。

庚子日,皇帝下诏制造独辕车,魏国公徐达监督山西、河南制造八百辆;曹国公李文忠监督北平、山东制造一千辆。

内使奏请增加用来喂养老虎的肉。皇帝说:“养牛是用来耕地劳作的,养马是用来提供骑乘的,养老虎想用来做什么呢,还要耗费肉食来喂养它吗?”命令(人)把老虎送到光禄寺,其他的飞禽走兽全都放了。

中书省统计湖广、广西、江西、山东、陕西、山西、河南七个行省,这一年铁税总共是八百零五万六千四百零五斤,池州府的铜税是十八万斤。

乌思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等人派使者来进献地方特产,皇帝下令赏赐红绮、禅衣、靴帽和钱物,赏赐各有差别。

吐蕃的各个部落于川藏地区拦截乌思藏的使者,抢夺他们的物资装备,(皇帝)任命邓愈担任征西将军,率领军队讨伐他们。

壬寅日,皇帝在太庙祭祀。杨载出使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遣他的弟弟泰期等人进献表文、贡奉土产,朝廷下诏赐给察度大统历及织金文绮。赏赐给察度绮、纱罗各五匹,赏赐给泰期等人的文绮、纱罗、袭衣各有差别。

罢免靖海侯吴祯,将其降职为定辽卫指挥使。

派遣使者给元幼主送去书信,书信上说:‘上天没有亲近的人,只有德行是它的辅佐,这是古今不变的训诫,你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古以来国家必然有兴废,以小国侍奉大国,这是事理和形势的常理,贤明智慧的人也乐于去做而不认为是耻辱。过去我们中国,在宋朝将要衰落的时候,受到金国的逼迫,迁都到杭州,每年给金国送去钱财。在这之后,金国被你们家族所灭掉,你们家族也派遣使者到宋朝去,约定每年交纳岁币,完全和金国(在世时)一样。虽然疆土有南北的分别,但是前后延续国祚一百五十年,这是小国侍奉大国的明显例证啊。而且你们国家的风俗,向来没有姓氏,你们的族人看重嫡子而轻视庶子。你是高丽有姓氏的人的外甥,而且是庶出(非正妻所生),你为什么糊涂而不察觉(自己的身份处境),固执而不知改变呢。我看前代(的情况),俘获他国国君的子孙后,必定在宗庙社稷前献上俘虏(举行献俘礼),在国内夸耀展示,起初也有以恩义相待,授予爵位的情况,到后来呢,不是用鸩酒毒杀就是杀害(他们),即使(是对待)君主的家族也是如此。宋朝的小皇帝,削发为僧,最终还是没能免于一死,在我这里就不会这样。您的儿子到京城,至今已经三年了,(朝廷)对他格外优待,您应该派遣使者把他接回去,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本是一介平民,生长在你的朝廷,在太平的时代,混同于民间,犹如一勺水之于沧海,一粒粟之于大仓,哪会有今日的志向呢?自从辛卯年盗贼在汝州、颍州、蕲州、黄州之间兴起,您家的天运已经失去,人心已经离散,天下土崩瓦解。我看你们父子治理下国家的国势不振,百姓遭受苦难,这才商议起兵,保卫自身、拯救百姓。当时那些超越本分而自封名号的各路英雄豪杰,都被我俘虏了。即使是你们的君主父子,也不能守住宗庙和国家,向北逃到沙漠,这是上天的命运啊。人的力量有做不到的事情,自古以来有见识的君主,谁不敬畏上天呢?所以特意写信表达我的心意,希望您能仔细考虑。

又写信给元臣刘仲德、朱彦德,说:‘从前人臣用善道来辅佐君主,敬爱君主有始有终,各有其道,道各有方。像赵、宋侍奉金国,安享富贵,长达一百五十多年,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相处的方式得当罢了。我看这两个人,是天地间的灵秀之气聚集(而产生的),古往今来像这两个人的,仅有几个人罢了。为什么呢?最正统的君主流亡在外而死,幼主刚刚即位,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叛离而去的,只有这两位先生竭尽全力守护幼主,实在值得嘉奖推崇。现在特地派遣使者,用几件事来晓谕你,并且让(你)带回你的儿子买的里八剌。你们二人应该好好想想这件事,不要教唆人断绝父子间的人伦大道,因为寻求忠臣必然要从有孝子的家庭中去找啊。千万不要教人固执强硬,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面对弱小敌人时或许能硬撑,但遇到强大敌人时就会被擒获。如果能再三仔细思考我的话,你们君主的宗庙祭祀就不会断绝,你们家族也可以长久地保持富贵。如果不是这样,中原地区没有战事,朝廷的军队出征讨伐,军旗遮蔽了道路,军阵绵延数百里,连续不断地排列到阴山。你们二位如果忠于君主,身体被弃于荒野(牺牲),美好的名声流传千年,这也是奇男子所做的事啊。如果有人不能为国家献身,苟且偷生,又有什么面目来与我相见呢?要深思熟虑这件事。’

这个月,中书省上奏说:“今年铸造了二万二千二百四十万一千九百五十六文钱。”

修筑大同城。

命令河南侯陆聚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宅第,定期参加朝会。侯陆聚仕元为枢密同知,守武安等州。丙午年,他率领徐、宿二州向大将军徐达投降,皇帝提拔他为江淮行省参政,赏赐给他绫罗绸缎和白金,让他返回徐州守卫。于是率领军队攻取了沛县、鱼台,平定了邳州、萧县、宿迁、睢宁三县。吴元年,元朝将领王保保的军队入侵徐州,驻扎在陵子村,陆聚派指挥傅友德率军打败了他们,擒获了王保保的左丞李二。又派军队到宿州,大败元兵,生擒佥院邢端等人,皇帝赐给他白金、美酒,改任他为山东行省参政。三年,沂州、邳州的山民发动叛乱,陆聚率军讨伐并平定了叛乱。不久大规模分封功臣,(他)被封为河南侯,加赐有花纹的丝织品,不久(朝廷)又在凤阳赏赐宅第。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