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7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

洪武五年(4069年)秋季七月初一(这一天是丙午日)。

戊申日,皇上晓谕都督府大臣说:“最近营建中都,听说很多士兵因为染上疫病而死。大概是因为盛暑时节过度劳累,饮食没有节制,监工的人又催逼得太急,使得生病的人没有地方疗养,死了的人没有归宿之处,朕非常痛心这件事。”你们迅速派遣官员带着医药去看望他们。病情严重的人,官府提供船只车辆送他们回家,并且沿途安排医生给予治疗,还告诫负责的人不要驱赶逼迫他们。

辛亥日,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

壬子日出现五彩云,从己酉日一直到壬子日(这天)。贵州卫指挥同知纪雄等人率兵攻克平伐的芦山、山木等村寨,这些村寨的酋长都前来投降,请求每年缴纳租赋。

癸丑日,皇帝命令中书省:“凡是陕西、北平、山西、甘肃等边塞苦寒之地,已经赐给守边将士衣服的,再赐给他们鞋子。”

甲寅日,在独山修建中都观星台。

乙卯日,在太庙祭祀,赐给乐舞生钱。夜里,有一颗星星刚刚出现,青中带红的颜色,有尾巴,从东北方向升起,靠近云气中的垒壁阵星官旁边,向东北运行了一丈多远,发出像杯子般大小的光亮,到接近地面处隐没了。

丙辰日,中山侯汤和等人率领的军队到达断头山,遭遇敌军,与敌军交战,战况不利,平阳左卫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章存道,是处州龙泉人,是御史中丞章溢的儿子。当初召集义兵保卫乡邑。己亥年冬天,率领自己的部下归顺了总制官孙炎,孙炎命令他率领军队驻守上游。当时陈友定的军队前来侵犯,章存道击退了他们,从此屡立战功。壬寅日,授予他处州翼元帅副使一职。甲辰日,参军胡深战死,皇上命令章存道代替他统领军队。洪武元年,章存道负责漕运,将粮食运到京城,皇帝嘉奖他的才能和谋略,命令他跟随右副将军冯宗异征讨北方,他因为军功升任处州卫指挥副使。三年,他跟随军队征讨秦地、陇地,攻取兴元,被留下来驻守兴元。当时明升的将领吴友仁前来侵犯,章存道将其击败,被授予平阳卫指挥同知一职。四年,章存道转任平阳左卫。到了这个时候,他跟随汤和向北征伐,守卫哈墩不剌的营帐,于是力战而死。

己未日,左副将军李文忠把所俘获的故元官员下属的子孙以及军士家属共一千八百四十多人送到京城。皇上对都督府的大臣说:“原元朝官员的子孙不适合与士兵们混编在一起,让参随指挥周龙考察其中有可用之人,根据才能任用他们。”军队就让原来的校尉李伯颜不花率领,隶属于羽林卫。

辛酉日,苏州府的崇明县、通州、海门县下大雨,潮水汹涌,冲毁百姓的房屋。

壬戌日,命令工部运送有花纹的丝织品以及丝绵、战袍到大同,用来等待赏赐给大将军徐达所率领的征北的士兵。夜里,京城风雨交加并且发生地震。

癸亥日,皇后的生辰,在奉先殿举行祭祀。

丁卯日,北平永清卫的军器库发生火灾。

戊辰日,将华妫川、宜兴、兴云四州的百姓迁徙到北平附近州县进行屯田。兴化府仙游县发生了大火。

己巳日,皇帝诏令户部清查核正功臣的田地。

庚午日,高丽国王王颛派礼部尚书吴季南、民部尚书张子温等带着表章前来朝贡马匹和土特产。表章称:耽罗国依仗其地势险要偏远,不向朝廷进贡,并且有很多蒙古人留在该国,应当将这些蒙古人迁徙到兰秀山,(兰秀山是)逃亡者聚集的地方,也担心(他们)成为贼寇祸患,请求发兵征讨(耽罗国)。皇上于是赐给王颛玺书说:“朕听说让近处的人高兴,使远方的人归附,赦免罪行,宽宥**,这是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不能频繁翻动),这是老子的话,宽松而不急躁,这才是好的(治国之法)。使者到来,带着国王的表文陈述耽罗的事情,朕感到非常疑惑。因为小的嫌隙而酿成大祸,这是明智的人和君子所谨慎对待的事情。耽罗位于大海的东边,靠近高丽。朕即位之初,派使者和各国通好,还没到达耽罗。况且耽罗已经隶属于高丽,在那里(耽罗)的生杀予夺,高丽王已经独掌大权了。现在大王凭借耽罗的小股部队,兰秀山的逃亡之人,利用我的诏书,向他们显示权威和恩泽,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前来,削去他们的渔盐之利,将他们迁徙到别的地方,恐怕不行。大概人们都以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为乐,已经有很多年了。元朝的气数已尽,耽罗岛上虽然有胡人的部落,但已经听命于高丽,又没有其他国家引诱他们,有什么可深深怀疑忌惮的呢?如果将朝廷的旨意传达给他们,可能会导致他们变乱,这将成为边境百姓的祸患。人的情绪不论大小,急迫时就会出事,何况(情绪)众多呢?朕如果效仿前代帝王,兼并边远地区,施行权术,那么耽罗的变乱很快就会发生,这不就是因为小的嫌隙而酿成大祸吗?大王应当深思治理国家的方法,慎重地实行,不仅能安定安王的领土,耽罗国也会蒙受您的恩德。”如果不是这样,大王还可以同文臣武将商议这件事,派遣使者再来(商讨),施行(您的计划)也还不晚,大王您还是仔细考虑这件事吧。这次我派人回国,让他带着这封信来见你。

辛未日,把安庆、武昌两府湖池渔业赋税每年折合的米粮赏赐给吴王、楚王、靖江王,每人三千八百石。

派遣使者携带加盖玉玺的诏书告知故元国公白琐住说:我认为上天的规律是循环的,没有去而不返的。古语说:‘少数民族政权不会有一百年的国运。’你们这些读书人怎么能不知道呢?自从五代(时期)扰乱华夏以来,胡人虽然想要窃取占据中原地区,但是不曾有超过一百年的。如今元朝的气数已经到了一百年,它的命数已经到头了,古人的话可以说是应验了。从前妖人在汝、颖、蕲、黄之间起事,元军不能将其讨捕,于是导致群雄并起,天下分裂。这难道真是上天的意志造成这样的吗?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这样的呢?《春秋传》说:‘不要带头叛乱,带头叛乱的人一定不能享受到福气。’像前些日子的杜遵道、刘福通、韩山童、徐真一这些人,都是带头作乱的人。如今这几个人到底在哪里呢?大概是因为他们首先带头作乱,祸害百姓,对民众的迫害太严重了,所以不能享受富贵荣华,得以善终。我本是淮右地区的平民百姓,遭遇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不能安居,于是持剑起事,跟从我的壮士虽然有千万人之多。于是渡过长江到江东地区,来观察天下局势的变化,看到众多英雄豪杰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百姓有殷切盼望(太平)的愿望,就命令将领出兵,几年之间,消灭了众多英雄豪杰,于是平定了元朝都城,中原地区得以平定,天下统一。这难道不是上天厌倦了战乱,人心思慕安定,天下太平的时期就在今天吗?你过去是元朝的大臣,最初跟随察罕帖木儿,接着辅佐扩廓帖木儿,名声一直都在他们的部下之上,现在又假装死去,潜藏在乡里,本心是寻求安宁,然而人心各不相同,事情难以预料。你难道没看到隋唐时期高君雅、刘黑闼的事情吗?一旦有不法之徒假借您的名义,祸乱百姓,您如果不答应,就会像君雅一样遭受灾祸;如果答应了,又不免会像刘黑闼一样留下后患。为你考虑,应当出来到有关部门去,慷慨地归顺朝廷,那么全家就能保全性命,共同享受太平,难道不痛快吗?然而揣度你的心思,之所以迟疑不敢出来,是因为益都屠城的事情,有所畏忌。如果是这样,那是你的见识短浅,朕不是这样的。从前汉高祖曾经被季布逼迫羞辱,尚且赦免了他,何况我对你,本来就没有丝毫的怨恨,你为什么要疑虑呢?信到了以后,你应该仔细想想朕说的话,来和朕见一面,这样或许就不会后悔了。

太阳中有黑子。

这个月,开封府发大水,徐州、大同府都发生了蝗灾。凤翔、平凉这两个府从五月到这个月降下冰雹,损伤了豆类和麦子,皇帝下诏免除这两个地方的赋税。苏州府崇明县发生水灾,皇帝下令有关部门不征收他们的税赋,担心上报的可能不够详尽,下令全部上报,免除赋税。

八月乙亥初一,任命孙正通为金吾右卫亲军指挥使。正通,是陈友定的副将,投降以后,又招集了很多福建地区的旧部,所以才有这样的任命。

赏赐给沙门岛运送粮食的五千多名将士有花纹的丝织品和钱财布帛。

八月初二丙子日。礼部尚书陶凯等人上奏说:“考察历代天子祭祀的记载,没有太子陪祭的文字。宋真宗天禧三年(3716年),举行郊祀之礼,皇太子在正阳门演练礼仪,站在皇帝御座的西边,奏告太庙,在屏风外面下马,步行进入,到达郊祭的坛场,就远远望着祭场外面下马。南郊卤簿使王??说:‘皇太子随从到南郊祭祀,应该使用东宫的仪仗。’皇帝下诏不允许。如果有亲王参加祭祀,就与宰相分别排列行礼。现在打算凡是遇到皇上亲自祭祀的时候,就让皇太子留在宫中镇守,让亲王身着戎装侍从皇帝。皇太子、亲王虽然不陪同祭祀,也应该一样斋戒。请将这件事写成法令。”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丁丑日,皇帝派遣官员到先师孔子的庙中举行释奠礼。

戊寅这一天,祭祀大社神和大稷神。

己卯日,贵州宣慰使霭翠上书说:“部落中有个叫陇居的人,勾结犵佬族,凭借险要地势,聚众拥兵,抗拒官府,请求朝廷出兵征讨。”皇上认为陇居反复无常,不服从命令,是因为霭翠的煽动,就对大都督府的大臣说:“蛮夷非常奸诈,不足以信任。中国的军队,难道是外夷报仇泄愤的工具吗?应该派遣使者告诉蛮人地区的守将,让他们小心防守边境。霭翠的请求没有被批准,他可能会挑起边境的争端,应该提前预防。”

庚辰日,(朝廷)派遣使者赏赐成都守卫防御的将士们精美丝织品和丝帛各一千匹,白银十万九千多两。

赏赐仪真千户所的三百多位士兵,八十五万四千多贯钱。

通州海门县发生水灾,朝廷下诏免除当地的租税。

(皇帝)下令停止全国各地进献祝贺圣节、冬至的表笺。皇上对侍臣说:“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端,天道运行更新,君主效法天道运行来施行政事,进献表章表示祝贺,从礼仪上说本就应该这样,但如果生日、冬至,也都进献表章祝贺,在文辞上就太繁琐了。况且生日,是父母辛勤劳苦生育我的日子,我的父皇、母后过早去世,每当在生日这天就非常悲痛哀伤,何况怎么能接受天下人的祝贺呢?应该全部停止(这些行为或事情)。群臣回答说:‘臣子敬爱君主的心,无时不在,只是不可以过分烦扰,所以通过皇帝的生日和节日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祝福。’请按照以前的礼仪来做这件事。”皇上不答应。

甲申日,皇帝诏令浙江、福建沿海的九个卫所建造六百六十艘海船,用来抵御倭寇。皇帝晓谕中书省的大臣说:“自从战争兴起以来,百姓承担的赋税和劳役相当繁重,现在又要兴建工程,这是让百姓更加劳累。然而我之所以做这些事,是为了给百姓除去祸害,保全他们的父母妻儿。朕担心有关部门因此加重对百姓的税收,反而导致怨恨。你把朕的话写下来昭示天下,如有违反,绝不赦免。”行省大臣回答说:‘陛下爱护百姓并且预先防范可能的祸患,花费少而获利大。臣曾经听说倭寇所到之处,百姓都被抢空了,和造船的费用相比,简直是千倍百倍。如果船造好了,就有了防御的工具,沿海的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这就是所谓的‘顺着百姓的利益而让他们得到利益’,他们又会有什么怨言呢?”只是官府的禁令,不能不严厉。在此之前,沿海的州县多次遭受倭寇的侵害,官军追击捕捉(倭寇)时,常常缺少船只,不能追击(倭寇),所以有了这个命令。

乙酉(这一天)。太原府徐沟县西北方向的天空中传来像打雷一样的声音,发生地震,从癸未日一直持续到乙酉日。

绍兴府的嵊县、金华府的义乌县、杭州府的余杭县刮起大风,山谷中的水汹涌而出,冲走了房屋,百姓和牲畜被淹死的很多。

丙戌这天,(朝廷)发布明确的告诫和谕旨,写成文书后,颁布告示于天下。河南百姓献上白兔,皇帝命令把它放回野外。

戊子日,皇上召见诸位功臣,对他们说:‘难以成就的是功勋,难以得到的是爵位,你们为了我冲锋陷阵,历经百战才立下功勋,难道不是很难吗?然而根据功劳来确定爵位,他们的爵位高于常人,难道不是因为得到它很难吗?知道成功来之不易,就会考虑如何来保全它;知道得到它不容易,就会考虑如何来守护它。保守功业的方法,只有恭敬谨慎而已,不因功劳大而有骄傲之心,不因爵位尊贵而有懈怠之心,所以能享受荣华兴盛,延续到后代。大致说来,恭敬谨慎是获得福分的根本,骄傲懈怠是招致灾祸的根源,只有明白事理的人可以谈论这个道理。’

庚寅日,诏令赏赐蜀中士兵食盐,有妻子的士兵每月发放三斤,没有妻子的士兵每月发放一斤半。

夕月的礼仪和朝日(礼仪)相同,祝文说:神汇聚了阴柔的精华,与阳刚的品德相匹配,(与日神)历代相辅相成,在秋季的傍晚祭祀(月神)。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秋分,特地准备了牺牲和甜酒来祭奠,恭敬地希望神灵明察。

壬辰日,皇帝命令中书省:凡是指挥、千户、镇抚因为犯罪被贬到军队中,或者降职为巡检的人,全部命令他们前往京城,仍旧录用他们。凡是犯罪的人,都让他们跟随军队出征,立功赎罪,没有功劳的话就和其他罪犯一起受罚。

癸巳日,皇上因为北平、山西运输粮草困难,下令用银子买米,供应军卫。计算从山西、大同买米,需要二十万两白银,从北平买米,需要十万两白银、十万匹绵布。又辽东的军卫缺少马匹,朝廷调发山东的一万匹绵布交换马匹供给他们。

甲午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指五岳等大山)、海渎(指四海等大川)、山川、月将(月神)、城隍、旗纛(军旗)各位神灵。

丙申日,征南副将军、江阴侯吴良等人平定五开、潭溪、古州等地的蛮人部落,总共二百二十三个洞,登记那里的百姓一万五千人,收拢召集逃亡离散的士兵四千五百四十人,缴获马和牛四百多头。

倭夷侵犯福州的福宁县,先后杀害、掠夺了三百五十多名百姓,焚烧了一千多家房屋,抢劫了二百五十石官粮。

平阳卫指挥佥事张祥追击胡兵到崞县,在古洞山交战,被(敌军)捉拿。

戊戌日,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设置台州卫指挥使司,裁撤守御千户所。

己亥日,出现了五彩祥云。

庚子日,皇帝诏令在北平建立开平王常遇春的祠堂,命令有关部门每年按时祭祀。

壬寅日,明州卫指挥佥事张亿率领军队讨伐倭寇,被流箭射死。皇帝听说后为他哀悼,派使者祭奠他,祭文中说:‘你以英勇的身姿,从潼关而来,投身于我,于是我提拔你辅佐武卫,派你守卫鄞城,你能恪尽职守。近来因为倭寇侵犯沿海地区,你身先士卒,偶然被流箭射中,治疗也没能痊愈,最终丧了命,实在是非常令人痛惜。然而大丈夫活着的时候能够奉行职守,死去的时候能够尽忠(报国),英名流传于史书之上,又有什么遗憾呢!’仍然下诏抚恤他的家人。

癸卯日,太仓卫上奏说,高丽使者洪师范、郑梦周等人渡海,遭遇飓风,船被毁坏,洪师范等三十九人溺水而死,郑梦周等一百一十三人漂流到嘉兴地界,百户丁明用船救了他们,得以免死。皇上命令郑梦周等人返回京城。

皇上对中书省的大臣说:“最近濠梁、怀远两个卫所发生火灾,将士们的房屋和财产几乎都被烧毁了。皇陵卫有修筑土木的劳役,长淮卫有漕运的劳役,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现在天气即将转冷,可以让吏部尚书吕本、户部郎中万镛前往会同行大都督府的官员,把七万件绵袄发放给将士。

甲辰日,胡人的军队入侵云内,突然攻入了州城。同知黄里和他的弟弟黄得亨率领士兵和百姓与敌人交战,黄里战死,黄得亨也身受重伤。恰好应州同知王长贤率领众人前来救援,胡人的军队于是解围而离去。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