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

洪武十一年(4075年)六月辛丑日初一,皇帝命令齐王朱榑回到凤阳。

戊申日,将黎州长官司改为安抚司,任命长官芍德为安抚使。

己酉日,朝廷任命兵部尚书李焕文为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王琚为兵部侍郎,吏部尚书陈铭为都督府掌判官。

壬子日,派遣使者前往沙漠祭祀故元幼主。皇上命令礼部大臣说:“从前元朝的国运已经结束,元朝的末代皇帝能够知晓天命,逃回沙漠。现在听说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去世了,可以派遣使者前去吊唁祭祀。”礼部大臣回答说:“道路遥远,使者难以到达。何况他们离开中原很久了,已经逐渐改变了习俗,这不是礼仪制度能施加的。”皇帝说:‘帝王以天下为家,他们没有在天地之外,哪里远呢?他们虽然风俗不同,但他们的爱憎情感未尝不相同,敬奉他们的君主则他们的臣子就会喜悦,何况是施行典礼呢,又有谁会违背道德舍弃礼仪呢?’于是亲自写文章祭奠他们说:‘生死废兴,并不是一时的偶然,而是天地间的定数。古代的圣贤,面对这四种情况,一旦或许碰上了,却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知晓天命而不被迷惑的人吧。您的祖宗过去兴起于沙漠地区,拉弓射箭,进入中原地区,纵横驰骋于天下,周边各个少数民族,全都归附,若不是天命所归不会到这种地步啊。到了您和您父亲的时候,正是应当拱手守成的时候,盗贼却在汝州、颍州兴起,华夏一片骚乱,号令得不到施行,以至于国家丧失,这难道是人力能决定的吗?这就是天意吗?当时,我并没有强大的军队来威震天下,而是取代你们家成为天下之主,这也都是天命。以前你们君主在沙漠(地区),朕主宰中原地区,你们君主和大臣们却顽固坚持(不改变态度),致使边境的战事多次兴起。现在听说你在沙漠中去世,朕感到非常悲痛,特意派人前去吊唁,用牲畜和甜酒作为祭品来祭奠,来使你的灵魂享用,你要明鉴此事。’皇上认为凡是祭祀,大的祭祀、中等的祭祀除了使用制帛(按定制制作的丝织物)之外,那些小的祭祀还有使用纸做的纸钱的,这种做法出现在近代,非常不合常理,于是命令礼部商议这件事。按照《周礼》,举行大祀时要用玉帛,举行次祀时要用牲畜和丝织品,举行小祀时要用纯色的牲畜。现在商议的结果是,在京城举行的大祭祀、中祭祀都应该使用币帛,在京城之外的王国以及府、州、县祭祀典册上的神灵时也这样做,其余的小祭祀只使用牲牢和酒醴。

庚申日,分别赏赐各都司下属卫所千户以下的官员数量不等的钞币。

辛酉日,辽东都指挥使司奏报:‘新归附的投降胡虏一百零六口、牛马一百七十匹。’

壬戌日,礼部上奏:“京都的太社、太稷已经同坛合祭,而各王国、府、州、县仍然沿用旧的制度,这在礼制上是不统一的。现在商议也应该共同建造一座祭坛,神主都依照京城的制度,用石制的神主,将其埋在祭坛的南面,两个木制的神主在祭祀的时候就设置好,祭祀完毕后收藏起来。社稷坛的配位,以前是用勾龙配社,用后稷配稷。如今太社、太稷已经供奉仁祖淳皇帝配享,而各王国、府州县没有可以配享的人,所以难以设置配位。现在商议各王国的社应该称为国社之神,稷应该称为国稷之神,各府的社应该称为府社、府稷,各州的社应该称为州社、州稷,各县的社应该称为县社、县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将这个制度向天下颁布。

夜里,火星侵犯右执法星。

丙寅日,设置燕山中左二获卫指挥使司。

丁卯日这天夜里,宁夏卫这个地方风雨交加,头盔、旗帜和长矛上有火光闪现。

己巳日。五开洞蛮吴面儿等人叛乱,靖州卫指挥佥事过兴战死。起初,面儿用邪法蛊惑民众,于是聚众作乱,过兴率领三百士兵前往逮捕他,但由于寡不敌众,过兴父子被贼寇抓获,一起被害。事情上报朝廷后,皇上命令辰州卫指挥杨仲名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他们。诏书说:三苗没有德政,倚仗地势险要,不懂得人间事理,不尊奉上天的时令,多次产生盗窃(掠夺)的心思,长久以来成为百姓的祸患。近来又杀害了过兴,罪恶不可饶恕。现在任命你为总兵官,率领辰州、沅州等地的官军以及当地的隘丁兵夫前去讨伐他们。你要思考制伏敌人的谋略,看准时机,相机进取,来消除民众的祸患。辰州、沅州等地应该征调的官军,全都听从(他的)指挥调度。

秋七月初一辛未日。

壬申日,把汜水县的治所迁到成皋。

丁丑日,皇帝在太庙祭祀。派官员到鸡笼山庙祭祀功臣。

平阳府猗氏等县发生旱灾出现饥荒,(朝廷)命令户部赈济每户一石米,并且减免那里(指猗氏等县)的夏税。

戊寅日,任命前任户部尚书沈立本暂代刑部侍郎之职。

己卯日,宁夏下大雨,发生地震。蒲州万泉县发生旱灾出现饥荒,皇帝下诏书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有九千三百三十七户(得到赈济),发放粟米、麦子共一万二千七百三十九石。

辛巳日,命令西平侯沐英率领陕西所属的卫军士兵修筑岷州城,设置岷州卫来镇守此地。又设置了碾北卫指挥使司。

癸未日,设置宁山卫指挥使司。

甲申日,岁星侵犯牛宿。

乙酉日,工部上奏说:“各个藩王的王宫城规模还没有固定的标准,请以晋王府为标准,周长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皇帝批示说:可以。

戊子日,皇帝对秦王的属官下令说:“王府设置属官,本来就是古代的制度。然而古代只用擅长文章的人来辅佐各位王爷。朕分封诸子,在相府中设置武臣,是想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屏障,抵御外侮,防范祸患,没有战事时就协助君王治理国家,所以他们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现在靖江王府的官员和指挥耿良不和,甚至有欺凌指挥的意图。因此朝廷命令武相有紧急情况就出征担任将军,让获卫指挥作为他的副手,回来后就不再参与财务和司法事务,有关军务则由文臣武将商议,没有战事就引导大王向善。有时中书省的文书,有违背朕意的地方。你就按照诏令去执行它。

庚寅日,秦相府上奏请求讨论王府救获日月薄蚀的礼仪。礼部商议说:‘《周礼·鼓人》记载:拯救日、月食,就要告知王击鼓。’《春秋传》中说:‘不是日月的异常现象就不击鼓。’《尚书》说:‘日月交会不合常规,瞽乐师敲起了鼓。’自古以来发生日食、月食这样的灾异现象时,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没有闲暇安宁的时候,那么亲王也应当进行补救(以消灾异)。只是王府是庄重威严的地方,百官在这里集会击鼓,在道理上是不合适的。现在商议凡是遇到日食、月食,亲王只在露台上行礼,不击鼓。那些大小官员就向布政司、按察司击鼓(鸣冤或诉说事情等)。’皇帝听从了礼部的建议。

辛卯日,西安府的华州、蒲城县、同州、合阳县等地发生旱灾,朝廷下令免除这些地方的田租。

壬辰日,赏赐北平、辽东等五个都指挥使司下属卫所的军士冬季用的布、丝绵等物品。设置弘农卫指挥使司。

癸巳日,皇帝的第四孙朱高炽出生,他是当今皇上(朱棣)的嫡长子。

丁酉日,下令禁止被贬谪戍边的人不得呈上密封的奏章。当时有官吏、军人和百姓因为犯法而被发配戍守边疆,或者被判处劳役去屯田种地的,很多人都上奏章以求被提拔任用。考查他们的言论,发现都是荒诞虚妄没有根据的,所以下令禁止他们都不得向上进呈密封的奏章,陈述意见建议,以及借用有关部门的印信,违者都要被判处重罪。

己亥日。派遣光禄寺少卿徐英带着茶叶、纸张、衣服前往罕东买马,买到了四百六十九匹马。

派遣广东布政使赵嗣坚带着诏书到应昌去晓谕故元丞相驴儿说:‘上天顺应厌恶满盈而喜好谦逊,喜爱生机而厌恶杀戮,这是从古至今明确的训导。从前上天改变气数命运的时候,你率领步兵和骑兵秉持坚贞的节操,保卫边疆,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曾经派人去问候您,没有得到回音。所以再次派人去你所在的地方,把御寒的衣服赐给你。你能接受赏赐,安然地居住在边塞之上,来谋求后代的福分,难道不是个明智的人吗!朕说到这里,只有靠你用智慧来考量(这件事),千万不要被奸邪之人迷惑。《尚书》说:‘做善事的人会得到上天降下的百种祥瑞,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上天降下的百种灾殃,只有顺应天理才会吉利,你应当仔细考虑。’

这个月,苏州、松江、扬州、台州四个府发生了海水泛滥,淹没了居民的房屋,有很多人溺死。皇帝下诏书派遣官员去慰问他们。

八月初一庚子日。

辛丑日,赏赐羽林军等卫所的军士十万七千六百多人,麦子总共十六万一千四百多石。

壬寅日,派遣官员祭祀历代帝王。

癸卯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等各位神灵。派遣官员祭祀军旗。

丙午日,木星侵犯房宿。

丁未日,派遣官员在孔庙举行释奠礼。

戊申日,祭祀大社神和大稷神。祝文与春祭相同,但将“告祀”改为“报谢”。

任命前刑部侍郎顾礼为户部侍郎。

设置凤阳中右二卫指挥使司。

甲寅日,高邮州献上白兔。

乙卯日,平凉府华亭县下冰雹,庄稼受灾,皇帝下诏免除该地的赋税。

辛酉日傍晚出现月食。

壬戌日,乌思藏故元赏司巴、司徒公哥扎思及监藏巴藏卜等派酋长阿由前来朝见,进献土特产。

西平卫指挥佥事撒儿扎拜、百户巴麻、完者帖木儿等人前来朝见,进献马匹以及铠甲头盔等物品,(朝廷)按不同等级赏赐衣服和钱钞。

丁卯日,皇帝下诏,让苏州府沿海遭受风潮的居民,由官府进行赈济。

戊辰日,皇帝赐给京城守卫军士兵绮罗、绫帛等物。

己巳日。任命工部侍郎朱瑛担任尚书。这个月,免去应天、太平、镇江、广德各府州的秋粮。诏令说:“我过去率领军队东渡长江,姑孰、金陵、京口、宣城、广德、徽州、长兴、安吉、宜兴、江阴依次归附,不到三年,全部归入版图。当时天下的豪杰,各自称王,声教各异,如果不是百姓辛勤地供给我军粮草,我又怎么能平定祸乱,统一全国而成为天下之主呢?如今祸乱已经平定,朕登上皇位已经有十一年了,经常想到你们这些百姓,你们太辛苦了,即使是我的子孙,也应该世世代代不要忘记。所以特地全部免除今年的田租,来减轻百姓的负担。唉!兴起的君主平定祸乱,为天下开创福祉。想到我善良的百姓,已经先辛劳了,以后必定会得到回报,所以特此下诏晓谕(百姓),希望你们都能明白我的心意。

赐给靖州卫军士米钞,共计米三千五百石,钞一千四百锭有余。

派遣使者携带诏书前往金山,晓谕元朝将领纳哈出说:‘人生天地间,能观天地。事物变化的关键,在于能认识时机和形势而不失误,这就是杰出的人才。古人说过:‘救活一千个人的人,他的后代一定会被封为最高级的臣子。’你忠诚是忠诚,何苦违背天道,无视人事,做出这样的缺德事呢?”以前你在江东被抓获,我特地放你回去,这是我顺应人心而保全你的性命。大体上,遭受患难的人,谁不想摆脱患难而保全自己呢?当时你在俘虏囚犯之中,到底是愿意死呢还是愿意活呢?如果用这种心情去衡量,就一定不敢肆意妄为地残害他人了。凡是在两军之间,有力量不如你的人,都被你拘禁起来。你能把自己遭受祸患想要解脱的心理,推及到俘虏囚犯身上,你一定会非常昌盛,福分延及子孙后代了。你却不能用自己的心去推想他们(的情况),把他们全都杀了而毫不顾惜。比如去年冬天,你率领军队侵犯我国的辽境,在撤军的那一天,你们丢下了很多士兵,我都把他们保全了下来,不曾轻易杀过一个人。从前万户黄俦奉我的命令前往,难道是黄俦自己愿意去的吗?这实在是朕下达的命令,我也没有办法。况且这个人曾经对你有恩,怎么能想到你不顾及好生恶死的人之常情,突然有一天将他杀害,你的危难是由黄俦造成的,黄俦却被你杀害了。人是可以被欺骗的,但上天不可被欺骗,上天在监视着你,灾祸将会降临到你身上。现在你和朕的守边将士,军旗相互看得见,略微较量了一下胜负,双方不相上下,在箭矢石块之下,遭受伤害的人很多。然而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再追究了,对于未来的事情,能不思考吗?从今往后,如果能派来一位使者,消除往日的罪过,朕也不会计较。如果不这样做,你一定会被敌人俘虏,到那时,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旨意下达,你们要认真思考。

九月初一庚午日,钦天监进献明年的大统历。皇帝驾临奉天殿,向诸王和百官颁布历法。

癸酉日,册封第二皇女为宁国公主。

丁丑日,金星干犯氐宿天区。

戊寅日,成都、华阳二县发生地震。吉安侯陆仲亨、汝南侯梅思祖接受诏令却逾期未到,司法部门弹劾了他们。皇上下令没收陆仲亨的公田,停发梅思祖的岁俸。

把应天府上元县官府和百姓的田地作为司菜局的菜园,官田免除田租,民田则给予相应的价值(报酬)。

壬午日,赏赐河南征北的将士五千二百八十四人,钱钞六千四百八十二锭。

甲申日,祭祀周天星辰。设置黔江守御千户所。当时彭水县的知县聂原济进言说:‘黔江这个地方与散毛、盘顺、酉阳各洞交界,蛮寇在这里出没,多次成为百姓的祸患,应该设置军队守卫并屯田驻守。’皇帝下诏听从他的建议,设置千户所来镇守此地。

乙酉日,赏赐在京城以及北平各卫所的将士锦缎丝绸布帛,赏赐多少各有差别。

丙戌日,(皇帝)下敕令晓谕韩国公李善长等人说:“你们监督大祀殿工程,已经有些日子了,还应当好好安抚工匠,让(工程)早日完工。”明天是我父母辛苦的日子。从前,每逢陛下生日,近年来举行庆贺典礼,都是由相关官员操办的,因此侵扰百姓,已经下令禁止了。你们以后不要因为这件事而荒废政事,离开劳作的地方,应当谨慎行事,不要懈怠。

丁亥日,设置遵化卫指挥使司。夜里,月亮侵犯天街星。

己丑日,有客星扫过天弁星,向西南方向运行,进入尾宿。此前,甲戌日,金星出现在五车星的东北方。

丁丑日,火星进入了紫微垣。

戊寅日,彗星出现,光芒长一丈多,扫过皇宫内的台阶。

庚辰日,金星进入紫微宫,掠过北极五星。

壬午日,月掩东垣少宰星。

甲申日,彗星进入天市垣。

丁亥日,月亮运行到天市垣。

从这一天到十月己未日,天空被阴云遮蔽看不见月亮。

辛卯日,礼部上奏:“各藩王所属的府、卫等各司,在元旦、冬至日进行庆贺的礼仪,还没有既定的制度,很多人就此提出请求。现在按照礼仪有着等级威严的规定,尊崇的对象不能有两个,进呈笺文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命令王府的人亲自到衙门去,到时候要亲自去行贺礼。在京城之外的各官署就预先派遣一名副职官员跟随朝班参加行礼。”皇帝就听从了礼部的意见。

壬辰日,太原发生地震。

丙申日。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诰令上说:‘朕从前地位低微的时候,接连遭受亲人去世的悲痛,在寻找墓地时十分艰难。你继承祖先的品德,发出仁爱宽厚之心,拿出自己肥沃的土地,慷慨地赠予我,我才能够将先人妥善安葬。先父先母,顾念这样的大恩,我怎么能忘记呢?但岁月容易流逝,深厚的恩德难以报答,感慨思念的感情十分深厚。现在我特地赠封你为义惠侯,让你在九泉之下荣耀。你如果在天有灵,就接受这加恩特赐的任命吧。’他的妻子屡氏被追赠为义惠侯夫人。皇帝诏书说:“一个家族的兴起,一定是因为这个家族的人,不仅仅是丈夫独自修养道德,也是因为妻子的美德相协助。义惠侯的妻子屡氏,温和柔顺,仁慈贤惠,能够成就她的家庭。从前我居住在这个地方,家中遭遇流行疫病,父母都去世了,想求一块土地来埋葬他们。你们夫妇乐善好施,把我的父亲母亲的阴宅安置在这里,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特地在冥冥中追赠你的妻子娄氏为义惠侯夫人。你如果在天有灵,就欣然接受这个诏命吧。”派遣官员携带诰命,并用祭文和牲醴祭祀他。

中书省上奏说:削减各地交纳淮浙盐时搭配的米数,河中府每引削减四斗,河东以及岷州削减三斗。依从了他。

赐给河南等卫所指挥使周岩等八十一人公田米二万二千一百四十石。凡是离职后重新任职的以及新任命还没有立下功劳的,都不给赏赐。如果有祖父为朝廷之事而死,子孙承袭官职的,有的父子都去世了,有的父亲去世有儿子的,有的儿子年幼还没有立下战功的,有的在职期间有犯了应处以笞刑这样罪名的,有的虽然有战功但犯了私罪的,有的刚刚归附朝廷的,有的没有后代而由养子承袭官职的,朝廷命令兵部列出名单上报,只有有过错的不给予俸禄,其余的都给予俸禄。

设置府军左、右二卫指挥使司。

这个月,襄阳卫指挥使李琛去世了。李琛,是沔阳的景陵人。起初跟随陈友谅担任副将。庚子年夏天,他跟随陈友谅入侵,被擒获。皇上见他勇猛矫健,就释放了他。陈友谅兵败逃亡后,他被遣返回到景陵,去招集他的部下。甲辰年,被授予广武卫指挥副使的官职,多次跟随大将军徐达、卫国公邓愈出征讨伐敌人并立下功劳。洪武四年,他被提升为指挥同知,调任去驻守襄阳,不久后被提升为指挥使。李琛为人谦虚好学,经常以节俭约束自己,虽然经历了富贵,但他的心却很淡泊,就像他贫寒时一样。所得到的俸禄收入,都用来接济帮助亲戚朋友当中贫穷的人。等到他去世,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一间空荡的屋子,人们都称赞他的贤能。

永宁卫落下池的贼人发动叛乱,指挥张兴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并平定了叛

赐中都国子助教贝琼退休。贝琼,字廷臣,嘉兴崇德人。他性格坦率,不注重仪表,但是立志好学,博览并精通经史百家的言论,善于写文章。年龄到了四十八岁,才获得州郡举荐入京应试。张士诚占据苏州,多次征召他,他都不去。洪武三年,他被推荐参与修撰《元史》。六年,贝琼被提拔为国子助教。九年,他升迁为中都国子学的助教,教导功臣的子弟。贝琼向来有声誉,即使是将校武夫,也都知道尊敬他。到这时辞官退休。第二年在家中去世。有《清江文集》在世间流传。

又派使者到沙漠中吊祭元朝的继位君主。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一十九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