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1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

洪武十年(4074年)八月初一日丁未日,朝廷派官员到先师孔子庙举行释奠礼。

戊申日,祭祀大社、大稷。

己酉日,设置定远牧监,隶属于太仆寺,任命宫门奉御李善为监副,御马司副胡清、尚衣奉御董兴为御良。

庚戌日,皇帝下诏在南郊改建圜丘。起初,圜丘在钟山的南面,方丘在钟山的北面,皇上认为分开祭祀天地,从人情方面考虑,有不妥之处。到这时想要举行合祀天地的典礼,于是下令在圜丘旧址建造祭坛,然后用屋宇覆盖,命名为大祀殿,命令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等人负责这项工程。

辛亥日,设置宝泉库。

壬子日,确定光禄司官员的散官品秩。皇上即位以来,所任用的光禄司官员,有的是宦官,有的是流官,有的是厨师出身,出身各不相同,却都有散官的待遇。到这时命令吏部,凡是授予内官官职的,按照内官的散官品级授予;授予流官官职的,按照文官的散官品级授予。厨师被授予官职的情况是:卿为从三品的尚膳大夫,少卿为正五品的奉膳大夫,司丞为从六品,各司膳郎署的署丞为从七品的掌膳郎,监事为从八品的执膳郎。

夜里,月亮侵犯心宿。

癸丑(日)。命令大都督府的官员挑选武将子弟进入国子学读书。皇上告谕他们说:‘武将们跟从我平定天下,凭借功劳世代享有俸禄,他们的子弟生长于富贵之中,又因为父兄过早去世,很少懂得求学问道,应该让他们读书,知晓古今之事,认识道理,等到有所建树,然后任命官职,或许能得到他们实际的用处。’从前霍光的功劳不是不高,但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子孙就肆意横行,最终导致被灭族,这是不学习的缘故。郭子仪复兴了唐王朝,功盖天下,位极人臣,但他的心却常存谦虚退让,保全了美好的名声,而福泽延续到后代,这是他明白道理的缘故。现在武将的子弟只知道练习武艺,特别担心的在于不懂得学问罢了。

命令改建社稷坛。在此之前,皇上已经把太庙改建在雉阙的左边,而因为社稷是建国初期所建造的,不完全合乎礼制,又因为对太社、太稷分别祭祀配享(之事),都是沿袭前代的制度,(皇上)想要重新建造(社稷),(使之)成为本朝一代的典制。于是命令中书省下达礼部,让他们仔细商议这件事的制度。到这时,礼部尚书张筹上奏说:‘臣等遵奉诏书考察社稷配祀、合祭、分祭的制度,以及社主的设立。’谨查《通典》:“颛顼祭祀共工氏的儿子勾龙为后土,后土就是社神;祭祀烈山氏的儿子柱为稷神,稷神就是田正。”高辛氏、唐尧、虞舜、夏朝都沿袭了这种制度。周的始祖弃也被称为稷,从商朝以来一直受到祭祀。这就是社稷祭祀的由来。商汤因为干旱而迁移社神(的祭祀场所),用后稷来代替柱(作为祭祀对象)。想要调任勾龙,(但)没有能够接替(他职位)的人,所以(就)作罢了。然而王肃说,社祭祭祀的是勾龙,稷祭祭祀的是后稷,都是人鬼,不是地神。而陈祥道的《礼书》中又说,社,是用来祭祀五土之神的;稷,是用来祭祀五谷之神的。郑玄也认为社是五土之神,稷是原隰之神。勾龙因为有平定水土的功劳,所以配享社神(土地神)的祭祀;后稷因为有播种五谷的功劳,所以配享稷神(谷神)的祭祀。这两种说法是不一样的。汉平帝元始五年,用夏禹配享官社,用后稷配享官稷。唐、宋和元这几个朝代,则又把勾龙与社神相配,把周弃与稷神相配,大概是源于郑玄的学说。这种配享祭祀的说法,起源于古代,最初并没有一种确定的论断。至于社稷分合的意义,《尚书·召诰》说‘社在新邑’,孔氏注释说‘社稷共用一个牢’。又有封人掌管为君王设置社稷的??坛,郑玄注释说:‘这里没有提到稷,是因为提到社时稷也包含在内。’像这样,那么当时社神与稷神就已经合二为一了。《陈氏礼书》中说:‘稷没有土地就不能生长,土地没有稷就不能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功效,所以祭祀社神时一定要祭祀稷神。’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功效,能平均分配利益,并且供养人们。而《山堂考索》中说:‘土生养万物,其本质是一样的。’社是九州大地(天下)所尊崇的,稷是五谷之首,稷生长于土地,那么社和稷本来就不可以分开而当作两种事物了。又说:“祭祀主要在于真诚而已。”如果没有诚意,分别祭祀又有什么益处呢?这样的话,对于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祭祀,将它们合为一体,在古代自然是有明确证据的。至于祭祀坛场的位置,就参考周朝的制度,小宗伯掌管建立国家祭祀神位的事,(神位的位置是)社稷在右(西边),宗庙在左(东边)。发动重大的事情,兴师动众,一定要先祭告土地神然后才行动。这种制度规定(宗庙)在中门的外面,外门的里面,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亲近,就像对待祖先一样。汉朝建立了大社、大稷的官职。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大社稷,在宗庙的右边。唐朝沿袭隋朝的制度,在含光门的右边修建了太庙,大概都是以周朝在左边建祖庙、在右边建社稷坛的制度为蓝本。社主的设立,《周礼·大司徒》中规定在社稷的坛??上立神主,各自用本地适宜的树木来命名他们的社神。小宗伯在军队中设立社神,郑玄的注释说:‘社神的神主用石头制成,大概是因为石头是土地所生,最为坚实的缘故。’《论语》中,鲁哀公向宰我询问立社种树的事,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米芾说:‘观看古人的画,正是以树为主,如今的人称它为神品。’树木的种类。又说:“社有社主,而稷没有稷主,这一点不可理解,恐怕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增加稷主。”唐中宗神龙年间,讨论建立社坛,韦叔夏引用郑玄的观点,认为社坛的神主应该用石头制作。《韩诗外传》上说:“天子设立的社主,长五尺,宽二尺,上端削尖,用来象征万物生长;下端方正,用来象征大地的形体;将它的一半埋在地下,用来象征根在土中并且根基和末梢均衡。”宋朝初年,祭祀土神和谷神的时候,正位和配位使用神位版,大社又用石头作为主体,它的形状像钟,长五尺,宽二尺,上端削尖,下部培土,中间种植槐树。这样看来,木主、石主,前代大概是同时使用的。现在建议社稷合祭,共设一个神坛,都设木质神位,再涂上红漆,祭祀时就设在神坛上,祭祀完毕就收藏起来,仍然用石质神位埋在神坛中,像唐宋时期的制度一样。至于用勾龙配享土地神,用弃配享谷神,弃虽然是唐尧、虞舜时期的农官,但勾龙是共工氏的儿子,祭祀他没有道理,商汤想改祀却没有成功。汉朝曾经用夏禹代替后稷,而现在夏禹已经被列入帝王的祭祀行列,后稷也被配享在农神的祭位。请停止让勾龙和弃配享祭祀(的做法),恭敬地尊奉仁祖淳皇帝配享大社、大稷,来成就一个朝代的盛大典礼,来表明祭祀祖宗既尊崇又亲近的道理。皇帝看了他的奏章,认为很好,就批准了。在午门的右边改建社稷坛。它的规制是,社神与稷神共用一个坛。坛有两层,上层宽五丈,下层宽五丈加三尺,高五尺,四面都有台阶,用五色土修筑,土的颜色与方位相对应,然后用黄土覆盖在上面。祭坛的四面都用砖石砌成,神主高五尺,埋在祭坛当中,微微露出顶端。外面的矮墙,高五尺,东西长十九丈二尺五寸,南北的长度与东西的长度一样。在四面设立棂星门,围墙用四方颜色装饰,东边是青色,西边是白色,南边是红色,北边是黑色。外面建有围墙,东西宽六十六丈七尺五寸,南北宽八十六丈六尺五寸,围墙都用红色装饰,用黄色琉璃瓦覆盖。墙的北面设置了三道灵星门。大门外面是祭殿,用来防备风雨。一共六间,深五丈九尺五寸,连延十丈九尺五寸。祭殿的北边是六间拜殿,深度为三丈九尺五寸,长度连续延伸达到十丈九尺五寸。拜殿的外面,又设置了三道灵星门。在墙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各设置一座灵星门。西灵星门里面,靠近南边的是神厨,有六间,深二丈九尺五寸,长七丈五尺九寸。再往南是神库六间,深度和广度与神厨相同。在西灵星门的外面有四间宰牲房,中间有一个洗牲池、一口井。

丙辰日傍晚占卜:今晚月亮是否有灾祸?

丁巳日,重新规定京城以及中都的兵马指挥司都是正六品。

三佛齐国王怛麻沙那阿者去世,他的儿子麻那者巫里继位,派遣他的大臣生阿烈足谏带着奏表来请求授予印绶,并进贡了犀牛、黑熊、火鸡、红绿鹦鹉、白猴、龟筒,以及胡椒、丁香、木香、肉豆蔻、番油子、米脑等物品。又进献了一个小番奴。皇帝下诏书赏赐麻那者巫里和他的臣子生阿烈足谏等人数量不等的金织花纹的绸缎、纱罗、靴袜等物品。

戊午日,朝廷派遣官员祭祀历代帝王。

己未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派遣官员祭祀旗纛神。

壬戌日,将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王澍降职为户部主事。

丙寅日,火星干犯天樽星。

丁卯日,派遣神策卫镇抚余忠前往四川招安收集明玉珍的旧将丁氏的士卒。

夜里,有颗星颜色红中带白,拖着尾巴而且光芒四射,从阁道星经过大将军星,到浮游的云气处消失了。

戊辰日,皇上听说修建圜丘的工程中,有民夫搬运木料时溺水身亡,于是命令工部给死者家属赏赐十锭宝钞,并提供棺材送他们回老家。

壬申日,确定官员的仪仗随从以及公差的人数。起初,丞相、大都督依照准侯的成例,出行的仪仗随从人员使用十五人;从一品官员使用十三人;正二品、从二品官员使用九人;三品官员使用七人;四品官员使用五人;五品官员使用四人;六品、七品官员使用三人;八品、九品官员使用二人。到这时朝廷商议,认为五品以上官员的葬礼,依旧按照先例;六品至九品官员的葬礼,比先例各减少一人。各个官署听候差遣的公使人数,中书省、御史台各有二十六人,六部各有十人,断事司、察院各有八人,应天府有十五人,上元、江宁两个县各有十人。

癸酉日,革除了京城的幕府、金陵两门。

甲戌日,裁减河南邓州、裕州的同知,真定府阜平县的县丞、主簿,都是因为户数达不到标准。

这个月,平凉府降霜,庄稼都被冻死了。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一十四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