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

白话明太祖实录 第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

作者:中天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49

丁酉年(4054年)春二月初一,丙午日,派遣耿炳文、刘成从广德出发攻取长兴。

张士诚的将领赵打虎率领三千士兵迎战,被打败,朱元璋的军队追击到城西门,赵打虎逃往湖州。

戊申日,耿炳文攻克长兴,缴获战船三百多艘,擒获张士诚的守将李福安、答失蛮等人。

义兵万户蒋毅率领他的部下二百人投降。

有一个叫温祥卿的儒士,为躲避战乱,带着全家前来归附。

耿炳文和他交谈后,认为他是个奇才,于是留他在军中参与谋划军事,采用他的计策,分兵占据要害之处,设置作战器具,做防守的打算。

三月初一,乙亥日,改长兴州为长安州,设立永兴翼元帅府,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刘成为左副元帅,李景元为右副元帅镇守此地。

壬午日,攻克常州。起初,常州的兵力虽然少,但粮食充足,所以坚决抵抗而不被攻下。

等到诱骗我军叛兵进入城中,城里士兵增多、粮食减少,无法自给,我军进攻得更猛烈了,吕珍趁夜逃走,徐达等人于是占领了这座城。

提升廖永安担任行枢密院同佥,俞通海担任行枢密院判官,常遇春担任中翼大元帅,胡大海担任右翼统军元帅,在帐下值宿警卫。

丁亥日,设置毗陵翼,任命汤和担任枢密院同佥,总管张赫担任元帅驻守此地。

命令镇抚孙继达疏通治理护城河。

改常州路为长春府,让高复暂代知府事务。

高复是济南临邑人,处理政务时有仁爱惠民之举。

这年夏天大旱,他到城隍庙中斋戒祷告。

夜里梦见神仙告诉他说:“你起来,雨就要来了。”

黎明时分,果然下起了大雨,这一年粮食丰收,百姓歌颂他的恩德。

高复任职七年后,调任吉安府同知。

洪武元年,高复因年老多病辞官,皇帝赐给他一半的俸禄来赡养他。

洪武八年八月去世,皇帝下令将他葬在上元县凤栖乡。

己丑日,又将长春府改为常州府,晋陵县改为京临县,武进县改为永定县。

不久,京临县被并入永定县。

徐达、常遇春、桑世杰率领士兵夺取马驮沙,将其攻克。

夏季四月初一,乙巳日。

丁卯日,攻克宁国路。在此之前,皇上命令徐达、常遇春率领军队攻取宁国,长枪元帅谢国玺弃城逃跑,守臣别不华、杨仲英等人关闭城门抵抗坚守,宁国城虽小却很坚固,明军攻打了很久也没能攻克。

常遇春被流箭射中,包扎好伤口后继续作战,皇上于是亲自前往督战。

到达后,登上高处远望,说:“这如斗般大的城,竟敢抗拒我的军队!”

于是命令制造飞车,在车前面编织竹子作为多重遮蔽物,分几路一同进攻,杨仲英等人难以支撑,打开城门请求投降。

百户张文贵杀死妻妾后自刎而死,明军擒获他们的元帅朱亮祖,还俘获了十多万军士、两千多匹马。

于是下属的太平、旌德、南陵、泾县等县相继被攻下。

五月初一,乙亥日,张士诚派遣他的左丞潘原明、元帅严再兴侵犯长兴,驻军在上新桥,守将耿炳文出兵打败了他们,活捉数百人,斩杀很多敌军,潘原明等人逃走。

戊寅日,应天府上元县钟山乡的百姓进献了两株一茎二穗的瑞麦。

己卯日,江淮分枢密院副使张鉴、佥院何文政率领军队攻打泰兴。

张士诚派兵前来救援,元帅徐大兴、张斌击败了他们,擒获他们的将领杨文德等人,于是攻克泰兴。

铜陵县尹罗得泰、万户程辉投降。

宁国府宁国县进献了三株一茎二穗的瑞麦。

应天府句容县进献了五株一茎二穗的瑞麦。

壬午日,常遇春率领部将王敬祖等人带兵驻扎在铜陵。

池州路总管陶起祖前来投降,并且讲述了城中兵力薄弱、可以攻取的情况。

常遇春于是谋划夺取池州。

丙申日,常遇春派遣兴国翼分院院判赵忠、元帅王敬祖等人攻打池州的青阳县。

蕲州徐寿辉的部将赵普胜出兵前来抵御,王敬祖率领几十名骑兵冲击他的军阵,军阵大乱,众士兵乘势猛攻,于是打败敌军,攻克青阳县。

赵普胜原本是巢湖水军元帅,起初和俞通海等人一起前来归降,中途叛变离开,归降了徐寿辉。

他为人勇猛,善于使用双刀,人们称他为“双刀赵云”。

枢密院判俞通海、赵彧率领水军攻占太湖马迹山,使张士诚的部将钮津等人归降,于是径直前往东洞庭山。

张士诚的部将吕珍率兵突然赶到,众将领仓促间想要退兵,俞通海说:“不行,他们人多我们人少,退兵就会暴露实力,他们会更多地聚集兵力,在险要之处拦截攻击我们,我们凭什么抵挡呢?不如和他们交战。”

于是俞通海身先士卒,箭射中他右眼下方,他毫不动摇,缓缓命令侍从穿上自己的铠甲,站在船上督战,吕珍没能占到便宜,于是率军离去。

六月初一,甲辰日。

己未日,命令长春枢密分院判官赵继祖、元帅郭天禄镇守安抚吴良,夺取江阴。

张士诚的军队占据秦望山来抵抗我军,赵继祖率领军队攻打他们,恰逢大风雨,敌军溃败逃跑,我军占据了秦望山。

第二天,进攻州城的西门,攻克城池,命令吴良守城。

在此之前,张士诚的势力北至淮海,南到浙西,长兴、江阴两县都是他的战略要地。

长兴占据太湖口,从陆路可通往广德等郡;江阴紧靠长江,扼守着姑苏、通州的渡江之处。

拿下长兴,张士诚的步骑兵就不敢从广德出兵,觊觎宣州、歙州;拿下江阴,张士诚的水师就不敢从长江逆流而上,进犯金山、焦山。

到这时,两地都被我军占领,张士诚的入侵之路被断绝。

秋季七月初一,甲戌日。

丁丑日,徐达率兵攻打宜兴,攻取常熟,进击张士诚的军队,打败了他们,缴获五十匹马、三十艘船,使很多敌军投降。

戊寅日,元帅邓愈、胡大海等人攻取绩溪。

庚辰日,元帅胡大海等人进军徽州,守将元帅八思尔不花和建德路万户吴讷等人抵御迎战,胡大海打败了他们,于是攻克徽州城。

吴讷和守臣阿鲁灰、李克膺等人退守遂安县。

胡大海率兵追击,在白际岭追上他们,又打败了他们,吴讷自杀。

壬午日,任命元帅邓愈担任行枢密院判官,管军总管郭子兴担任统军元帅,都先锋陈德担任帐前大元帅,万户吴复担任统军元帅,康茂才担任秦淮翼水军元帅。

乙酉日,改徽州路为兴安府,设立雄峰翼元帅府,命令邓愈守卫此地。

丙戌日,命令元帅叶公权、汪君信等人攻取黟县。

丙申日,元帅胡大海攻克休宁,接着进攻婺源。

元朝将领杨完者率领十万大军准备收复徽州,胡大海回师与他在城下交战,大败杨完者,杀死他的镇抚李才,杨完者逃走。

九月初一,癸酉日,元朝婺源州元帅汪同和守将铁木儿不花不和,汪同带着总管王起宗、黟县尹叶茂、祁门元帅马国宝到雄峰翼投降。

皇上命令他们都保留原来的官职。

甲戌日,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夏章等人前来投降。

丙戌日,广兴翼元帅费子贤率领军队攻取武康,到达三里桥时,与敌军将领潘万户交战,斩首一百多人,随后攻克武康。

冬季十月初一,辛未日。

壬申日,中翼大元帅常遇春率领廖永安等人从铜陵出发攻打池州。

廖永安在距离城池十里的地方驻军,常遇春和吴国宝率领水军抵达城下,合力攻打,从辰时到巳时,攻破北门,于是进入城中,捉住元帅洪某并将其斩杀,擒获副将魏寿、徐天麟等人。

敌军大败而逃,明军缴获粮食九千多石。

傍晚,敌军又派一百多艘战船前来迎战,明军再次大败敌军,于是攻克池州。

甲申日,皇上在大通江检阅军队,于是命令元帅缪大亨率领军队攻取扬州,将其攻克。

青军元帅张明鉴率领他的部众投降。

起初,乙未年,张明鉴在淮西聚众,以青布为标志,名为“青军”,人们称他们为“一片瓦”。

他的同党张监,勇猛矫健,擅长用枪,又被称为“长枪军”。

这伙人凶暴强悍,专门抢劫掠夺,从含山、全椒辗转劫掠到**、天长,直至扬州,人们都深受其害。

当时元朝镇南王孛罗普化镇守扬州,招降了张明鉴等人,任命他们为濠州、泗州的义兵元帅,让他们驻扎在扬州,分别驻守防御。

丙申年三月,张明鉴等人因为粮食耗尽,又谋划叛乱,对镇南王说:“朝廷相距遥远,局势如何还不知道。现在城中粮食匮乏,众人没有依靠,殿下是世祖的孙子,应当正式即位称帝,做我们的君主,出兵向南进攻,打通运粮通道,解救饥饿困窘的百姓。否则,人心必定变化,灾祸将难以预料。”

镇南王仰天长哭说:“你们怎么不懂大义呢?如果按你们说的做,我有什么脸面在宗庙拜见世祖啊!”

挥手让他们退下。

张明鉴等人不听从,呼喊着起事,于是驱逐镇南王并占据了扬州城。

镇南王出逃,到淮安时,被赵均用杀害。

张明鉴等人占据城池后,更加凶暴,每天屠杀城中居民作为食物。

到这时,缪大亨进攻扬州,张明鉴等人难以抵挡,于是出城投降,缪大亨获得数万人马、两千多匹战马。

奏报传到后,皇上命令将他们的将校的妻子儿女全部送到建康,赈济他们。

设置淮海翼元帅府,任命元帅张德林、耿再成等人镇守。

将扬州路改为淮海府,任命李德成担任知府。

按户籍统计,城中居民仅剩十八家。

张德林因旧城空旷难以防守,于是截取城西南角修筑城池驻守。

十二月初一,庚午日。

丙戌日,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占据重庆路。

己丑日,下令释放罪行轻重不同的囚犯,命令说:“战争尚未平息,人心刚刚归附,百姓有冒犯禁令的,被官府关押,我很同情他们。从今年十二月二十日黎明以前,官吏、军人、百姓中有犯法的,不论罪行轻重,都予以释放。有敢再议论这件事的,治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