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4章 饥荒

本自俱足 第4章 饥荒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日寇的铁蹄踏碎盘山县城安宁的那个午后,夏三爷正蹲在北大庙后面的菜地里间苗。锈迹斑斑的锄头尖儿挑开板结的土块,惊起一只瘦骨嶙峋的田鼠,它拖着半截尾巴窜进菠菜垄里,留下一串细碎的爪印,像谁用指甲在大地龟裂的皮肤上划出的血痕。

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惊飞了槐树上最后几只麻雀,那些灰扑扑的影子掠过残破的庙脊,惊落一大片灰瓦,碎片落在溺着青苔的石缝里泛着冷光。。。

北大庙曾是方圆十多里香火最盛的庙宇,如今已破败不堪。菩萨像上包裹着厚厚的尘灰,檀香木的碎屑混着鸟粪堆满了佛台,唯有墙角那株老石榴树,还在每年五月开出几簇血色的花。

夏三爷把菠菜种在许愿池的旧址上,池底的青砖被他撬出来码成田垄,砖缝里还嵌着半片铜钱,是当年香客投下的愿。他总说:“菩萨看着呢,这地沾着香火气,长出来的菜能救命。”

可这救命的菜,如今也长得提心吊胆。几天前,邻村的王大牛偷偷跑来借种子,裤腿上还沾着干涸的血渍,说鬼子在村口设了卡子,见着青壮年就往据点里拖。

“三叔,”王大牛攥着他的手,指甲缝里全是黑泥,“我爹前天说去小红楼领救济粮,到现在没回来......您这片菠菜,可得藏严实了。”

藏严实了。夏三爷白天用破草席盖住菜苗,天黑了再掀开,像给婴儿掖被角般仔细。

他夜里常做噩梦,梦见鬼子端着刺刀闯进菜地,菠菜叶上全是血,红得比石榴花还艳。惊醒时,他就摸黑走到菜地里,蹲下来摸那些带露水的叶子,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儿子德麟——那孩子瘦得像根菜秧,哭起来声音跟小猫似的,气若游丝。

德胜在锅台边烧火,夏张氏正用一块碎碗片刮着最后一点稗子面,准备熬糊糊。她的手瘦得只剩骨头,腕上的银镯子松松垮垮,那是出嫁时母亲给的念想。

“德麟爹,”她头也不抬地说,“昨儿夜里娘又起来摸黑熬药了,您劝劝她吧,那草根子苦得呛人,别再吃出个好歹。”

夏三爷走进破庙, 儿子德麟躺在供桌下的草堆里睡觉。夏张氏的母亲正对着一尊残缺的观音像念念有词。她的萨满神裙早被改成了铺盖,只剩腰间系着的铜铃还在,每走一步都发出细碎的响声。

“菩萨保佑,”她用枯树枝般的手指蘸着碗里的草药汁,往德麟的额头点了点,“保我外孙们躲过这劫......”

话音未落,庙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老太太猛地拉过德胜藏到草堆里,铜铃“叮”地响了一声。

是两个伪军,斜挎着步枪,踢开半掩的庙门。

“喂!有人没?”为首的那个满脸横肉,靴底踩着菩萨像的碎片,“皇军说了,各家各户交十斤粮食,不然......”

他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庙廊,落在墙角的稗子种子袋上。

夏三爷往前一步,挡在种子袋前。“老总,”他声音发颤,却努力挺直腰板,“家里实在没粮了,您看......”

“少废话!”另一个伪军抬脚就踹,种子袋被踢翻,黑褐色的种子撒了一地。

夏张氏惊呼一声,扑过去想捡,却被横肉伪军一把推开。

“这是什么?”他蹲下身捻起一粒种子,“稗子?呵,这玩意儿不是喂马的吗?”他站起身,朝种子堆里啐了口唾沫,“给老子记着,三天后不交粮,就把这破庙烧了!”

脚步声远去了,夏张氏跪在地上,用手把种子一粒粒拢起来。泪水滴在种子上,和泥土粘在一起。

老太太蹲在她身边,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她藏了多年的山参须子。

“拿去换点高粱米面吧,”她声音沙哑,“俩孩子不能总喝菜汤......”

夏三爷没接。他走到菜地边,看着那些刚冒出嫩芽的菠菜苗。风穿过庙墙的破洞,发出呜呜的声响,像谁在哭。他想起年轻时逃难去内蒙,在沙漠里断了水,眼看就要渴死时,忽然看见一丛骆驼刺。现在这片菠菜地,就是他的骆驼刺,是全家人吊在刀尖上的命。

夏张氏的母亲是萨满教徒,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来给外孙德麟祈福,却赶上鬼子大封锁,只得住了下来。老太太用红绳编了条长命线,上面串着枚康熙年间的铜钱。她把线系在德麟的脖子上,嘴里念着满语的祷词,铜铃在破庙里发出空旷的回响。

“这线不能断,”她摸着德麟的小脸,那皮肤干得像晒裂的菜叶,“断了,命就没了。”

夏张氏看着母亲深陷的眼窝,忽然想起小时候。

那时母亲还在萨满神坛上跳舞,神裙上的铜铃震得屋梁上的灰尘簌簌落,她手里的神鼓敲出急促的鼓点,能把方圆百里的邪祟都吓跑。可现在,母亲连抱孙子的力气都快没了,那串铜铃也哑了,只剩念经时嘴唇翕动的声音。

“娘,您歇会儿吧,”夏张氏扶老太太到草堆上坐下。母女俩面对面坐着,都想安慰安慰对方。可是这样的日子,谁都知道,语言是多么无力。

清晨,菠菜地里笼着一层薄雾,像谁把棉花铺在了菜叶上。夏三爷正在浇水,木桶底有个洞,水漏在他脚面上,结成细小的水珠。

“德麟娘,”他头也不抬地说,“你看这叶子,是不是比昨天又大了点?”

夏张氏蹲下来,指尖触到叶片上的露珠。那水珠滚落在她皲裂的手背上,像一滴眼泪。

“嗯,”她低声说,“再长几天,就能摘头茬了。”

头茬菠菜要留着换粮。夏三爷算过,能换五斤高粱米面,够一家喝半个月的糊糊。他夜里常拿着杆秤比划,想象着菠菜摆在粮铺秤盘上的样子,秤砣一点点挪过去,心也跟着提起来。

可前几天王大牛来说,粮铺老板被鬼子抓了,现在换粮得去小红楼旁边的黑市,价格比平时贵了十倍。

“十倍就十倍,”夏三爷咬着牙说,“总不能饿死。”

那天下午,他背着柳条筐去摘菠菜。手指划过叶片的声音很轻,像春蚕吃桑叶。他摘得极仔细,只挑最大的叶子,把菜根留着,盼着能再发新芽。

柳条筐快满时,他忽然听见庙那边传来哭声,是夏张氏的声音。

他抱着筐往回跑,看见夏张氏跪在老太太身边,手里攥着那根长命线。线断了,铜钱滚落在草堆里,老太太闭着眼,嘴唇发紫。

“娘!”夏三爷扑过去,摸她的鼻息,已经没气了。

德胜和德麟一边一个紧紧抓着姥姥的手,哭声又细又弱,却用尽了浑身的力气。

夏张氏抱着母亲的遗体,眼泪一汩汩淌下来。“我怎么跟我哥交代哟,娘总念叨着落叶归根,到底死在了外面……”

张老太太的葬礼办得极简单。

鬼子封锁交通,好不容易消息送出去了,夏张氏的哥哥却来不了。买不着棺材,请不了宾客吊唁。夏三爷和德胜在菜地边挖了个坑,把她埋了,没立碑,只插了根槐树枝。

下葬时,德麟忽然不哭了,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那根树枝,小手在空中不停的抓。夏张氏看着孩子,忽然想起母亲说的话:这线不能断,断了,命就没了。可现在,线断了,娘也没了,德麟的命,还能保住吗?

夜里,夏三爷坐在坟头前,搓着干草叶子。搓碎的叶子煮一煮,就是一锅救命的汤。月光把他的身体映成另一座坟,他那刻满皱纹的脸藏在黑夜里,月光看不见。

菠菜地里传来沙沙的声响,是虫子在啃食叶片。他想起岳母活着时常说:“人啊,跟菜一样,根扎在土里,命就系在上面。要是根被刨了,就算叶子再绿,也活不长。”

夏三爷站起身来。月光洒在菠菜地上,那些叶子泛着青白的光,像一地的纸钱。他忽然觉得,这片地不仅是他家的命,也是老张太太的命,是这乱世里所有挣扎着活下去的人的命。

母亲去世后,夏张氏像变了个人。她不再说话,每天只是默默地摘菜、洗菜、晒菜。她把菠菜缕得根根分明,铺在破席子上晒,阳光把叶子烤得发脆,捏一下就碎成粉末。

“德麟娘,”夏三爷看着德胜和德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像被针扎,“要不......咱把留种的菠菜也割了吧?”

夏张氏猛地抬起头,眼里布满血丝。“那明年呢?”她声音嘶哑,“明年拿什么种?”

是啊,明年。夏三爷望着远处荒芜的野地,那里曾是绿油油的高粱田,现在只剩焦黑的残茬。鬼子来过之后,没人敢种地了。能吃的粮食都被抢了,可如果连菠菜都不留种,明年开春,恐怕真的要吃土了。

“再想想办法,”夏三爷叹了口气,“总会有办法的。”

办法没等到,却等来了鬼子清乡的消息。鬼子挨家挨户的搜查,看见粮食就抢,看见男人就抓。

“三叔,”德胜喘着气说,“赶紧躲躲吧!”

夏三爷看着满地的菠菜干,急得团团转。藏哪儿呢?埋在土里?可鬼子带着铁锹,一挖就出来。藏在破庙里?那更是一目了然。

“有了!”夏张氏忽然开口,“藏在老槐树洞里!”

村外那棵老槐树,被雷劈掉了半边,树心里空了个大洞。小时候,他们常把弹弓藏在里面。夏三爷一拍大腿:“好主意!”

两人连夜把菠菜干装进破布口袋,趁着夜色往老槐树走。夏张氏拉着德胜,德麟被裹在破袄里,趴在夏三爷背上,一路上懂事的没哭,只是睁着大眼睛看天上的星星。

夜风吹过荒地,发出呜呜的声响,像鬼哭。夏三爷握紧了手里的镰刀,万一遇上鬼子,就跟他们拼了。

幸好一路无险。他们把口袋塞进树洞,又用枯枝败叶盖好,这才松了口气。刚要往回走,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和狗叫声。

“快!”夏三爷拉着夏张氏和德胜躲进旁边的灌木丛,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是一队鬼子兵,打着火把,牵着狼狗。那狼狗的鼻子在地上嗅着,忽然停在老槐树下,对着树洞狂吠起来。

“八嘎!”一个鬼子军官挥了挥手,两个士兵端着刺刀走过去,用枪托砸开枯枝。

夏三爷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握紧了镰刀,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夏张氏把德麟的嘴捂住,自己也屏住了呼吸,眼泪无声地滑落。

就在这时,那狼狗忽然惨叫一声,夹着尾巴往后退。士兵们愣住了,用手电一照,只见树洞里窜出一条毒蛇,吐着信子,刚才正是它咬了狼狗一口。鬼子军官骂了句脏话,挥手让士兵开枪,“砰砰”几声枪响过后,毒蛇被打死了,但树洞也被打得乱七八糟,菠菜干撒了一地。

“妈的,什么都没有!”军官踹了一脚树干,带着队伍走了。

等脚步声远去,夏三爷才敢从灌木丛里出来。他看着地上被踩烂的菠菜干,欲哭无泪。

夏张氏却忽然跪下来,抓起被踩坏的菜干,紧紧攥在手里。“我娘是属蛇的,我娘在保咱们呢……”她喃喃地说。

德麟忽然“咯咯”地笑了起来,那是他出生以来第一次大笑。德胜也跟着笑起来,笑声像银铃一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夏三爷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看乱糟糟的菜干,也笑了。他忽然悟了,只要人还在,就还有希望。就算被踩烂了,只要根还在,明年春天,照样能长出新的叶子。

转眼立夏,菠菜地又绿了。这次的叶子比去年更旺,油亮亮的,看着就喜人。夏三爷和德胜每天都去地里侍弄,拔草、浇水、施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片绿地上。德麟也长大了,屁颠屁颠的跟在爹和哥哥的身后,有模有样的学着。

“德麟爹,”夏张氏看着俩孩子,脸上有了些笑意,“你看这俩孩子,多懂事!”

夏三爷擦了把汗,笑了。

“是啊,”他说,“等这茬菜收了,咱就去换点小米,给孩子们熬粥喝。”

可就在菠菜该收割的时候,村里传来了噩耗。李大爷饿死了,就死在自家炕头上,手里还攥着半块树皮。王寡妇家的孩子也没了,是吃了有毒的野菜。整个村子,只剩下不到十户人家,家家都在饿肚子。

那天晚上,夏三爷坐在菜地里,看着月光下的菠菜发呆。夏张氏搂着德麟,坐在他身边。

“德麟爹,”她轻声说,“我听见隔壁张婶在哭,她家已经三天没揭锅了......”

夏三爷没说话,月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头。他想起李大爷,想起王寡妇家的孩子,想起张婶。这些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如今却要饿死了。

“德麟娘,”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你说,咱这菠菜......”

夏张氏抬起头,看着他。“你想分给大家?”

夏三爷点点头。

“可咱自己也不够啊,”他叹了口气,“俩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我知道,”夏张氏低下头,抚摸着德麟的头发,“可你看这村子,再这样下去,就真的没人了。要是连人都没了,咱守着这片菜又有什么用?”

这句话像重锤一样敲在夏三爷心上。是啊,要是村子都空了,只剩下他们一家,那跟活在坟墓里有什么区别?他想起老张太太说的话:人啊,跟菜一样,得扎堆长,才能活得旺。要是孤零零的一棵,早晚得被风吹折了。

第二天一早,夏三爷就拿起镰刀,走进了菜地。他割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痛快,镰刀挥舞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演奏一曲生命的赞歌。

夏张氏和德胜提着柳条筐跟在后面,把割好的菠菜码得整整齐齐。

他们先去了张婶家。张婶看见他们送来的菠菜,眼泪一下子就下来。

他们走遍了村里剩下的每一户人家,把菠菜送到每一个还在挣扎着活下去的人手里。看着那些枯黄的脸上重新泛起一丝血色,看着那些空洞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一点希望,夏三爷和夏张氏觉得,就算自己少吃点,也值了。

最后,他们回到自己家。柳条筐里只剩下一小把菠菜,刚好够煮一锅汤。夏三爷把菠菜洗干净,放进锅里。水开了,绿色的叶子在锅里翻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夏张氏盛了四碗汤,放在破桌上。汤很稀,能照见人影。夏三爷端起碗,吹了吹,喝了一口。那味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鲜美。他看着妻子和孩子们,忽然觉得,这碗汤里,不仅有菠菜的味道,还有人情味,有活下去的勇气。

窗外,菠菜地在微风里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和希望的故事。尽管世道艰难,尽管前路茫茫,但只要人心还在,只要这片土地还在,就总有破土而出的力量。这力量,就像菠菜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轻易折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