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102章 家属

本自俱足 第102章 家属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过了春节,料峭的寒意还没褪尽,东风已带着不容分说的劲儿,顺着辽河的河道一路北上。

先是偷偷染绿了盘锦垦区街道旁的柳梢,那嫩芽细得像绣花针,裹着层鹅黄,风一吹便簌簌地晃;接着又漫进院子,墙根下的枯草间冒出点点新绿,连晒谷场边的老榆树都缀上了细碎的绿苞;最后铺向田野,越冬的草苗喝足了春风,齐刷刷地往上蹿,把大地染成一片温润的青碧。

俊英攥着那张薄薄的探亲假批条,指尖都透着颤。

这是她和德昇结婚三年来,头一回能休探亲假,能带着快两岁的冬雪去部队见他。

消息在工农兵商店传开了,孟主任比她还高兴,当即拍了桌子:“这趟探亲可得风风光光的,不能让德昇在部队里落了话柄!”

当天下午,孟主任就把库房的零售商品簿子翻得哗哗响。

不需要凭票购买的商品,都记在一个账本上。

“俊英你看,”他摊着账本,“这上面的东西你随便挑,不要票,这些是去年秋天的陈货,要不也是报损耗;这榛子是从铁岭山里收的;还有这匹蓝布,从沈阳进的货,统一给学生做校服的,可是农场没批下来,只能零卖了,你留几匹,给冬雪做件新衣裳。”

俊英知道,这是孟主任可支配的最大权限了,“主任,我没那么多钱,不用了。”

孟主任一眼就看穿了她,“你放心,我可没违反纪律,你是咱商店第一个军属,你家老爷们当兵在外面不容易,咱们商店就是想表达一下心情,没别的意思。”

俊英拗不过他,就选了几米的确良花布给童秀云和齐丽新,又选了蓝棉布给夏张氏和张义芝。

孟主任不由分说,把糖果和干果往旅行袋里塞,说给德昇的战友们带着当“零嘴儿”。

旅行袋里塞得满满的,像个圆滚滚的冬瓜,拉链好几次都合不上。

“孟主任,太多了,我拎不动。”俊英红着眼眶推拒。

“哎,这叫军民鱼水情!”孟主任摆摆手,力气大得很,硬是把最后一包晒干的苹果干压了进去,“德昇在部队保家卫国,咱们后勤得跟上。再说有大刘送你,怕啥?”

送站的事早定给了大刘,他是工农兵商店的司机,开着辆老旧的解放牌卡车,车斗里总堆着些纸壳子。

出发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大刘就把车停在了俊英家的胡同口,车头上还系了根红绸子,说是图个吉利。

他见俊英抱着冬雪,手里还拎着个网兜,里面装着奶瓶和尿布。

张义芝和小军俩人一边一个拎着旅行袋。

大刘跳下驾驶室,二话不说就扛起了那个沉甸甸的旅行袋,大步往车上走。

看的张义芝和小军目瞪口呆。旅行袋的帆布拎手,在她俩的手心勒出紫红的沟壑,俩人甩着手感叹。

“大力士啊,”小军说。

“还得是老爷们儿啊!”张义芝说。

“冬雪乖,跟叔叔说早上好。”俊英把女儿往怀里紧了紧。

冬雪穿着件小花袄,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怯生生地看了大刘一眼,小脑袋又埋回了俊英颈窝。

汽车一路颠簸着往火车站赶,车窗外的杨树飞快地向后退。

大刘话不多,却时不时从后视镜里看一眼,见冬雪睡着了,特意放慢了车速。

到了盘锦站,他先跳下车,绕到后门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接过冬雪,又把旅行袋扛下来,那模样像是扛着什么稀世珍宝。

进站、检票、找座位,大刘忙前忙后,直到把俊英母女安顿好,确认行李都放妥当了,才抹了把汗。

“俊英,到了乌兰浩特给孟主任打个电话,我们大伙儿好放心。”他扒着车窗叮嘱,“路上看好孩子,行李别离身,有事找列车员,我跟她们打招呼了,别抹不开面子。”

俊英扒着车窗,一一应着,和车窗外的大刘道别。

火车缓缓启动了。

“还有,”大刘追着车喊,“我回店就告诉孟主任给部队打电话,让他们提前去车站等,宁可多等一小时,绝不能让你娘俩站着等他们!”

火车越来越快,大刘还站在月台上挥手,直到身影变成个小点。

俊英抱着冬雪,心里又暖又酸。

从盘锦垦区到乌兰浩特,七百多公里的路程,火车要走整整十多个小时。

起初车窗外还是熟悉的辽河平原,成片的稻田像绿色的海洋,偶尔能看见赶牛的社员们和路边的土坯房。

过了通辽,景色渐渐变了,平原上冒出低矮的丘陵,草木也稀疏起来,风卷着沙尘掠过铁轨,发出呜呜的声响。

冬雪出奇地乖。她穿着俊英做的虎头鞋,小手抓着座位扶手,拔着小小的腰板坐得笔直,像个小大人。

只有过隧道时,车厢里一黑,她才会往俊英怀里缩一缩,小手紧紧攥着俊英的衣角,却从不哭闹。渴了就小声说“妈妈,水”,饿了就啃自带的馒头,吃饱了就盯着窗外的风景发呆,偶尔指着远处的牛羊,含糊地喊“咩咩”。

邻座是个带着小男孩的妇人,那男孩约莫四五岁,正是调皮的年纪,一会儿爬上爬下踩脏了座位,一会儿又抢妇人手里的苹果,哭闹起来嗓门大得整节车厢都听得见。妇人被磨得没脾气,只能不停哄着。

对比之下,冬雪的乖巧更显难得,周围的乘客都忍不住夸:“这小姑娘真有教养,瞧这模样,将来准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靠背坐着的是个白发老太太,从布包里摸出块水果糖,递到冬雪面前:“丫头,吃块糖。”

冬雪先看向俊英,见俊英点头,才怯生生地接过来,小声说“谢谢奶奶”。

老太太笑得眼睛都眯了:“跟我家小孙女一样乖,就是太瘦了点。”

俊英心里一酸,冬雪从小身体就弱,总爱生病,药罐子几乎没离过手,也难怪长得瘦小。

旁边座位的小男孩看见冬雪手里的糖,就伸手来抢。

冬雪吓得一缩手,糖块在掌心攥得紧紧的,眼眶瞬间就红了,身子不自觉往俊英身边靠。

小男孩没抢到,当即跺着脚哭喊起来:“我要糖!她的糖是我的!”

俊英伸手把冬雪搂在怀里,眉头轻轻蹙起,语气却还算温和:“小朋友,这是奶奶给妹妹的糖,不能抢别人东西呀。”

老太太也笑着拍了拍小男孩的手背,另一只手又从布包里摸出块橘子糖:“别急呀,奶奶这儿还有呢,咱做懂规矩的好孩子。”

小男孩愣了愣,一把抓过新糖塞进嘴里,哭声戛然而止。

冬雪悄悄从俊英怀里探出头,看了眼老太太,又把掌心的糖往俊英眼前递了递,小声说:“妈,分你一半。”

俊英摇了摇头,剥了糖纸给她塞进嘴里,“妈不吃,你吃……”

冬雪笑了,露出两只小小的梨涡。俊英把脸轻轻贴在她的小脸上,心里温暖而欣慰。

火车驶入乌兰浩特站时,天已经擦黑了。

俊英费劲巴力把旅行袋挪到了车门口,抱着冬雪,等着火车进站。

站台昏黄的灯光透过车窗照进来,俊英一眼就看见了人群里的德昇。他穿着笔挺的军装,笔直的站在接站的人群里,那么显眼。

德昇比上次探家时黑了些,也壮实了些,正踮着脚往车厢里张望,眉头微微皱着,显然是等急了。

“德昇!这儿呢!”俊英抱着冬雪挥挥手。

德昇立刻挤了过来,扒着车门先接过冬雪,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嘴唇在她软乎乎的脸蛋上亲了又亲。“我的小雪宝,想爸爸没?”

冬雪起初有些认生,愣愣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才伸出小手搂住他的脖子,小声喊了句“爸爸”。

德昇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又转身去接旅行袋,掂量了一下就皱起眉:“怎么带这么多东西?沉坏了吧?”

“都是孟主任和同志们给的,说让你尝尝家里的味道。”俊英笑着说。

德昇扛着旅行袋,一手抱着冬雪,脚步轻快地往出站口走。俊英紧紧地跟着他,一步都不敢落下。

“师部的招待所都安排好了,专门给家属留了带窗户的房间,晒衣服方便。”他絮絮叨叨地说着,“食堂大师傅知道你要来,说明天给做东北菜,你爱吃的酸菜炖粉条。”

俊英听着,心里像揣了个暖炉,一路的疲惫都散了。

师部的招待所是排砖瓦房,刷着米黄色的墙,院子里种着几棵白杨树。

家属们都住在这儿,大多是随军久了的,见俊英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来探亲,都热情地过来打招呼。“这就是德昇家的小闺女吧?真秀气。”

“俊英妹子,有啥需要帮忙的就吱声,别客气。”住在隔壁的是刘耀奇的爱人,她给俊英送来了一壶热水:“咱们这儿自来水凉,给孩子洗尿布得用温水。对了,刘耀奇跟德昇是一个连的,听说冬雪来了,下午就跟梁百权他们念叨好几回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刘耀奇和梁百权就揣着糖块来了。

刘耀奇个子高,皮肤黝黑,一进门就把冬雪举了起来:“这就是咱们连的小宝贝疙瘩?长得真像德昇!”

梁百权则从口袋里摸出个用红绳系着的小铃铛,挂在冬雪手腕上:“这是我托人从呼和浩特捎的,给小雪宝玩。”

从那以后,战士们下了岗就往俊英这儿跑。有的带来从地里采的野果,有的拿来攒了好久的糖票换的奶糖,还有的干脆自告奋勇帮俊英看孩子。

刘耀奇最会逗孩子,总学老虎叫逗得冬雪咯咯笑;梁百权手巧,用树枝给冬雪做了个小木马,虽然简陋,却成了冬雪最宝贝的玩具。

只是冬雪性子太文静,面对战士们的热情总有些怯怯的。

几个新兵很调皮,跟她闹着玩,趁她不注意往她的新虎头鞋上撒了点儿土。

冬雪低下头,小手轻轻拂去鞋上的土,抿着嘴没说话,眼睛里却泛起了水光。

看她憋着小嘴儿的样子,大家更觉得有趣,又把土放在她的鞋面上,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小冬雪很有耐性,把鞋面用小手扫干净,不哭也不闹。

刚好梁百权回来撞见了,连忙走过去把冬雪抱起来,轻声对战士们说:“咱跟小雪宝玩得轻点,她胆子小。”

战士们顿时不好意思起来,纷纷给冬雪道歉,还把兜里的糖都掏了出来给她赔罪。

俊英知道,冬雪的懂事是熬出来的。这孩子打出生起就没少遭罪,肺炎、支气管炎轮番来,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道。

照顾不周就高烧不退,医生都下了病危通知,俊英抱着她在医院走廊里哭了整整一夜。

那些日子,冬雪最怕的就是打针,可后来疼得厉害了,也只是咬着嘴唇不吭声,渐渐就养成了这听话的性子。

在部队的这些日子,虽然有战士们照看,可冬雪还是偶尔会生病。

感冒发烧到三十九度,德昇急得要请假送她去医院,俊英拦住了:“你刚接到警备任务,别耽误工作。我带着药呢,物理降温就行。”

那一夜,俊英几乎没合眼,每隔半小时就用温水给冬雪擦身子,换毛巾。

冬雪烧得迷迷糊糊,却还不忘抓着俊英的手,小声说“妈妈不疼”。

天亮时,烧终于退了,俊英看着女儿苍白的小脸,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这事后来被刘耀奇知道了,偷偷告诉了炊事班,当天中午就端来了一碗鸡汤,里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这是大师傅特意给小雪宝炖的,补补身子。”

日子就在这样的温情里悄悄溜走,转眼俊英来部队已经半个多月了。

可这份平静很快被打破了。

1971年的夏天,部队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起初是夜里总能听到卡车开过的声音,后来就听说各个军分区都在调动兵力,一车车荷枪实弹的士兵被拉出去,师部的灯也整夜整夜地亮着。

德昇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有时候甚至整宿不归,每次回来都满脸疲惫,却什么也不肯说,只是抱着冬雪默默地坐一会儿。

俊英虽然不懂军政大事,却也知道军界出了大动静,各地部队都进入了警备状态。

那段日子,她格外小心,家里的收音机从不敢开大声,也从不跟旁人议论,只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等德昇回来,哪怕等到深夜。

倒是战士们依旧常来,只是玩笑少了,更多的是帮着干些体力活。他们每次来都会留意门口的动静,见有陌生面孔就会多问几句。

俊英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心里又感动又踏实,这部队就像个大家庭,再大的风浪也能一起扛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