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101章 交锋

本自俱足 第101章 交锋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夜里,德昇睡在西屋的土炕上。炕烧得滚烫,把连日旅途的疲惫都熨帖得舒展开来。

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无声地落在院墙上,落在石榴树枝上。他听见里屋传来冬雪轻轻的哼唧声,接着是张义芝拍哄的低语,还有俊英均匀的呼吸声。

这些细碎的声响混在一起,成了最安稳的催眠曲。

第二天一早,德昇是被冬雪的笑声吵醒的。

他穿好衣服走出屋,看见张义芝正抱着冬雪在院子里晒太阳,俊英和月英在扫积雪,小军拎着个扫帚,跟在后面瞎比划,雪沫子溅了一裤腿。

“醒了?”张义芝抬头看他,“锅里温着粥,快喝了暖暖身子。”

德昇刚端起粥碗,就看见俊英从屋里拎出个布包:“这是我妈给你缝的棉手套,比部队发的厚实;还有我织了条围巾,你在部队站岗能用上。”

旅行袋里的东西堆得鼓鼓囊囊,棉手套带着针线的温度,纳着细密的针脚。

德昇等了一整天,再不走,就赶不上最后一趟车了。

吃过晚饭,德昇要回部队了。张义芝把海米和虾皮分装在两个纸包里,一个让他带给战友,一个留着自己吃。

冬雪抱着他的腿不让走,嘴里喊着叽里呱啦没人能听得懂的话,眼泪汪汪的。

“爸爸得回部队站岗,等下次探亲再陪你玩。”德昇蹲下来,把贝壳塞给她,“这个给你,是海边的贝壳。”

冬雪攥着贝壳,终于松开了手。

俊英送他到盘山的汽车站。雪已经停了,夕阳把地上的雪染成了金色。

德昇拎着旅行袋上了车,回头看见俊英还站在雪地里挥手,像个小炮仗似的裹在蓝棉袄里。

火车驶离站台,德昇看着窗外的雪景,想起了葫芦岛的海,想起了德兴在礁石上的笑容,想起了家里炕头的暖意。

布兜里的海米香、棉手套的温度、贝壳的纹路。还有冬雪皱着的小眉头、俊英的笑声,都在他心里攒着,成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念想。

回到部队营区时,战友刘耀奇正在门口扫雪,看见他就喊:“德昇回来啦?可把你盼着了,部长说明天开训,就等你归队呢!”

德昇笑着应着,把布兜里的海米递过去:“老家带的。”

刘耀奇接过海米,凑上去闻了闻:“真鲜亮啊!你这趟探亲可是满载而归啊。”

德昇没说话,只是摸了摸兜里的贝壳。他确实满载而归。

不仅有海米和特产,更有家人的牵挂,有对“家”的明白。

夜里,营区的雪又下了起来。德昇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雪落在屋顶的声响,想起了葫芦岛的海雪,想起了盘锦老家的院雪。

他忽然明白,德兴说的“在哪儿都是家”,其实是说家人在的地方是家,心里装着家人,走到哪儿都有牵挂,都有温暖。

这雪落在了葫芦岛的海边,落在了盘锦的胡同,也落在了部队的营区。而那些藏在雪地里的牵挂与温暖,终究会陪着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寒冬。

德昇走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胡同里的残血地还浸着泥泞,踩上去发着轻微的“咯吱”响,像谁藏在暗处叹气。

张义芝把叠得方方正正的工作服递给俊英,手指在布料上摩挲了两下,嘱咐她:“我给冬雪喂麦乳精,你别送奶了,还得来回跑。”

俊英答应了一声,目光扫过院墙根那丛枯萎的野菊。又摸了摸蹲在门槛上的冬雪的头,小姑娘攥着个布做的小兔子,含混地喊了声“妈妈”,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妈,我上班去了。”她冲里屋喊了一声,转身出了院门。

“别搬东西,别干活儿,看把奶累回去……”张义芝抱着冬雪,追出来嘱咐,站在门口望了许久,

直到那抹蓝色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胡同拐角,才抱着冬雪往回走。

刚关上门,就听见后窗户传来“哗啦”一声,像是碎了个瓷碗。她脚步顿了顿,终究没回头,只把冬雪搂得更紧了些。

这些日子,吴玉华像凭空消失了一样,连她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都少见开合,张义芝原以为是德昇在家镇住了她,可心里总悬着块石头,落不踏实。

果然,当天下午日头偏西的时候,小军去胡同口的小卖店买酱油,远远就看见吴玉华倚在老槐树下。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头发用根红绳胡乱扎着,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张义芝家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树皮,留下几道深痕。

小军的心里一紧,加快脚步往回走,背后那道目光却像针似的,扎得后颈发僵。

接下来的几天,吴玉华开始在胡同里晃悠。

起初只是趁张义芝去井边提水时,在墙根下嘀嘀咕咕,声音含混不清,可那眼神里的怨毒,隔着半条胡同都能看见。

张义芝装作没听见,挑着水桶径直走过。水桶晃出的水珠溅在吴玉华的布鞋边,她却像没察觉,依旧盯着张家的院门发呆。

胡同里的老邻居都知道吴玉华的性子,有人碰见张义芝,压低声音劝:“义芝啊,实在不行就找街道说说,别让她这么耗着。”

张义芝只是苦笑,她本人就是纪律组长,街道来了又能怎样?吴玉华既没骂人也没砸东西,顶多劝两句就完事,回头指不定闹得更凶。

这天傍晚,月英从磷肥厂下班回来,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冬雪买的糖块。

刚拐进胡同,就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她以为是同院的邻居,没太在意,直到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伴着若有若无的咒骂声,她才心里发毛,脚步不由得快了起来。

“仗着家里有老爷们是当兵的,就了不起了?”吴玉华的声音突然炸响,像颗炸雷在胡同里滚过,“什么组长的闺女,我看就是狐狸精托生的,专勾别人家老爷们!”

月英身子一僵,脚步顿住了。她性子软急,可是胆子小。打小就怕与人争执,此刻后背的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她不敢回头,攥着布包的手指泛白,只能闷头往前冲。可吴玉华紧追不舍,嘴里的话越来越难听,从张义芝骂到月英,再骂到远在部队的德昇,污言秽语像泼脏水似的,劈头盖脸砸过来。

“你家没有老爷们,我看谁还给你撑腰?”吴玉华越骂越起劲,声音尖利得刺破了暮色的宁静,“我告诉你,老刘家没人了!我想怎么骂就怎么骂!”

胡同里的门窗陆续打开了缝,有人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赶紧缩了回去。

月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直到看见自家的院门,她几乎是逃着冲过去的,手忙脚乱地拉开门,“砰”地一声关上,把那些恶毒的咒骂隔在了门外。

她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布包里的糖块撒了一地,晶莹的糖纸在昏暗中闪着光,像她掉在地上的眼泪。

张义芝听见动静跑出来,看见月英这副模样,心里顿时明白了。她蹲下来抱住女儿,拍着她的背叹气:“别理她,她就是个疯子。”

可那一夜,张家的灯亮到很晚,月英的抽泣声断断续续,搅得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吴玉华像是尝到了甜头,之后越发肆无忌惮。

每天天不亮就堵在胡同口,看见张义芝家有人出来就开始骂,骂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歇会儿,渴了就去公共水龙头接口水喝,活像个钉在胡同里的桩子。

张义芝尽量让孩子们少出门,可俊英和月英要上班,小军正是爱闹的年纪,总惦记着去院子里跳皮筋。

这天中午,阳光正好,俊英休午班,正抱着冬雪在院子里玩。

冬雪坐在妈妈的腿上,手里攥着个拨浪鼓,“咚咚”地敲着。俊英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挑着豆子,眼角的余光始终留意着门口。

突然,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咒骂声,比往常更响,更难听。“刘月英你出来!你个不要脸的!藏在家里当缩头乌龟算什么本事!”吴玉华的声音像破锣似的,震得院墙上的灰都掉了下来。

冬雪被吓了一跳,拨浪鼓掉在地上,小嘴一瘪,眼看就要哭。

俊英心里的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前几天骂月英她就忍了,现在居然敢吓着孩子。

她把冬雪轻轻放在门口的纸壳箱子里,拍了拍女儿的头:“冬雪乖,在这儿等着妈妈。”

不等冬雪应声,俊英猛地拉开了院门。吴玉华正叉着腰站在门口,唾沫星子随着咒骂四处飞溅。

看见俊英,愣了一下,随即骂得更凶:“小的也出来了?怎么,你们家没人了,让个丫头片子出来挡枪?”

“你骂谁呢?”俊英冷冷地盯着她,眼神里的寒气,让吴玉华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谁接话我骂谁!”吴玉华硬着头皮梗着脖子,“你们家没老爷们撑腰,就得受着!勾引我老爷们的时候怎么不……”

她的话还没说完,俊英已经上前一步,一把揪住了她的头发。

吴玉华“哎哟”一声叫出来,刚想挣扎,俊英的巴掌已经扇了过去。“啪!”清脆的巴掌声在胡同里回荡,紧接着又是一下,“左右开弓”,力道大得让吴玉华的头都晃了晃。

“你敢打我?”吴玉华懵了,她没想到这个平日里不爱说话的丫头居然这么泼辣。

她捂着脸,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不是疼的,是气的,是慌的。她看着俊英眼里的狠劲,竟一时忘了还手,转身跌跌撞撞地就跑,嘴里还含糊地喊着:“我跟你没完!”

俊英站在门口喘着气,手心火辣辣的。胡同里的邻居这下都敢探出头了,有人小声说:“打得好!早该治治她了!”

俊英没理会,转身抱起纸壳箱子里的冬雪,小家伙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手里还攥着拨浪鼓,居然没哭。

俊英心里一软,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雪儿不怕,妈妈把坏人打跑了。”

张义芝在屋里听得清清楚楚,出来的时候脸色发白:“俊英儿,你太冲动了,她要是闹起来……”

“闹就闹!”俊英打断她,“总不能任由她天天在家门口骂,还吓着孩子!”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男人的呵斥:“谁打的我娘?给我出来!”

几人抬头一看,只见吴玉华的儿子大柱领着她站在门口。大柱二十来岁,个头挺高,常年在工厂里干活,胳膊上全是肌肉。

他皱着眉头,眼神恶狠狠地扫过院子里的人。吴玉华躲在他身后,只露出半张脸,捂着脸的手还没放下来,眼神里带着怯意,却又透着点得意。

张义芝心里一沉,上前一步刚想解释,俊英已经抱着冬雪走了过去,冷冷地开口:“我打的。”

大柱愣了一下,“你凭什么打我娘?”他往前逼近一步,气势汹汹。

“凭她天天堵在我家门口骂街,凭她吓着我家孩子!”俊英毫不示弱,声音清亮,“胡同里的人都看着呢,你问问你娘,她骂了多少天?骂的都是些什么混账话!”

大柱的目光扫向周围,邻居们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意味很明显。吴玉华在他身后拉了拉他的衣角,小声说:“柱儿,要不……算了吧……”

“算了?”大柱回头瞪了她一眼,可看着俊英理直气壮的样子,再想想平日里娘那些不着调的行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自己娘的疯病,他也知道他娘仗着有病出来欺负人,但他更恨抛妻弃子的不负责任的父亲。

这恨扭曲了的结果,就是他可以借着任何借口,甚至没有借口,就把情绪或者乐子发泄在比他弱小无助的人身上,并从中得到满足和快感。

可是他遇到了刘俊英,这个骨子里硬气的女人。他不傻,要是真闹到街道,说不定还得是自家理亏。

大柱憋了半天,撂下一句“以后别再动手”,就拽着吴玉华走了。

吴玉华临走前看了俊英一眼,眼神复杂,有恨,更多的是怕。

院门关上,张义芝才松了口气,拍着胸口说:“吓死我了,幸好他没闹起来。”

俊英把冬雪放在地上,让她自己去捡拨浪鼓,挤出来一丝笑意说:“他就是虚张声势,真要讲道理,他娘占不着半点便宜。”

那天之后,吴玉华果然没再来骂街,胡同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孩子们的嬉闹声、小贩的叫卖声,渐渐盖过了之前的阴霾。

张义芝偶尔去井边挑水,会看见吴玉华从自家门口经过,低着头,脚步匆匆,像是怕撞见她似的,远远就绕开了。

她心里丝毫不敢懈怠,她知道,吴玉华还在记恨。她像一只伺机而动的野兽,随时可能亮出她的利爪。

但,她也不敢再轻易来招惹这个家了。

胡同深处的风,终于吹走了那些污浊的气息,只留下安稳的日子,在阳光里缓缓流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